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介绍“弱小”一词。
2.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3. 复习本课词语。
二读议悟情:
1.请同学画出文中对蔷薇花描写的句子。
2.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自由读,理解“簇拥”一词。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句子。
3.出示句子: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句子,体会蔷薇花的无助。激发学生的爱心。
4.学生对比读雨前和雨中描写蔷薇花的句子。理解“倾盆大雨”一词。这时,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哥哥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弟弟萨沙。可是5岁的萨沙对妈妈和哥哥的这一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于是萨沙和妈妈之间就进行了一场对话。请大家读读3——9自然段,
5.萨沙和妈妈一共有几次对话?学生分别画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重点理解“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一句。
指导学生分角色读3——9自然段。体会萨沙的自信和妈妈的自豪。
三:
1.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弱小的蔷薇花,向大家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同学们是怎样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2.妈妈传递的雨衣不只是一件雨衣,而是一份浓浓的爱,希望同学们也保持爱心,传递爱心。引出谚语:花要叶扶,人要人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积累词语。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