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贞丰县永丰街道办事处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地质勘察情况及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基基础、地下水等相关情况,对该工程项目的场地地质条件作出评价:边坡岩体开挖后不会沿基岩面出现滑坡,场地地基均匀性差,但总体稳定性好,并对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了评价。
关键词:地质条件评价;边坡环境;稳定性;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在岩土工程环境中,边坡环境中的岩土稳定性分析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涉及许多工程领域。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工程场地地质条件越发重要,影响着工程的安全与经济等多方面。地基土的结构类型,承载力和压缩性往往反映了地基土土质的均匀程度及地基的稳定性。该文以贞丰县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进行地质条件评价性分析。
1 工程概况
1.1 拟建物工程特征
由贵州金城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拟建的贞丰县2016年永丰街道办事处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位于贞丰县珉谷街道老招待所、老农业局片区场地素填土为新近平场堆填,结构松散,厚度很薄,局部分布,地基均匀性差,自重固结未完成,不稳定;
(2)场地强风化白云岩为破碎的软岩岩体,厚度变化大,分布不均匀,部分钻孔揭露,地基不均匀;
(3)场地中风化白云岩为较破碎的較硬岩体,分布连续稳定,力学强度相对较高,岩层的岩溶发育等级为中等发育,处理好场地岩溶问题后,地基的稳定性较好。
3.2.3 场地与地基地震效应评价
该场地回填至±0.00标高后覆盖层平均厚度为 6.6 m,覆盖层主要为回填土,考虑到场地回填时会夯实处理,综合确定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及基岩,无液化地层,场地内无活动性断层通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2010)(2016年版)场地类别属Ⅱ类,拟建场地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2015)表 C.24 续,拟建场区峰值加速度为 0.05 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 s, 因此该地区属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请按相关规范设防。
该次勘察根据场地内实测的地脉动测试资料,其结论和建议为:由于地基常时微动的卓越周期与地震发生时的震动周期一致,会加重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故本场地工程的抗震设计周期应避开地基的卓越周期与建筑物地基的共震效应,建议该拟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避开场地地基地微震卓越频率 4.68 Hz,卓越周期
T=0.22s。
4 结语
该场地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建筑场地类别属于Ⅱ类,且场地及其附近未见大的断裂构造,更无活动性断层通过,无液化土层,场地岩溶发育等级为中等发育,处理好场地岩溶及基坑边坡问题后,场地总体的稳定性较好,采用合适的持力层及基础型式后适宜建筑。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区,拟建场区城峰值加速度为 0.05 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 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避开场地地基地微震卓越频率 4.68 Hz,卓越周期 T=0.22 s,以避免地基与建筑物产生共震。由于岩溶地质作用的非均匀性、奇特性,尽管一柱一孔作了钻探,但基础开挖后,仍可能会遇异常地质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施工勘察利于制定正确的地基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玲.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及综合支护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
[2]李欣桐. 哈尔滨市松北区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101-102.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