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后感1800字
一部波澜壮阔的民族革命史在一个小村庄的投射。一曲命运各异的人生悲喜剧在一片黄土地上的演绎。
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依托陕西关中的一片狭小空间,讲述了一个宏大叙事。时光流逝,现实变迁,爱恨情仇,传承变革,故事一幕幕、一曲曲上演,如同一个万花筒,浓缩了历史、描写了乡情,也阐述了理想、剖析了人性,带你在极短的时间里,鸟瞰白鹿原上发生的一切,读来妙趣横生,酣畅淋漓。
故事记录了一段历史
全书从清朝末年写到新中国成立,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
“没了皇帝”的改朝换代,乌鸦兵围城的军阀之战,盲动但带着革命萌芽的农民运动,握手而最终分裂的国共合作,“攘外必先安内”的抗日战争,农村包围城市的人民解放。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面前,没有一片土地是世外桃源,也没有一个人能安身事外。
白鹿原和原上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席卷进社会变革的漩涡,载沉载浮,面临着命运抉择。白鹿书院从书声朗朗的学堂变为几位老先生修县志的场所,折射出传统文化面临的冲击和所处的困境;祠堂、乡约被毁又重建,再现了乡土社会经受冲击、自我修复、自我摒弃的艰难脱变;白鹿两家的后代,有姓“共”的,也有姓“国”的,还有为匪的,昭示着族群的分裂和人物命运的分化。
大跨度的历史变迁,不仅为讲述这段故事设置了一个厚重的舞台背景,同时也把社会变革、人物命运与历史进程紧密联结起来,使全书具有时间上的穿透感和空间上的深邃感。这一点,决定了《白鹿原》是一部严肃文学,也是它能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基础。
故事讲述了一次抉择
同祖同宗的白鹿两家是全书的主角,所有的情节都围绕他们展开。
白家作为长子嫡传,是法定的族长继承人,必须坚守传统、维护传统。这一点,在白嘉轩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他信奉耕读传家和乡规民约,修祠堂、立乡约,规束族人、教育子女,腰板总是挺得笔直,人品端正但显得呆板,缺少对新事物的接受。他的人生信条中,一切古规古训都是正确的,因此,送子女读私塾、拒绝新学堂,希望后代按照传统轨迹走下去。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白孝文、白孝武两位继任族长成为了他的翻版。但是,在这个家庭里,也出现了基因变异。白孝文在田小娥的引诱下,偏离了既定人生道路,从族长沦落为乞丐,加入县安保大队后,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阴鸷和机变迸发出来,出卖兄弟、投机奉迎,最后却成为革命功臣;白灵违背父命,上新学、退旧婚,闹学运、干革命,敢做敢当、敢爱敢恨,是白鹿原上的一个精灵。
鹿家作为老二一脉,教子不严、自由散漫已经侵润血液。鹿子霖表面上遵循传统约束,骨子里却奸滑放浪,“子霖”这名字莫不是作者讽刺他到处认干娃、子孙成林?但作为硬币的另一面,他却具有紧跟时代、随机应变的优点。他最先把两个儿子从白鹿书院退出来,送到县城里的新学堂接受新式教育,为他们开启了与祖辈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历程。鹿兆鹏、鹿兆海成为传统社会里的新生力量,一个作为白鹿原上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燎起了星星之火;另外一个成长为一名职业军人,以47名鬼子的头颅荣光了自己的葬礼。
白鹿两家后代的命运似乎证明:在历史变革时期,坚守和抉择同等重要,需要坚守的是精神家园,需要抉择的是前进道路。
故事描写了一种爱情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男女的地方,就会产生爱。书中描写了两种类型的爱。
一种是传统的爱。白嘉轩的第七个妻子吴仙草,黑娃的第二任老婆高玉凤就是其中的代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爱得虽然不惊心动魄,却给人以温暖、恒定的力量。
另外一种是另类的爱。田小娥与黑娃的爱,小翠与芒儿的爱,冲破传统礼教约束,追求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符合爱的真谛,却不容于世俗,结局也是悲惨的。
田小娥被举人休妻,随黑娃来到白鹿村,却进不了家门、也进不了祠堂,只能在村边废弃的窑洞里安家,最终仍然被鹿三杀死。她临终前的那句“大啊”的叫喊,不仅给鹿三留下了永难磨灭的阴影,也给我带来了心理上的惊悚:这是一个卑微而可怜的女人!她死后给白鹿原带来了一场可怕的瘟疫,也上演了鬼魂附体,借鹿三之口道出自己的控诉。以白嘉轩为代表的传统礼教,修筑了一座六棱塔把她镇压在塔底,而曾经发誓为其复仇的两个男人,衣锦还乡后没有朝她的塔看过一眼——这真是一个卑微而可怜的女人!
与小娥相比,小翠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更加幸运。她给了芒儿一个拥抱、一个初吻,被夫家羞辱自尽。芒儿那把连杀两人的带血尖刀,虽然显得触目惊心,但读来还算解恨,这是对小翠的一种慰藉。远走他乡,落草为寇,不知在每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大拇指芒儿会不会想起那个曾在在灶台边向他撒娇的小翠?
爱情,有很多种类型,没有对错,你情我愿,无怨无悔,就好。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