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北京在历史上曾为五代都城,在从辽朝起的8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其中的故宫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住过24个皇帝……
随着《天安门》这部国庆献礼影片的热播,关于古都北京以及与天安门相关的一些历史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那么,谁是天安门城楼最初营建的设计者,故宫为什么又称紫禁城,紫禁城里究竟蕴藏了多少未解之谜?
老北京的不世传说
北京,作为中国的六朝古都,在古老而富有韵味之中又掺杂了现代都市繁华的庞大城区,向东南方铺展的广阔平原,加之逶迤蜿蜒、镇守城区西北的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成就了北京独特的魅力。在这里,园林遗迹,古刹皇陵,给北京城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而纵贯京城南北的双龙布局,则给皇家古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老北京人常说:“北京城是漂来的。”当时产自南方的大米、丝绸、茶叶、水果等基本物质资料正是经由大运河“漂过来”的,使得京城百姓的正常生活得到了保障和丰富。那流光溢彩、庄严肃穆的故宫,那建筑精致宏伟的天坛,那风景如画的颐和园……所有这些都与大运河有密切关联。京杭大运河一直默默地输送着建设京城所必需的金砖、楠木等物料,孕育着众多的名城古镇,为沟通中国南北经济、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说京杭大运河是北京养家糊口的母亲,一点也不为过。
即使在新时代的今天,不像长城因随着防御功能的减退而早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人们却一直深受着大运河的恩泽,它仍是一笔仍发挥着功用的珍贵遗产,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依旧与它有着紧密的联系,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大运河的重要功用与地位反倒熟视无睹了。
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全长约1800公里的河流,恰似一条绵长而又柔和的玉带,它一头系着北京,一头又连接着杭州,就这样蜿蜒流淌了千百年。时光飞逝,风云变幻,唯有它贯穿南北,横亘古今,激荡着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目睹了运河周围发生的故事,如一首生生不息的民族赞歌。直到今天,河上川流不息的船队仍然点缀、见证着运河的生命力。民间流传,“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而从大运河对北京城的重要性来说,也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北京城。
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
关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大多数人公认的是蒯祥。蒯祥(1397年-1481年),生于明初洪武年间,为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其父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工匠。由于深受父亲的影响,蒯祥在30多岁的时候即“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重建北京城的时候,在全国征召能工巧匠,于是蒯祥同许多技艺高超的工匠一起被征到北京。由于他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很受督工(建筑师)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宫宫殿落成以后,蒯祥便被提升为工部营膳所丞。
蒯祥不仅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当时营建宫殿楼阁之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他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被称为“蒯鲁班”。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天顺年间兴建裕陵。“凡百营造,祥无不与。”《宪宗实录》中这样评说。
不仅如此,蒯祥受人称赞的还有他的人品,尽管他的官职很大,但是他为人仍然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他已经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非常热心地指导。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在北京曾经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不过,对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是蔡信。
因为营建北京宫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且当时皇上是在全国征召的能工巧匠,技艺高超者不独蒯祥一人。更何况,在营建的过程中曾先后涌现出许多的著名工匠。除工于设计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官至工部侍郎)外,还有与蒯祥同时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陆祥等人。有人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宫殿初建的阶段,蔡、杨二人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只不过他们当时都是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壮年,又工于计算和绘画,在蔡信、杨青去世以后,大量的皇家工程都由蒯祥来主持,所以无形中他的地位与作用被凸显了出来。故宫博物馆古建筑部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先生也说,过去大多数人都认为曾经主持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据史载,与蔡信同时负责营建故宫工程的,还有瓦匠出身的建筑师杨青、石匠出身的陆祥,其后有木匠蒯祥、郭文英、徐果等人。可是宫殿竣工后,蒯祥等人升为工部侍郎,而蔡信却榜上无名。实在是造化弄人,历史给了蔡信施展设计才华的机会,却没因此而给他带来应有的地位与荣誉。
揭秘皇城三大殿
在历史上,中国古代都城、宫殿的选址,都非常注意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使其在全国的地理位置、京畿的外局大势、城市内局布置等方面,都臻于完美。从方位布局上说,紫禁城就是处于了北京城的最佳位置,三大殿所处之处即是明堂所在之地,可谓是居天下之中心,正与天空中央玉皇大帝所居的紫微宫相对应。
俯瞰故宫,巍然崛起的三座大宫殿显然就是整个故宫的重点,是整个“紫禁城”内建筑的核心。以整个故宫来说,那么精雕细刻的美妙技艺,那么雄伟庄严的气魄,又那么独具匠心的整体布局,毫无疑问,它是全世界建筑艺术中的绝品,也是人类伟大智慧的结晶。
从整体来看,太和、中和、保和这三座宫殿是前后排列而同立在一个庞大的工字形白石殿基上面的。这种台基过去被称为“殿陛”,共高二丈,分三层,每层有刻石栏杆围绕,台上列铜鼎等。台前石阶三列,左右各一列,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这样大尺度的一组建筑物,是用更宏大气魄的庭院围绕起来的。在庭院的四周有廊屋环绕,在太和与保和两殿的左右还筑有对称的楼阁,和翼门的四角又建造有小角楼。这种对称、拱卫的建筑布局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主流的审美观念和君权之上的集权意识。
三殿中,太和殿最大,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横阔11间,进深5间,外有廊柱一列,全殿内外立着72根大柱,是由4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的。瓦顶,全部用黄色的琉璃瓦,光泽灿烂,同蓝色天空遥相辉映。底下彩画的横额和斗、朱漆柱、金琐窗,也同白石阶基也作了强烈的对比。这个殿建于康熙三十六年,到现在已经有255年的光阴了,但结构依然非常整严,华美动人。
中和殿在工字基台的中心,保和殿则立在工字形殿基的北端,东西阔九间,每间尺度又都小于太和殿。殿顶,是明万历年间“建极殿”的原物,是没经历过破坏和重建的,至今上面童柱上还留有“建极殿”的标识,它是三殿中年寿最古老的,到现在已经有337年的历史了。
三大殿中的两殿,一前一后,中间夹着略为低小的单位所造成的格局,是它美妙的特点。如果只是用文字来形容三大殿的话,那简直是不可能的,要想对故宫三大殿有更为深刻、真切的印象,那就需要自己亲自走进那妙不可言的境地当中才行。
故宫又称紫禁城之谜
北京故宫为什么又被称作紫禁城,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皇家宫殿是在明成祖时期开始修建的,先后有明、清两代24个皇帝在此执政。关于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被称为紫禁城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这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典故有关。相传春秋末年,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将出函谷关的时候,守关人看见有紫气从东而至,不久,老子骑着青牛从东方而来,自然守关人便认为他是圣人。于是守关人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因此紫气便被认为是具有吉祥的含义,也预示着圣贤和宝物的出现。对此,杜甫曾赋诗曰:“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从这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住的地方便被称为紫海,将神仙称为紫泉,城郊外的小路则称为紫陌。俗话说“紫气东来,象征吉祥”,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的“紫”字是大有来头的。又因为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被称为紫禁城。
还有人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迷信和传说有关。在古代,皇帝都自命为天帝之子,也就是天子。天宫是天帝居住的地方,也自然是天子的居住之地。《广雅·释天》上说:“天宫谓之紫宫。”因此皇帝住的宫殿就被称为紫宫。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古代“皇垣”学说有关。古代的时候,天上的星垣被天文学家们分为三垣、二十八星宿及其他星座。三垣是指太微垣、天市垣和紫微星垣。而紫微星垣是代称天子的,处于三垣的中央。古时有“紫微正中”之说和“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朝官员四海分”之说。既然古人将天子比作紫微星垣,那么紫微星垣也就成了皇极之地,所以称帝王宫殿为紫极、紫禁、紫垣,称这座帝王之城为紫禁城确实名副其实。
宫门:解读故宫之谜的钥匙
北京故宫的内廷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而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则是只用汉文书写,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明朝的时候,宫城(紫禁城)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汉文来书写的。只是到了清代,由于满文代替汉文而变成了国文,在顺治皇帝进驻宫城以后,就把皇宫中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改成用汉、满两种文字来并列书写的,而且少数匾额上还出现了蒙文,一般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边,这是由于人们习惯上都以左为上右为下,所以满文都写在了左边。
1911年爆发了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统皇帝也被迫宣布退位,但当时他仍然住在后廷里,也就是乾清门以北的宫中。而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宫殿都交给了民国政府使用。后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但他贪心不足,还要恢复已经废除了的帝制。后来,经过他和谋士的筹划,篡权成功,并自封年号为“洪宪”。由于他的行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所以他刚复辟,就立刻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声讨,人们的反帝情绪也一天比一天高涨。袁世凯深知自己太不得人心了,这个皇帝恐怕也当不了多久。可他自己又欲罢不能,于是就把自己的心腹一个叫王景泰的人召到密室,商量对策。
王景泰说主要是想个法子稳定人心,所以就建议袁世凯把紫禁城所有宫殿、宫门上匾额的满文都去掉,只留下汉文,以表示他们也是反对清朝的。如此做法,老百姓或许就不会反对袁世凯当皇帝了。袁世凯一听,此话还真有几分道理,眼下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就急忙写了一道“圣旨”,要在十日之内,把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可“圣旨”刚要往下发,他又想到内廷里还住着宣统皇帝和清廷的遗老遗少们,怕遭到他们的反对,于是他将“圣旨”改了一下,写成了“把外朝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这样清廷的遗老们不到外朝来,自然也就不知道外朝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没了,也就不会对他的举动有所反感了。
王景泰接了“圣旨”后,就连忙带着一帮人把外朝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了,从而改成汉文单书了。这就是为什么内廷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而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则是只用汉文书写的原因。
不过,尽管袁世凯把外朝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了,并派人到宫外大肆宣扬了一番,还上了大报、小报。可老百姓到底还不买他的账,讨袁的呼声仍是越来越大,结果他的皇帝梦只做了83天就彻底破灭了。虽然袁世凯最终被赶下了台,但紫禁城中被他改过的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却都保留了下来,成为了现在游人所见到的奇特的景观。
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探秘
正阳门,原名丽正门,俗称前门。从整体结构上看,它包括正阳门箭楼和正阳门城楼,原先的时候是由瓮城墙连为一体的,后因修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大;瓮城的气势雄浑,是老北京城垣建筑的杰出之作。历经岁月的沧桑变迁,到今天仅有城楼和箭楼存在,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城门。
作为明清时代内城的正门,正阳门是最早修建完工的城门,也是京师九门中规模最高、最为壮丽的城门。明朝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年-1439年)改建并加修瓮城箭楼,是当年全城最高的建筑。古人以南为阳,以南为正,遂更名为“正阳门”,只供皇帝出入,因此又称“国门”,俗称“前门”。
据资料显示,正阳门箭楼占地3047平方米,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箭楼上下共4层,而且在东、南、西三面开箭窗94个,供对外射箭用。箭楼四阔七间,宽62米,北出抱厦5间,宽42米,楼高24米,门两重,后面为对开铁叶大门,前面的则为吊落式闸门,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千斤闸。
明朝初年开始建造的正阳门箭楼的千斤闸,从表面上看来,闸门的外层是铁皮包成的,上面布满了加固的铁钉,里面是实木,据相关人士的测量,闸门宽6米,高6.5米,厚度则为9厘米,重量为1990千克,是北京乃至全国古代历史名城中最大的千斤闸。从工作机制上看,开闸时,闸门升至门洞以上城台内闸槽中;关闸时,闸门从闸槽中平稳落下,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
经过近来相关专家的研究,人们发现,正阳门箭楼千斤闸开关闸的结构设计与运作原理非常合理,也非常科学。走近箭楼,我们就会发现,门楼一层有一对显而易见的千斤闸主结构——绞盘柱,而且在每根绞盘柱自一层地面向上1米处的地方,都有两个绞杠的插孔,是“十”字绞杠的轴心。闸槽顶部位于两个绞盘正南2.8米处,闸槽长6.2米。两个绞盘正南方通向闸槽之间各有一块的“支撑石”,“支撑石”南北长0.9米,东西宽0.6米,高0.66米。
当然,这并不是千斤闸机关的所有部件,它还包括其他的辅助部件,这当中包括两根保险梁和保险绳。保险梁就位于两根绞盘柱的内侧,南北长3.05米,东西间距也有2.6米,每根保险梁的直径则是19厘米,南北方向跨在闸槽上方1米的位置上。就这样,整个千斤闸运作起来,显得非常的科学,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杰出代表。
前门大栅栏之谜
大栅栏是北京非常古老,也非常有名的古老街市和繁华的商业闹市区,在1.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存着大量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和发生在它们中间的逸闻趣事,都是古都北京重要的人文瑰宝和文化资源。
地处古老北京城中心地段的大栅栏,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如果追溯它的源头,就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当时孝宗下令在北京城内大街曲巷设立栅栏,并派士兵把守,以防盗贼,从那时开始到现在大栅栏已经有580年的历史了。当时,北京有“宵禁”,为了防止盗贼隐藏在大街小巷之内,由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但“大栅栏”最初并不称此名,而是叫廊房四条,附近还有廊房头、二、三条。到了清代,这里已成为主要的商业中心,因为买卖多,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盗贼,栅栏建得比其他地方都大,也都好看,所以才叫“大栅栏”。
它在北京历史上曾经是繁华的商业娱乐中心,过去人们以“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的美誉来称赞大栅栏。
大栅栏自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来,在历史上,虽有沉浮,但这条古老的商业街之所以能经受580多年的历史风雨而不败,自有它独特的地方。老北京有句顺口溜:“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头顶马聚元,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都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
1900年,八国联军攻侵北京,放了一把火,把大栅栏烧成一片瓦砾。但是不久,它又重建起来,大体上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大栅栏在清除了封建糟粕后,出现的是一片商业街的景象。
(摘自《图说北京三千年》)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