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几种方法
李 旸
学生升人三年级后,就开始进行写作训练。学生每次写作文都感到为难,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写作文时总是咬着笔杆无从下笔。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作文,老师的批语也是内容不具体,言之无物。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脑海中缺乏可供写作的素材,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苦,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
一、观察事物,认识生活,积累素材
首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之前,要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和目的,使学生观察事物时注意力集中,观察仔细、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观察的事物。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作《美丽的公园》一文之前,对学生进行观察前的指导。让他们明白本次观察的是公园,先从远处观察,对公园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按照游览的顺序,存重点地去观察公园中的景点。在观察大门时,要注意大门的设计、门上的题字各是什么样子;观察塑像时,要注意从正面和不同的侧面看,塑像各有什么特点;观察假山时,要注意山的不同姿态以及山上花草树木的静态;观察动物时,要注意群体动物的动态和同种动物的不同姿态;观察莲花湖时,要注意湖中游船的动态和湖边杨柳等树木的静态。由于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因此在写作时,能按照游览的 顺序,由总到分,有重点地去写。
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按顺序去观察,对事物有整体认识;分类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较观察,发现事物的不同特点。例如,在学生学过雨》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懂得作者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时间顺序观察。其中雨中的景象又按天空——屋顶——房檐下——地上的空间顺序观察。雨前,抓住闷热的特点;雨中,抓住雨越下越大的特点;雨后,抓住格外清新的特点。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全身去感觉,更重要的是用脑子去想。因此,观察得具体、细致,写作起来有声有色,生动形象,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多读,多听,积累素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仅仅局限于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听,从中积累写作素材。
首先是多读。内容包括所学的语文课文和历史、自然等课外读物。我们所学的语文都是选自名家名篇,每一篇课文都是范文,无论是在谋篇布局,过渡衔接、表达情感方面,还是在句子通顺连贯、用词准确,修辞手法的应用等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要让学生多读、熟读,从中学习一些恰当的用词、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写作上的技巧等。多读历史、自然等课外读物,可使学生获得历史、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开阔学生的野视,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写作。
其次是多听。一个人看到的,读到的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获得大量的材料,还应注意多听。听,包括别人讲事情,听广播电视报道的消息。“听”这一活动既练习了讲者的说话能力,也能提 高听者的听话能力,还能丰富写作素材和知识真可谓一举多得。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星期一每人讲一两件新鲜事,使学生养成处处留 心的好习惯。因为在每星期的两天中学生都可能在家中、路上、亲威朋友家看到或听到新的事情。
三、多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素材
集体活动和家务劳动仅靠观察和阅读资料是不够的,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把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细节以及活动中的感受掌握好,才能写出真实感。因此,应让不这生多参加实践活动。
1、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在参加活动时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参加,这样学生才会有目的的地去观察、去活动、去体验。这样才能获取写作素材,提高能力。
2、鼓励学生学做家务,积累素材。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家长对他们十分宠爱,很少有学生会做家务。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做家务,积累有关家务劳动的素材。在学生做家务时要让学生注 意劳动的过程、劳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劳动中的亲身感受。这样才能积累起写作素材。否则学生就会当作任务来完成而不注意观察,就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四、学会勤于记录,积累素材
无论是观察到的事物、阅读到的、听到的,还是做过的实践活动以及亲身感受,都应及时地记录下来,建立一个材料库。在材料库中进行分类整理(如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写活动等),便于以后查找。对于材料库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日记式的、卡片式的或者是记事本式的)。至于选择哪种形式,应根据自己的开发部而定 ,根据方便来定,也可兼用几种形式。但无论哪种形式都要练习加上自己的见解,写出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有何感想。例如,在学过的课文中优美的语句,精采的片断,新颖的开头,别开生面的结尾等,都应及时摘录下来,还要练习写上自己的见解。
10 注重综合积累,提高作文素养
李 旸
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不是单纯传授作文知识。作文知识可以教会,作文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教师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的。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应建立在引导学生综合积累的基础上。所谓综合积累,是积累习作素材,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一、怎样训练学生进行综合积累?
积累是有意识、自觉地捕捉,没有教师的训练,就没有学生积累习惯的形成,因此综合积累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训练学生进行的。那么,究竟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积累呢?
(一)积累素材。
1.在生活中积累。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在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把所见所闻及时记录下来。
2.在想象中积累。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应该重视想象能力的培养,设法活跃学。生思路,启迪思维。平时学生看到的人、事、景物、画面。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想象越丰富,就会常有绚烂多彩的景象在脑中萦绕,作文选材时思路就会越广阔。
3.在实际操作中积累。新课、自然课、活动课等。教师应及时训练学生把动手操作的过程、特点记录下来,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为记事写活动积累了素材。
(二)积累语言。
1、在阅读中积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并引导学生分门别类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在积累本上,并记在心中,以便习作中运用。
另外,教师应根据学习实际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并及时引导学生积累词句,积累名言并写在卡片上,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如果能及时利用晨会、班队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从电视、报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长了见识,又为今后习作中很好地运用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积累写作方法。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需写的内容也是千差万别的。写人记事的、写景状物的,不同的内容需不同的方法。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因而写作方法的指导重点应落在阅读课上。
1.积累写句子的方法。阅读教学中,应自觉地、有目的地抓住重点句子、有特色的句子引导学生了解作作者是怎样把句子写准确、写具体、写生动的。
2.积累写段的方法。如在教<海底世界>第三、四自然段,《惊弓之鸟》最后一自段《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八自然段,《爱迪生》第四自然段,《飞机遇险的时候》第二自然段时,及时引导学生分别了解并积累:(1)总分关系,(2)因果关系,<3)承接关系,(4)概括与具体关系,(5)综合关系等一些构段规律、方法,对提高中年段的写段能力大有益处。
3.积累写篇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按不同体裁,积累写篇的方法。使学生不断从作者思路的“原型”得到启发,从而积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布局谋篇的方法,便于解决学生习作中“怎么写”的问题。
(四)积累思想认识。
1、要作文,先做人。通过班队会、校内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确地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对学生准确、深
入地观察事物、表达健康思想和纯真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阅读课提高认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引导学生体会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思想认识.
3、一事一议明理。针对学生周围发生的事,针对社会,国家乃至国际上发生的事经常引导学生议一议,使学生真正去感觉、去体会、去认识、去理解,从而明白道理。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即提高认识外阅读悟理。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即提商认识、又积累丰富的思想。
二、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积累。
作文是吸收与倾吐的循环过程。积累是吸收,写作是内化后的倾吐。教师应在学生积累的同时。及时引导学生为我所用,才能真正把学生学到的作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的作文能力。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时候,应与训练学生写日记紧密结合。要注意训练学生勤于观察、勤记日记的习惯。使学生能记下更多的材料。到课堂作文教学时再指导学生从日记中选材,让学生切实感到日记是作文材料的“仓库”,是练笔的重要途径。
再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方法时,应与仿写紧密结合。如,学习<燕子>这篇课文时,不仅要引导学生体会积累作者在描写燕子飞行特点,妙用“唧的一声”、“沾”字把燕子飞行时的轻巧、活泼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写作方法,重要的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能依照本文仿写一种动物,内化作者抓住特点进行形象生动描绘的写法。
只有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导学生自觉地捕捉积累素材、语言、方法、认识,并做到积累什么,就尝试着运用什么写什么,让学生真正“用笔说话”,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生活的点缀。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综合积累的过程。及时尝试运用积累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积累,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