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凌晨,昆明城市之光公寓,大部分人都在酣睡。几名“云豹”突击队员迅速从12层顶层滑下,破窗冲入310房间。此时,房间内一名男子躺在床上,语气平静地说:“你们终于来了。”
没有惊恐,只有满脸的如释重负。这名男子就是全国首起应监委要求发出A级通缉令的主角——逃匿20天的西南林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蒋兆岗。
故事A面:一次果断高效的通缉抓捕
蒋兆岗在西南林业大学就职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就是资产总额突破一万亿元的云南省第一大金融机构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而此时被誉为农信社“三驾马车”中的另两驾马车——主任罗敏、理事长万仁礼早已“落马”,不少线索和举报也直指蒋兆岗。
2018年5月9日,云南省纪委监委正式决定对蒋兆岗采取留置措施。中午,专案组同志给蒋打电话,发现没人接听,又让蒋妻。
留置初始,面对工作人员的讯问,蒋兆岗抵触情绪强烈、态度傲慢。他并非全无底气,因为“牌局”还没正式开打,“眼线”已经向他透露监委这边掌握的“底牌”。蒋觉得监委只是掌握了一些皮毛,没法对他“伤筋动骨”。
但蒋兆岗不知道,在他逃亡期间,省纪委监委抽调骨干力量重新组建专案组后,充分发挥人员转隶融合的互补优势,充分利用监察法赋予监委的12项措施,案情早已有了新的突破。
通过梳理分析案情,调整思路,将行贿人的调查作为案件突破方向。5月29日,在掌握外围证据的基础上,省监委对涉案企业主、某地产公司负责人闫某实施留置。对行贿人进行留置,是监察法规定的监察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利于更加方便地收集、固定证据,形成稳定的证据链。
随着调查的深入,留置的威力很快显现。在留置闫某期间,省监委依法组织工作人员对其公司进行搜查,获取了公司与蒋兆岗曾任职的省农信社经济往来的重要证据。之后,专案组还运用除勘验检查外的11种调查措施,进一步查清了相关事实。
面对办案人员唤醒其党员意识、分析形势、讲清政策的心理攻势,面对掌握的大量证据,蒋兆岗的心态逐渐转变,由最初对纪检监察机关调查的抵触、对办案人员的敌视,转变为对专案组谈话人员的信任,彻底心服口服,声泪俱下地称自己“把云南政治蓝天捅了个窟窿”。
2018年11月22日,检察院对蒋兆岗提起公诉。在法庭上,蒋兆岗陈述了两层意思,一是认罪悔罪、认罪服法;二是希望法官看在他后期主动交代的态度上,能对他从轻处理。
(摘自七一客户端/《中国纪检监察》)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