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 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摘要:藏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舞著称。在众多的民间歌舞形式当中,“堆谐”是流传范围较广、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堆谐起源于13世纪萨迦王朝时期,流行于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时期,以扎木聂为主要伴奏乐器。堆谐艺术活泼、欢快、热烈,音乐风格独特、品类丰富,音调明快、高亢、优美。
关键词:藏族歌舞;堆谐;扎木聂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06)04—0182—02
藏族的民间歌舞形式多样,各类歌舞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变迁中经过群众的创作和演绎又因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韵味不同、风格各异。藏族歌舞的主要种类有“堆谐”、“囊玛”、“百谐”、“谐”、“谐钦”、“果谐”和“果卓”等。其中堆谐是流传范围较广、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歌舞形式。
一
堆谐是西藏西部地区的歌舞种类之一。在藏语中,“堆”是“上”的意思,指河流的上游,堆谐中的“堆”指的是高地,是藏族人对雅鲁藏布江上游拉孜、定日、阿里一带的称呼;而“谐”则指的是一种藏族民间的农村圆圈舞。顾名思义,堆谐是歌、舞、乐三者合一的具有“堆”地方风格特点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堆谐在各个时期以及藏族的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称谓,如“堆谢”、“堆巴谢”、“谐萨”、“谐宁”、“踢踏舞”等。
堆谐歌舞艺术在西藏众多的民间歌舞音乐艺术形式中,是一个格调较高的艺术品种,已伴随藏族人民的生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受到西藏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喜爱。关于堆谐的发源地和产生时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史书中有详细的记载,也没有较为统一的看法。关于堆谐的发源地,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堆谐发源于阿里三环地区,其前身是阿里地区札达、普兰两县的一种“果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堆谐发源于日喀则地区的定日、拉孜或萨迦、拉孜、昂仁一带,而阿里地区并没有这种艺术形式。关于堆谐起源的时间,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起源于公元13世纪萨迦王朝时期,流行于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相对稳定,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文化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堆谐这种艺术形式也就应运而生。
藏族堆谐以扎木聂为主要伴奏乐器,经常只使用一支扎木聂伴奏,有时也会加入竖笛和牛角胡琴一起为堆谐伴奏。此外,除了扎木聂之外,堆谐还用扬琴、根卡、铁琴、必旺、横笛和串铃组成的大乐队伴奏。
二
从总体上看,堆谐艺术活泼、欢快、热烈,音乐风格独特、品类丰富,音调明快、高亢、优美。堆谐既可自娱又可表演,其演出的时间、场合及人员等都不受任何限制。从音乐上讲,堆谐的结构由前奏、慢板歌曲、间奏、快板歌曲和尾声五个部分构成,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慢板歌曲和快板歌曲两部分。在藏语中,慢板歌曲被称为“降谐”,“降”即慢的意思,降谐部分缓慢、悠扬,有一个固定的引子,降谐以歌唱为主,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乐器伴奏和歌唱音乐十分讲究风格韵味,在歌唱时还伴有当地所特有的润腔技巧“缜固”。快板歌曲在藏语中被称为“觉谐”,“觉”即快的意思,觉谐主要为快板歌舞。现在作为舞蹈形式在舞台上表演的堆谐都是觉谐,觉谐的音乐常用紧拉慢唱的方法,音乐欢快、活泼,也有一个固定的引子。觉谐的歌曲后面一般都有一段固定的尾声,用以配合舞蹈的大结束步,只有个别的歌曲不使用这种尾声。觉谐的音乐往往是降谐音乐的简化、压缩,舞者情绪高涨,非常注重舞蹈动作的脚下踢踏节奏的变化和技术,如“双打”、“丁杂”等花点技巧。在城市表演堆谐时还要在脚下铺一块长板,用以增加踢踏动作的音响效果。在舞蹈动作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快板歌曲中每小节中第一拍的前半拍总是空着,把腿抬起来,后半拍才把脚落下踏地,这种后半拍踢踏的节奏改变了音乐节拍的强弱关系,造成堆谐节奏律动感强、变化丰富的特点。堆谐的表演具有固定的程式,包括引子、歌曲、尾声。舞蹈气氛热烈、动作灵活。音乐节奏鲜明、开朗、活泼。舞蹈者必须踏点准确,既不拖,又不往前赶,以保持集体舞蹈的整齐、统一。由于在伴奏中配上了扬琴、六弦、笛子、京胡、串铃等乐器,在音乐上突破了原歌词中段、句、音乐的严谨限制,堆谐被规范成为“慢歌(降谐)一歌头(谐个)一快板歌舞(觉谐)一尾声(谐休)”四部分组成的乐曲结构。现今,堆谐的音乐已经程式化,它的歌头、尾声舞曲基本是固定的,可以通用。
堆谐流传地域较广,但各地区流行的堆谐的特点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有三种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特色的民间堆谐歌舞音乐——定日堆谐、拉孜堆谐和拉萨堆谐。以下分别就这三种堆谐的流传地区、音乐特点、旋律结构以及伴奏乐器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比较。
(一)定日堆谐
定日堆谐主要流行在日喀则地区西部的定日、聂拉木、吉隆及萨嘎等县,也被称为“珞谐”(即“南派堆谐”)。定日堆谐的音乐古朴粗犷、舒展豪放,具有浓烈的高原特色。其音阶以五声调式为主,兼有六声音阶,七声音阶则较少。定日堆谐的伴奏乐器通常为一把扎木聂琴,以625定弦,其伴奏音型较简单,多为一拍一音。
从音乐结构上来看,定日堆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由降谐(慢板歌曲)和觉谐(快板歌曲)组成,第二种只有觉谐(快板歌曲),第三种是由散板性的降谐(慢板歌曲)和觉谐(快板歌曲)组成,散板没有乐器伴奏。其中第一、二种结构的歌曲流行十分广泛,较为普遍;而第三种结构的歌曲则为数不多,仅在少数地区流传。另外,定日堆谐多用真声演唱,演唱时喉音较重,装饰较少;在演唱方式上,定日堆谐较注重集体性而不强调个人的独特性。
(二)拉孜堆谐
拉孜堆谐主要流行在日喀则西部的拉孜、定结、萨迦、昂仁等县,被称为“北派堆谐”。拉孜堆谐的音乐曲调优美、欢快活泼、韵律感强。其音阶以七声音阶为主,五声、六声音阶较少。其伴奏用一把或多把扎木聂琴,定弦为625,扎木聂的演奏技巧较高,加花较多,音乐中的一些伴奏乐曲也可作为独奏曲来演奏。
从音乐结构上来说,拉孜堆谐可分为两种:第一种由降谐(慢板歌曲)和觉谐(快板歌曲)结合而成,第二种只有觉谐(快板歌曲)。拉孜堆谐的基本曲体结构是由前奏、慢板、快板、间奏或尾声中的四到五个部分组成。其中,在藏语中,前奏称为“果觉”,间奏称为“琶尔觉”,尾声称为“休觉”。
拉孜堆谐既重歌唱,也重舞蹈,舞蹈较为奔放,有的艺人在表演时还有反弹扎木聂、倒弹扎木聂等技艺性很强的动作。
(三)拉萨堆谐
拉萨堆谐流传于拉萨、江孜及日喀则等地区,是城市堆谐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堆谐种类。拉萨堆谐是从拉孜、定日等地传人并加以发展演变而成的,从音乐上看,它与拉孜堆谐的关系较为密切。
拉薩堆谐主要流传在城市当中,一批专业的创作、表演艺术家对拉萨堆谐的创作、改编、演唱、舞蹈、伴奏以及传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拉萨堆谐的伴奏由原来的扎木聂一件乐器发展到了包括横笛、扬琴、京胡、特琴、串铃等五六件乐器组合而成的小乐队。拉萨堆谐演唱音域较宽,最宽的音域可达到十二度。演唱者在演唱时真假声交替,多为独唱,也可齐唱。拉萨堆谐的舞蹈动作轻快、灵巧,舞步稳重而幅度较小,较多注重脚下踢踏动作的节奏变换与技巧。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定日堆谐、拉孜堆谐与拉萨堆谐三种堆谐既有差异又有联系。三者的差异在于:定日堆谐和拉孜堆谐是农牧区的歌曲,而拉萨堆谐则是城镇歌曲;定日堆谐和拉孜堆谐是纯粹的民间歌舞,而拉萨堆谐却较多地掺有专业艺人创作的成分。三种堆谐的总体风格一致,却又各具特色、独具韵味。
堆谐的曲目相当丰富,定日堆谐和拉孜堆谐的曲目较多,至少有上百首至今还流传在各地,较有代表性的曲目有《萨迦的小山上》、《甘丹山上》、《德巧》等。而拉萨堆谐的曲目现在仍在流传的有四十多首,像《耐拉桑布》、《查堆嘎琼》等都是其中的典范。
藏族民间堆谐的内容丰富多样,有的歌颂和赞美历史人物和伟大变革,有的反映和表现爱情生活,还有的歌颂反帝爱国主义精神,也有的歌颂宗教或宗教圣人,这些内容都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
藏族民间歌舞真实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劳动生产、风俗习惯、恋爱婚姻的社会生活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宝藏。但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无人关心堆谐艺术,藏族许多德高望重的民间艺人相继去世,使藏族堆谐艺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因此,亟需对藏族堆谐艺术进行抢救,为其继承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对于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建设具有西藏特色的精神文明也是一种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宋淑芳
收稿日期:2006—04—20
作者简介:王璟(1963— ),女,湖北麻城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