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自“新文化运动”西方文化人类学传入中国后,基本成为中国史学的方法论。然中国古史迄今未能“走出迷茫,超越疑古”,并在不少方面误入歧途。究其原因,则与西方文化人类学的“以今证古”方法关系极大。“以今证古”属“类比”之法,是有待证明的“或然推理”;谁也不敢保证近存原始社会即是上古时代的“翻版”,亦或还存在“天壤之别”。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存在大量丰富的上古史料,中国史学只有走“以古证古”的科学之路,才能最终见华夏童年之真容。
主题词:西方文化人类学 ; 方法 ;以今证古 ; 类比 ; 或然推理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
[8]《文化人类学》[M] [美]马文·哈里著,李培茱、高地译,东方出版社,1988.
[9]《陕西师范大学学报》[J],2009(3).
[10]即指上谷岩画陶纹和甲骨金文等。
[11]《中外历史发展大系对照表》[M],书海出版社,2004.
[12]《民族学概论》[M]杨堃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 陈文敏,男, 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古籍室研究馆员
作品:①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汉字本义系统与上古神话原型研究》(批准号:09XZS013),在研;②2002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六书新论》,20万字,独著(结项证书号:)。③《汉字起源与原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30万字,独著。④《汉字与飞碟》陕西旅游出版社1996年8月,25万字,独著。⑤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等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汉字本义系统与上古神话原型研究》(09XZS013)阶段性成果)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