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全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体会:
1.审美意识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中发展,并通过对审美对象变现出来。如果我们把所有审美对象当做线条,这个线条是流动的,不断变幻的。
在每一个章节中,作者都在开篇介绍当时的社会状态,企图把整个美学的发展置于社会状态之下,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解释该时代美的特征和发展因素。例如第七章《盛唐之音》,作者先交代了当时的社会变化,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普遍施行均田制,李唐帝国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南北朝那种农奴式的人身依附逐渐松弛;非门阀士族即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和扩大,无所束缚地创造和革新,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一种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像,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其典型代表,就是唐诗。
艺术对象宗教意味的由浓变淡更加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远古图腾是古人对想象中神明的想象、再现。到了青铜时代,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出现了一批所谓精神领袖,虚构出宗教神话的物态。先秦各流派思想对礼法的追求,之前天马行空的想象受到理性的渗透和制约,开始将审美对象客观化,神已不再是恐惧神秘的存在,而是神话、历史和现实的三体混合。审美的表现对象开始掺杂有历史和世间事物,宗教意味开始弱化。到了两汉时期,随着人对自然的征服加剧,人的力量和意义被肯定,出现了更多独立于宗教之外的文学、绘画,艺术变现内容也不仅限于表现神,反而更注重人本身的影响力。比如山水画中草树、花鸟开始成为独立主体,比如书法的日渐成熟,比如佛雕神态、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到了明清,世俗文学,风俗画等彻底取代了宗教意味的艺术品,完全占领了世俗舞台,宗教被束之高阁。
2.任何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美,书中的观点认为自然沉淀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美。我们不能把一种独特拿两个时代比较,也同样不能拿一个时代的独特同另一个时代的美比较。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实际上,它并不神秘,它正是这种积淀,溶化在形式、感受中的特定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感情。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