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明月几时有观后感
1942年冬,香港沦陷,众多文人雅士被困香港,一场“胜利大营救”在香港东江游击队的秘密行动下顺利实施,救出被困于香港的茅盾、邹韬奋等八百多位文化人士。
面对日军的侵占,疯狂抢掠,以年轻小学教师方兰,短枪队长刘黑仔,文艺青年李锦荣,以及表面市侩自私内心火热善良的方母等为代表的一群地道香港小人物参与到保卫香港与凶残日军对抗的地下运动中。为了与日军对抗,他们不怕分离,不怕牺牲,一心只为着使更多人参与到抗战运动中来,只想着日军能被驱出香港,让香港人民不再过着忍饥挨饿,妻离子散,整日人心惶惶的日子。
但是战争是残酷的,伴随战争产生的永远是硝烟、鲜血还有牺牲,永远是分离、无奈还有心酸。在电影中,方兰与方母分别,聚少离多,母女相聚最多一顿短暂的粗茶淡饭;方兰与青梅竹马的恋人李锦荣告别,相爱但不能相拥,爱情被战争阻隔,哪怕一个小小的拥抱都是奢侈;方兰与一同经历生死的友人刘黑仔告别,同在一片蓝天下,一经分别就可能一世离别。
尽管离别的心酸不减,但依旧要对抗战抱有希望。对于每一次分别,方兰总会告知对方“等胜利后再见”,对这一份抗战工作不仅坚持着还对此满怀希望,这种信念感染着每一个参加抗日的热血男女。
影片中方伯母这一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她吝啬自私,但是在面对人面兽心的日本人时,她不仅没有反对女儿方兰的工作,反倒做起了女儿的左膀右臂,多次为地下工作传送信件。最终也因为传信被捕,被捕后的她害怕得发抖,尽管如此,她还是对一同传信的彬仔姐姐说“一定要说你不认识我”,遭受棒打的时候还是一口咬定不认识同行之人。她说,自己落难了一定不要连累别人,并且她还让彬仔姐姐将这话传达给女儿方兰。这样的转变让人觉得她这一角色倍加伟大,愿舍其小我保家卫国。方母对于自己被捕枪决的结局并不惧怕,生前最后一句话仍是对被自己连累的年轻女子的“对不起”,但是从影片可以看出,女子并不埋怨方母,同为抗日工作者,他们始终一条心。
该部影片名为《明月几时有》既是表达香港市民对于光明的渴望,也是表达人们对团圆的期盼,更是表达了人们携手同心,为家国命运而付出的共同努力。这样的一群抗战人士,尽管力量有限,但是他们的热情感染了无数人,他们所渴望的胜利一定会实现。今天的和平世界离不开他们的付出,我们很珍惜,也很怀念那些英勇无畏的抗日勇士,我们向他们致敬!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