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读后感>>名著读后感>>《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标签:时间:

《文化苦旅》读后感


二十多年前,有这么一个人,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淹没的重要遗址;二十多年前,有这么一本书,宛如一位外出的浪子,“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尤健”,默默地反驳着文人对它的糟践。

这个人,是迄今全球唯一完成抵达人类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遗址的学者一一余秋雨。

这本书,是上海读者投票评选三十年来影响最大的书一一《文化苦旅》。

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沉重感油然而生。目光落在一个“苦”字上:何为苦?为何苦?

为解心头疑云,且打开此书,细细品味。

(一)

开篇的《牌坊》、《寺庙》,只立足于童年旧事,并未写远游。既无远游,又何来“苦旅”一说?

读了第三篇《我的山河》,方才豁然开朗。先前看似偏题的文章,实则阐明了作者作“苦旅”的缘由。作者本是山河之子,女教师的到来使冰封的村庄解了冻,也把家乡的山河拉进了书本。他便从解了冻的乡村走向城市,博览众书,却蓦然醒悟:人,应当回归山河;文本文化,应当回归生态文化。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文化之旅,探寻各种历史选择的生态理由。只有走在路上,才能赋予文化以生气;只有走在路上,才能凭借山河找寻大量细节,真切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多少个春夏秋冬的苦读,方能换来这一弥足珍贵的顿悟。这一蓄力的过程,想必也充满艰辛。后来,便有了佛的那一声“动身吧”。便有了这场惊天动地的文化苦旅。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二)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国之旅。从莫高窟到道士塔,从荒无人烟的西域到人间天堂苏杭,作者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余先生喜欢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因而饱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忧患意识。在此,且以我最喜欢的《阳关雪》为例,略窥见一二。

作者在开篇写自己游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的经历,由己及人,写出了当今人们骨子里对“诗”的追寻,归根溯源,便是人们的历史文化情结。

于是,在第七段中,作者带着这份情结、冲着王维的《渭城曲》,去寻阳关了。这儿,作者第一次提到了雪,这雪是苍凉悲壮的;也第一次提到了“苦”,这苦则是因为天寒路远,却孤身前行。

此为“苦”的第一层。

面对这一望无垠的天地,作者感叹自身如侏儒般的渺小之余,又将思绪投影到了历史的长河中,由寻阳关的经过转为对阳关的直接凭吊。

在用寒风、苇草、群山、白雪、烽火台等景物描绘出阳关的苍凉后,终于姗姗点出了那首《渭城曲》,也带出了“唐人风范”。可惜,唐王朝并没有将此延续久远。

因而阳关坍塌了,成了废墟,作者为之惋惜;

阳关坍塌的背后,是一个民族精神疆域的坍塌;苦,亦一种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对文化的轻视、对本该傲立于世的中国文化的摧残的无奈。

此为“苦”之第二层。

然而,旅途仍没有停下,步履依然向前。正如前文所说,这是一场探索文化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的旅途,因而免不了踽踽独行、苦苦求索。

这儿,“苦”的第三层也呼之欲出了。

探寻之苦,是旅途的艰辛,是对文化的反思,更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三)

接着,作者的步伐迈向了更遥远、更广阔的文明一一世界之旅。

此次考察,是对中华文明的自然延续。

作者是极喜欢对比的,从《寺庙》中的寺庙与学校、冷与热、新与旧,到《沙洲隐泉》中的巅峰与低谷、粗犷与明丽的,对比过后知无一不去向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体。此处则构成了一系列更为宏大的对比,在对比中更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从中华文明中更深入了解其他文明。

在《远方的海》中,这种“苦”又得以升华。在此文中,作者阐述了“家”的哲学意义,从自己和妻子的“四海为家”,上升到对整个中华民族灵魂的思考:中国人的生命过于拘泥于文字,缺少了对大海的向往,缺少了“大家”的意识。

于是,在这个可以走出文字、走出小家的时代,作者选择以他的苦旅,唤起中国文化中长久被埋没的生命力。

这种“苦”,和作者所提倡的生态文化,是如出一辙的。

(四)

在经历了“中国之旅”和“世界之旅”后,《文化苦旅》进入了第三部分一一人生之旅。

无数的古迹背后,是一个个高贵的生命在支撑;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势必会经历坎坷。因此,作者终于正式声明:他所说的“苦旅”,并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创造之苦。由创造之苦连接而成的人生旅途,便是文化的宿命。

作者以最熟悉的文化创造者为例,加之自己的个人经历,揭示了“文化苦旅”的本质一-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也发出了他对艺术的感慨:艺术的重大使命,就是在寒冷的乱世中温暖人心。

这里,作者将目光放在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上,对中国文化的宿命进行了深思。

读罢全书,感慨良多。关于《文化苦旅》,却有一段不得不说的闲话。曾有人作文写道:在一次扫黄行动中,妓女的包里被查出三样东西,口红、避孕套、《文化苦旅》。面对这样的挖苦,余先生却潇洒道:“我不拒绝自己的书散落于寻常巷陌、浅楼窄门。

余先生豁达之余,也告诉了当代人文化存在的真正方式:并非阳春白雪,而因镶嵌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成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事物。

正如作者在本书序言中所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兴许我一辈子也做不到行万里路,但我愿意在时间的荒野里,静静阅读此书。于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尝不是一场文化苦旅?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的资讯,请访问:名著读后感
    下载文档

    看过《《文化苦旅》读后感》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教师教研工作总结篇1  在本学期里,我们语文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

    财务外包服务合同范本模板  甲方:  乙方:  合 同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服务外包项目范围和方式  第三章 合同期限  第四章 外包费支付标准和结算方式  第五章 权利和义务  第六章

    《终结者6:黑暗命运》观后感及影评800字【5篇】时间:2019-10-29 15:22:16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景清 我要投稿20xx

    毕业典礼是学生在校完成学业后与学校、老师的一种告别形式,一般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毕业典礼,在这次师生最后一次的聚会上,很多学校的毕业典礼流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毕业典礼园长致辞【六篇】,欢迎

    回顾20xx年,政法学院学生工作在院党总支、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师生的支持配合下,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各方面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引,全力做好学

    寒假周记范文(精选6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一周又过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周记吧。你所见过的周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寒假周记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寒

    在商务接待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商务接待礼仪,可以给来访客户一种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商务交往的顺利进行,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商务接待的礼仪,供大家阅读参考。  介绍的礼仪  介绍的手势:五指礼仪常识

    村党支部书记是我们党最基层的党组织

    拼音一瞥:「lüjiànybān」※提示:拼音是由程序生成的,所以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略见解释:比喻看到一个部分就能推断出整体。略见出处: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望豹,时见也。”举个

    采购年底总结报告(3篇)采购年底总结报告篇1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人的一生就像城市中的公车,会到达许许多多的驛站。每到达一个驛站,就意味著一个新的征程;每路过一个驛站,就能带走很多宝贵的财富。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