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12月23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承办的中西管弦乐器声学特征比较研究暨“中国乐派”管弦乐队音响模式探索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管弦乐创作、指挥、演奏、录音等诸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展开讨论,旨在从不同角度汲取宝贵的艺术实践经验与学术观点,形成合力探索民族管弦乐的音响模式。付晓东所主持的“中西管弦乐器声学特征比较研究”项目以西洋管弦乐器为比较对象,从音乐声学层面对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特征进行探索与揭示,推动音乐技术融入民族管弦乐的发展与进步之中,从而为形成“中国乐派”管弦乐配器音响学理论提供基础性支撑。
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中国音乐学院韩宝强、付晓东、李子晋、邵恩、金野、温展力、张维良、魏蔚、焦山林、张有川、杨春林,中国歌舞团常驻指挥杨春林,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杨青,美国PANGEA公司音乐总监汪洪,中国传媒大学李大康。此外,项目组成员中央音乐学院魏明,中国音乐学院万源、静恩涛等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一、课题的研究进展汇报
付晓东对其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西管弦乐器声学特征比较研究”进行了阐述。他指出了当前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诸多乐器问题,即乐器特征音区划分模糊、声学性能难以定义、音响匹配难以控制、乐器数量选择的不确定性以及乐队整体音响“尖、扁、杂”的问题等等。他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管弦乐队是在上个世纪初以西洋管弦乐队为模板,填充以不同的原生与改良民族乐器而逐渐形成,这基本上是一个“适他性”的发展过程,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削足适履”的先天不足。付晓东分别以弦乐、管乐、打击乐三个乐器组为例,对中西管弦乐器发音原理、声学特征之异同进行了比较,并提出将这些特征转化为客观的测量数据,结合主观评价予以系统呈现,为民族管弦乐队的配器音响奠定科学数据与理论的支撑。
张有川介绍了民族管弦乐队音响匹配度的研究成果。传统管弦乐器音区的划分是按照乐器的音域分布、音高排列而进行,较少考虑到音质、音强、动态等客观属性。课题组将以音色频谱、包络轮廓{1}为乐器音色分区标准,以乐器声压级匹配为乐器数量选择标准。他认为,民族管弦乐器音响不均衡、音色不融合的问题是由于声学上“掩蔽效应”{2}与“不良拍音”的现象所导致,如果仅仅沿用传统和声理论、套用西洋管弦乐队配器法则,不对民族管弦乐器的声学特征进行考察,此类问题的解决将可能会陷入困境。
李子晋针对民族管弦乐队低音缺失这一突出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现有多件民族低音拉弦改良乐器的音色融合、音响平衡、动态范围等声学参数进行了测试与评价,得出了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的方向与趋势。
万源从作曲技术理论的角度对民族管弦乐配器音响的研究提出预设方案。她以西洋木管乐器组为例,将乐器声音的主观听感与频谱相对应,揭示出作曲技术理论中约定俗成的乐器组合法则背后所依据的科学原理,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参照模板。
课题组以科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测量技术为支撑,以数据等客观量作为依据、主观评价作为辅助,从音乐声学层面对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特征进行探索与揭示,这将为民族管弦乐的发展注入科技的理念。
二、民族管弦乐队摆位与音响
李大康从录音艺术的角度指出民族管弦乐队的摆位大致有“左拉弦、左弹拨、后吹打”;“在弹拨、右拉弦、后吹打”以及“前拉弦、中弹拨、后吹打”三种情况。他认为,前两种摆位都存在问题,“前拉弦、中弹拨、后吹打”的摆位方式在声部间清晰度及融合度的兼顾、声像的平衡分布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可以说是在目前常见的民族管弦乐器摆位方式中最为适合同期录音方式的摆位。这一观点无疑为民族管弦乐团的摆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杨春林认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在作品、演奏、指挥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在科技研究领域仍有较大不足。“个性”太强是我们民族乐器最大的特点,同时也是多声部合奏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保留“个性”的乐器在进行大合奏时很难融合,“共性”与“个性”难以兼顾。这一问题的出现使得课题组对于民族乐器进行准确的数据化分析,用科学的手段解决乐器制作以及音响中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杨青、邵恩从历史的角度对民族管弦乐队音响问题提出了看法。中国管弦乐队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奏都应该遵从乐器本身的特色,化被动为主动,突出自身特点。
与此同时,解决民族管弦乐队音响问题,还应该充分探索民族管弦乐器的乐器声学特征,打造丰富的音色,并对公认的经典作品进行声学测量从而得到音色特征参数,为今后创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的改良与制作
张维良认为,当前民族乐器在制作方面的不规范,特别是在材料选用及形制规格方面,这对于形成中国管弦乐队风格的音响模式极为不利。静恩涛进一步对民族乐器改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该将民族乐器音响客观数据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对乐器音响品质做出一套可量化的标准。
乐器制作的标准化一直是民乐制作的一大问题。民族乐器改良不能单纯的追求“和谐性”,失去了其“个性”就失去了其民族特色、历史传承甚至文化内涵。但无论是乐器改革还是乐器制作都应该立足科学,结合客观数据与主观评价,唯有这样才能推动民族乐器健康持久的发展。
四、课题预期成果的探讨
韩宝强提出在民族音乐的创作方面现今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本具有科学性且“中国特色”的乐器法与配器法的教材。在教学方面我们依然使用的是根据西洋乐器进行编写的外国教材,如果我们没有一部自己的教材,那么民族管弦乐团的编配、民乐的创作等方面就只能照搬照抄西方体系,民族管弦乐团永远不能发挥所长。
金野认为应该以科学的方式对民族乐器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建立一个整体的民族音乐数据库,并出版一本可供作曲家、指挥家及演奏者使用的手册,以供参考。温展力指出当前不仅是单一乐器的数据累积,还应当加入一些乐队声部组合的测量数据,为从单件乐器至乐器组合、再至大型管弦乐队的管弦乐创作提供科学的音响依据。同时,为方便不同专业的人查阅,成果应该通俗易懂、最大限度地避免专业术语。
焦山林从打击乐方面对目前民族管弦乐队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曲家对于打击乐器的种类并不十分明确,对打击乐器不同演奏技法的音响不甚熟悉,由此造成了在管弦乐作品中打击乐声部音响的不确定性。所以,出版包括不同演奏技法的音强、音质等数据的中英文对照的打击乐器教程成为指导管弦乐队打击乐器使用的关键。
本届研讨会,汇集了音乐声学、作曲、指挥、演奏与录音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对揭示中国民族管弦乐音响特征、形成“中国乐派”管弦乐音响模式这一重大命题展开了有益的探索与交流。同时,本次会议从音响的科学底层出发,融合作曲、指挥、演奏等各个领域,对民族管弦乐团的音响融合问题进行了一个有效的“会诊”,这无疑将为民族管弦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宽的理论观照与技术路线。
与会的各位专家给予本课题以极大的热情与支持,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设性意见。我们期待着未来的研究成果,将从科学之层面为中华音乐传播、“一带一路”文化战略的实施铺设路基,这也是音乐科技工作者对“科技以人为本,技术驱动创新”这一使命的诠释,以求为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发展产生推动与提升。
{1} 包络是振动体振幅在时间上形成的轮廓。
{2} 掩蔽效应是指较弱的声音在听觉上被另一个较强的声音掩蔽的现象。
(会议记录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耿瑜曼提供,特此鸣谢)
(本文是“2017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西管弦乐器声学特征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7BD082。)
勾宸 中国音乐学院音樂科技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荣英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