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15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发展峰会在江苏盛泽召开。随后的25日,2015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大会又在山东潍坊拉开序幕。金秋十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同仁们并没有满足现状,停下探索的脚步。
纺织业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统产业,在当前的新常态下,纺织业面临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机遇。实现转型升级,是纺织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环保、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也对专业市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加大专业市场之外的其他流通领域的研究,提升整个流通领域的发展水平;第二,继续加快智慧商城建设的探索,智能制造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流通领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是摆在会员单位面前的一大任务;第三,继续加大品牌成长的扶持力度,品牌的成长是专业市场发展的核心功能;第四,推动行业内外的强强联合、专业市场的多方联动,逐步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专业市场联盟;第五,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产业流通领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更是“十三五”谋划布局之关键年。身处重要时间节点,面对产业升级的机遇与挑战,专业市场冷静思考,找准定位,蓄势而发,正在为纺织强国梦的早日实现努力前行。
宏观把握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 潘建成:形有波动 势仍向好
中国经济在经过了快速增长时期后,增速放缓是正常的经济规律。过去我国经济的增长是百米冲刺的速度,如今在马拉松的赛道上,百米的技术显然并不能够让我们跑到终点。现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希望企业能够尽可能长效地发挥效应与能量。
中国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让人们过多地关注了增长率,而忽略了增量。其实,任何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经济增速换挡,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也需要换挡。但需要关注的是,这两年的下行速率已经明显放缓。
从2012年到现在,中国经济增长运行的波动保持在7%~8%的窄幅区间内。看起来增速在下滑,但下滑态势是非常平缓的,也可以说长期来看已经处在一个“平底”之中。根据换挡的趋势来看,这个“平底”可能是略微向下倾斜的“L”形平底。
中国经济在压力和动力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动态向前发展,二者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当压力和动力的动态均衡在一段时间相对比较稳定,就出现了经济底部。
为此,我们要更理性、全面地看待经济发展,用更为综合的指标去衡量:实现从增速到增量、从数量到质量、从速度到效率、从增长到发展的转变。
就纺织服装行业而言,由于民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纺织服装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长明显,这充分表明行业正在普遍的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事实也证明,广东、江苏、浙江这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已经在重视技术改造,重视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路径。”这句话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同样会对行业甚至是企业的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纺联副秘书长、产业部主任 孙淮滨:全产业链模式助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已经给我们画出了宏伟的蓝图。就纺织工业来说,“十三五”规划也已经把智能制造放在一个重要的层面。智能制造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智能产品上,而不只是机器换人,提高效率。
经济放缓,作为新常态下的基本特征,既是大势所趋也同样不可逆转。在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当中,产生一种对冲来抑制经济下行的压力,这是行业对纺织新常态的一个理解。
在国际市场上,自金融危机结束之后,缓慢的增长态势依然会持续存在,行业也会面临一个漫长的调整期。发达的经济体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此外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也让行业提振信心。首先,70%~80%来自农村的中低消费人群,是未来行业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其次,中产阶级追逐时尚化、个性化的消费习惯,让这部分人成为创新驱动的主要原动力;第三,电子商务方兴未艾,让零售业有了新的发展动力;第四,移动端、PC端和线下实体的有效联动,打造全渠道网络零售结构的移动思维正在逐步灌输给企业家们。
未来,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已把智能制造放在一个重要的层面。具体而言,在纺织领域将建设的六条智能生产线,基本覆盖了全产业链的主要行业。有了这样的智能生产线,再去发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包括装备的智能化以及管理的智能化。当然,这些最终要体现在服务与产品上,所以产品结构调整才是行业企业发展不可忽略的方向,而不只是机器换人,提高效率。
微观切入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衍虎:创新经营:构建“蛛网式”大平台
不论是改革、创新,还是转型升级,这种探索一定要基于自己的基础上来做更多的尝试。电子商务不是“狼来了”,是市场的新型融合,是诚信的建设。如今,义乌加快市场走出去的步伐,构建多渠道营销网络,正向“买全球货、卖全球货”转变。
2011年3月,义乌市成为全国唯一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县级市。随着义新欧铁路专线的开通,义乌成为中国“丝绸之路”新起点。日前,义乌又获批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试点,义乌将充分发挥内外贸结合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优势,拓展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空间。
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旗帜指引下,公司以市场为核心,以资本运作为纽带,打造“现代贸易服务集成商”,大力培育出口、进口、转口贸易,围绕公司“互联网+”战略,践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义乌购电子商务绿色生态圈,构建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蛛网式”大平台。
在电子商务的大平台上,义乌推进线上线下联动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以实体市场为依托,以义乌购为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市场诚信评价、激励、监管机制。在实体市场建立经营户诚信评估体系,在虚拟市场推出“义乌购”诚信交易保障体系,实现每一笔交易都有诚信保障。
与此同时,义乌重新梳理“智慧市场”发展规划方案,改版运行集团门户网站、市场商户工作平台、市场百度地图。持续推进“电子商务全员培训方案”,积极开展“经营户上网工程”和“网商培育工程”,构建“虚拟电商产业园”。
通过“资本+品牌+管理+商品输出”多途径走出去,有选择性地组织商户到全国重点市场以及丝绸之路重要贸易国开展贸易对接会,大力发展连锁配送市场,进一步提升义乌市场国际辐射力。
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总经理 程九洲:“互联网+”的背景下巧布局
白马从2005年上市以来,就开始了对硬件、品牌和交易方式的转型升级之路。白马下一步的发展是把这个模式进行再造,展开以“广州白马+区域中心+白马电商+白马奥莱”的全新“白马+”发展战略。
近十年来,专业市场外部的环境,变化非常明显。首先,交通和物流的高度发展,让专业市场的主流经营模式发生转变,渠道扁平化和批零结合成为专业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比如白马目前的零售比重是20%~30%;而一些北方市场,零售的比重可能已经超过50%。
其次是产地的多元化和市场的区域化。由于成本上升,导致大量的工厂往中西部地区迁移,带来产业的多元化,由原来聚集在东南沿海,变成分布于全国各地,从而导致专业市场也跟着发生变化。四川、贵州、陕西等西部地区专业市场发展得非常快,2014年比2013年同比增长39%。反而在东南沿海,专业市场的经营面积增长得比较慢。这就需要专业市场在自身上找突破。
此外,移动互联的崛起促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过去五年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平均增长率是10.8%,网上零售总额平均增长率是39.7%。可以发现电商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线下零售总额的发展速度。
白马从2005年上市以来,就开始了对硬件、品牌和交易方式的转型升级之路。自2005年起,白马每年投一千万元左右,对大厦的硬件设施进行改造,目前已累计投入一亿元。而比硬件改造更难,也更加重要的,则是定位的改变,定位的核心在于品牌的升级。打造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这是中纺联流通分会一直在做的工作。在过去的十年里,白马从1500多个档口,调整为目前的1100个,明年计划调整到800个,整个档口数量的减少是为了扩大单一品牌展示的空间,提高白马市场整体集约化的程度。
电商面面观
目前,中国正进入互联网发展的快速阶段,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O2O正在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商业模式和资源使用方式。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互联网+”正在快速渗透着纺织服装行业,大力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纺织服装行业融合发展,提升行业协同创新,提升精准制造、精细管理的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加快纺织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的步伐已成为大势所趋。
商务部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司网购规范处处长 白海龙:使命 用心 向前看
电子商务作为新型商务模式已经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显示出了巨大活力,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今年1~9月,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超过了1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5%,其中B2B的交易额增长了21%;网络零售的交易额是2.59万亿元,增长了36%,远远超过了B2B的交易额,在网络零售交易额当中实物商品交易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4%,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个百分点。
从用户的规模看,2014年服装鞋帽已占网购市场的75.3%,成为了网购第一大类商品,由于毛利高、重复购买率高,服装鞋帽类一直成为网络零售主要利润来源,吸引了众多电商积极投入这个市场。
从发展模式上看,O2O是当前最大的热点,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今年上半年,我国O2O市场规模达到了3000亿元,同比增长了近80%,远远超过了网购、B2B整体的增长率。业界普遍认可O2O的发展潜力,O2O也将成为继网络零售之后,中国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在发展领域上,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应该是未来发展的两个重点领域。目前,农村网民的比例还很低,仅为27.9%,但随着我们农村人口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电子商务环境、购物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的网络零售也将很快迎来大幅度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被很多业界人士认为是跨境电商进口的元年。去年以来,传统零售商、海内外的电商巨头,包括创业公司、物流公司纷纷布局跨境电子商务。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跨境电商做好了顶层设计,也为跨境电商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东华大学教授、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 汤兵勇:
互联网+纺织:借助区域商贸优势与电子商务完善产业服务功能
“互联网+”的时代一定不能就事论事,而且不能再走传统互联网的老路。
“互联网+”到底是什么概念?较严谨地说,实际是发挥互联网优化和集成作用,通过深度的融合来产生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这里的互联网就是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互联网+”必须渗透到传统行业中去,而不是简单的说零售商在网上开网点卖东西。
纺织服装行业是最完整的行业,从原料采购、纺纱织布、到服装,最后进入到商品环节。整个链条非常完整,中间既有大宗商品的交易,也有客户直接面对面的零售。
要把“互联网+纺织”做透,首要核心还是“互联网+工业”,实现工业互联网,也就是智能制造。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在走这条路,随着企业原有生产逐步半自动化、自动化,甚至是智能自动化。要在“互联网+”的情况下更好地完成产品的小批量定制,工厂的智能化,物流的智慧化等是行业企业发展的方向。其次是“互联网+商贸”或者“互联网+流通”。过去专业市场的任务主要是销售,现在还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要把客户需求反馈给生产企业。此外需要“互联网+文化创意”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将“互联网+纺织”做大做强。
易观国际北区咨询中心总经理 李宁:
互联网+金融: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
互联网金融绝对不是互联网跟金融行业简单的结合,一定是依托在一些互联网化工具的基础之上,对于金融业务的创造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对于在信息层面上不对称的变化,从而提升金融领域资源配置的效率。
现在整个互联网金融里面有P2P、众筹、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金融网络等模式,当然还包括虚拟货币。在众多的模式之下,关键的一点不是在于多有特色的产品,而是在于到底如何运用大数据,基于数据层面建立数据体系进行管理。
未来,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基于互联网产业金融相融合的1+1+1式的综合性平台。互联网金融会从过去的由点到点向点到面的发展。
专业市场的平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关注度非常高,网上轻纺城、中国纺织材料交易中心等都在紧密结合“互联网+金融”这样的概念。这些互联网金融工具,最终还是希望服务于专业市场。如果跟有形市场的流通环节紧密连接,无疑对行业的发展如虎添翼。
中国智慧科学研究院院长 胡宝钢:
互联网+流通:传统行业的变革与创新
随着网络化社会的全面到来,“网络商城”成为互联网社会背景下的新型商城形态。在这一阶段,互联网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电子商务模式和服务的主流模式,网络化电子商务的方式广泛普及。如今,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和数字贸易等网络化应用,都已在很多商城得到实现。方兴未艾的中国商城网络化电子商务大潮,经历了“信息商城”、“网络商城”、“数字商城”阶段,开始迈向“智慧商城”。
“智慧商城”是在传统商城和文化商城的基础上,依托云计算、物联网、高端软件、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等等一系列新科技、新技术,为传统商城构建起智能网络、智能管理、智能物业、智能商业、智能监管、智能预警等。同时“,智慧商城”本身也孕育着一批新兴业态,特别是互动共享、数字商铺、专业资讯服务等高端信息服务业。
建设智慧商城不仅仅是搭建物联网系统,更应重视的是如何促进传统商业地产转型、升级、发展,即传统商城发展路径的转变、商城网络化方式的跃迁,及商城整体如何发生质的变化,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当前,我国商业地产进程中正在遭受“产能过剩”的困扰,如规划难、定位难、招商难、运营难中各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传统商城的管理日趋复杂等。
智慧商城的规划和定位应重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智慧商铺、智慧物业、智慧商家为代表的商城应用领域。这些与商城的建设水平、运营能力、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并推动传统商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商业地产产业发展领域,包括智慧商城产业发展、传统商业地产产业改造与升级,选择、引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物联网核心产业、相关产业,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传统商业地产产业的改造与提升,以及产业之间的互动与促进。
有赞CEO白鸦、运营总监 冷面:
互联网+渠道:传统企业的转型路
今天的服装企业,对于中间的渠道环节最重要的事情可能不是一定要在网上交易,而是如何去利用互联网经营自己的顾客,传播自己的信息。
有赞利用半年的时间,走访了1750多个商户,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原因,一个是消费者不再逛街了,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和商家沟通;另一个是新增的市场份额给了电子商务,而不是线下零售市场。
很多商户进入电子商务的初期,并不是在线上达成交易,而是为了传播产品的信息,维护老客户,并挖掘新的潜在客户。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许多商户尝试去搭建自己的移动电商系统,去做营销,与客户进行互动,以及策划品牌的活动。无论任何形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韩都衣舍副总裁 贾鹏:
互联网+品牌:电商企业的多品牌发展之路
基于互联网的多品牌运营集团,韩都衣舍整个集团现有28个品牌,40多个业务部门,2600名员工。
近几年来,韩都衣舍非常乐意与大众分享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很多业内人士对韩都衣舍的“买手小组”逐渐熟悉。而这个“买手小组”的全称是“以产品小组为核心的单品全程运营体系”。目前,集团拥有280个小组。
从韩都衣舍创立伊始,“产品小组制模式”就借鉴了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模式”,在最小的业务单元上实现了“责、权、利”的相对统一,培养了大批具有经营思维的产品开发和运营人员,为集团多品牌战略提供了最重要的人才储备。
产品小组一般会由选款师、页面制作专员、库存维护专员三个核心职务组成,配以文员、韩语助理等人员进行协助工作。选款师,他是掌握产品款式定夺大权的人,必须运用自身的经验去判定一个产品在网络上是否有前景。因为选款师是小组的灵魂人物,因此这些小组也经常被业内称为“买手小组”。而其他几个岗位,则在销售过程,或者选款过程中协助选款师的工作。他们是一个团队,每个岗位对电商来说都很重要。
每一款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都以“产品小组”为核心,企划、摄影、生产、营销等相关业务环节配合,全程数据化、精细化的运营管理系统,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在实现“大规模C2B定制”的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服装行业最为头痛的库存问题,从而保证以极高的性价比给顾客提供更多的商品选择。
未来,韩都衣舍要打造全球最大的时尚品牌孵化平台,到2020年旗下品牌达到50个。
记者手记
转型升级与互联网
对于现今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来说,“互联网+”的模式创新、“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历史机遇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不触电,生意将越来越难做。”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过去一味开门卖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互联网+专业市场”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专业市场相结合,寻求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实现跨越发展是当务之急。
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开辟的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可以完全突破线下市场空间规模和交易时间的限制。由于专业市场大多以自身已经拥有的商户资源、产品资源及品牌资源发展电子商务,也是对现有线下资源的再一次利用。
一个成熟的市场的建设与健康发展,绝不是建几座楼,增加几部电梯,增加一些网络设施就可以说是成功的。专业市场的转型,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提高,更是以服务客户为代表的软件设施的完善,只有能在真正意义上留住客户和客商的专业市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成功转型的专业市场。互联网只是工具,找到适合自己的使用方法,才能在转型的过程中得心应手,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吕杨)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