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新媒体时代到来,利用微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势在必行。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引导性不足、大学生意识不够等问题。需要从建立自上而下的线上推广体系、塑造把关人、拓宽活动延展性等方面更好地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转型,实现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关键词]高校;微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
我国各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性、参与性、教育性、丰富性,也应该注意每一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否能够实现对大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是否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能够拓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原本就有包含当代大学应该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想有利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人格修养的塑造,为大学生逐步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丰富了精神内容,拓宽了方法渠道。
建立自上而下的线上推广体系
若要在高校充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工作需要完善一个自上而下的微信平台应用体系,要求高校所有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者要形成共识。包括高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在内的各个行政部门及辅导员要全员开展微信平台运用的培训活动,使线下工作能够在微信平台上得到延续和更加的发挥,激发微信平台的应用优势,更好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工作。
微群和微信公众号的建立
根据不同目的建立主题不同的微群。基于大学生喜欢利用微信进行通信与沟通的特征,利用微群将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聚集起来,促进大学生通过微信进行深度学习交流,亦鼓励教师、辅导员等引导学生的学习交流活动。鼓励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既可以在具有影响力的校级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微信推文,也可以在某些微信公众平台设置传统文化主题板块,甚至可以建立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为主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
(四)提高传统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加大对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包括国学社、汉服社等社团的扶持力度,鼓励并辅导学生组建更多的相关社团,并协助该类社团做线上微信宣传推广;积极举办“国学达人挑战赛”“古诗词大赛”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比赛活动,活动内容跳出传统活动的设计形式,既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兼顾活动的趣味性;参与方式也突破以往传统文化相关的竞赛类活动线下报名方式,可以通过微信进行线上答题选拔。甚至可以推出微信小游戏,借助微信平台以游戏答题的方式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加人相关活动行列。通过广泛的微信线上推广和创新传统文化活动形式,打响传统文化类社团的校园知名度甚至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传统文化类社团。
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微信更好地拓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实施路径,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转型任重而道远,是需要我们继续深化研究的课题。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