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象棋棋盘,其中有个楚河汉界,这讲的便是刘邦项羽的故事,那对项羽有什么评价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搜集的对于项羽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项羽个人评价范文1
项羽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无法接受逃亡。
项羽出身名门,少年得志,战无不胜,高傲自负。对于他而言,接受和承认失败意味着信仰的崩塌。因此,即使身边仅剩二十八骑,项羽依然用“快战”去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但经历了垓下之战的四面楚歌,项羽很清楚自己已经回天乏术了。这个时候,与其委曲求全的屈辱逃亡,死在不知名的贩夫走卒手中,不如索性战个痛快。于是最终一战,以一当百,身中十创,傲然自刎。
回顾历史,有机会逃走的谭嗣同没有逃,苏格拉底没有逃,项羽也没有逃。不愿受辱的李广自杀了,老舍傅雷自杀了,项羽也自杀了。海明威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于是,海明威做出了他的决定,项羽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的确,说一个人应该寻死听起来难以接受,毕竟生永远代表了更多可能。可人生在世,不仅有理性的权衡利弊,更有感性的意气用事,前者让我们思考,后者则让我们动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之间,也许并没有什么价值上的高低。但对于项羽而言,在当年面对秦始皇的仪仗说出“彼可取而代之”的时候,就早就已经选好了答案。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个人评价范文2
在刚刚的质询中,我们发现,虽然在垓下一战中全军覆没,但项羽手中依然握有会稽、豫章、吴郡、泗水、东海等五个郡。而项羽成为西楚霸王的鼎盛时期,手中也不过有九个郡而已,可见当时项羽集团实力尚在。对比而言,刘邦也是从巴蜀两个郡起家争霸天下。所以,项羽回到江东完全有机会重整旗鼓。
所以,今天我方的观点是,项羽不应该在乌江自刎。
首先,项羽在还有机会的时候,不该自暴自弃
面对刘邦的追兵,乌江亭长说“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可见,如果上船,项羽是能够顺利的返回江东的,可项羽却选择了放弃。垓下一败,项羽带着八百壮士拼死突围才最终赢得了一个生的机会却不珍惜,此是一不该。
乌江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项羽在江东地区还实际控制着豫章、吴郡和会稽郡。泗水、东海两郡更是对项羽忠心耿耿,即使面对刘邦屠城的威胁都拒绝投降。所以,项羽在有能力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的情况下放弃,此是二不该。
敌强我弱,但纵观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巨鹿之战以五万大破秦朝四十万大军,彭城之战以三万军队杀得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项羽这样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战例屡见不鲜。有如此出众的军事才华,却自暴自弃,此是三不该
有生的机会却不珍惜,有赢的机会却选择放弃,有出众的才华却不加以利用,项羽的自刎让我们觉得悲壮的同时,也深感惋惜。
其次,这种面对人生重大挫折时的应对方式,不值得提倡。
项羽年少成名,乌江自刎时也仅仅30岁。项羽的前半生“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直到垓下之战的惨痛失利。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环顾四周,谁的人生没有经历过“垓下之战”,谁的人生没有过“四面楚歌”。笑到最后的刘邦,当年不也有把亲儿子踢下车的绝望吗,不也有扮作宫女狼狈逃走的窘境吗。
当失败已经是既定事实,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失败。面对这个考验,力能扛鼎,却不能接受失败的项羽,选择自刎。屡战屡败,却总能重整旗鼓的刘邦,最终胜利。
斯人已逝,留给我们的却是关于什么是勇敢的思考。
所谓勇气不是勇敢的面对死亡,而是勇敢的面对生活。毕竟,很多时候,死反而是那个更轻松的选择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愿每个人面对自己的“乌江之畔”时,都能有船来渡。也愿每个人都能克服心魔,选择上船。
项羽个人评价范文3
西楚霸王项羽是楚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同时项羽也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项羽戎马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数十次,除了最后的亥下之战外,无一败绩。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评价虽只有短短的八个字,却足以说明项羽的英勇,那项羽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当得起这么高的评价呢?主要是因为他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无人超越。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幼勇武过人。项羽很小的时候,项梁让他读书,没学多久项羽就不学了,然后项梁又教他练剑,同样是没学多久就放弃了,项梁对此感到十分生气。没想到项羽理直气壮的说道:“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听后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直接教项羽兵法,没想到项羽对兵法十分感兴趣。项羽身高八尺,力大无穷,能够将很重的鼎举起来,这样的记录在世界上只有项羽一人能够做到,或许有人会说,能够举鼎的不是还有一个秦武王嬴荡和李元霸吗?秦武王能举起鼎没错,但却被鼎砸死了,而李元霸只不过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而已,历史上并无此人。
项羽个人评价范文4
首先,项羽在同时代,相对他人的个人的武力值,可能是史书真实记载的史上第一猛将,确实是能打。以此为基础。项家楚国门阀贵族,肯定拥有楚国最精锐的部队。不研究历史,个人估计很可能其统领的楚国精兵里有支装备精良的骑兵,类似于蛮清赖以践踏中原的骑兵。古时的骑兵,相当于二战是德国和苏联两个践踏欧洲的魔鬼的坦克部队。而秦末乱世,其他各支散乱力量难以有与其抗衡的精骑兵部队,没有袁崇焕赖以抗清的关宁铁骑。那时一亩地能打几十斤粮?人都没得吃,哪养得起马。所以,与项羽对阵,只要你不能把项羽诱进狭长的山谷包围,想战胜他是很难的。其次,项羽兵变就是一个人,起兵时在项梁的指示下杀了太守,太守手下大乱,项羽一人杀了近百人,用武力逼服。后来单人杀了上将军宋玉,暂领上将军(此时很多诸侯不服),后来救赵,带领本部兵破釜沉舟,其他诸侯作壁上观,胜了,回来之后在辕门其他诸侯都是匍匐,都不敢看项羽!这种如果现在拍成电影那才叫震撼!诸侯不是平头百姓,都服气项羽!后来的事情就是不服就是干,确实是败了一次,有几次是攻不破,算平手。
项羽个人评价范文5
当然项羽确实感觉相信自家人(鸿门宴因为项伯的阻挠没有杀了刘邦),不相信别人,大局观和政治不通。在他手下干确实前途不大,不然不会很多人都离开了。但是就个人武力和战术能力而言,绝对当时第一。官渡之战,曹操手下是精锐部队。淝水之战,东晋的主力是北府精锐,前秦是多部族联军。采石之战,金军老家刚发生政变虞允文还能利用江水优势。巨鹿之战,秦军不仅仅是章邯率领的骊山之徒,还有王离等人统领的货真价实的秦朝边军精锐,就算是章邯的骊山之徒之前也把义军暴揍一顿,关中未乱,秦朝还有中兴的希望,项羽带着刚打了败仗的义军还是以寡击众,也没有地理优势可以利用,基本上靠着个人勇猛带动楚军硬碰硬的和秦军打,前无古人,来者要到民国时的红军。而巨鹿之战前,六国反秦诸侯已经被秦国大军收拾的差不多了,反秦诸侯势力已经进入低潮,此时如果不是项羽出来,很可能六国诸侯被彻底剿灭。巨鹿之战之时,项羽仅仅带领三万人马,面对三十多万秦军主力,毫不畏惧,破釜沉舟,以必死之勇气决心,智谋和勇气结合,迅速瓦解了秦国大军,基本相当于迅速瓦解了大秦帝国,秦国精锐尽失,灭亡已经注定。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