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2年6月8日《华西都市报》以“耳目一新:对对联”为题报道今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
不少考生反映,语文试题整体上不难,也没有偏题怪题。而整张试卷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有一道题采用了对联的形式,并间接考察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第一个对联的下联是:‘明月千里寄相思’,要求对上联;另一个对联的上联是:‘赛龙舟不忘楚风遗韵’,要求对下联。整个对联题目要求融入节日元素。”
“这是在考察中秋、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比较具有中国特色。”考生任宇迪说。
同版刊登的特级教师评论:
进一步彰显了重视文化传承的命题思路,因为对联是中国盛行的文学形式,历史悠久,张贴对联往往与传统节日联袂而行。试卷着眼的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与中秋,一个以历史人文气息见长,一个以亲情意味见长,给出的上联与下联既有节日活动气息,又有明确的节日意象,有利于引领学生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爱国思亲、忠勇爱家的美好品德。
2012-06-09四川新闻网:《专家总评高考四川卷: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说:
“平实而鲜活、厚重而亲切”。“传统节日对联的撰写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考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
考对句早已有之
“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有一道题采用了对联的形式”,这是套话。退回近80年,在1933年7月,陈寅恪先生应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刘文典教授之请,代拟当年夏季入学考试国文题目为“梦游清华园记”,也出过对子之题,出句为“孙行者”。陈先生在《学衡》第柒拾玖期发表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他概括以对对子为国文试题的优点是:“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其中有与高中卒业应备之国文常识相关者,亦有汉语汉文特殊优点之所在,可藉以测验高材及专攻吾国文学之人,即投考国文学系者。”并从语言学和文学理论高度分四条说明:
1.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
2.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
3.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
4.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
上世纪80年代高考试题也曾出现对对子的题目(容后细说),岂止今天才来“新”什么“耳目”?再说“融入节日元素”,亦未必是高考试题的主要要求。对对子是一种试题形式,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对仗、声律的基础常识,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可是,语文教育界和命题者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我们认为,既然命题关乎对联的基本要求,就应该认真考虑《联律通则》的要点(如前举第五条)。如果王伯熙先生健在,那么耳顺且将古稀,他一定会修改二十多年前的发言,强调按照《联律通则》考虑界定对联的基本要求,放弃“音韵格律的要求……可以不计”的主张。
语文教师本身的属对水平则是关键所在:不理解属对的重要性者,急于和偏于抓“大头”,忽视“小技”;不完全掌握属对知识和技能者视为畏途,难以下水探珠,何言其他。
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各地楹联学会可以而且应该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咨询辅导,帮助语文教师(特别是“高级”的)学习和掌握属对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把知识和技能再传授给考生。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