家校合作的十条建议 家校合作的十条建议作者:陈希良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23年第10期家校合作是教育重要的内容。家校之间需要沟通的平台和方式,基于人性的光辉和美好,构成教育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校合作的十条建议 ,供大家参考。
家校合作的十条建议
作者:陈希良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23年第10期
家校合作是教育重要的内容。家校之间需要沟通的平台和方式,基于人性的光辉和美好,构成教育的合力,形成家校合作文化共同体,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提出十条建议如下。
家长会是课程。作为家校沟通重要形式的家长会本来就不应该是“告状会”“诉苦会”,而应是“恳谈会”,是学生才艺展示的“课程进行曲”。由学生主导、规划、展示、诠释班级文化和进行自我展示,从中发现自己进步的力量,实现互伴互助,倡导陪伴文化、激励文化、信任文化。家校教育都立足于激励、激发、欣赏、倾听、成人之美,是符合人性的根本需求的。良好的教育是基于良好人性假设基础上的良言善行。
参与学校决策。家长作为学生最为直接的关系、利益特定人,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深远的。同时,家长作为学校教育民主决策的参与者,非常有必要参与学校、班级决策,提高民主决策的效能。要让家长深刻地认识到关注了学校,也就关注了孩子,在无意中把孩子“托”到了“高处”,这是对孩子认知、心理、情感、道德潜在的影响,是隐形教育的一部分。
体验教育生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家长自愿到学校适当参与监考、阅卷、跟班、评估、研学、讲座等过程,“体验”教师工作的滋味和日常教育生活,其一是理解教师,尊重教师,优化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其二给孩子尊师重教的文化暗示,从小给孩子的成长中注入尊重知识、尊敬教师、敬畏生命、尊重教育的意识,优化社会教育文化。“身教重于言传”,对教师和家长都是一样的重要。
亲子共读。借助阅读项目推动亲子共读,使家长同孩子共读共思共享。让家长还原到自己的学生时代,用同理心与孩子交流、沟通,在讨论中提高思想认识,最为关键的是“学会关联、学会梦想、学会科幻、学会思考”。
共同活动。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学校节日庆典活动,与孩子共同编写、编排节目,同台演出,共同参加体育活动。共同去创造时,亲子之间高度信任,师生之间高度信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的内生动力就越强烈而持久。家长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看到孩子光彩动人的表现,家庭关系会更加融洽和谐。同时,也能发现孩子的不足,为孩子的自纠自正、自我更新找到参照。
讲孩子成长的故事。生命总是成长,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总会遇到需要孩子自己去应对的问题和冲突,学校、家长有义务和责任去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以及“如何去帮助孩子”,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在班会上邀请家长讲自己孩子成长的故事。通过家长讲故事,让教师
“倾听到沉默的声音”,准确了解学生的“表现”,懂得家长的期盼和愿望,以便更好地发现学生成长的力量源泉,特别是要发现学生道德进步的标识,为进一步提高找到切入口。通过讲孩子成长的故事,家长对孩子更加信任,发现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充满自信,也会拉近与教师的距离,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家校矛盾大大消除,形成教育合力。
共同开发课程。培训家长和邀请有特长的家长与学校、学生、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给孩子授课。在厘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家长教育手段的简单化、粗糙性,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按照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问题,分不同阶段、不同主题作辅导报告,并与家长进行广泛、热烈的互动。这样的活动对撬动家长具有很好的作用。这是家校合作中的资源优势互补,也是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文化的重要途径。
共同参加励志会。每个人心里都有积极的巨大的心理资本,是潜在的精神能量,只要“激活”了,产生心流,就催人奋进。学校邀请科学家、艺术家、工匠、专业人士、校友、社区人才和成功人士给学生励志,家长也参加。当谈及感恩成长时,特别的语言和感染力极强的音乐,将学生的情感与家长的感情彼此“激荡”,心灵净化,互相推动。感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正如狄德罗指出的:“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教育正是建立在人的情感活动基础之上有目的地追求价值的活动。
共同处理欺凌。家长与学生会、社团一起处理校园欺凌是非常必要的。校园欺凌对涉事双方都有伤害,特别是对被欺凌者的身心伤害是潜在的、深远的。除了学校和社会教育之外,让家人与学生团体联合参加协商、沟通、洽谈会,纠正错误认识,达成谅解,进行危机教育和管理,消除矛盾,预防欺凌,有助于优化人际关系,为教育助一臂之力。
家校共讀共研。分年级,由家长委员会主导,深入开展家校共读、主题研讨活动,在共同阅读中互相沟通和共同教育。每学年要有系统的纸读、屏读、研讨计划,形式多样,广泛开展,有效落实。
尽管以上十条是粗略的,但是来自实践,而来自实践中的经验总是鲜活的,有助于人深思教育的真谛和育人的规律。若是能够将家校合作课程化,善莫大焉!
作者单位
北京均优教育研究院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