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党团范文>>入党入团>>2022入团申请书范文

2022入团申请书范文

标签:时间:

敬爱的学校团委:

我通过班上团组织和团员同志的教育和帮助,又经过上次的团章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个跨世纪的青年,必须积极争取加入青年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团支部组织是一个先进的集体,能成为团支部的人都是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新青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它领导着青年,培养出先进的青年,使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涌现,加强民族的自尊,使青年们认识到只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强国,才能成为新一代强国。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可靠又得力的助手和后备军,也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行动指南,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因为如此,我感到入团光荣,入团的好处,所以我决心加入共青团。

首先,我要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四有”“五爱”品质的现代青年,遵守团章,接受共青团的教育、教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参加团组织的活动和各项工作,自觉执行团的决议,遵守团纪律,除此言之外,我无论在校内、校外都踊跃参加有利于团名誉的事,为团争光,为团做贡献,做一名名符其实的共青团员,处处起模范作用,为“四化”做力所能及的贡献,所以我向团委申请。我一定会用实际行动积极加入共青团,请考验,请批准。如果我一时未被批准,决不放弃,要接受更大的考验,继续创造条件争取。

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我会一直努力的学习下去,积极的团结同学,在与同学的关系中我一直保持的不错。我也要帮助学习不是很好的同学积极学习,在帮助同学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提高。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也听老师的话。我相信我能够做的更好。

如果这一次团组织又一次不能通过我的入团申请,我还是不会丧失信心,这只能说明我做的不够好,如果够好的话,团组织一定会批准我的。我会一直继续努力的做好下去,希望有一天能够加入中国共青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22入团申请书范文】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党团范文的资讯,请访问:入党入团
    下载文档

    看过《2022入团申请书范文》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谚语在生活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衔环结草,以恩报德”的佳话更是传遍大江南北。然而,这“涌泉相报”与“以恩报德”的本质、源头,还是那一个永远撼动心灵的词汇——感恩。今

    在这个寒假里,我看了很多有意义的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爸爸送我的《我不想不想长大》这本书,它深深地吸引着我。  那天爸爸说要送我一本书,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我不想不想长大》,爸爸说:“我们一起看吧

    中学班主任的年终工作总结篇1  为了能够在新的学期能够更好的工作,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特总结前段工作如下:  首先,继续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时抓住学生点滴的情绪变化,及时解决问题。许多

    辞职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在大一点的公司企业,辞职都需要向你的上级领导写一封辞职信。下面是爱学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内账会计辞职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内账会计辞职信范文1:  尊敬的公司领导:  很抱

    20xx年上半年区房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深入贯彻区法宣办的普法工作要求,认真开展各项法制宣

    校长致2023级新生的一段话范文一亲爱的同学,祝贺你成为**光荣的一员。从汗流浃背的军训开始,到泪流满面的毕业典礼结束,你将在**度过3年时光。高中的3年,在漫漫人生路上,只能走短短的一程,但却能够决

    2023学宪法讲宪法优秀演讲稿范文四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2023学宪法讲宪法优秀演讲稿范文四篇。2023学宪法讲宪法优秀演讲

    世界环境日总结报告范文5篇利用4月22日至4月28日活动宣传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将“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这一主题宣传给广大群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世界环境日总结报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脚本学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脚本一、演练目的1.强化全校师生疫情防控意识、落实责任。2.提高学校应对疫情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有效保障学校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最简易劳动合同书(版,简易劳动合同书(版免费(二十二篇),供大家参考。随着法治精神地不断发扬,人们愈发重视合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合同能够促使双方正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