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读后感>>读书笔记>>《独居的一年》读后感:各种皮相下都有真实的核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各种皮相下都有真实的核

标签:时间: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各种皮相下都有真实的核
文/曼佳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容易看的书,一口气会让你看完。当然原因是比较通俗简单,虽然里面很多惊艳的内容似乎让这本书有点不可思议的感觉,但其实,刨除那些博取眼球的点,其实是一本不难理解的小说。

就我个人来看,这本写作者生活以及他们的创造过程的小说,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让我如何 看到各种类型的作家似乎如何写出他们的作品的,他们的作品与他们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书中第一个作家是里面的爸爸特德.科尔,他是一个著名的儿童插画作家,他创作的儿童图书,行文加起来只有一张A4纸的书,配上很多查图,组成薄薄的一本,因为他故事的诡异性,不仅仅受到儿童的父母的欢迎,甚至很多青少年也喜欢,还纷纷给他写信谈读后感,总之他成为了著名的畅销儿童插画本作家,具有很高的声誉,已经算是相当成功的作家了。

第二个作家,书中的妈妈玛丽恩..科尔,是著名作家的妻子,是一个优雅迷人的美少妇,曾经和丈夫也相亲相爱,因为意外事件的发生,选择了突然消失,然后和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并远走他乡,几十年音信全无,消失在人海。但是后来市面上基本畅销书让在意她的也依然发现了她的踪迹,她写的故事专注于一些突然消失的人口,经过各种刑侦手段怎么也找不到的那种。总之虽然没有什么大名气,但小说的反响也是不错的。

第三个作家,出场的时候是高中生的少年埃德,在暑假的时候做了作家的助理,以为是协助事务性的工作,为自己将来成为一个作家积累一些经验,但是暑假发生了他根本没有预料的事情。他后来成了一个教授,顺便也写了几本书,书名基本叫做《离开长岛》、《六十次》,他写的书的内容全部都是忘年恋,一个男人执着地只与比他年长二十来书的女人恋爱的故事。而且在生活中,他也是身体力行和年长女人谈恋爱,他的兴趣,从来都没有变过。。

第四个作家,就是第一个作家的女儿露丝.科尔,在妈妈离家出走后和爸爸一起生活,而后长大也成为了一本作家,她的成就似乎赶得上自己父亲的成就,她的小说的女主人公总是一对女孩,比如《还是那家孤儿院》写的是两个女孩是室友,爱上了同一个男孩,都怀孕了,一个生下来,一个堕胎,A后来和男孩结婚了,但是18年后婚姻破裂了,然后男人遇到B,她刚好还是单身,于是他们结婚了。这本书让作者获得了很高的成就,被译成25国语言文字出版。

第二本小说《爱在西贡陷落前》,写的西贡的背景,还是一对性格火辣的室友,A有个男友,但是她无法怀孕,她想要有个孩子,让B来替她怀孕,B答应了,并真的怀孕了,然后和孩子的父亲结婚,但是她厌恶孩子的父亲,于是离婚并协议共同抚养孩子,结果是A失去了女友,也并没有得到孩子。

书中的主要人物就是这四个,前半部分以少年埃德作为叙述主体,埃德16岁到长岛作者家里打暑假工的时候,那时候的露丝还只是个4岁的小女孩。后半部分以露丝作为叙述主体。就作家写的故事到底是来源于哪里,是来自生活为蓝本还是完全凭空想象。

首先,每个人都会认为第一个爸爸作家写的故事完全是来自想象的创作,与生活本身似乎并无关系。但是我们从故事最核心的一个部分来看,也许会有另外完全不同的体验。书中的作家夫妻,在中年的时候,因为车祸痛失一对已经读优秀私立高中的两个儿子,而当时他们所有人都在现场。父母坐在后排得以逃过一劫,而两个前排的开车的孩子当场殒命,而且其状惨烈。从此以后,这对夫妻的生活完全失去没有了阳光,他们长时间在痛苦中无法自拔。后来为了挽救婚姻关系,再生了一个女儿露丝,但是似乎没有挽救他们的婚姻。

留下来的爸爸似乎没有妈妈那么颓废,他似乎有很多精力追逐他的仰慕者,并完成了几本很畅销的儿童插画图书,我们来看看他写的童话书的内容。

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地板上有个门》,写的是有个妈妈怀孕了,她住在一个孤单的小岛上,她的房子里地板上有扇门,她不知道门背后藏着什么,她因为害怕犹豫要不要孩子出生。孩子出生以后,她一直告诉他不要打开那扇门,可怜的小孩因为好奇,有朝一日总会打开那扇门,于是那扇门下有什么?总之小孩打开门后不见了,妈妈很着急,打开了那扇门,然后那扇门下有什么。。。反正。。。她头发一下子就白了。。。

另外一个很著名的作品《老鼠爬墙缝》:有两个小孩在睡觉,其中一个半夜惊醒,他听到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听起来像一个妖怪,它没有胳膊也没有腿,但是会在地上滑,因为它的毛很光滑。孩子想象着那个湿乎乎的怪物在墙壁缝里爬的样子,他就怕得不得了,这个东西是怎么跑进墙壁缝里去的呢?

不知道作家背景的读者当然想象这这个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作家,他发现了孩子们内心的恐惧的东西,对于那种不名物体的莫名的恐惧,不管是地板下的门,还是墙壁缝里的老鼠,或者是一个不想发出来声音等等。。。他的那些恐惧恐怕不只是孩子们的恐惧,应该也是投射他作为成年人内心的恐惧吧,就像动画片未必只是给孩子看的,似乎是用孩子喜欢的童稚气的形式来表达大人内心里的一些情感。总之在这个世界上,那些未发生而可能发生的,那些不明所以甚至看不到但是似乎会存在的东西,都会让人觉得心生恐惧,用眼睛看到的怪物有实物很具体总之有限,而想象力会放大那种无边无界的恐怖,包括其可能的形体、压迫和伤害,并通过那没有栅栏的思维将这种恐惧不断强化衍生出去。所以那个也痛失爱子的父亲,虽然和妈妈的表现大相径庭,虽然也从不诉说他内心的孤单和恐惧,但是他真的不是没有的,他的作品也不是完全天马心空,异想天开的。就像我们所有读过的鬼怪或者科幻小说,只是形体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拨开那些外皮,还是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内容,这也就是能产生共鸣的原因。

至于妈妈玛丽恩,她悄然离家出走后成为了一个犯罪小说作家,作为一个完美策划自己消失的人,当然她会对消失的人口更感兴趣,从她的书名中可以推测出一二,比如《失踪人口组的麦克德米德》和《麦克德米德的里程碑》都是以警察局失踪人口组的麦克德米德作为主角,前一本书讲述一个离家出走的妻子和母亲的故事,后者写的是一个40多岁的女人帮助一个不到20岁的男孩逃避兵役并爱上的故事。恋情结束很多年,长大的男孩来找更老的女人,说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失踪了。。当然她写的是犯罪题材,但是显而易见,她写的是自己曾经经历并衍生出来的相关故事。

还有那个少年埃迪,和书中的作家妻子玛丽恩发生了关系,并狂热地爱上了对方,他这一辈子都在留恋那个夏天和那个比自己年长二十多岁的有故事女人的爱情中,一生中所有的小说几乎都是自传体小说,从他小说的名字《离开长岛》和《六十次》等就可以看出来,他用文字来冻结那些过去的时光,让它们,那些他认为极其美好的感觉不会从他的脑子里消失。当然作为一个作家,必要的润色和渲染总是少不了的,一个作家会用感情描绘他书中的人物,并不乏浓墨重彩,在细节上也会不知觉地强化并扩大。所以有人说即使书中的原型看到这本书,她也一定不会认为那是自己。埃迪无法逃出自己的心魔,他将自己的人生和虚构结合在一起呈现了出来,他即使变得再老, 他永远没有长大到成年人以为的样子,一直停留再16岁的那个夏天。

至于书中的女儿露丝,作为与父母和埃迪都不在同一时代人,她的聚焦似乎更多在独立女性的身上,那个时期应该也是美国女性自我觉醒的高潮期。女性对于爱情、男人、孩子、自己的态度,似乎婚姻都是可有无可的,而且是不必报以什么希望的,所以她的选题在那个时代中得到了很多女性的共鸣。没有人认为她是写的自传体小说,一个不写自己的作家当然高明得多。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书中的那些女性原型,几乎都是取自于她和自己截然不同的那个闺蜜。小说里故事背景会发生很多变化,但是一些语言行为和习惯,却就是参考自己及周围的人生。

露丝在书中最成功的一本书《我最后一个坏男友》,当她有了故事的提纲和想法去阿姆斯特丹红灯区取材,没有想到真的亲眼目睹了杀人事件,于是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她的最轰动的一本小说,悬拟惊悚恐怖,非常成功。书中有很大量的篇幅描绘她那段时间在红灯区的经历,有些让人恐惧胆寒的描绘,也恐怕是因为自己亲生经历过才更加让人如临其境。而她还匿名协助警察完成了侦破工作,最终找到了凶手绳之以法,作为完美的结局,她收获了自己幸福的爱情,那个男人就是对那个案件一直追踪着的荷兰警察。

露丝似乎不能将她写的故事定位于自传体,因为毕竟不是完全展现自己的人生经历之一。但是也根本脱离不了她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轨迹,如果能抽离现实并提升普遍性,写作就会变得更加高级一些。所以一个能写出故事的人,很多自己就是有故事的人。或者越是灾难深重的一些经历,越是让人感悟到更多深刻的东西,就像苏联的文学总是如此厚重,与他们民族的命运不无关系。平淡的平凡的人,如同白水一杯,自然其实也是无所可陈的。

总而言之,虽然这本书里面有一些忘年恋,婚外性、红灯游等香辣火爆的一些内容,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荟集各种作家的一个写书历程,似乎每个人的作品中都很难抹杀现实中的那些存在,档位低的作家只能写写自传体,炒炒冷饭或者添油加醋,如此而已。稍微会隐藏的作家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藏在故事中间,由这个点而辐射出更多相关的内容;更加高档位的作家是将自己完成隐藏,只是抽离人性中的那些共性而加工并强化之,比如综合很多原型或者创造一个深刻的复杂的人和故事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出童书的爸爸在几十年后依然是畅销书的作家,他就凭借那些寥寥数语的基本小册子,引发众多联想,一切意犹未尽的,都是有更多广阔空间的。总而言之,作家身上都有自己明显的风格,这种风格其实也就是他们的性格标签,有些读者喜欢了解作者的生平,似乎对于理解作品有更深的帮助,似乎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作家,大抵也并不容易成功的,不仅仅需要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广博的阅读吸收来作为感悟的蓝本,同时还需要非常勤奋十分努力才能最接近表达的G点,比如书中作家特德其实一本书的文字加起来只有A4一张纸的文章长度,但是几月之间几乎每天都在对一个一个词进行推敲修正,以找到最合适的表达。而书上的那些插画每一张都是上百张草图描绘最终才能确认。他的女儿露丝,也几乎是冒着生命危险才完成那本一本轰动一时的悬疑小说,而之后的很长时间她也陷入在那种现场可能会有的恐惧中。即使埃德和玛丽恩,一辈子都在自己的故事里没有走出来,就更是作品和人生的一种紧密相关的写照。总之,深刻的思想是需要深刻的人写出来的,即使不成完全经历过程,那种剥离表象之后的内心体察是一点也少不了的,那种过程即使肉体没有亲身经历,感知的亲身经历是一样地让人刻骨铭心。 换句话说,即使不能亲身体验,但是阅读能带来很多类似的体验感觉,从而丰富了见识和人生。这是无数作家的付出,也是他们呕心沥血的贡献。           

书中还有大量的关于对未曾出场却是痛苦原因的那对儿子,家里到处都是他们照片,母亲对着那所有照片的细节如数家珍,以至于后来才出生的女儿也对那些照片里未曾见过的2个哥哥也是非常熟悉,照片里的人好像和她们现实中的人生完全无法分离,永远生活在一起。女儿没有了照片会哭,而妈妈离家出走也席卷走了所有的照片,她似乎要将儿子们的回忆独自带走。除了文字是回忆最好的载体,照片又何尝不是,那些时间的瞬间,就被凝固在那里,永远不变。而那些瞬间的背后,前情后要连成的时间轴更是组合成了长长的记忆链。对于照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同感,在那些影像后面似乎重新看到了那些消逝的时光。

所以,过去的时光真的是需要记录的,无论以文字的形式还是以图片的形式。所以作家写字,摄影师拍照,画家画画,音乐家谱曲。。。。每个作品的背后,全部都是故事和情感。

这本长达接近600页的书,读起来还是很轻松的,里面那些不断重复的小段子,小思绪似乎就像出其不意冒出来开小差似的,所以行文很轻松随意,全书的结构基本是写到哪里就是哪里,就在那里自然而然地溜出去了,不刻意也不勉强,看起来颇有点散散的感觉,似乎不知道谁才是主角,似乎也没有唯一的主角,或者这是一本散文体的小说吧。这本书名《独居的一年》名字很有些奇怪,并且并不太对版。英文原名叫《A window for one year》,感觉似乎更有想象力一些,窗——门外的世界的延伸?空窗——情感缺失时的代称。总之中文译名有些不知所以,如果让我命名,我大概会用《一家的作家》。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的资讯,请访问:读书笔记
    下载文档

    看过《《独居的一年》读后感:各种皮相下都有真实的核》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立货样买卖契出卖人______商行负责人______称为甲方,同承买人______商店主______称为乙方,兹为______货物买卖,经双方同意议定条件如下:第一条 乙方向甲方订购______货物

    上一个星期,我买了一本名叫《小公主》的书,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伯内特在英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她1849年出生在英国的曼彻斯特

    作为银行柜员,对于自身的工作岗位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写好工作总结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负责,也是对未来工作的负责。今天爱学的小编为您精心挑选了几篇关于银行柜员年度考核总结的优秀范文,感兴趣的快来和小编

    2022年银行人员事迹材料  20xx年7月,大学毕业的xxx顺利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中国银行工作,她被分配至xxx分行印台支行从事柜员业务。从此,她与“人民币”结下不解之缘,走上银行一线综合柜员枯燥、繁

    企业个人工作总结篇1  20___年在总公司营销管理部、分公司总经理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同事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了总、分公司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较好的完成了本部门全年工作计划,下面从三个方面汇报2

    《欧也妮葛朗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吝啬鬼,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暑假时,我跑到新华书店找书看,我发现

    全体学员要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接续奋斗,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学校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参加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

    联营股本借款合同协议书模板贷款人:

    订立劳动合同是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劳动合同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和关键环节。那么签极简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什么呢?以下是在散文全集中为大家整理的极简劳动合同散文。谢谢大家看。极简劳动合同模式1__

    我想对老师说的作文(三篇)老师,您就像长明的灯,点燃了自己,照亮了每一位学生;老师,您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们,让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老师,您是我们人生路中的路标,指引我们走上成功之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