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食品安全已成为目前人们生活中颇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人们日常所食用的蔬菜农药含量超标问题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现阶段农业开始向着绿色安全的方向发展。而绿色安全农业,即为农业生产时注重采用绿色安全的生产技术,如使用绿色防控技术以避免药物残留问题,保证产物的安全健康。而毋庸置疑,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在未来将会受到农户的欢迎,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基于此,本文以玉米病虫害防控绿色技术为例,首先介绍常见玉米病虫害的类型及其特征,随后简要概述玉米病虫害常见绿色防控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玉米生产、消费大国,产量和消费量都约占世界玉米的1/5。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而且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及工业原料,市场需求量较大。毋庸置疑,在实际的玉米生产中,病虫害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病虫害肆虐会对玉米生产造成极大的干扰,为保证玉米的产量,对农药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农药残留问题成了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问题。如此,广大消费者自然偏向于绿色健康这一选择标准。对于消费者有这样的需求,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否易于施行、效果如何等成为粮食生产者关注的问题。
一、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类型及其特征
(一)玉米大斑病
玉米属于广泛种植型作物,对种植条件的要求不高。玉米的生长主要会受到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海拔地区,特别是在较为凉爽的地区,温度长期处于22~25 ℃、空气湿度大于90%,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率将会大大提高。发病期一般在玉米抽雄以后,病斑逐渐由初始发病的植株下部叶片迅速扩展至上部叶片。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特征十分明显,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之后颜色逐渐加深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潮湿市叶片上有大量灰色霉斑。
(二)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同样是在气温和湿度都比较适宜的环境中频发。总体来讲,玉米小斑病的发病气温比大斑病高一些,一般在26~29 ℃。与大斑病不同的是,如果玉米小斑病防控不及时,将会影响玉米的整个发育过程。一般认为玉米抽雄后进入玉米小斑病发病高峰期,此病害可为害玉米植株的大多数部位。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中间有二三层同心轮纹。如果发病时遇到潮湿的天气环境,则病斑表面可产生一层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1]。
(三)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主要会对植株的叶鞘部位产生危害,而且会损伤植物的茎秆部位,防控不及时的情况下,玉米纹枯病发展加重到一定程度可对果穗产生不利影响。基部叶鞘感病后,初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多时,可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使叶鞘腐败,叶片枯死,并逐渐向上扩展。发病严重时,病斑会逐渐扩展至叶鞘、叶片、果穗等植株的重要部位,最终对植株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如造成植株枯萎、果穗腐烂等[2]。
(四)玉米茎腐病
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均温3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即可发病;均温34℃,相对湿度80%,病害扩展迅速。玉米茎腐病发病范围虽然小,但是其危害极大。该病发病后期,植株的根部和茎基部会逐渐腐烂,从而造成大面积玉米倒伏,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玉米茎腐病有青枯型、细菌型2种,青枯型茎腐病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初期,病菌在毛根上产生水渍状淡褐色病变,逐渐扩大至次生根,直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最后粗细根变成空心。随后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蔓延。细菌型茎腐病主要为害中部叶茎和叶鞘,玉米10片叶时叶梢上出现水渍状腐烂,叶鞘上病斑呈不规则形、边缘浅红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
(五)玉米螟
玉米螟喜欢在温度高、降水多的季节生长繁殖,一般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具有假死特性,常在白天取食,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玉米螟是钻蛀性害虫,初孵幼虫大多爬入心叶,群集取食心叶叶肉,造成“花叶”;二三龄幼虫在心叶内潜藏为害,心叶展开后出现整齐的排孔;4龄后陆续蛀入茎秆或穗柄中继续为害。在玉米灌浆期蛀食雌穗、嫩粒,易引起穗腐、粒腐,造成玉米品质下降与减产[3]。
二、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农业措施
由于山东省阳谷县的玉米生产技术较为先进,故以阳谷县为例进行简要说明。首先,农户结合当地的温度、水分等气候条件,选择耐病虫害的良种进行播种。其次,考虑玉米的播种时节,阳谷县玉米春季播种一般选在3月上中旬,秋季播种则适合在8月上旬进行。再次,合理控制種植密度可以增加玉米产量,根据土地肥力状况控制植株栽培密度,在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地中密度适合控制在45万~52万株/hm2,
春季适合种植疏松一些,秋季则适合增加种植密度。最后,科学施肥提高玉米种植产量,绿色化种植玉米一般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
(二)生物、物理防控
绿色种植提倡采取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控策略。苏云杆菌制剂属于细菌性杀虫剂,对害虫有胃毒作用,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用药时间一般控制在16:00以后。如果因天气因素,用药后遇到降水,一定要在雨停后补喷一次药剂。以虫治虫较为有效的措施是使用赤眼蜂等益虫,对玉米螟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使用后有一定的延续性作用,达到长效防治的目的。
物理防控相对来讲操作较为简单,并且属于环境友好型农业防控技术之一。在当前农业生产中,物理防控技术有如下几种类型:(1)选择性诱杀,如在田间喷洒玉米螟性诱剂,可吸引并杀死玉米螟;(2)利用害虫趋光这一特殊习性,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3)害虫同样还有趋色性,极大多数害虫对黄色较为敏感,因而黄色粘虫板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三、结语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满足当前市场环境的需求,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是实际农业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易得到农业生产者的认可,适合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追求健康是很多人共同的心愿,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绿色玉米种植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史朝旭.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7(15):39.
[2]甘书信.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18(9):3-4.
[3]何季东.简析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南方农业,2018(20):64,67.
[4]李伟霞.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河南农业,2018(28):26.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