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是国家专门设立的艺术研究课题,也是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的主体部分。在所有艺术类科研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级别最高、影响最大,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课题。其自1988年设立音乐课题以来,较好地推动了我国音乐研究事业的进展。
学术研究需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作为最高级别的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往往具有导向作用,其选题的关注点值得我们重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获批难度极大,立项率不足5%①,只有选择好的研究题目,投入巨量的科研时间和资源才更有价值,课题通过的几率也相应更高。那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音乐项目关注填补缺失而又有新意的选题
填补缺失是一个相对概念,在学术研究繁荣的当下,几乎任何一项研究前人都做出过相应探索。不过某些领域如果受到的关注较少,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就有可能出现较有新意甚至使人“眼前一亮”的选题。例如,军队音乐对部队的战斗、训练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凝聚士气、统一思想、协调步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一领域的关注者不多,李双江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梳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的发展历史。古琴属于文人音乐范畴,僧侣音乐属于宗教音乐范畴,司冰琳《琴僧:连接古琴音乐与佛教文化的群体》却关注了两个领域的连接点“琴僧”,使得这一双重身份的音乐文化持有者进入我们的视野。学界关于流行音乐的成果汗牛充栋,但关注流行音乐民族风格的研究不多,施咏《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研究》即属这方面的选题。音乐家思想是音乐史、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但较少有人关注圈外人士对音乐的认识,褚灏《20世纪中国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音乐观之研究》专门探讨这一较有趣味的话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
二、发展趋势
宏大叙事与具体研究并重
国音项目的研究既要有广度,也需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其解决重大问题、体系建设、跨国研究的选题侧重宏大叙事、覆盖面广,重大项目、部分重点项目多带有这一特点,课题成果往往拓展了某一学科的研究领域。而更多项目则集中于具体研究上,出现了很多专题性质的选题,如应有勤《音阶的起源及流变》、蒲亨强《中国道教音乐发展史》、陈荃有《音乐文本编辑理论与实践》、冯长春《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史研究》、张娟《中国知青歌曲研究》、孔义龙《岭南音乐史研究》等。申报者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比较精深的个案选题也得以立项,如冯文慈《乐律学大师朱载堉研究》、伍国栋《江南丝竹研究》、杨久盛《清代盛京宫廷乐舞研究》、张伯瑜《变革社会中的中国传统音乐——云南个旧市大屯镇洞经会调查研究》、唐继凯《明万历泰律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蓝雪霏《民间音乐的“游移”结构原则研究》、齐琨《徽州宗族礼俗音乐研究》等。
(四)重视课题指南的作用
国音项目每年正式申报前,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均发布课题指南,对课题申报进行指导。立项课题从申报者递交的材料中选出,由于选题、申请人学术能力等因素,最终通过的项目与课题指南并不一定完全吻合。但课题指南着眼于我国音乐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問题,反映了国音项目倡导的方向,在课题申报、学术研究上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一般而言,符合课题指南的选题通过的可能性更大,优先研究方向课题的资助额度也更高。此前课题指南设立的“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形态研究”“音乐地理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声腔研究”“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研究”“音乐表演体系研究”“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研究”等选题也均已立项。
此外,由于音乐与戏剧、舞蹈等姊妹艺术以及哲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多有交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戏剧、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舞蹈等方向,同样可能出现与音乐相关的课题,如1997年度一般项目《戏曲音乐美学导论》(张刚)、2011年度重点项目《清代戏曲音乐史》(路应昆)为戏剧方向。非艺术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也有音乐课题,如2012年度中国文学方向重大项目《域外汉文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王小盾)、2007年度民族问题研究方向项目《中国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黄凌飞)等。此类项目同样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其选题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了解。
① 林芳《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立项课题分析》,《情报探索》2015年第7期,第33页。
②具体名录见《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音乐学立项名单》,《中国音乐学》2015年第3期至2016年第2期连载;《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音乐学立项名单》,《中国音乐学》2016年第4期。
(本文为中国音乐学院青年项目《音乐类科研课题选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徐天祥 中国音乐学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金兆钧)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