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从元旦到元宵节的喜庆紧密相伴的,是无数对鸳鸯欢欢喜喜入洞房,使得各地花样繁多的节日喜庆中,再添婚礼的喜庆。所区别的是,红烛摇曳,对影双人中,喜字变成了洞房花烛的——嚣。
婚礼,是最能反映一个地区风土民俗的仪式。不同民族的婚俗,表现出不同地域风土人文的差异,但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异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婚俗,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演变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既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特色符号。
本期专题从历史的角度推出的《古婚之旅》、《明清时期的江南婚俗》、《婚礼溯源》等介绍,意在使读者与我们一道分享中国婚俗的起源与演变的过程。同时辑录了几例有趣的婚俗花絮,如《闹洞房》、《花瑶——一支奉黄瓜为图腾的古老民族》等,与读者一起从中体会风土民俗中折射出的文化底蕴。
吉婚之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庆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诗经》
“婚”作为汉字,凝聚了远古先祖两性生活的一种遗俗。《礼记·昏义》曰:“昏礼者。将合两姓之好”。“昏”即古婚字,后来将“昏”字加上“女”旁而成“婚”字。在古代,有掠夺妇女之俗,在通常的情况下,男子于黄昏或夜间,骑马挟弓,乘人休憩不备,以暴力求婚媾,所以,我国“婚”字从女从昏。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婚俗呈现出因时因地而异的特点。
儒家学派认为,“婚礼者礼之本也”。因此,与“礼之本”相应的礼之文,也就是具体的婚姻礼仪。按照儒家的规定,其繁琐、隆重程度简直到了吓人的地步。据《仪礼士昏礼》规定,媒聘婚有六道程序是为六礼。包括:纳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得到女方应允后派使者送上雁为礼物。向女家正式提出缔婚要求,问名——男方使者问女子生母之名,以分嫡庶,并问女子名字、排行、出生年月,以用占卜;纳吉——男方占卜,获吉兆后派人带着雁到女家报喜,行纳吉礼后,婚约正式确定,凶兆则无须纳吉:纳征——亦称纳成,向女方送聘礼:请期——男方占卜选好结婚吉日后,征求女方同意,亲迎——到婚期,新郎乘黑漆车亲往女家迎娶。
这种制度在《诗经》中有所反映。《卫风氓》所说的“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即体现了占卜和迎娶。《豳风·东山》中的“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回忆了新婚的景况。《郑风将伸子》的“父母之言,亦可畏也”。描写了情人订婚后,女子仍怕人言可畏。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戏妇”的习俗,在大庭广众间。询问新妇难以作答的话。而新婚戏闹不限于新妇,且有“弄女婿法”,胡闹的人,不限于男子,连妇人也出面戏弄新郎。
当时的女子,在嫁前往往要亲手做衣裳。贫苦人家陪嫁的只是些粗衣、布被、竹笥、木屐:富贵人家则陪嫁奴婢多达百余人,车马充满道路。在竞相奢侈的风气下,大有因而家败的。当时就有“盗不过五女门”的谚语,就是说有五个女儿的家,再富也嫁穷了。新娘在进入新房之际,还有“撒帐”的仪式,用米或钱、彩果撒向帐中,以相祝颂,且果实与米等,都是“多子”的象征。《礼记》说“婚礼不贺,人之序也”,贺婚为人情之常。汉代的嫁娶宴会,男女都可参加,跟现代无异。汉灵帝时京师嘉会,有傀儡戏助兴,酒酣之后,高唱挽歌。至于闹房,有用棍子敲打、倒挂致死的。
具敦煌藏经洞的文书中发现的“通婚书”记载。唐时河西走廊的嫁娶中有“奠鹰”婚俗。新郎到女家接新娘时,女傧相把一只用锦缎缚嘴,红绸裹身的老鹰递给新娘,由她交给新郎去放生。当时河西走廊正处于吐蕃奴隶主的统治下,放鹰乃是人们对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向往。同时,放鹰还是对新郎的一种美好祝愿,希望他婚后象雄鹰翔空那样,鹏程万里。
在唐代还有跨马鞍与转席两种风俗。跨马鞍多在新娘入门时,其“鞍”“安”同音,表示安稳。新娘到门,脚不能踏地,必须用几张席或毯子铺地,交替前进叫“转席”。莫高窟445窟里展现了唐代婚礼场面,人们在庭院搭起名日“青庐”的布幕。贺喜的男宾女客,分列左右,盘坐在摆满馒头、食物的案几旁。青庐狭窄,好些人只好站在幕外看热闹了。婚礼开始了,人们奏乐、起舞助兴,新婚夫妇则向一对大雁行礼。不过,当新郎匍伏于地时,新娘却站着不动。
宋朝的时候,迎接新娘则流行用花轿,队伍中还包括了乐队等。亲迎过程中为了避凶趋吉,常有种种驱邪的仪式。新娘出门,用斗装谷、豆、钱、彩果等望门而撒,小孩争抢,叫“撒谷豆”,入婆家前,也要同样旅行一遍。这种习俗在宋代及宋代以后很流行。据说是为了避“三煞”《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三煞”忙着嚼食,就无法危害新娘。新人拜堂后,要“交杯”——宋代把两杯用彩结相连。对饮一杯,叫“交杯”。喝毕,掷杯以地,杯一仰一合,象征阴阳和合,大吉大利,此后“交杯酒”成为后世通行的习俗。
明清时期的江南婚俗
江南,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钟灵毓秀,雅致富庶,是中华农耕文明中最具特质与魅力的神韵之地,小桥流水造就了江南独特的水乡文化。“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居住文化:“粉墙风动竹,水巷小桥通”的桥文化:还有那锦绣喜庆的婚俗文化——十里红妆。
咚咚咚,锵锵锵!
马来哉,轿来哉,王家嫂嫂抬来哉。
一杠金,一杠银,陪嫁丫头两旁分。
这首宁波民谣,正展现了旧时江南富家女出阁时的壮观场面。一杠杠嫁妆朱漆髹金,大到床铺家具,小到针头线脑、金银首饰、文房四宝,凡新娘嫁到夫家的生活所需一应俱全。蜿蜒数里的送亲队伍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所有大小器皿上都装饰着红绿丝线或披红挂绸,由扁担挑着,两行郎拾着。杠杠都流金溢彩、富丽堂皇,仿佛一条披着红袍的金龙,洋溢着吉祥喜庆,炫耀着家产富足。徐霞客当年曾巧遇送嫁场面,并在游记中写下“十里红妆”。后来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来形容嫁妆的丰厚。
婚姻嫁娶是人生历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节点,而喜庆洋溢的红色是生命的象征,代表了生命的旺盛延续,所谓“十里红妆”便是明清时江南嫁女的场面。
三分黄金一分漆
“红妆”指红色的嫁妆家具和器皿,由于采用宁绍特有的天然朱砂调和大漆做漆面,再贴上金箔,故而显得红火热烈。这种“朱漆”浸染出来的江南红,透着浓浓的吴越地方特色,热烈中透着雅致,既富丽堂皇又红而不艳。
红色自古便是中国婚俗中约定俗成的喜色,所以嫁妆称为红妆、红奁,而宁绍红妆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红妆”。这些制作精美,炫耀奢华的红妆展示了江南殷实富户人家的实力,反映了江南地区富庶的生活状态最后演变成独特的“闺阁文化”。
“半副鸾驾”
关于十里红妆,还有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传说。
北宋末年,金兵兵陷汴京,生俘徽、钦二帝。钦宗九弟康王赵构在河南商丘即位,成为南宋开国皇帝,史称宋高宗。登基不久,宋高宗在金兵追击下,亡命江南,几经搏杀后孤身逃至宁绍平原一湖水前,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幸得遇见一位浣纱村姑将其藏于水中,上覆白纱,躲过了金兵的追杀。
定都临安(今杭州)后,高宗传旨遍寻“救驾”村姑未果,无奈,遂下旨特许宁绍平原女子出嫁时可享有半副鸾驾、半副凤仪的待遇,即乘坐四抬花轿(皇后八抬轿的一半规格),轿上可雕鸾画凤。至此,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江南浣纱女便为中国新娘赢得了乘坐花轿和出嫁巡游仪式的权利,也逐渐形威了十里红妆——这一独特的江南婚俗文化现象。
豆蔻年华,待字闺中
江南女儿被雕花的“小姐楼”重门深锁,惟有红妆为伴,满屋朱金妆奁寄托着对出阁的期待。
男子婚配前由家长出面请媒妁至女方求婚。如女方家长同意,就将女孩的“生辰八字”写在红帖(庚贴)上,外套大红封套,内放枣子、花生等取吉祥之意。庚贴请回后,男家就请媒妁向女方口头求婚,得到允诺,再行帖求婚,叫“求允帖”。如女方允诺,就出“允帖”,正式订婚约,旧称“定亲”。经过议婚,择日下聘礼,叫“下定”。待确定迎娶的大吉之日后。男方即送去财礼,俗称“送日子”。
女方将其置办嫁资的种类和数量标在红纸上,由媒人通知男方。俗话说“有钱嫁圆,无钱卖国”,贫困之家,最起码箱、厨、棉被等家具总要置办。而此时正是大户人家炫耀之日,十里红妆便显示了娘家富有的排场,更有女儿婚后的生活依托和家庭地位的支撑。
结婚第一天,男方要用串箱杠(一种婚礼时扛抬小件物品的用具)给女方送去活鸡、鱼、冬笋等八大样及女方长辈的“桶果”(也由鱼、肉四样或六样组成),叫“送正担”。男方还要在正担上放上“梳头包”(给新娘)、“肚痛包”(给岳母)讨吉,同时备请帖一份,由新娘父亲请亲翁和儿子外兄指教婚仪,俗称“请舅”。
花轿午后起身,晚宴前赶到婆家。
花烛光头红乒乓,
你看这位大姑娘,
百样嫁妆都办齐,
还差一只夜桶箱。
——《宁波民歌·看新娘》
花轿抵达后,大开正门,鞭炮声声喜迎新人。用新草席或红毛毯放在轿门前,由男方两位少女接轿,将新娘引入新房。
新娘一到房内,就有妇人前来象征性揩面(洗脸),然后“喂新妇饭”,只喂三口。喂的女人边喂边讲,“尊重公,尊重婆,两夫妻日子好好过,发财致富,多子多福。”
婚礼仪式如期进行,俗称“拜堂”,隆重的仪式在鞭炮声中开始。女傧相扶着盖了红盖头的新娘款款而出。新郎一副状元郎装束,在高赞礼声中,与新娘双双跪拜天地、祖宗及夫妻对拜。
婚礼毕,新郎新娘由男女傧相引入洞房,称“送洞房”。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来,新郎要设喜宴款待宾客。
十里红妆寄托着江南女子对人生最浪漫的憧憬,见证了“明媒正娶”的身份和地位,是江南女子一生中最高峰的生命体验,也成为最美丽、最值得自豪的记忆。
“悠悠古越风,深深女儿情。”十里红妆那鲜亮的“红”同江南柔美的水景一样让人心旌摇曳。如今,十里红妆的显赫情景已无法再现,让我们用文字凝固起这个流逝了的传统文化的瞬间,既为了一份珍贵的记忆和永久的怀念,也为了那永不会随时间消逝的——我们对生活精致、典雅品位的追求。
闹洞房
中华民族地大物搏 各地风俗千姿百态与宁绍平原迥然不同的陕北高原 也是中华文化的发律地之一以“炎黄故里”而闻名中外婚俗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陕北黄土高原的一家院子里,搭起了喜棚——临时厨室。一群人进出有序地忙碌着,有的在杀猪,宰羊,有的做软糜糕、蒸馍,有的在剪窗花。嚣宇……喜棚的门口贴了一副对联“良师煮出美味来。妙手烹来酒菜香。横批人人满意。”
这个充满着喜庆气氛的场面,就是接亲的前奏。
迎亲
“轰隆,轰隆……”天刚蒙蒙亮,村里传来三响礼炮和阵阵鼓乐——迎亲队伍上路了。
队伍中,担任“引媳妇”差事的是新郎的大嫂或大娘,也是这支迎娶仪仗队的指挥。迎亲者行前要先吃红小豆稀粥。迎亲队还带上新娘穿的嫁衣,和两条长长的黄糜糕——俗称离母糕,新娘家接过它。就意味着女儿要离母出嫁了。
在鼓乐声中,新娘出阁了。这时,娘家也派出了送亲者——除了新娘的父母和妹妹,余皆可以送行。但人数要与迎亲者相等。按照规矩,新娘必须在正午八门。倘若路远,须在中途村庄住宿,称为“隔宿”。不论那个村子,只要有“隔宿”的迎亲和送亲的队伍求宿,也不管认识与否,村民都得以礼相待,安排食宿。他们把这视为一种光荣的义务。
按照当地风俗,娶新娘不乘花轿,也得骑毛驴。有钱人家不但给新娘备下花轿,还得为“引媳妇”的大嫂抬顶花轿。
至于穷苦百姓,雇不起花轿的,乡亲们想出了好办法,把四方桌翻过来,两边绑上竹杆,杆端绑两根扁担,便成了四人抬的简易花轿。妇女们还用红布把朝天桌腿围起来,再扎个红轿顶子。往桌子里面铺上麦秸,垫上棉毡,便吹吹打打迎亲去了。
如今,抬花轿的没了,骑驴的也少了。村里修了大道,通了公路,一般都坐上汽车,或开了拖拉机,或赶上几辆毛驴车去接亲。还有蹬上一溜自行车,把新娘、挑嫁妆的、送亲的,都给载了回来。象今天这样步行的,也是不多见的。
迎亲队伍入村了。突然间,只见两个小伙子用竹竿绑了一块新床单,朝迎亲队伍跑去。他们象城里游行时,走在前头打门旗的,当地称之为打“喜幛”。这时,鼓乐大作,两个唢呐手,一个朝天,一个向地,腮帮鼓圆,吹得震天价响。礼炮也轰隆轰隆直响。于是新娘进院了。
进门
依照风俗,新人要先拜天地。随后,把象征丰收和幸福的米斗抱入洞房。米斗不但装满粮食,还放了一面镜子、一杆秤和一把尺。镜子是辟邪的“照妖镜”。尺和秤的寓意是,希望新人为人处世,要像尺那样有分寸,似秤一般平准。
新人进洞房后,先要洗脸。从前嫁女,要用丝线把脸上的汗毛夹去,表示成人,这叫“开脸”。现在,象征性地洗两下,权当开了脸。
接着是梳头。按照古俗,男子一到二十岁,要举行成丁礼。并把头发束扎头顶,表示巳届成人,这叫“结发”。女子出嫁时。则要举行笄礼,将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插上笄子。这叫“结发加笄”。这样,笄发便成了妇女已婚的标志。今天,为新娘梳头,乃是这一古俗的简化。
洗脸、梳头之后,意味着新娘成了这个家庭的一员,可以上炕了。不过,上炕时还有推枕头、抢核桃的规矩。
婆婆把一对又长又圆,两端绣有吉庆图案的枕头,倚立炕沿。枕上还用一根红线拴了绣花的布老虎和白兔。用可爱的白兔喻新娘,把新郎比作威武的老虎,红线则是姻缘的象征。(传说中,有一月下老人,专司人间的爱情和婚配,他用红线把天南地北的有情人牵在一起,故有“千里
姻缘一线牵”之美谈。)婆婆让新人共同推抱枕头,以示天缔良姻,美满幸福。
炕中央还摆了两个核桃。新娘新郎一上炕,立刻伸手去抢。争着要扔掉核桃。当地土语,“核桃”叫“疙旦”与“吵嘴”谐音。夫妻同扔核桃,就表示婚后不会吵架。相敬如宾。抢过核桃,婆婆亲自端来一碗饺子。当新娘吃的时候,婆婆语出双关地问:“生吗?”羞答答的新娘便答一声“生。”于是,婆婆心满意足了’媳妇必能给她生个胖娃娃。
闹洞房
酒宴开始后,经过一番“折腾”,新娘终于可以脱身和新郎一道向亲友、宾客们敬酒、交际了。
宴毕,新人被唤到礼桌旁,恭候拜见长辈。新郎新娘按辈份的高低,依次向本家爷爷奶奶、叔伯婶娘、同辈兄嫂和诸多亲戚,——叩头鞠躬。又向拜见者献上“见面礼”——给男人系上一个绣花烟荷包:妇女则别上一只绣花针扎(针线袋),以示从此认了亲。当地人将这一活动叫做“接缘法”。
接受了“见面礼”的人,依俗要给新人回礼,他们一般都是给钱。这时,看热闹的人在一旁呐喊助兴“咋的啦?当爷爷的才给这么几个钱呀!”于是,爷爷又得赶紧掏出钱包,往礼盘上加钱。不过,出礼金也有规矩,祖辈最多,父辈次之,同辈最少。亲戚中以舅舅为尊。倘有僭越,那是对长辈和至亲者的失敬。
入夜,开始闹洞房。除了公公婆婆和已婚的哥哥回避外,余皆可以参加。人们想出各种花样,尽情地和新郎新娘嬉戏逗乐。新房里不时传出的哄笑声,使山沟里的新婚之夜,达到了高潮。
据说,闹洞房之俗,寓意颇深。从前,一般都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新郎新娘到了结婚这一天才第一次见面。通过闹洞房的种种逗乐,使这对刚认识的夫妻,彼此丢掉羞涩,愉快地开始新的家庭生活。当然,对于今天那些自由恋爱的情侣来说,闹洞房的含义就在于增加新婚的欢乐气氛,和增进亲友之间的感情。
婚后第二天,新人双双回娘家去,在称之为“回门”的饮宴中,拜见和酬谢娘家的至亲好友。
俗话说“有来无往非礼也。”新娘头天在婆家受的罪,新郎这时在娘家也得到了报应。新郎刚一进门,冷不防被门后的小姨抹了一脸锅底灰,端上来的饺子,咬一口,馅里全是辣椒面和豆荚壳——对自己的恶作剧感到心满意足的小姨,躲在一边“哧哧”偷笑,“谁叫你欺侮我姐来的,活该!”这时,心疼女婿的丈母娘赶忙上来解围,另外端上一碗肉馅饺子……据说,小姨的这种戏谑,不但不会破坏喜庆的气氛,反而在嬉闹中增进了翁婿两家之间的感情。
为了将婚俗介绍得更加有立体感,更加贴近读者,我们将一个原生态的风土民俗“花瑶”奉献给读者。
花瑶
位于湖南隆回县偏远的高寒山区的花瑶,至今沿袭着古老而独特的婚俗。说其是瑶族,可他们从来就不曾知道瑶家鼻祖“盘王”。也许,就因为这寨子里的女人们个个着装艳丽,闪动在那绿意葱茏的山野,俨然束束耀眼的山花,人们便誉其为“花瑶”了。
花瑶的婚俗最撩人心扉,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风格独特,韵味万千。从恋爱、订婚到成亲,经历一连串情节,如对山歌、情歌,请媒人过“八字”,下定,打泥巴,喝拦门酒和迎宾酒,送亲抬花轿,闹新婚,顿屁股等等。
花瑶的婚姻是比较自由的,但绝非随便,仍需经过恋爱、订婚、结婚、回门四个环节。恋爱是婚姻的基础,花瑶青年男女恋爱用唱歌表达感情。以彼问此答进行对唱,山歌曲调简单,但歌词复杂,视男、女对歌感情深度而变化。每逢节日,他们走山串寨相邀到歌堂对歌。
后生子看上哪家姑娘,就朝着姑娘家的吊脚楼唱“敲门歌”。
一年啊,只有一个春天。
一个月啊,只有一个月圆。
一天啊,只有一个晚上。
开门吧,让我们同说天地。
门开了,进到歌堂后,后生便唱起“探望歌”:
我来探望你哟,好比鱼儿见到水。
鱼水不可分离,哥妹不能分开。
这时,如果姑娘仍未用歌声回答,后生子便要调转歌头唱起“请妹歌”。
通过对歌,后生子和姑娘若产生了感情,就深一层地同唱“相爱歌”。表示双方都有意了,就可以相邀幽会了。双方有了一定了解,男方即向女方透露求婚意愿,如双方情投意合,便会相互赠送小件饰物作为订婚信物。订婚仪式虽然简单,但却独特而风趣。仪式中,媒人将一把伞做为最重要的信物交给女方,以示求婚:女方则将一串毛线球放入伞内,答复应允。得知毛线球已放入伞内,媒人立既抓起伞夺门而逃。而早已守候在屋外的姑娘们立即蜂拥而上。将泥巴向媒人及随行人员猛烈甩去。并且穷追不舍,一直要追到媒人来时插纸柱的地方才罢手。
花瑶的婚俗最撩人心扉、揪撼肺腑的是“打套”(瑶语记音)、“炒毛壳栗”、 “打泥巴”这圣洁而疯狂的三步曲。
“打套”又称“顿屁股”,是来参加婚礼的众男女闹婚的一种集体“游戏”。婚礼到高潮时男宾们纷纷抢坐在一排排木凳上,女宾们排队依次在男宾的大腿上大幅度地顿挫,越顿越快,越顿越猛;直顿得男宾求饶也不肯停止。之后,男宾们排队依次在女宾的大腿上大幅度地顿挫,越顿越快,越顿越猛,直顿得女宾求饶也不肯停止。然而,这样的“放纵”只是在婚礼上才会出现,青年男女在这个时候可以大胆放纵情欲而不受礼教拘束,其原始形态的生育崇拜不言而喻。
“炒毛壳栗”,即男女宾闹婚对歌正欢时,一群女宾突然拖住一位男宾,用力掰开他的下胯,从火塘中捞起数把红红的柴火灰撒进他的裤裆。婚礼上出现这个举动,很危险,令人费解,但它正好反映了原始生育崇拜文化的相关内容。在原始初民眼中,火与太阳都与生育有关,因为温度和阳光能促进万物生长、生命繁衍。
“打泥巴”,这个习俗直接与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有关,甚至可以将其看作是这个神话的起源。因“媒人公”将昔日小姐妹们“拆散”了,“骗”走了,所以在这一天“媒人公”自然成了众姐妹们惩罚教训的对象。妹子们逮住“媒人公”,强拉硬拖地把他推到冰冷的水田里,责令他挑几担稀泥巴回来,以备“打泥巴”之用。其次脸上、背上拼命地甩,狠狠地抹,使劲地涂。见此,“媒人公”无不落荒而逃。同时,“媒人公”身上的泥巴涂得越多,象征着新人愈加幸福美满,寨子亦会更加兴旺。所以,这一身满是财喜泥巴的衣服,要在家里挂三天三夜才可以洗去。
花瑶婚俗十分特别。特别之一是没有“媒婆”,只有“媒公”,上门提亲说媒的大多是一些能言善道、受人尊重的汉子,人称“媒人公”,“媒人公”的重要标志是手拿一把打不开的油纸伞。特别之二是宾客不太在意和理会新郎与新娘。新郎只管帮着做家务事,或同样挑着礼担随意夹行在送礼的队伍中。特别之三是新婚之夜新娘不得入洞房,而要在堂屋里独坐冷板凳,不吃不喝,静静地挨过寨子里欢腾、喧闹的夜晚。
当花瑶不自觉地承传上述这些原始婚俗时,由于文明的进化,已完全忘了它的本来意义,但一种美好喜庆的欢乐气息是难以忘却的。
最后一章,我们引用一篇文章对婚俗中的部分喜庆的称呼溯本求源。
婚俗溯源
蜜月
蜜月是由古代欧洲流传来的。在欧洲日耳曼民族的条顿人中,青年男女结婚时有一种习俗,即从举行婚礼那天开始,每天新婚夫妇都饮几杯蜂蜜制成的糖水或酒,以示生活甜蜜幸福。这样一直要持续30天,恰好一个月,所以把婚后第一个月称为“蜜月”。后来这种习俗逐渐遍及欧洲各地,很快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新郎
在我国汉朝时,官署里的侍从通称“郎”,到唐朝时则对六品以下官员称“郎”。当时老百姓尊称这些“郎”为“郎官”或“郎君”。由于唐朝规定只要中了进士就已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所以一般称新科进士为“新郎官”。在封建社会里男子娶妻有“小登科”的美称,因此人们对新婚男子都喜欢用“新郎官”这一称呼。直到现在,人们仍称新婚的男子为“新郎官”或“新郎”。
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亦称“月老”,它是民间传说中专司人间婚姻的神。据说唐朝有个叫韦固的人,一坎离家外出住在京城,有天夜里他遇到一位老人在月下翻检书信,身旁一个袋中藏有“红绳”。韦固甚为奇怪,于是老人告诉他这红绳是暗系在男女脚上的,不管贫贱与富贵悬殊多大,即使是仇人,只要一系上去便会结成夫妻。老人并说现在你的脚上已系上了,妻子就是不远处卖菜的陈婆婆的三岁女孩。韦固听后大怒,随后即派人去杀这一女孩,那人回来交差说“只刺中眉心,没有刺中要害”。此后韦固多次求婚不成。14年后他才娶妻,其妻眉间有一疤痕,经追问才知三岁时被人所刺,韦固细想往事,知道终未能逃出月下老人系的红绳。“月老”现已作为媒人的代称。
丈夫
在我国最早的尺就是自己的手,张开大拇指与中指的距离一撮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古时候通称成年男子为“夫”,把身高一丈的男子称为“丈夫”。《说文解字》中说,“人长八尺,所以叫丈夫。”后把已婚的男子称为“丈夫”。
交杯酒
新郎新娘互饮交杯酒,起源于先秦,那时一对新人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意为合二为一,百事和谐。宋代新婚夫妇用酒杯喝交杯酒,各人先饮杯中一半,后再相互交换酒杯全部饮完。现在新郎新娘喝交杯酒之礼仪仍盛行不衰。
娶亲放鞭炮
传说从前有位王公子,娶亲那天,同时来了两顶桥,下来两位新娘,长相、神态、动作完全一样。她们互相指责对方是妖怪,一时弄不清谁真谁假。后有人竖了一根两丈多高的柱子,对她们说“谁先爬到顶,谁就和王公子成亲。”话音刚落,其中一位新娘已旋风般地爬到顶上去了,而另一位怎么爬也爬不上去,急得嚎哭不止。忽听到“劈劈啪啪”一阵鞭炮声,接着几支弓箭一齐向柱子顶上的新娘射去,随即升腾一缕青烟,落下一具妖怪尸体。从此以后,人们在娶亲时总习惯放鞭炮,震妖除邪,图个吉利。
结发夫妻
古代男子到了20岁把头发挽起盘成发髻,叫“结发”,表示已成人:女子到16岁把头发盘成髻再插上簪子,叫“及”,表示已与童年不同。成年男女结婚称“结发夫妻”。以后人们用“结发夫妻”称第一次结婚的夫妻,即原配夫妻。
《婚俗溯源》篇告诉我们,华夏风俗,不论以任何形式起源与传承,但相同的称呼却是不变的。这是中国各个民族人文风土不同,但却是根脉相连的最好的佐证。
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愿与读者在一起,欣赏杂志中婚俗的图文,体会生活中婚庆的喜宴。让我们一起举杯,为中华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干杯。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