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机遇。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农民的教育问题,又是农村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而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就必须在农村中造就相当数量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在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政策推动下,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和在非农行业的就业。但是,在新型农民的教育和培养上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予以妥善解决。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型农民培养的关系问题
我国现有农业人口大约有8亿人左右,农业劳动力为4.61亿人。按照18亿亩农业可耕地来计算,每农业劳动力拥有可耕地也就3.9亩,如果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渐转移出50%的农业劳动力,一个农业劳动者经营8亩左右的土地,这既可以提高农民的个人收入,也可以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发展,更能使农业人口也将随之下降50%,从而使城镇化程度提高到70%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江苏省人多地少,2659.3万的农业劳动力,截止2006年已经转移出了1608.9万人,有力地支持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并计划在“十一五”的后几年内再转移出来200多万人,这对于实现江苏的“两个率先”是必备条件。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业效率下降,主要农产品产量徘徊不前,有的年份还出现负增长,而农民的经营成本却是在持续攀升,农民的农业收入增长艰难。江苏大丰市是全国著名的产棉区,尽管棉花价格不错,但因农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旱渍不匀,墒情不好,导致棉花欠收。又因信息不灵,经济作物也是因销路不畅而蒙受损失。究其根本原因仍是农民的小生产意识和传统的种植方式以及失真的经营思路导致的。目前在农业第一线的劳动者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人了,有一点文化也都是“文革”期间接受的教育,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留在农村务农的已经很少,至于“70后”“80后”的几乎没有了,农业生产失去了生力军,劳动力出现了断档,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
1.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新型农民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培养新型农民的问题更为突出,更值得我们引起重视。这几年通过大力发展中职和高职教育,江苏的初中毕业生凡是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只要愿意都进入了职业学校学习。而高中毕业生的80%也进入了各类高校深造。但是,另一方面,几乎没有返回农村直接服务于农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江苏省出于对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考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注重扶持农业院校的建设,并于1996年启动了“现代农业类专业现代化建设试点方案”,重视了对农业人才的培养。
2.认真落实惠农政策,提高人们务农支农的积极性。不管我国的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中央已经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帮助农村的新的发展战略,这就要求社会的相关部门努力做到:一是国家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一定要不折不扣地使用到位;二是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的幸福富裕着想,对农民进行实实在在的技能培训;三是保持农业生产资料的正常优质优价供给,制止有人哄抬农资商品价格;四是加强农业科研的投入和管理,鼓励实用技术向农村推广转移;五是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实行财政补贴或保价存贮。吸引资金投资农业,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建设和适度规模的发展。引导新一代有志青年投身于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建功立业。
3.创新新型农民的培养模式,试行公费培养。国家可以参照“国防生”和“师范生”的培养模式,鼓励青年学生报考农业院校和涉农专业。实行协议招生、公费培养、定向服务,毕业后到农村自主择业创业。对于投身农村农业生产经营的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创业优惠,并由县乡实行职工式管理,进行跟踪指导和重点帮扶。
二、农民教育的迫切需求与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薄弱的问题
在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目前农民最需要的是市场信息获取的路径,种植结构的指导,养殖方面的点拨,实用种养贮运的技术培训,新管理知识的普及,文化生活的关心,村民自治价值理念的界定等等。然而,由于农村农民教育体制的不全、不顺、不落实,教育人才骨干的缺乏和教育培训内容的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1.切实健全乡镇和村的成人教育体制,强化功能,发挥农民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江苏省较早提出为新农村服务的社会教育,在发挥县级职教中心辐射功能的基础上,形成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社区教育中心。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