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的由来、项目完成情况,工程建设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和几点建议。
关键词:京津风沙源;水利水保;成效;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V-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421-01
一、项目的由来
北京在申办第29届奥运会时,向全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实现绿色奥运。大同地处京津的西部,是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也是西北沙尘暴通往京津地区的通道之一。保护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国家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绿色长城,构筑绿色屏障,阻挡风沙进入京津地区,保护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为首都提供优质的水资源,特定于2000年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二、项目完成情况
大同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涉及全市的南郊区、新荣区、阳高县、天镇县、大同县、浑源县、左云县7个农业县区,项目实施以来共投资万元。截止2011年底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1.46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6.14%。其中建设基本农田1290 hm2,栽植经济林974.6 hm2,乔木林.5hm2,灌木林.8 hm2,人工种草1493 hm2,封禁治理.4 hm2,建土谷坊854座,沟头防护埂373.7公里,护地坝2.2公里,简易道路117.6公里。建设水源工程2771处,节水工程743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设项目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以典型引路为支撑,坚持高起点谋划,严标准施工,抓出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质量好、效益显著的精品工程。如大同县采凉山治沙工程、阳高县大泉山治沙工程、南郊区焦山寺治沙工程、左云县卧牛山治沙工程和浑源县北部丘陵区治沙工程,均被评为全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十大优质工程之列。
三、工程建设主要成效
大同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经过十一年的实施建设,各县区在基础、经济、社会和生态四大效益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基础效益。基础效益主要有土壤侵蚀模数减小,蓄水和保土三个方面。根据大泉山水保试验站近年来对治理前后的观察资料结果分析,未治理的坡面土壤侵蚀模数为3000至2000吨/平方公里,经过治理后的土壤侵蚀模数1800至1200吨/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可减少土壤侵蚀量1200至800吨。根据不同治理措施进行典型调查,结合理论估算,经估算后各项治理措施到2011年可拦蓄水量938万吨。全市七县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各项水保治理措施保土量可达到39.8万吨,占侵蚀量的50%,在沟道的淤地坝、谷坊建设抬高了侵蚀基点,制止了沟道下切。沟头的防护埂建设起到了拦蓄坡面的部分径流,也防止了沟头向前扩张。
2.经济效益。项目的实施为当地粮食增收提供了基础设施,梯田比坡耕地粮食亩均增产 150 公斤,配水源工程的耕地比未配水源设施的亩均增产200至300公斤。根据浑源县节水工程调查,未建水源工程前亩产值为506元,通过节水灌溉后,亩产值达到822元,亩增值316元,按40%的节水分摊是126元,当地群众人均纯收入从1999年的1200 元左右增加到2010年的3600元左右。通过效益分析计算,产投比为1.5至2.0之间。
3.社会效益。包括减轻自然灾害和促进社会进步两个方面。我市地处永定河上游,流域内的径流全部汇入永定河的官厅水库。综合治理,防风固沙是项目的目的。通过对我市项目区水保的综合治理,每年减少下游官厅水库入库泥沙31.8万吨,根据调查项目县区的沙尘暴天数由原来的 30天左右减少到现在的15天左右。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了调整,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如浑源县农、林、牧和非生产用地由项目前的1999年14:7:1:78调整到现在的14:51:5:30,土地利用率由原来80%提高到现在的95%。流域内有76% 群众因京津风沙源项目而脱贫致富。
4.生态效益。一是水生圈生态效益,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现在洪水灾害明显减少,部分地区降雨量明显增加。根据浑源县调查的东坡流域,原来年均降雨量420毫米左右,经过风沙源项目实施后年均降雨量430毫米左右。二是土圈生态效益,通过建设梯田、坝地、引洪漫地、造林种草等措施,不但起到了蓄水、保土效益,同时也将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质肥料保持住,土壤理化状明显改善,土地肥力提高了一个等级。如每吨表土含氮量按70克、含磷量6克、含钾量200克估算,年保土量为 31.8万吨计,每年可保住 63.6吨左右的钾、22.3吨左右的氮,2吨左右的磷有机肥料。三是气圈生态效益,通过大面积成片造林,可改变当地的小气候,使湿度提高3度左右,起到了自动调温作用,温度比无植被的区域温差相对稳定。可改善贴地层风力0.6m/s左右。四是生物圈生态效益。经过近十年来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各县区的林草覆被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如浑源县的项目区域林草覆盖度由1999年的7.0%,提高到2008年的68%。野生动物得到了繁衍,原来难觅踪影的野鸡、野兔现在流域内到处可见。
四、存在问题
1.从2000年项目实施以来至今,国家一直没有进行组织验收,致使完成后的工程在管理和产权上无法落实。2.随着市场物价的不断提高,风沙源的单位投资就显得偏低,远远不能适应治理要求,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3.植物保存率低。通过对我市七县区2000—2007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的植物措施.5公顷成活率,保存率的调查显示,存活率小于40%的面积为3159公顷,占调查植物面积的8.9%;存活率在50-40%的面积2164.6公顷,占6.12%;存活率在60-50%的面积为4575.3公顷,占12.93%;存活率在70—60%的面积为3611.6公顷,占10.21%;存活率大于70%的面积为公顷,占61.81。造成保存率低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
五、几点建议
1.提高单位面积投资。采用“大坑、大苗、大水”栽植,可以极大的提高乔木成活率,在乔木林栽植过程中,采用三加二或二加三携带母土五年生的乔木大苗并进行大坑整地、大水浇灌植,成活率均在90%以上,经过几年后保存率也在80%以上。2.国家要对补植补种进行专项投资,巩固提高治理成果。3.调整治理思路、扩大治理范畴。这几年一说治理水土流失,就是丘陵、山地、沟坡,水土流失不仅仅在这些地方,城市近郊、平川也在发生水土流失,建议今后把城市、近郊列为治理的重点。4.突破项目间画地为牢的做法,各个项目间要交叉互补,使项目更加完善,充分发挥整体效益。5.进一步完善验收制度和工程管理制度。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