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探讨肝胆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7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118例接受肝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病史、体征、临床症状及术前肝胆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结石位置及疾病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术式,并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工作,统计麻醉方式、手术术式、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1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胆囊切除术59例(50.0%)、肝叶部分切除5例(4.2%)、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8例(40.7%)、胆肠吻合术6例(5.1%),治疗总有效率为89.0%(105/118),并发症发生率为17.8%(21/118)。结论:胆结石外科手术治疗的整体效果比较理想,但需加强全面评估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同时还需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以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肝胆结石; 外科手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doi:10./j.cnki.cfmr.2017.18.0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8-0144-02
肝胆结石是因肝脏、胆囊、胆管内沉积大量无机盐等杂质所引发的以肝管梗阻及身体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疾病,是一種比较常见的肝胆疾病,尤以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最为常见,仅有少数患者会并发肝内胆管结石[1-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肝胆结石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该病病情复杂多变且并发症较多,因此外科手术治疗难度大大增加,术后极易造成结石残留甚至引发大出血,肝胆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也成为重大难题,困扰着临床医师及专家学者[3]。鉴于此,对肝胆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进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本次研究随机抽选2013年7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118例接受肝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最合理的手术方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118例接受肝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肝胆结石手术适应证,且术前经肝胆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男65例,女53例;年龄22~76岁,平均(53.09±4.82)岁;病程4个月~17年,平均(4.29±0.67)年;结石分布:肝左叶49例(41.5%),肝右叶27例(22.9%),肝左右叶均有42例(35.6%);疾病类型:单纯胆结石64例(54.2%),胆总管结石43例(36.4%),胆囊炎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11例(9.3%);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11例(9.3%),高血压20例(16.9%),冠心病14例(11.9%),其他27例(22.9%)。本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症状,其他表现包括寒战、黄疸、恶心呕吐、高热等,部分患者肾功能检查异常。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体征、临床症状及术前肝胆影像学检查(B超、CT),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结石位置及疾病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术式并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工作。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给予对症处理,在原发基础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再进行手术治疗,确保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术前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时纠正紊乱的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麻醉方式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浸润麻醉、全麻或硬膜外麻醉,麻醉后按照预定的手术方案进行,包括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等,术中需仔细探查胆总管有无水肿情况,并检查胆管狭窄情况,放置T管引流病例,术后需加强护肝及抗炎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密切监测体征,包括脉搏、心率、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根据患者营养状态补充维生素、葡萄糖等营养素,如果患者年龄较大需额外补充氨基酸。患者出院后需定期随访,并做好康复指导工作,使患者尽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记录本组患者麻醉方式、手术术式及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通过肝胆影像学检查判断结石情况,痊愈标准为上腹部疼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影像学检查显示结石消失;好转标准为上述症状有所缓解,偶尔出现上腹部不适症状,无需治疗可自行缓解,影像学检查显示结石量下降或结石体积缩小;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根据上述疗效判定标准计算本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3)观察本组患者治疗后有无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麻醉方式、手术术式及手术指标统计结果
本组1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根据病情均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方式:胆囊切除术59例(50.0%)、肝叶部分切除5例(4.2%)、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8例(40.7%)、胆肠吻合术6例(5.1%)。手术时间113~204 min,平均(136.28±23.05)min,术中出血量75~164 ml,平均出血量(117.54±10.82)ml。
2.2 本组患者疗效评估结果
本组118例患者中符合痊愈标准的有56例(47.5%)、符合好转标准的有49例(41.5%),其余1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9.0%(105/118)。
2.3 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统计结果
本组11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共有2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感染、胆漏、腹腔积液等常见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7.8%,见表1。
3 讨论
肝胆结石是外科治疗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因患者病情复杂加之术后并发症多,容易造成结石残留,因此手术治疗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4]。本次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外科手术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所选取的118例患者经术前检查和评估,均接受相应手术治疗且顺利完成,麻醉方式均为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59例(50.0%)、肝叶部分切除5例(4.2%)、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8例(40.7%)、胆肠吻合术6例(5.1%),术后疗效评估结果显示,共有105例符合治疗有效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89.0%,在并发症方面,共有2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7.8%,从上述数据和结果可以看出,肝胆结石手术的整体疗效比较理想,通过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體征恢复正常,消除结石,但是术后并发症仍然较多,感染、出血、T管引流不畅等均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肝胆结石手术治疗的原则为取净结石、切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减少并发症[5]。鉴于此,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在进行外科手术之前,应当通过一系列辅助检查对患者病情做出全面评估,并详细了解患者结石数量、位置、大小及整个胆道系统情况,并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待血糖、血压等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切忌盲目手术,手术术式的选择则需要结合评估结果确定[6-7]。对于胆管狭窄或合并畸形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手术彻底清除结石难度较大,这就需要选择最佳的手术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有聚积现象时,可考虑肝叶切除术,T管引流是多数肝胆外科手术医师选择的手术方式,将横臂留置在胆管内并使纵臂穿出肠壁,可避免发生滑脱现象,借助肠线缝合固定在胆管壁上,一般来讲手术效果比较理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当疝环口直径较大时术后复发风险较高。此外,如果患者年龄较小就会导致腹腔内操作空间有限,手术效果就有可能受到影响,进而造成复发。而临床医师操作经验不足缝合不严密就有可能出现术后手术切口断裂情况[8]。为了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加强病情监测,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对症治疗,防止症状扩大到邻近部位,此外还要适当补充生理盐水及营养素,保证患者正常的能量供给,以利于机体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肝胆结石需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前需加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术式,精准操作、合理放置引流管,同时还要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术后严密监测各项生理指标及临床症状,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夏永红.青南高原地区肝胆结石患者外科手术治疗500例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288-289.
[2]张县强,何燕娜,林娘清,等.142例肝胆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117-118.
[3]李发根,陈志豪,刘艺辉,等.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4):1773-1775.
[4]卢权.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8):1410-1411.
[5]黄乃鹏.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体会[J].当代医学,2015,21(34):56-57.
[6]章建民.对纤维胆道镜联合术中B超在肝胆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的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1):169-170.
[7]王治英,孟长海.分析腹腔镜结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临床有效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105-106.
[8]徐伟,王进峰,程瑞波,等.改良经皮经肝胆镜联合肝胆结石片用于肝胆结石对患者肝功指标的影响分析[J].医疗装备,2016,29(2):62-64.
(收稿日期:2017-02-10)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