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凡创造伟大——说给医学毕业生
亲爱的同学们: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走出校门。首先,我要代表所有为你们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向大家表示真诚的祝贺。
今天,大家坐在这个讲堂里时,一定为自己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艰苦的医学学业,带着毕业于北大、毕业于北大医学部的光环完成身份的转变而骄傲,而兴高采烈,并对今后的前途充满成功的企盼。但我猜想,此时此刻,你们也或多或少心存困惑,甚至惴惴不安,因为从此你们不再是老师教着、学校管着的学生了,展现在你们面前的社会既五彩缤纷,又并非一片净土,你们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和诱惑。
每当毕业时节,老师们也会百感交集,除了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也会因为你们的离去和岁月的流逝有一丝惆怅。而对我来说,更会因为我们办学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和提供的教育不完备而感到歉疚。当今天你们面对事业生活的很多未知,踌躇着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时,我们也一样能感同身受。
如果说毕业典礼是同学们在走上社会以前最后一次以在校学生的身份和老师相聚,我虽无力给予你们人生智慧,但作为一个曾经的困惑者,还是希望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一同追问和求索。我想,面对未来的困惑,答案不在别处,从许许多多的北医人、从我们身边的榜样身上就能找到。
在北医大家庭的成员中,可举的例子有很多,大家熟知的有像吴阶平、韩校长这样在科研、管理以及治国理政等各个领域都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代表;有像严仁英、张丽珠、王忠诚、钟南山、胡亚美、郭应禄、沈渔邨、陆道培、张树基、马庆军这些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树立了医生高尚形象的职业楷模;有像韩济生、王夔、张礼和、童坦君、庄辉、王陇德、尚永丰这些在医学基础研究岗位上默默耕耘,取得卓著成就的名师大家;有像莫锋、朱兴旺这些放弃浮华,投身西部,做出贡献,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的优秀校友,等等。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北医这个地方总是人才辈出?为什么他们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因为:他们聪明、他们执着、他们厚道、他们解人意、他们善交流、他们有大爱。这些优秀素质和北医“以社会为己任”的优良传统相融合,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北医人,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如果再走近一些,我们就能看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自身具备的素质外,还因为他们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走向成功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什么呢?我想,还是那被人们重复了无数次的八个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温总理和北大学生互书留下了这八个字,表达了他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这八个字正是无数成功人士一路走来的高度浓缩,看似直白,实则寓意深刻。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是仰望星空、志存高远的,而这心高并没有直接和物质利益挂钩,只靠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唯有这样,他才不会急、不会躁,从容、豁达、专心于自己的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天然已具备的优秀素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打磨得闪闪发光。
历史还告诉我们,所有成功的取得,都离不开刻苦和勤奋,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只有那些能在具体、“低端”的事情上务实投入的人,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因为对于任何初入社会的年青人来说,并不存在所谓的“高起点”,真实的人生是由无数平凡和平淡的日夜组成的。
在座的有些同学一定听过去年韩校长的“漫谈人生”讲座,也分享了他的人生感悟。“文革”时期,作为上海医学院的优秀学生,他只身一人到黄土高原上的乡卫生院当“赤脚医生”。同学们恐怕很难想像六十年代我国西北农村生活和医疗条件是怎样的艰苦。而韩校长一干就是十年。多少个不眠之夜,他随叫随到,多少次抢救病人和长途送诊,他乐此不疲。因而他收获了乡亲们的爱戴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段经历也为他日后的精彩人生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可我敢说,当时的韩校长绝没想过他今天的地位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他就凭着一股子对百姓、对病患的赤诚之心和实践中自学练就的高超医术让自己的青春闪耀在广袤的黄土高原。
大家也一定对北医杰出校友钟南山院士在抗击“非典”中的丰功伟绩耳熟能详了。但你们是否知道,他的成就的取得与他一贯坚持的勤勉和拼搏是分不开的。上世纪80年代,他在英国留学期间,为了校正和修复实验室的一台血氧活力平衡仪,在三周内,从自己身上共抽取800毫升的血进行调试,终于取得了可靠数据。在一项一氧化碳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血氧运输影响的研究中,他连续吸入一氧化碳,反复抽自己的血测定浓度,直到体内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含量达到22%,这相当于一个人连续吸入60支香烟,就这样,实验取得了成功。请同学们注意,如果不是他日后的成名,这些“小事”并不为人知。
我还记得童坦君院士有两句名言:“奋斗,奋斗,再奋斗”和“站着想,坐着想,躺着想”。他 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所从事的衰老研究取材困难、培养细胞时间很长,稍不留心就可能前功尽弃,这对研究者的细心和耐心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童老师废寝忘食,几乎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老老实实地做学问,用二十年的寂寞时光,他和他的课题组在衰老分子机理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时代不同了,那一代人本是无选择可言的,那么79年出生的人离大家近一些吧。莫锋校友,他XX年毕业前夕毅然放弃高薪,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投身西部的卫生防疫工作。由于他的努力,为当地百姓预防疾病,改善基层医疗,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去年我带队送学生到基层实践,看望了莫锋校友,他早已习惯了内蒙豪放的生活方式,从一个来自南国的广东人,俨然成了一个内蒙汉子。当地百姓和干部对他的爱戴也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期间,我们还到访了莫锋的小家,看到家中慈爱的岳父母,美丽的蒙古族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师生们都由衷地为他高兴。现在莫峰已是xxx团委副书记。而在他的幸福与成功的背后同样是艰苦、严寒、风沙,以及曾经的孤独、困惑甚至动摇,最后他终于守住了自己内心的追求、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信念,脚踏实地走到今天。
可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同时,在成千上万的北医人中还有无数并不那么出名的成员,他们无论在城市、在农村,在国内、在国外,无论多么平凡的岗位、多么平淡的生活,都努力将自身的能量和能力释放给了对社会有益的事业,同时以和谐的身心享受生活,成就了无悔的人生、成功的人生。
同学们,从这些北医人身上我也看到了你们的将来。我常常想,作为北医的老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中国最出色的年轻学子。你们从高考和考研的残酷筛选中脱颖而出,接受了繁重、枯燥和让人感到寂寞的医学教育,付出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艰辛与汗水,你们埋头于解剖图谱和实验台前,放弃了很多在这个年纪应该享受的灿烂阳光。能走到今天,证明你们具备了成功所需的许多内在品质:聪明、勤奋、刻苦、专心、执着、内秀。
此时,即将远行的你们需要的是信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也正在经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和平的巨大的转型。社会的快速进步常常会泥沙俱下,丧失信仰、缺乏诚信、急功近利、不劳而获、恶性竞争、腐败堕落、社会不公,等等,都会让你们感到沮丧和动摇。可你们要知道,这是社会前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不会是永远的常态。任何社会、任何历史阶段都最需要有道德、有能力的人才。不必抱怨这个社会和时代,别被那些假象蒙骗,更不要怀疑自己,成功只属于那些拥有远大理想、坚守高尚道德和肯付出艰辛努力的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作为被社会寄予厚望的优秀学子,你们受的教育最多,你们是最具理性的群体,你们不坚定,还靠谁呢?
此时,即将远行的你们需要的是责任心。你们年青的人生,一路上总是被父母呵护,被不同阶段的教育“监护”着。从今以后,你们在无数次考场上的好成绩将不再被提及,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只有责任和贡献。虽然,我们的教育体制无形中用考试这种无奈的方式将人才进行了近于简单粗暴的划分,以至于在人们心目中,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天然的精英。但是,请记住,一个还没做出贡献就沾沾自喜的人是不能轻装上阵的。是时候了!你们必须勇敢地承担起对工作、对病人、对同事、对社会及对家人的责任,不必左顾右盼,不必战战兢兢,这是一个成年人必须的担当。责任心正是北大人、北医人最突出的特征。
此时,即将远行的你们需要的是诚心和爱心。一个不真诚、不懂爱的人是找不到归属的。要融入社会,融入百姓就要以一颗报答父母、师长和社会的感恩之心,用自己的本领奉献给社会,用自己的诚恳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其中,过硬的医术、学术很重要,认真负责的态度很重要,而交流的本领也同等重要,这种交流不是夸夸其谈,不是套话官话,更不是言不由衷。遗憾的是,医学生的弱项恰恰是不善交流;遗憾的是,咱们的教育又没能有效地教会你们这种本领,需要你们自学成才。希望你们记住,在交流中,坦诚是第一要素,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是基本的方式,同时,倾听也不可或缺。成功的交流换来的是相互理解、体现的是在意与关爱,影响的是人的行为。这不仅是医护工作必备的,也是几乎所有行业和日常生活都需要的个人素质,它可以化解许多矛盾,也能使自己更和谐舒畅。
同学们,在今年的团拜会上,韩校长说过:“我深信,在北医这块土壤上,只要我们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在此,我也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秉承北医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社会呼唤我们时,能够冲锋在前;当社会误解我们时,能够坚守良知;当社会赞扬我们时,能够心如止水,我相信,就不会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大家。一代代北医人以他们的身体力行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这样的人生轨迹。同样的,在你们身上,我们盼望看到北医的精神在传承,北医人的血液在涌动。
同学们,想说的还有很多,不管将来你们的成就有多大,不管你们身在何方,也不管你们最终是显赫还是平凡,只要努力了、付出了,你们就永远是北医最出色的孩子。衷心希望你们能有健康的身心和幸福的生活,要记住,北医永远是你们的家,你们始终是我们的牵挂,有空的时候,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在医学部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相关文章: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