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工作范文>>工作汇报范文>>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标签:
时间: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31105 — 2022

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规程

Prepa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onshore wind power projects

2022-12-05 发布

2022-05-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Preparation specification fbr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onshore wind power projects

NB/T 31105 — 2022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2年5月1日

国家能源局

公 告

2022年第9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22) 52号)有关 规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煤层气集输设计规范》等373 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66项、能源/石化标准(NB/SH) 29项、电力标准(DL) 111项、石油标准(SY) 167项,现予以 发布。

上述标准中煤层气、生物液体燃料、电力、电器装备领域 标准由屮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煤制燃料领域标准由化学工 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煤炭领域标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石油天然气领域标准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石化领域标 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发行,锅炉压力容器标准由新华出版 社出版发行。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国家能源局

2022年12月5日

学兔兔 www.bzfxw.com

NB/T 31105 —2022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釆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

35

NB/T31105—

2022

陆上风电场工 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规程

2022-12-05

2022-05-01

-JL2# …,-

前 B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 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22) 326号)的要求,规 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先 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基础资料,综合说明,风能资源, 工程地质与水文,工程任务和规模,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发电 量估算,电气,消防,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与水 土保持,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概算,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 分析,节能降耗,工程招标。

本规程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 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电场规 划设计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 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xxx西城 区六铺炕北小街2号,邮编:100120)。

本规程主编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xxx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张佳丽刘 玮 胡己坤

董德兰

吉超盈刘蔚胡永柱

戴勇干

董翠萍王俊花黄勇

王志硕

王社亮 吴来群 赵桂芝

敖旭东

李宏张乃畅寇晓梅

王佳

郭珍妮 寇凤海贾利杰

张晓威

宋径马勃秦扬

李玉芹

李爽施莉王健飞

马建春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谢宏文 赵生校 杨建设 糜又晚

秦初升

李健英

史磊

田景奎

王东

陈惠明

杨志刚

喻卫奇

喻葭临

韦惠肖

周剑锋

T伟

刘全顺

李仕胜

目 次

5.5图表 8

6.1概述 10

6.5成果图 11

1 总则 1

NB/T 31105 —2022

8.3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估算 15

9.1概述 17

9.3电气次 18

9.4电气二次 21

11.2风电场总体布置 28

11.3风电机组基础 28

12.1施工条件 31

12.3交通运输 32

9 电气 17

NB/T 31105 —2022

12.8图表 35

13.1概述 36

13.9图表 38

14.2工程概述 39

14.5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相关设施设计及

安全管理 40

NB/T 31105 —2022

15.1概述 43

16.1概述 45

17.1概述 47

附:条文说明 59

Contents

1General Provisions 1

2Basic Requirement 2

3Basic Data 3

4Executive Summary 5

5Wind Energy Resources 7

5.1Regional Wind Energy Resources 7

5.2Reference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7

5.3Checking and Processing of Measured Wind Data 7

5.4Wind Energy Resources Assessment 8

5.5Charts 8

6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logy 10

6.1Overview 10

6.2Regional Geology and Ground Motion 10

6.3Geological Condition and Evaluation of Site Area 10

6.4Engineering Hydrology 11

6.5Charts 11

7Project Tasks and Scale 12

7.1Overview 12

7.2Development Tasks 12

7.3Development Necessity 12

7.4Electric Power Accommodation Analysis 12

7.5Project Scale 12

8Type Selection & Layout of WTGS and Estimate of

8.1Selection of WTGS 14

8.2Layout of WTGS 14

8.3Estimate of Annual On-Grid Energy 15

8.4Charts 15

9Electrical System 17

9.1Overview 17

9.2Selection of Step-Up Substation Site 17

9.3Primary Electrical System 18

9.4Control, Protection,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Systems 21

9.5Communication 23

9.6Current Collecting Line 23

10Fire Control 26

10.1Overall Fire Control Design 26

10.2Fire Control Design for Project 26

10.3Fire Control Design for Construction 27

11Civil Works 28

11.1Design Safety Standards 28

11.2Layout of Wind Farm 28

11.3Wind Turbine Foundation 28

11.4Step-Up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Foundation of WTGS 29

11.5Road 29

11.6Step-Up Substation 30

11.7Charts 30

12Construction Planning 31

12.1Construction Conditions 31

12.2Overall Construction Layout 31

12.3Construction Transport 32

12.4Construction Land Acquisition 32

12.5Main Works Construction 33

12.6Overall Construction Schedule 34

12.7Construction Resources Supply 34

12.8Charts 35

13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il and Water

13.1Overview 36

13.2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Soil and Water Loss

13.3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36

13.4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esign 37

13.5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3.6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lan 38

13.7Protective Measures Execution Plan 38

13.8Cost Estimate 38

13.9Charts 38

14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39

14.1Basis of Compilation 39

14.2Project Profile 39

14.3Analysis of Major Risks, Harmful Factors and Surrounding

14.4Design fb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40

14.5Administration Setup, Facilities Design and Safety

Energy Output 14

Conservation 36

Impact Analysis 36

Monitoring Plan 37

Environment Safety 39

Management 40

XI

14.6Acceptance of Recommendations in Pre-Evaluation Report 41

14.7Expected Effec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41

14.8Accident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Rescue Measures 41

14.9Cost Estimate 41

14.10Main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42

15Design Cost Estimation 43

15.1Overview 43

15.2Preparation Instructions 43

15.3Schedules of Cost Estimate Making 44

16Financial Evaluation and Social Effects Analysis 45

16.1Overview 45

16.2Financial Evaluation 45

16.3Risk Analysis 45

16.4Social Effects Analysis 46

17Energy Saving 47

17.1Overview 47

17.2Energy Saving Design Basis and Principles 47

17.3Type, Quantity and Index of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17.4Main Energy Saving Measures 48

17.5Energy Saving Benefit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48

18Tendering 49

Operation Period 47

Appendix A Contents of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for Onshore

Wind Power Projects 50

Appendix B Features of Wind Power Projects 53

Appendix C The Schedules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 56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57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58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59

1总 则

1.0.1为规范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内容、深度 和技术要求,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0.3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规定

2.0.1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应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符合实际、注重效益的原则。

2.0.2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选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和新设备,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0.3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比选风电机组、风电机 组基础型式、升压配电装置、集电线路、道路、升压站等风电场 主体工程的设计方案,论证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2.0.4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分析风电场工程可能存 在的限制性因素,评价工程在实施上的可行性。

2.0.5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分析风电场发电量、造 价水平、收益率及财务敏感性,评价工程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2.0.6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目录宜符合本规程附 录A的规定。

3基础资料

3.0.1应收集风电场工程规划阶段成果,以及与电力发展、电力 消纳、输电规划等相关的专题研究成果。

3.0.2应收集风电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成果和风能资源评估 成果。

3.0.3应收集风电场工程场址周边气象站基本情况及资料,资料 时段不宜少于30年,资料应包括风速、风向、温度、气压、湿度、雷暴、沙尘、极端天气情况等月平均统计数据,应收集与风电场 测风塔观测时段同期的参证气象站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等;也 可收集其他长期气象观测资料或气象模式再分析资料。

3.0.4应收集风电场工程场址范围内的测风资料,包括测风位 置、高程、测风时段、测风塔安装报告、周边地形地貌、测风 仪器设置及检验报告等,其中至少有1座测风塔测风资料时段 不少于1年。

3.0.5应收集风电场工程边界及其外延10km范围内1:50000地形 图、风电场及其外延1km〜2km范围内1: 10000或1:5000地形图。 山区风电场工程宜收集场址范围内1:2022地形图。

3.0.6应收集风电场工程场址内及周边敏感点和限制开发区域资 料,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禁建区、压覆矿产区、文物保护区、居民点等的分布情况,并收集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资料。

3.0.7应收集风电场工程地质和水文资料。

3.0.8应收集风电场工程所在地区及受电区域的社会经济现状及 发展规划、电力概况及发展规划、电网地理接线图等。

3.0.9应收集风电场工程接入电力系统方案资料。

3.0.10应收集风电场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对外交通运输

情况。

3.0.11应收集风电场工程所在地的主要建筑材料价格情况及有 关造价的文件、规定。

3.0.12应收集风电场工程可享受的优惠政策等。

4综合说明

4.0.1综合说明的内容宜包括概述,风能资源,工程地质与水文, 工程任务和规模,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发电量估算,电气,消 防,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劳动安全 与工业卫生,设计概算,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节能降耗, 工程招标,结论及工程特性表等内容。

4.0.2概述部分宜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工 程任务规划、前期工作的主要结论、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本期建设规模和最终可能达到的装机容量、送出方案、可行性研 究工作过程以及与有关政府部门达成的协议、可能存在的制约因 素等,绘制风电场地理位置示意图。

4.0.3风能资源部分宜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风能资源概况,气温、气压、湿度、雷暴、沙尘及凝冻等气象资料情况,说明各项主要 特征值及分析结论,并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价。

4.0.4工程地质与水文部分宜简述区域地质概况、岩土体物理力 学性质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结论以及地质灾害评估情况,简述 场址区水文情况。

4.0.5工程任务和规模部分宜简述项目规划背景、相关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状况、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规划以及项目在电力系统的 作用,说明项目开发任务和规模。

4.0.6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发电量估算部分宜简述选定的风电 机组型式、单机容量、台数和布置,并估算风电场年上网电量。

4.0.7电气部分宜简述风电场升压变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方案、主 要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风电机组集电线路接线方案;简述风 电机组和主要电气设备的控制、保护和风电场的调度及通信方案。

4.0.8消防部分宜简述本工程消防设计方案和施工期消防规划方 案。

4.0.9 土建工程部分宜简述本工程的规模、等级、标准以及总体 布置方案、风电机组的基础设计、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基础设 计以及主要建筑物的设计尺寸、平面布置、结构型式等。

4.0.10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宜简述施工条件、交通状况、风电机组 的安装方法、主要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施工总布置原则、施工进 度,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期用水和用电的数 量和来源,永久用地和施工临时用地面积等。

4.0.11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部分官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流 失影响分析的主要结论以及对策措施。

4.0.12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部分宜简述主要危险因素分析结论 及防范措施。

4.0.13设计概算部分宜简述编制工程设计概算的原则和依据,工 程静态投资、工程总投资和资金筹措方案。

4.0.14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部分宜简述财务和社会效益评 价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4.0.15节能降耗部分宜简述建设项目节能分析的主要结论。

4.0.16工程招标部分宜简述项目招标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及招 标组织型式。

4.0.17结论部分宜综述本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

4.0.18宜编制风电场工程特性表-风电场工程特性表宜符合本规 程附录B的规定。

5风能资源

5.1区域风能资源

5.1.1应概述风电场所在地区的风能资源宏观分布情况,宜包括 理论储量、技术可开发量等参数。

5.1.2应简要分析风电场区域的风能资源成因。

5.2参证气象站

5.2.1应比较并选定风电场参证气象站或其他具有长期气象观测 资料的测站。

5.2.2应简述参证气象站的基本情况,包括坐标、高程、站址沿 革、周边环境、测风仪安装高度及变更,统计列出气象站或再分 析资料的气象要素特征、风速年际及年内变化规律、风向特征等。

5.2.3应根据区域气候特征提出对风电场设计的要求。

5.3测风资料的检验和处理

5.3.1应说明风电场场址范围内或周边区域可用测风塔的基本情 况,包括位置、高程、测风时段、周围地形地貌、测风仪器设置 等,宜根据地形及环境条件、测风塔安装报告、测风仪器检验报 告等对测风塔是否满足风能资源评估要求进行简要评价。

5.3.2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18710对测风数据进行检验和处理,并简述检验结论和处理方法, 统计并列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处理前、后的月平均及年平均风速统 计成果表,测风时段在1年以上的,应分年度统计。

533应根据测风塔代表性分析结论确定测风资料的使用方案。

7

5.3.4应根据气象站长期测风资料或再分析资料,按照现行国家 标准《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对选用测风资料进 行订正处理,将验证后的风电场各测风塔不同高度的测风数据订 正为一套反映风电场长期平均水平的代表性数据。

5.4风能资源评估

5.4.1应计算确定代表性测风塔位置处风电机组预装轮毂高度的 空气密度。

5.4.2应计算确定风电场的风切变指数和全风速段湍流强度。当 有两个及以上测风塔时,应分别计算各测风塔的风切变指数和湍 流强度,经综合比较后确定各参数取值或取值范围。

5.4.3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18710计算风电机组预装轮毂高度处50年一遇最大风速和极大 风速。

5.4.4应根据订正后的代表年风速数据计算各测风塔不同高度的 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风速频率分布和风能频率分布、风向频 率和风能密度方向分布、威布尔分布拟合参数等,并将处理好的 各种风况参数绘制成图。当有两个及以上测风塔时,应根据已确 定的测风资料使用方案处理各种风况参数并绘制成图。

5.4.5当测风塔风速资料的风频分布不符合威布尔分布时,宜简 要分析原因。

5.4.6应对风电场场址的风况特征和风能资源做出总体评价,并 说明对风电机组安全等级的要求。

5.5图 表

5.5.1应提出下列风能资源成果表:

1气象站累年各月平均气温、气压、湿度统计表

2各测风塔测风数据处理前、后的月平均风速统计表。

3订正后的风电场代表年风速、风功率密度统计表。

5.5.2应提出下列风能资源成果图:

1气象站与风电场地理位置示意图。

2参证气象站连续多年的风速年际变化直方图。

3参证气象站多年月平均风速变化直方图。

4测风塔与风电场地理位置示意图。

5风电场测风塔全年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日变化曲线图。

6风电场测风塔全年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年变化曲线图。

7风电场测风塔全年的风速和风能频率分布直方图。

8风电场测风塔全年的风向玫瑰图。

9风电场测风塔全年的风能玫瑰图。

10风电场测风塔各月的风向玫瑰图。

11风电场测风塔各月的风能玫瑰图。

12风电场测风塔各月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日变化曲线。

6工程地质与水文

6.1概 述

6.1.1宜简述项日所在地区和自然地理条件、场址区域范围、风 电场工程总装机容量,以及风电场内主要建筑物布置方案等。

6.1.2应说明风电场工程勘察的依据、目的和任务。

6.1.3应划分风电场工程勘察等级和场地类别。

6.1.4应说明勘察过程及完成情况。

6.2区域地质及地震动参数

6.2.1应简要说明风电场工程区域地质情况。

6.2.2应评价风电场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

6.2.3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确定场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

6.3场址地质条件与评价

6.3.1应说明场址的基本地质条件,包括场址地形地貌,地基土 层的厚度、成因类型、物质组成、层次结构、分布规律,地基岩 石的性质、岩层产状、风化特征以及断层、裂隙的发育特征等。

6.3.2应说明场址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 度、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规模。

6.3.3应说明场址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 件、地下水位、水质及补排关系。

6.3.4应分析场址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提出岩土体的 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及土壤电阻率建议值。

10

6.3.5应评价风电场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基岩土体的承 载能力、持力层的埋藏深度、地基的抗变形能力和抗滑稳定性、振动液化的可能性、特殊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地下水对地基影 响及其对基础和钢结构的腐蚀性等。

6.3.6应评价升压变电站场地的地质条件。

6.3.7应说明场址区季节性冻土,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深线深度。

6.3.8应评价场内道路、集电线路的地质条件。

6.3.9应初步分析评价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水源的水量、水质。

6.3.10应初步评价天然建筑材料的质量、储量和开釆运输条件。 6.3.11应根据地质条件评价结论,提出地基处理方案建议。

6.4工程水文

6.4.1应根据风电场区域的地形地貌分析水文设计及查勘的必 要性。

6.4.2水文设计及查勘应包括下列内容:

1应确定查勘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2应说明区域自然地理概况、汇流面积、河道特征,计算风 电场所在区域的暴雨、洪水等水文参数。

3应根据风电场区建(构)筑物的防洪、防潮标准,按设计 洪水、潮水计算规范要求对风电场区设计洪水、潮水进行计算。

4宜对风电场所在区域历史洪水发生时间进行调查、测量和 推流计算。

6.5成果图

工程地质成果图主要应包括风电场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场 址区工程地质平面图及纵、横剖面图,典型钻孔柱状图、竖井、坑槽柱状图。

7工程任务和规模

7.1概 述

应概述工程所在地区风电规划成果、开发利用现状及项目前 期工作成果。

7.2开发任务

7.2.1应简述工程所在地区及受电地区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规划。 7.2.2应简述工程所在地区及受电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

7.2.3应结合地区能源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其他对本 风电场的要求等,论述风电场的开发任务。

7.3建设必要性

7.3.1应从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可再生能源发展要求、地区电力 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论证 工程的建设必要性。

7.3.2应概述风电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论证工程建设的 必要性。

7.4电力消纳分析

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出力特性,研究风电场电力电量消纳情 况,分析提出可能的消纳范围及其可以发挥的作用。

7.5工程规模

7.5.1应根据风电场所在地区的能源资源、电力系统现状及规划、

12

项目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以及项目开发建设条件等,考虑风电机 组的制造水平,论证并确定风电场的装机规模。

7.5.2应说明风电场总体规划情况。对于分期开发项目,应说明 各期项目的规模、范围和开发时序,并提出场址范围示意图。

8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发电量估算

8.1风电机组选型

8.1.1应说明风电机组需满足的功能性要求,并根据风电机组的 制造水平、技术成熟程度和价格,结合风电场的风况特征、风电 机组的安装条件和设备运输条件,确定单机容量范围,拟定不同 的单机容量方案。

8.1.2应比选推荐的风电机组机型,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说明风电场所在地区海拔高度、极端低温、极端高 温、凝冻、沙尘、盐雾、台风等因素的影响及其对风电机组选型 的要求。

2根据单机容量范围选择若干机型,比较特征参数、结构特 点、塔架型式和功率曲线。

3对不同比选机型、轮毂高度方案进行风电机组布置并估算 发电量。

4估算不同机型方案的风电机组及有关配套费用。

5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考虑风电机组技术水平和认证等 条件,确定推荐机型及轮毂高度。

8.2风电机组布置

8.2.1应说明风电机组布置原则、安全保障原则及限制性因素。 风电机组布置原则应兼顾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和风能资源高效利 用;安全保障原则应包括风电机组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要求; 限制性因素应包括环保、文物和禁建区。对于风电场周边已存在 风电项目的,在进行风电机组布置时应注意对已建项目的不利影

14

响,并确定合理的避让距离。

8.2.2应根据测风塔代表年数据绘制风电场预装风电机组轮毂高 度的风能资源分布图,拟定若干风电机组布置方案,比较选定风 电机组最终布置方案,绘制风电机组推荐布置图。

8.3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估算

8.3.1应说明发电量计算釆用的软件及版本、地形图精度及主要 计算参数的取值等,宜进行软件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分析, 风电场的理论年发电量应采用推荐机型适用于风电场空气密度的 动态功率曲线计算。

8.3.2应从尾流影响、风电机组可利用率、功率曲线保证率、风 电机组控制、湍流影响、叶片污蚀、气候影响、风电场场用电损 耗及其他可能造成风电场发电量减小的因素等方面对理论发电量 进行折减,通过各项折减系数连乘的方式计算综合折减系数,并 估算风电场年上网电量、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及容量系数;也可 采用概率分析法估算特定保证率下的年上网电量。

8.3.3对需要进行电力电量消纳专题研究的风电场项目,应提出 风电出力特性分析计算成果。

8.4图

8.4.1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发电量估算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比选机型主要技术参数指标表。

2各比选机型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

3推荐机型推荐布置单机发电量估算表。

8.4.2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发电量估算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风电场风能资源分布图。

2极端低温、极端高温、凝冻等不利天气影响的年内分布图、各月时长统计图。

3各比选机型功率曲线、推力系数曲线比较图。

4各比选机型机位布置图。

5推荐机型推荐机位布置图。

9电 气

9.1概 述

9.1.1应说明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包括下列内容:

1与风电场相关的风电场规划及综合送出情况。

2风电场总体规划及项目装机容量,集电线路型式、回路数 及长度。

3升压变电站规划及工程规模、接线型式、各电压等级出线 回路数及无功补偿容量。

4工程设计的范围和外部协作项目的分工界限。对改建、扩 建工程,应说明原有工程情况及其与拟建工程的衔接和配合。 9.1.2应说明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包括下列内容:

1风电场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及其规划情况。

2根据总体规划及拟建风电场装机容量,结合电网现状及规 划情况,说明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包括输电电压等级、出线回 路数、输送容量及配套输变电工程等。

9.2升压变电站选址

9.2.1升压变电站站址选择应结合考虑土地利用规划、接入系统 方案、风电机组机位及集电线路布置条件、地形条件、工程地质 及水文地质条件、进出线条件、交通运输等多种因素,重点解决 站址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应说明站址选择过程, 原则上应提出两个及以上可行的站址方案,并简要说明升压变电 站变电容量、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及方向等情况。

9.2.2对不同站址方案应分别说明下列情况:

1站址基本情况。

2升压变电站出线条件,按工程近、远期出线规模,综合考 虑各级电压出线走廊,研究出线方式和排列次序,减少线路交叉 跨越及转角。

3集电线路及升压变电站送出线路布置情况及主要工程量。

4站址的水文与气象条件,重点论述洪水位、风速及冰雪、凝冻等情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简要说明工程地质情况及其主要 影响。

5 土石方开挖回填情况,并预估工程量。

6进站道路和交通运输方案,包括进站道路引接方案及大件 运输等。

7站用电源的引接方案及工程量。

8站址的施工条件。

9.2.3应对各站址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根据各站址方案建设 条件和技术经济比较结论,说明推荐站址方案及理由。

9.3 电气一次

9.3.1应说明电气一次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采用的相关技术标 准与文件。

9.3.2应根据工程规模及接入系统要求拟定电气主接线方案,包 括下列内容:

1结合集电线路电压等级推荐方案,经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 分析论证,拟定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电气接线方案。

2经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拟定升压变电站电气主 接线方案,包括主变压器配置和各侧电气接线方案、中性点接地 方式以及无功补偿方案。

3对分期建设的风电场,应说明风电场分期建设和过渡方 案,以适应分期过渡的要求,同时提出可行的技术方案和措施。 9.3.3升压变电站配电装置型式选择应包括下列内容:

1考虑接入系统方案、风电场规划、地形、设备布置、间隔 配置近远期结合及站区自然环境因素等对电气总布置的影响,比 选电气总平面布置方案并提出结论。

2根据工程所在地区地震烈度要求,说明电气设备的抗震 措施。

9.3.4应计算短路电流并初步选定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下列内容: 1说明短路电流计算的依据和条件,列出短路电流计算成果。 2根据推荐风电机组机型及现行国家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 系统技术规定》GB 19963的有关要求,说明风电机组有功及无功 控制、低电压穿越、电能质量等的并网性能要求,提出机组型号、规格、数量及电压等级等主要电气技术参数。

3结合风电场环境条件、地形特点与集电线路布置比选确定 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的基本型式。

4确定主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等主要电气设备的型式、规 格、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改建、扩建工程应校验原设备的参数, 并提出改造措施。

5结合工程情况及电力系统要求,计算并选定风电汇集中压 系统中性点接地及无功补偿装置设备参数。对无功补偿装置设备 应按照有关规范、规定估算补偿容量,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技术 经济比选,并提出推荐方案。

6对电力设备大、重件运输及现场组装、吊装等特殊问题进 行专门论述;釆用新型设备和重大新技术时必须有专门论证。

7当釆用金属封闭气体绝缘组合电器或混合绝缘组合电器 等设备和导体时,应进行比选并对必要性进行专门论述。

8对于智能升压变电站,应提出一次设备选择的相关要求, 必要时进行专题论述。

9.3.5应提出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包括下列内容:

1论述各级电压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措施。

2说明升压变电站的自然条件、环境状况、污秽等级;提出 升压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外绝缘要求及绝缘子串的型式和片数选 择。

9.3.6应提出电气设备布置,包括下列内容:

1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布置方案。

2升压变电站布置方案。

9.3.7应提出防雷接地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1结合风电机组及升压配电装置的布置情况,分别说明各自 的防雷保护方式。

2说明升压变电站的防直击雷保护方式。

3根据风电场设备、升压变电站接入系统报告及有关过电压 保护技术标准要求,说明风电场设备、升压变电站的过电压保护 原则。

4收集风电场、升压变电站区域土壤电阻率和腐蚀性情况, 说明接地装置设计技术原则及接地材料选择原则,提出接地设计 方案。

5说明二次系统对防雷、接地的要求。

6改建、扩建工程应对原有接地网及过电压防护措施进行 校验。

9.3.8应提出站用电系统及照明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1站用电及场用电源的引接及站用电接线方案。

2站用负荷计算及站用变压器选择结果。

3站用配电装置的布置及设备选型。

4工作照明、应急照明、检修电源和消防电源等的供电方式, 并说明主要场所的照明及其控制方式。

9.3.9应提出电缆设施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1站区电缆隧道、电缆沟道的布置和截面、电缆敷设方式 选择。

2电缆的选型及其构筑物釆取的防火和阻燃措施。 9.3.10应列出设备材料表。

9.3.11电气一次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电气主接线图,包括站用电接线内容。

2升压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图。

3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平、剖面布置图。

4风电机组升压变压器配电装置接线图。

9.4电气二次

9.4.1应说明电气二次设计依据和原则。

9.4.2应说明风电场调度关系。

9.4.3应根据风电机组和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选型提出风电场 的监控和保护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1风电机组的监控保护方案,风电场监控系统的结构、主要 功能及主要设备配置,风电机组的保护配置及主要功能。

2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的监控保护方案,风电机组升压配 电装置监控系统的结构、主要功能及主要设备配置,风电机组升 压配电装置的保护配置及主要功能。

9.4.4应根据电气主接线和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要求提出升压变 电站的监控和保护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1升压变电站监控系统方案,监控系统的结构、主要功能及 主要设备配置。

2升压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方案及设备选型。

3系统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方案。

4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配置方案。

9.4.5应提出电气二次接线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1计量、测量、信号、操作闭锁等二次接线系统设计方案。

2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及主要技术要求:

1)根据接入系统资料,拟定风电场工程与电网计量点处 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配置精度、关口计量表和 考核表的配置要求。

2) 根据系统短路容量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容量、变比 和特性,满足继电保护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和速 动性的要求。

3) 保证差动保护各侧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相应饱和电 压的一致性。

9.4.6应提出控制电源系统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1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直流系统电压等级、直流电源接线方 式,必要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统计直流用电负荷,提出 蓄电池的初步选型、容量和数量。

2不间断电源系统的供电范围;统计所需交流不间断控制电 源的用电负荷,计算不间断电源系统容量;提出不间断电源系统 配置及接线方案。

9.4.7应根据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布置方案和安全防护等级,提 出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设计方案,并说明主要设备选型和设 备配置。

9.4.8应根据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布置方案,提出火灾自动报警 系统设计方案,并说明主要设备选型和设备配置。

9.4.9应确定风电场工程风功率预测系统的构成、功能及主要技 术要求。

9.4.10应提出风电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和主要设备配置 方案。

9.4.11宜简述电气二次设备布置情况。

9.4.12应根据电气主设备及二次设备布置情况,说明等电位接地 网设计方案。

9.4.13应列出风电场、升压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材料表。 9.4.14电气二次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及测量配置图。

2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3直流系统配置图。

9.5通 信

9.5.1应说明通信系统设计范围、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9.5.2应根据风电机组、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监控系统对通信 网络的要求,确定风电场通信组网方式、光缆线路路径及光缆选 型等;说明风电场场内检修及巡视通信方式。

9.5.3应确定升压变电站的内部通信方式、外部通信方式,说明 主要设备功能和设备配置方案。

9.5.4应根据风电场接入系统的通信设计要求,初步提出升压变 电站系统通信方式,说明主要设备功能和设备配置方案。

9.5.5应提出升压变电站通信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主 要设备配置方案。

9.5.6应确定通信电源供电方式,说明主要设备功能和设备配置 方案。

9.5.7应说明升压变电站综合通信线路网络设计方案。

9.5.8应说明升压变电站主要通信设备的布置情况及设备接地情 况。

9.5.9应列出风电场、升压变电站通信设备材料表。

9.5.10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通信系统图。

2通信电源系统图。

9.6集电线路

9.6.1应简要说明风电场布置及其基本情况,风电机组升压配电 装置与集电线路的连接方式,升压变电站位置及其进出线位置、方向,与已建和拟建线路的相互关系,远近期过渡方案;简要说 明工程区域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物情况、地质环境评价 情况。

9.6.2应根据气象资料分析确定集电线路设计使用的气象组合 条件。

9.6.3应提出线路路径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1说明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根据线路路径选择原则及升压变电站选址等提出集电线 路方案并进行比选。

3对同路径的多条架空集电线路,应比较同塔双回、多冋路 方案。

9.6.4当釆用电缆方式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 设计规范》GB 50217简述电缆线路方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气象环境条件、地形地质等情况进行电力电缆导体材 质、绝缘水平、绝缘类型、护层类型、导体截面及电缆附件选择。

2简述电缆线路不同敷设区域的敷设要求及注意事项。

3简述接地与保护方式,包括避雷器、保护器的配置,感应 电压控制与应釆取的安全措施。

4简述电缆的防火与阻燃要求。

9.6.5导地线及金具选择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根据拟定的集电线路路径各线段通过的容量、冰区划分、大气腐蚀、运行维护等方面要求选定导体或导地线截面,并进行 相关验算;列出推荐的导地线机械电气特性;根据风电场所在区 域风速或舞动区等级拟定导线防振、防风偏及防舞动措施。

2说明导线和地线的悬垂串、耐张串的组装型式和特点;提 出各种工况下绝缘子串和安全系数;说明接续、防振等主要金具 的型式和型号。

3当选用新材料时,应从原材料、制造、试验、试运行及其 市场采购等方面说明其应用的可行性。

9.6.6应根据当地污区及气象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集电线路污秽 等级,选定爬电比距;比选绝缘子类型,确定悬式、耐张绝缘子 片数及其爬电距离,对高海拔地区应对绝缘子进行海拔修正;确 定空气间隙要求。

9.6.7应根据集电线路布置区域雷电活动情况提出线路防雷方 案,根据集电线路沿线地勘资料提出接地方案与要求。

9.6.8应提出线路主要杆塔和基础型式方案。

9.6.9应列出设备材料表。

9.6.10应提出线路路径方案图。

10消 防

10.1消防总体设计

10.1.1应说明消防设计遵循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

10.1.2应简述工程总体布置,叙述工程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 物和设施。

10.1.3应简述已建成或相邻的消防设施现状及是否满足工程的 要求;简述工程所在地消防协作力量的位置及设施情况、联防机 制等社会可依托性条件。

10.1.4应简述建筑物布置、设备选型、通道等设计屮的设计原则; 说明机电消防设计原则。

10.1.5应提出工程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10.2工程消防设计

10.2.1应说明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及消防措施。

10.2.2应说明主要建(构)筑物、设备和电缆的消防设计方案。

10.2.3应说明各建筑物内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的设置。

10.2.4应说明消防水源、供水对象、消防供水系统设计方案。

10.2.5应说明消防配电、电源、通信、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标志 指示和灯具的设计方案。

10.2.6应说明通风空调系统的消防设计方案。

10.2.7应说明工程消防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10.2.8应提出建筑装修防火设计方案。

10.2.9应列表说明消防工程主要设备的配置。

10.3施工消防规划

10.3.1应说明工程施工场地规划布置及需要进行消防的对象。

10.3.2应说明施工消防规划方案。

10.3.3应说明风电场建设施工中易燃易爆仓库的消防方案。

11 土建工程

11.1设计安全标准

11.1.1应确定工程等别及主要建(构)筑物级别,包括下列内容: 1简述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本期风电场工程装机容量和 升压变电站电压等级。简述本期风电场工程建设方案和风电场主 要建(构)筑物布置方案,说明风电场工程等别。

2说明风电机组塔架地基基础、变电站建筑物设计级别、风 电场工程建(构)筑物结构安全等级。

11.1.2应确定洪水设计标准,包括下列内容:

1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洪水设计标准重现期。

2升压变电站建筑物洪水设计标准重现期。

3场内外道路洪水设计标准重现期。

11.1.3应确定工程抗震设计标准。

11.2风电场总体布置

11.2.1应说明风电场风电机组、集电线路及道路总体布置方案。

11.2.2应说明升压变电站布置方案。

11.3风电机组基础

11.3.1应说明基础设计依据,包括下列内容:

1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2风电机组荷载及相关参数,风电机组机型、基础环顶面荷 载及主要风电机组参数。风电机组荷载包含正常运行荷载、极端 荷载、疲劳荷载;主要风电机组参数包含风电机组机型类别、轮

28

毂高度、塔筒重量、机舱重量、叶轮直径及重量等。

3设计主要控制指标,包含承载力、变形、稳定等指标。

4设计主要控制工况,包含正常运行、极端、疲劳等工况。 11.3.2应根据风电场工程地质条件和风电机组荷载资料,经技术 经济比较提出基础型式推荐方案。

11.3.3应列出推荐方案地基承载力复核、沉降变形验算、倾斜变 形验算、抗倾覆稳定验算和基础抗滑稳定验算的成果表。

11.3.4应说明地基处理及防腐蚀设计,对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筋 的腐蚀性及防护措施。

11.3.5应根据场址地形和水文条件,提出风电机组基础防洪设计 方案。

11.3.6宜根据风电场地形地质条件,提出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设 计方案。

11.3.7应提出风电机组基础的主要工程量。

11.4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基础

11.4.1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以及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的容量、尺寸和重量,确定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基础的型式、尺寸和工 程量。

11.4.2应根据风电场地形地质条件,说明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 基础防洪排水设计措施。

H.5风电场道路

11.5.1应列出道路设计釆用的主要依据和基本资料。

H.5.2应根据风电场建设道路通行车辆和运输设备需要以及比 选确定的场内外交通运输路线,提出进场道路、进站道路、场内 施工检修道路等的设计技术指标及参数,包含道路宽度、路面结 构、平曲线最小半径、竖曲线最小半径、最大纵坡、加宽类别、最大超高、防洪标准、边坡坡度等。

11.5.3应提出进场道路、进站道路及场内施工检修道路的规划布 置方案,结合道路边坡防护、截排水和路基防洪等措施要求,提 出道路工程量。

11.6升压变电站

11.6.1应说明升压变电站的总体布置设计方案,确定各功能区的 布置和内外交通,提出总平面布置图。

11.6.2应提出建(构)筑物设计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1建(构)筑物设计的相关依据。

2建筑主要特征,包括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和高度、主要结 构选型、使用功能等。

3建筑主要装修材料,包括建筑内外墙、地面、顶棚、屋面 及外墙保温材料的选用。

4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包括各建筑物单体的结构型式及基础 型式,升压变电站主要构件及需采取的防腐措施。

5升压变电站防洪设计和竖向布置设计方案。

11.6.3应说明给排水设计依据并提出设计方案,列出主要设备及 材料表。

11.6.4应说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依据并提出设计方案, 列出主要设备表。

11.7成果图

土建工程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风电场总平面布置图。

2风电机组基础结构图。

3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基础图。

4升压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

5升压变电站主要建筑的平、剖面布置图。

12施工组织设计

12.1施工条件

12.1.1应概述风电场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质条件及气 象条件等。

12.1.2应简述工程条件,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地理位置、工程任务和规模及工程方案。

2对外交通运输条件。

3主要天然建筑材料及工程施工所需主要外来材料的来源 和供应条件。

4当地水源、电源、通信情况。

5当地可能提供修配加工的能力及生活物资供应的情况。

6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劳动安全及其他特殊要求。

12.1.3说明工程的主要施工特点及重大施工技术问题。

12.1.4应说明项目法人和其他相关方对工程施工筹建准备、控制 工期和总工期等的要求。

12.2施工总布置

12.2.1应提出施工总布置原则及分区规划布置方案。

12.2.2应提出主要施工设施、仓库等的布置方案,主要包括下列 内容:

1概述混凝土骨料、块碎石料等的质量要求和需要量,选择 提出料源方案、堆存方案和占地面积。

2概述工程混凝土总量、分期浇筑强度及不同品种混凝土 的需要量,比选确定混凝土生产供应方案。对于自建混凝土生产 系统,应提出其生产规模、主要设备配置、总体布置、占地面积 和工程量。

3提出仓库、设备堆存场地等的规划布置方案、占地面积和 工程量。

12.2.3应提出施工管理及生活区规划布置方案、占地面积和工程量。

12.2.4应分析提出施工供水、供电规划,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工程高峰用水量及提出供水规划;选定水源及取水运 输方式。

2确定施工高峰用电负荷,选定施工用电电源和电压等级。 12.2.5应提出风电机组吊装场地的尺寸、面积及场地平整的原则 要求。

12.2.6应分析提出工程土石方平衡规划,根据需要提出渣场规划 和渣场占地面积。

12.3交通运输

12.3.1应简述场内外交通现状,包括路线状况、运输能力、限制 性条件等。

12.3.2应结合风电场工程重大部件运输要求、初拟的物资采购来 源以及可选的运输设备能力、场外交通现状等因素,初拟场外运 输方案和运输路线;分析提出选定场外运输方案的局部改扩建措 施、临时通行措施等。

12.3.3应结合风电场工程重大部件运输要求和特点、可选的运输 设备能力、场内交通现状和改扩建难度、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 比选确定场内运输方案以及进场道路、场内施工道路、场内检修 道路的规划布置方案;分析论证并提出选定场内运输方案的临时 通行方案和措施等。

12.4工程征用地

12.4.1应简述当地土地政策,包括工程永久征地费用标准、临时

用地费用标准、补偿标准等。

12.4.2应提出建设征用地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1简述风电场征用地范围的确定依据、标准、方法。

2结合风电场总体布置方案和施工总布置方案,初步拟定风 电机组、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风电场场内电缆或架空线、升 压变电站及其他建筑物、场内道路、施工临时设置等的用地方案 和面积。

3根据风电场工程所在地区的土地政策,明确各项建筑物、设施和道路用地的性质。

12.5主体工程施工

12.5.1应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和主要技术问题,有针对性地说明或 提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技术要求、主要施工 方法和设备配置、质量控制措施等,对于重要的施工环节、控制 要点以及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应予以重点说明或分析论述。 12.5.2风电机组基础施工应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说明风电机组基础、安装平台的土石方开挖回填和基础 处理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配置,提出开挖、回填 料的堆存和运输方案等,分析提出主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 措施;对爆破有控制要求的开挖施工提出爆破安全控制标准和 防护措施。

2说明基础混凝土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分析提出各施工 环节或项目的主要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措施等;说明混凝土 运输方案、设备配置。

3对于基桩施工,应比选确定主要施工方法及其设备配置, 分析提出其主要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

12.5.3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基础施工应说明基础开挖、混凝 土浇筑的施工方法,并说明与电气设备安装的衔接和协调要求 及措施。

12.5.4升压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应说明开挖、基础处理和混凝土 浇筑等各主要施工项目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等,并说明与电气 设备安装的衔接和协调要求及措施。

12.5.5风电机组安装应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说明风电机组安装的施工准备项目及安全措施。

2提出风电机组主要设备的存放、运输方案,说明与土建工 程协作配合的要求。

3比选确定风电机组主要设备的吊装方案,提出选定吊装方 案的吊装设备、吊装工序、吊装方法、吊装施工条件及相应保障 措施等,说明与土建工程协作配合的要求。

12.5.6应说明主要电气设备的存放、安装、运输等措施,对土建 工程协作配合的要求,提出主要电气设备、埋件的施工程序、施 工方法及安装进度;提出场内集电线路材料运输方法、施工技术 要求及方法。

12.5.7应说明主要电气设备、材料的存放、运输方案;说明主要 电气设备、埋件和集电线路的安装技术要求,提出集电线路敷设 施工的主要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并说明上述安装、施工项目对 土建工程协作配合的要求。

12.6施工总进度

12.6.1应说明施工总进度安排的原则和依据;说明主体工程、对 外交通、场内交通及施工临建工程、施工设施等项目控制进度的 因素。

12.6.2应分析提出施工总进度的关键线路、主要单项工程项目的 施工强度,提出施工总进度安排。

12.7施工资源供应

12.7.1应说明主体工程劳动力配置情况。

12.7.2应列出所需钢材、水泥及砂石料等主要建筑材料需要总量。

34

12.7.3应说明施工所需主要机械和设备,并按名称、规格、数量 列出汇总表。

12.7.4对于大型基地集中式开发中的子项目,应说明施工资源的 整体供应情况。

12.8图 表

12.8.1施工组织设计成果表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施工临时建筑工程量表。

2工程征用地统计表。

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汇总表。

12.8.2施工组织设计成果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对外交通示意图。

3施工总进度表。

1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13.1概 述

13.1.1应简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计和水土保持设计 工作过程。

13.1.2应简述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的主要结论及批复意见。

13.2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13.2.1应简述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现状、环境敏感对象及主要环境 问题。

13.2.2应简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流失影响分析的主要 结论。

13.2.3应简述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提出的对策措施方案。

13.3环境保护设计

13.3.1应说明设计采用的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技术文件依 据,提出总体设计原则。

13.3.2应根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书)及其批复意见提出的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和要求,明确设计任务,说明设计调整或变更 情况。

13.3.3应说明工程环境保护目标。

13.3.4应提出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设计方案,主要 包括下列内容:

36

1水污染防治措施设计,包括废(污)水概况、处理目标、方案选择与工艺设计、主要构筑物设计、设备选型配置、运行管 理与维护方案等内容。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设计,包括开挖爆破粉尘、砂石骨料加 工与混凝土加工系统粉尘、交通扬尘、燃油废气消减与控制措施 等内容。

3噪声防护措施设计,包括施工机械及辅助企业噪声控制、交通噪声控制、爆破噪声控制措施等内容。

4人群健康保护措施设计,包括电磁辐射防护、卫生防疫措 施等内容。

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设计。

6生态保护措施设计,包括生态保护措施、珍稀濒危野生动 植物保护措施等内容。

13.4水土保持设计

13.4.1应说明设计釆用的有关水土保持法规、政策和技术文件依 据,提出总体设计原则。

13.4.2应根据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批复意见提出的水 土保持方案和要求,明确设计任务,说明设计调整或变更情况。 13.4.3应说明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13.4.4应说明工程应执行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防治总体目标。

13.4.5应明确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提出水土保持措施总体 布局。

13.4.6应提出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对于弃渣场等重点 防护区域,应明确防护工程等级和防洪标准,提出主要构筑物设 计方案。

13.5环境监测与水土保持监测规划

13.5.1应说明工程环境监测与水土保持监测目的、规划原则。

37

13.5.2应提出工程环境监测与水土保持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13.5.3应明确提岀各要素分项监测布点、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监测时间和监测成果整编等技术要求。

13.6环境管理规划

13.6.1应提出工程施工期环境管理职责、内容和环境监理规划。

13.6.2应提出工程运行期环境管理要求。

13.7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组织设计

应提出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项目以及实施条件、实 施方法、进度计划。

13.8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应提出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编制说明、投资概算、分年度计划。

13.9图 表

13.9.1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表。

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投资概算表。

13.9.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环境敏感对象分布示意图。

2环境监测与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置示意图。

14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4.1编制依据

14.1.1应说明编制的目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设计范围等。 14.1.2应列出工程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安 全预评价报告及其评审意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14.2工程概述

14.2.1宜简述工程的基本情况,提出运行期工程管理范围。

14.2.2应简述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14.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

14.3.1应分析工程区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及周边环境 条件对工程场址及风电场总体布置造成不良影响的危险、有害 因素。

14.3.2应分析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的危险、有害因素。 14.3.3应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或可能产生的劳动安全危险、有害 因素的类别和性质,危害的途径和后果。

14.3.4应分析生产作业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 的种类、来源、理化性质、毒理特征、浓度、强度、分布、接触 人数及水平、潜在危害性和危害程度,对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可能 造成的危害和后果。

14.3.5应对施工期可能产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 对施工期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

14.4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

14.4.1应提出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1针对场址区域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及周边社会环 境条件对风电场场址选择和总体布置造成的安全风险和健康风 险,说明所釆取的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防护措施。

2提出建筑及场地布置以及生产建筑物、设施设备安全设计 和防范措施。

3结合生产过程中重大危险源分析及检测监控,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和工程特点,提出安全设计防范措施。

4结合主要生产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和工程特 点,提出防护措施。

5宜根据施工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和工程特点, 提出施工期主要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防护措施。

14.4.2应对公共安全防护措施予以明确,说明公众与风电场相关 设施接触可能引发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

14.4.3应分析工程采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可 靠性。

14.4.4应说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应急管理措施。

14.4.5应分析并提出预防健康危害设计方案。

14.4.6应提出满足其他特殊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要求的 措施。

14.4.7应进行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标志、标识设计。

14.4.8应说明可能出现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设施设计方案。

14.5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

相关设施设计及安全管理

14.5.1应说明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配置。 14.5.2应说明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管理体系。

14.5.3应进行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教育设施设计。

14.5.4应提出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14.6预评价报告建议措施采纳情况

14.6.1应分类说明预评价报告提出的对策措施的采纳情况。 14.6.2对未采纳或部分釆纳的措施应说明原因。

14.7预期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14.7.1应说明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防范措施实施的预期效果。

14.7.2应说明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防范措施实施后仍存在的 问题。

14.8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

应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提出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措施。

14.9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概算

14.9.1应简要说明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投资概算编制的依 据和价格水平年。

14.9.2应列出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工程量汇总表,包括下列 内容:

1安全标志、安全防护围栏、安全防护罩设施。

2劳动保护用品及防护器具。

3电气绝缘工(器)具。

4登高工(器)具。

5起重工(器)具。

6电(气)动工(器)具。

7应急物资、器材。

8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设备、设施。

9安全卫生检测仪器、设备和安装工程。

10建筑工程。

14.9.3用于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专项投资应主要包括下 列内容:

1主要生产环节安全专项防范设施费用。

2安全监测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配置费用。

3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的费用。从业人员的教 育、培训、体检和劳动保护用品配备等费用。

4事故应急和工程抢险有关物资及器材费用。

5有关安全评价、应急预案、课题研究费用。

6专题咨询、评审、安全设施验收费用。

7反恐怖安全防范设施相关费用。

14.10主要结论和建议

14.10.1应归纳设计所采用的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措施;明确设 计满足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情况,以及预评价报告提 出措施的落实情况。

14.10.2宜说明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需要改进或增加的其他工作 和建议。

15设计概算

15.1概 述

15.1.1应简述本工程概况,说明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和资本金比 例等。

15.1.2应说明投资主要指标,包括工程总投资、静态投资以及相 应的单位千瓦投资、单位电量投资等。

15.1.3应说明主要工程方案。

15.2编制说明

15.2.1应说明工程设计概算所选取定额、费用标准的原则,说明 工程设计概算价格水平年。

15.2.2应说明基础价格,包括下列内容:

1人工工资标准、主要材料来源地及预算价格计算的原则和 依据。

2施工用电、用水、砂石料等基础单价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15.2.3应说明建筑安装工程单价,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单价组成内容、编制方法及取费标准。

2定额、指标采用及调整情况。编制补充定额的项目,应说 明补充定额的编制原则、方法和定额水平等情况。

15.2.4应说明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包括下列内容:

1主要设备原价、来源地及运输方式的确定原则及依据。

2其他设备价格的确定原则。

3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的编制方法。

15.2.5应说明施工辅助工程及建筑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包括下

列内容:

1所采用的造价指标确定的原则及依据。

2施工辅助工程费及建筑工程费的编制方法。

15.2.6应说明其他费用概算标准,包括项日建设用地费、项目建 设管理费、生产准备费、勘察设计费和其他税费的计算方法、计 算标准和指标釆用等。

15.2.7应说明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原则 和方法。

15.2.8应说明分年度投资计划。

15.2.9应简述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5.3概算编制

15.3.1设计概算表和附件的编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陆上风电 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的规定。

15.3.2应编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其格式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 的规定。

16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

16.1概 述

16.1.1应说明风电场项目的规模、建设工期及财务评价计算期。

16.1.2应说明财务评价的依据。

16.2财务评价

16.2.1应说明项目建设资金的构成,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 利息、流动资金等。

16.2.2应说明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债务资金组成及其 年利率和偿还要求。

16.2.3应说明工程固定资产原值、总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和参 数。总成本费用包括折旧费、维修费、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材 料费、摊销费、其他费用、保险费及财务费用等。说明单位电 量成本。

16.2.4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风电场 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的规定。

16.3风险分析

16.3.1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项目全面考察综合分析,从自然条 件、安全、技术、市场、资金、政策等方面辨别影响项目的主要 风险因素。

16.3.2可根据主观概率或客观概率,确定主要风险因素或综合风 险的概率分布。

16.3.3可根据风险识别和分析估计的结果,评价影响项目成败的 关键风险因素。

16.3.4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研究并提出规避、控制与防范风 险的措施。

16.4社会效果分析

应分析评价项日建设运行的社会效果,宜包括项日所在地经 济发展、城镇建设、劳动就业、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效益等。

17节能降耗

17.1概 述

17.1.1应说明工程规模、总体布置、工艺流程,以及主要耗能 设备。

17.1.2应说明工程节能的意义。

17.2节能设计依据和原则

17.2.1应说明工程节能设计所依据的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的法 律、法规及规定,以及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17.2.2应说明工程节能设计的原则。

17.3运行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

17.3.1应说明工程运行期间耗电及用电的设施及设备状况,并计 算生产流程的电能损耗和用电设备的用电量。

17.3.2应说明工程运行期间用水的设计指标及用水量。

17.3.3应说明工程运行期间用油设备及其耗油量。

17.3.4应说明工程建筑物的采光照明、采暖、采冷、通风、用水 等的能源消耗量。

17.3.5应说明当地能源使用情况,归类统计工程运行期的能耗 量,根据发电量、上网电量、上网电价等财务指标计算工程万元 产值综合能耗指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指标、运行期场综 合用电率及供电标准煤耗等指标,并分析能耗指标对当地能源使 用的影响。

17.4主要节能降耗措施

17.4.1应说明机组选型、总体布置及道路规划屮的节能降耗措施。 17.4.2应说明接入系统工程设计、变电工程设计、集电线路及送 出输电线路等电气设计中的节能降耗措施,包括设备及材料选型、设备布置及路径选择等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17.4.3应说明建筑设计中的节能降耗措施。

17.4.4应说明生产管理等环节的节能降耗措施。

17.4.5应说明工程运行耗能特点,提出节能建议。

17.5节能降耗效益分析及结论

17.5.1应分析节能降耗的效益及影响。

17.5.2应汇总工程能耗指标,总结节能设计的效果。

18工程招标

18.0.1应说明工程规模、总投资及融资方式、工程招标应该遵守 的规定。

18.0.2应叙述工程招标范围,列出招标的具体内容。招标内容应 按服务类、施工安装类、设备类招标等进行分类、提出分标方案。

18.0.3应明确工程采用的招标方式及组织型式。

18.0.4工程招标的基本情况应符合表18.0.4的规定。

表18.0.4工程招标基本情况表

建设项目名称:

类别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型式

招标方式

不釆用招 标方式

招标估算金 额(万元)

备注

全部 招标

部分 招标

自行 招标

委托 招标

公开 招标

邀请 招标

勘察

设计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监理

设备

其他

情况说明:

附录A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目录

1综合说明

2风能资源

2.1区域风能资源

2.2参证气象站

2.3测风资料的检验和处理

2.4风能资源评估

3工程地质与水文

3.1概述

3.2区域地质及地震动参数

3.3场址地质条件与评价

3.4工程水文

4工程任务和规模

4.1概述

4.2开发任务

4.3建设必要性

4.4电力消纳分析

4.5工程规模

5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发电量估算

5.1风电机组选型

5.2风电机组布置

5.3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估算

6电气

6.1概述

6.2升压变电站选址

6.3电气一次

6.4电气二次

6.5通信

6.6集电线路

7消防

7.1消防总体规划

7.2工程消防设计

7.3施工消防设计

8 土建工程

8.1设计安全标准

8.2风电场总体布置

8.3风电机组基础

8.4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基础

8.5风电场道路

8.6升压变电站

9施工组织设计

9.1施工条件

9.2施工总布置

9.3交通运输

9.4工程征用地

9.5主体工程施工

9.6施工总进度

9.7施工资源供应

10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10.1概述

10.2环境保护设计

10.3水土保持设计

11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1.1编制依据

11.2工程概况

11.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

11.4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

11.5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相关设施设计 及安全管理

11.6预评价报告建议措施釆纳情况

11.7预期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11.8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

11.9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概算

11.10主要结论及建议

12设计概算

12.1概述

12.2编制说明

12.3概算编制

13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

13.1概述

13.2财务评价

13.3风险分析

13.4社会效果分析

14节能降耗

14.1概述

14.2节能设计依据和原则

14.3运行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

14.4主要节能降耗措施

14.5节能降耗效益分析及结论

15工程招标

附录B风电场工程特性表

表B风电场工程特性表

名 称

单位

参数或 数值

备注

风电场 场址

海拔高度

m

经度

O f ft

纬度

O f ff

年平均风速

m/s

轮毂 高度处

风功率密度

W/m2

轮毂 高度处

盛行风向

主要 设备

风电场 主要机电 设备

风电 机组

台数

额定功率

kW

叶片数

风轮直径

m

扫风面积

m2 m

切入风速

m/s

额定风速

m/s

切出风速

m/s

安全风速

m/s

安全等级

轮毂高度

m

输出电压

V

发电机额定功率

kW

发电机功率因数

续表B

名 称

单位

参数或 数值

备注

K要 设备

风电场 主要机电 设备

机组升压 变压器

套数

型号

集电线路

电压等级

kV

回路数

长度

km

升压 变电站

主变压器

型号

台数

容量

MVA

额定电压

kV

出线回路 数及电压 等级

电压等级

kV

出线回路数

土建

风电机组基础

数量

型式

机组升压 变压器基础

数量

型式

施工

工程量

土石方开挖

m3

土石方回填

m3

混凝土

m3

钢筋

t

进场道路

km

场内道路

km

施工期限

总工期(建设期)

第一批机组发电

概算 指标

静态投资(编制年)

万元

工程总投资

万元

续表B

名 称

单位

参数或 数值

备注

概算 指标

单位千瓦静态投资

元/ kW

单位千瓦动态投资

元/ kW

施工辅助工程

万元

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建筑工程

万元

其他费用

万元

基本预备费

万元

价差预备费

万元

建设期利息

万元

经济 指标

装机容量

MW

年上网电量

kWh

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

h

平均上网电价(含税)

元/

kWh

盈利能力 指标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投资利税率

%

资本金净利润率

%

投资回收期(税后)

借款偿还期

清偿能力

资产负债率

%

附录c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C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风电场名称

风电机组设备价格

元/kW

建设地点

塔筒(架)设备价格

元/t

设计单位

风电机组基础造价

万元/座

建设单位

风电场升压变电站

万元/座

装机容量

MW

主要工程量

土石方开挖

m3

单机容量

kW

土石方回填

m3

年发电量

万kWh

钢筋

t

年利用小时数

h

混凝土

m3

静态投资

万元

塔筒

t

工程总投资

万元

建设用地面积

永久用地

单位千瓦总投资

元/kW

临时用(租)地

单位电量总投资

元/kWh

计划工期

第一批(组)机组 发电工期

建设期利息

万元

总工期

送出工程投资

万元

生产单位定员

本规程用词说明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釆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釆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 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18710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 19963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NB/T 31105 一 2022

条文说明

制定说明

《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NB/T 31105— 2022,经国家能源局2022年12月5日以第9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总 结了我国近年来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的实践经验。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 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 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 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 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目 次

8.2风电机组布置 70

9.3电气一次 72

9.4电气二次 77

9 电气 71

3基础资料

3.0.3再分析资料的精度为中尺度或更高精度。

3.0.4对于风速不确定性较大的山地风电场或风速特别敏感的低 风速风电场,且缺少相关性较好的长系列测风数据作为风电场代 表年风速订正参照的,建议尽量延长测风时段,在开展可行性研 究设计时收集2年及更长时段的实测数据。

3.0.5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4综合说明

4.0.3凝冻是一种大气物理现象,在持续低温阴雨天气下,空气 中的过冷水滴(雨滴、雾滴)碰撞到近地面温度低于o°c的物体 表面而迅速冻结,并逐渐形成覆盖物表面的具有不透明或半透明 分层结构的冰壳,包括雨淞、雾淞、混合淞等。

5风能资源

5.1区域风能资源

5.1.1在描述风电场所在区域的风能资源宏观分布情况时,一般 应对风电场风能资源所处水平进行评价,分为风能资源丰富区、风能资源一般区和风能资源贫乏区三个等级。

5.1.2风能资源成因指风的形成机制,例如山谷风、海陆风、» 口风等。

5.2参证气象站

5.2.1当风电场周边有多座气象站时,宜收集各气象站资料进行 参证站比选,比选时应重点关注气象站对风电场场址区域的代表 性,在有资料的条件下可计算各参证站与风场测风数据之间的相 关性,计算结果可作为参证站选择的依据之一。

5.3测风资料的检验和处理

5.3.3若一个风电项目中有多座测风塔均满足或经插补延长后满 足风能资源评估要求,应对各符合要求的测风塔的数据适用性进 行分析,确定技术合理、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后再开展风能资源评 估工作。

5.3.4再分析资料由于是模式拟合数据,可能存在数据源变化而 导致资料有效性、一致性不好等问题,在使用前宜首先验证再分 析资料年平均风速与气象站年平均风速之间的相关性,若二者相 关性较好且大小风年出现规律基本一致,则认为所选用再分析资 料可作为订正依据。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气象站普遍存在迁站、

65

仪器变更及周边环境变动等问题,气象资料一致性较差,在相关 分析时应结合工程经验综合考虑。

对于气象站资料收集确有困难的,可通过验证再分析资料月 平均风速与测风塔月平均风速之间的相关性,若二者相关性较好 且大小风月出现规律基本一致,则认为所选用再分析资料可作为 订正依据。

5.4风能资源评估

5.4.2 50年一遇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的计算结果应折算至标准 空气密度。风切变指数应分别计算并列出不同高度间的风切变指 数和所有高度的综合切变指数。

5.4.3当测风塔除10m高度外安装有2层及以上风向测量设备 时,应对不同风向计观测结果进行比较,若结果差异较大,应分 析原因,并根据工程需要对各风向计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并绘制 图表。

风速及风功率密度统计的高度宜涵盖所有参与比选的风电机 组的轮毂高度。

5.4.5风频分布一般符合威布尔分布,但在特殊地形或气候条件 下可能存在例外,通过分析风频不符合威布尔分布的原因有助于 排除因测风设备异常等因素造成的数据损坏,是对测风数据检验 的补充。

6工程地质与水文

6.1概 述

6.1.1项目所在地区和自然地理条件、场址区域范围、风电场工 程总装机容量,以及风电场内主要建筑物布置方案等在综合说明 及相关章节中均有说明,本条仅简述。

6.2区域地质及地震动参数

6.2.1风电场工程区域地质一般包括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新构造运动及地震等。

6.2.2风电场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宜按四分法进行分区,评价标 准见表6.2.2o

表6.2.2构造稳定性评价标准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稳定性评价

<0.09g

0.O9g 〜0.19g

较好

0.19g 〜0.38g

较差

N0.38g

6.3场址地质条件与评价

6.3.1场址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影响风电场建(构)筑物的基础型 式、基础埋置深度、地基处理方案及处理深度等,影响工程的经 济评价等,要求在可研阶段查明。

6.3.2不良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洞穴、移动 沙丘等,其类型及规模影响工程的选址及建筑布置,对工程安全 影响很大,应予重视。

6.3.3在风电场的勘察屮,地下水对地基土尤其是砂土、黏性土、盐渍土及季节性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影响较大,应予以査明。

6.3.4地基土的电阻率值影响钢结构的腐蚀程度,影响工程的接 地设计。地基土的电阻率受温度、湿度、含水量、岩体裂隙发育 情况等影响,应综合分析提出建议值。

6.3.5应综合分析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原位试验、室内试验等 成果,准确评价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

6.3.6对升压变电站场地的勘察、评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的规定。

6.3.7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及当地工程建设经 验,提出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6.3.8在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初步评价场内道路、集电线路的地 质条件。

6.3.9施工用水、生活用水的位置、水质决定工程的施工、运 行成本,本阶段应调查水源的位置、水量等,采取水样进行水 质分析。

6.3.10风电场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为砂砾料及块石料,尽可能釆 用砂砾料。本阶段应调查料场的位置、储量及开采运输条件,料 源质量评价可参照《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DL/T 5388o

6.4工程水文

6.4.1〜6.4.4风电场的洪水及季节性水流曾淹没风电机组基础, 冲刷道路,影响工程安全。风电场的水流多属冲沟内季节性水流, 一般无观测资料。收集风电场范围的中比例尺地形图及地区降雨 (暴雨)资料,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等调查地表水、季节性水流的 水量、水位、洪痕,调查上游的汇水面积等。结合冲沟内的洪痕、

冲沟地形测量等,估算洪水流量,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对于洪 水影响较大的工程,应开展专门的洪水评价,估算洪峰流量,评 价其对工程的影响。

8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发电量估算

8.2风电机组布置

8.2.1根据国外研究结论,风电机组尾流影响在下风向20倍风轮 直径之后变化幅度很小,目前主流风电机组叶轮直径为70m〜 130m,平均值为100m,因此在平坦地形区域建议沿主风向风电 场之间的避让距离为2km,低湍流、高海拔区域由于风电机组 尾流恢复距离更长,风电场之间的谜让距离宜适当增大;复杂 地形区域由于风况变化复杂,避让距离建议根据尾流影响估算 结论确定。

8.3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估算

8.3.1主要计算参数指粗糙度和网格分辨率。

9电 气

9.1概 述

9.1.1本章所述风电场电气专业设计内容按包括升压变电站考 虑,当风电场设计不包括升压变电站时,相关内容则自动取消。

9.1.2简要对风电场接入的电力系统现状及其规划情况进行说明。

9.2升压变电站选址

9.2.1由于升压变电站的建设条件差异较大,对于条件复杂的风 电场,其升压变电站的选择应充分结合接入系统要求,根据风电 场布置、地形条件、地方规划、压覆矿产、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条件、集电线路布置、进出线条件、站用水源、站用电源、交通 运输、土地规划、土地用途等多种因素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的站址,应落实站址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在后续设计阶段出现颠 覆性因素造成选址工作失误。

对于条件较好的升压变电站站址,可简化站址选择工作,但 应对压覆矿产、集电线路布置、进出线条件、对外交通与站用水 源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必要说明,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9.2.2升压变电站区别于普通变电站站址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是站址选择应充分考虑风电场集电线路的布置与进线问题,尤 其对于大型风电场,选择不同升压变电站的位置,集电线路长度 可以相差20km以上。因此站址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升压变电站规 模、高压侧送出线方向、集电线路布置、对外交通以及地形地质 条件等重要因素,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站址位置对集电线路布置 的影响。

对于站址选择因素复杂的升压变电站,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 在图上初选多方案的基础上到现场实地踏勘,并应提出两个及以 上可行的站址方案供技术经济比选之用。针对不同的站址方案, 应分别对站址选择的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说明,尤其是 对各方案之间存在差异的因素提供量的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鉴于升压变电站出现过因选址位于压 覆矿附近而导致雷电活动频繁的情况,除非特殊原因,升压变电 站站址应避免选择在压覆矿区域或附近。第二,随着我国风电大 规模及高速开发,山区风电开发将会越来越多,其升压变电站站 址的选择将尤为困难,一方面在风场难以找到合适的相对平整且 无洪水威胁的位置作为站址,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回填将很难避 免;另一方面,选址于风场附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风电场的 运行,但是其对外交通、设备与生活物资运输方面则体现出舒适 性、安全性不足。

9.2.3升压变电站站址选择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因此在站 址选择过程中,应对9.2.2中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平衡,兼顾 安全、经济与人员生产运行的舒适性需求。

9.3 电气一次

9.3.2电气主接线设计内容包括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电气接线 及升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

1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电气接线一般采用单元接线方案, 但其接线随着设备配置的不同而异,主要如下:

1) 普通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跌落保险接线。

2) 普通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跌落保险+隔离开关接线。

3) 美式箱式变压器+隔离开关接线。

4) 普通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荷开关一熔断器组合电 器+隔离开关接线。

5) 普通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接线。

以上接线各有其优缺点,需结合当前设备条件、业主及电力 公司要求来共同确定。方案1)简单实用,但有些故障难于得到 保护,造价最低;方案2)基本同于方案1),在执行检修操作时 有利于保障人身安全;方案3)简单实用,保护能力高于方案1)、2),但是油浸式负荷开关宜应用于非晶合金变压器,也可采用独 立油箱等处理措施;方案4)则避免了因负荷开关操作污染变压 器油的情况,箱式变压器体积较大;方案5)操作、保护、远程 操作等方面均优,只是价格高于前述所有接线方案。

升压变电站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就近直接以集电线 路接入汇集站后升压接入系统,本方式集电线路较长,线路损耗 较高,只经一级升压后直接接入系统,运行管理简单,但是由于 集电线路故障引起的故障范围相对较大,较多地应用于2022年及 之前的风电场建设;另一种是集电线路接入本风电场升压变电站 后就近送入本风电场所处风区的汇集站,然后送入电力系统,本 方式集电线路相对较短,线路损耗低,但是要增加一级电压中间 环节,管理复杂一些,这两年应用较多,建议经技术经济比选后 确定。

2电气主接线应结合电力系统、工程及风区送出特点进行电 气主接线设计。对于接入系统方案比较复杂的电气主接线,应当 拟定至少两个及以上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比 较因素应当包括设备型式、设备布置、主要设备元件参数、可靠 性及费用等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风电汇集系统中压侧接线,应根据《风电场工程电气设 计规范》NB/T 31026—2022、当前中压系统设备制造能力,并结 合风电特点、无功补偿及设备布置等要求拟定经济合理、运行可 靠的接线方案。

应当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2022 年12月修订版)及《风电场工程电气设计规范》NB/T 31026—2022 的要求比选技术经济合理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目前风电场中压汇 集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包括消弧线圈接地及低电阻接地方式 两种,无论釆用哪种方式,均应快速切出故障,避免事故扩大。 中性点接地位置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消弧线圈或接地变压 器连接于主变压器低压侧汇集母线上;第二种则直接连接于主变 压器第三绕组;第三种,釆用低电阻接地方式时,将接地变压器 与场用变压器合并。

目前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方式主要为专设无功补偿装置母线 方式,其接线与汇集系统母线通过断路器并列连接;另一种方式 为直接连接于中压汇集系统母线。前一种方式一般适应于大型风 电场,后一种则一般用于小型风电场。

对于接入系统和风电场规划比较明确的升压变电站电气主接 线可以适当简化电气主接线的比选工作。

9.3.4短路电流计算及设备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1升压变电站及机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应区别于普通水电 厂、火电厂及变电站短路计算,由于风电机组采用了变流器,出 于变流器自身保护要求,风电机组宜按恒流源来考虑。从对设备 参数选择的准确性考虑,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应提供包括风电机组 回路的计算值。同时为准确提出风电场升压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 电阻值要求,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应提供单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2简述风电机组的电气特性,并满足有关标准要求。

3简要介绍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的类型及设备情况,结合 工程情况及有关要求初选适用于木工程的配电装置类型。风电机 组升压配电装置主要有敞开式和箱式变压器,敞开式相对造价较 低,易于维护管理,箱式变压器则造价相对较高,目前绝大部分 风电场均采用箱式变压器型式。

箱式变压器大体分为美式箱式变压器、欧式箱式变压器及我 国的组合式箱式变压器,箱式变压器的高压侧出线方式分电缆出 线及套管架空出线。由于采用电缆进岀线可以适应不同的地形条 件,因此目前应用较多,而套管出线方式则宜用于地势相对平坦 且风电机组布置比较规整的风电场,否则箱式变压器布置位置必 须配合集电线路、风电机组布置情况进行定位,存在一定难度。

4高压设备选择应当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设备型式与布置 方式以及当地电力公司的要求进行选择。对于高海拔和场地紧张 的升压变电站,或当地环境条件恶劣时,可考虑选用GIS、HGIS 设备,但是仍应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

5风电汇集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设备选择,应结合工程情况 及电力公司的有关要求,通过计算选定中性点设备参数,满足《国 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2022年12月修订版) 及《风电场工程电气设计规范》NB/T 31026—2022的要求。对于 低电阻接地方式,其短路电流值建议以满足继电保护灵敏度要求 即可,不必提出过高要求,短路电流值偏高时,事故易于判断, 过电压水平较低,但易于导致事故范围加速扩大。

6对无功补偿装置,应根据电力系统要求,并按照有关规范、规定估算补偿容量。由于目前我国无功补偿装置仍处于发展完善 阶段,因此在选择无功补偿装置型式时,应结合我国无功补偿装 置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尤其是 对大型风电场应选用技术相对成熟、实际运行可靠的型式,据此 提出推荐方案。

7智能升压变电站是今后风电场升压变电站发展的方向,智 能升压变电站设备具有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 态可视化等主要技术特征,符合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 的工业化应用要求。在按此原则进行升压变电站设计时,应充分了 解目前市场上一、二次及通信设备的实际制造能力,经技术经济比 较,选用合适、可靠且适应于智能升压变电站的…次设备。

9.3.5风电场及其升压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均应满足《绝 缘配合 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311.1的要求。

对于风电机组升压变电站,其承受的过电压主要包括雷击风 电机组引起的雷电过电压、集电线路的雷击引起的雷电过电压、风电场集电系统的操作过电压、风电场送出系统的传递过电压等, 因此风电机组升压变电站所承受的过电压是比较复杂的。2022年 前后风电机组脱网事故及后来部分风电场虽然选用了较高参数的 过电压保护装置,但是情况不是很理想,风电场过电压水平是否 有可能不同于普通配电网的情况,分析认为可能需要作进一步的 研究判断。但是自2022年后风电机组升压变电站改为选用避雷器 后,汇集系统运行要好于原来选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9.3.6电气设备布置应考虑下列因素:

1升压配电装置布置,应根据其接线、设备型式选择,简要 描述其布置情况。

2升压变电站布置,应根据升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备选 择型式及电力系统规划,简要描述升压变电站的设备布置情况, 对于分期建设、开发的工程应对本期及升压变电站的总体及其预 留位置进行说明。

3根据本工程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要求,说明电气设备的抗 震措施。

9.3.7防雷接地可考虑下列因素:

1风电场电气设备主要包括风电机组、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 置及集电线路,本节主要对前两类设备提出防雷保护方式,集电 线路防雷保护方式详见9.6节。

其中风电机组的防雷应说明其防雷保护方式与设备配置情 况;风电机组升压配电装置可能承受的过电压来源较多,如直击 雷、感应雷,以及来自送出线路、集电线路及风电机组的雷电过 电压与操作过电压等,说明其过电压防护的设备配置要求。

2说明升压变电站的防直击雷保护方式,避雷针类过电压保 护装置的布置应满足与相关设备的安全距离要求。

3根据过电压保护技术标准要求,说明风电场设备、升压变 电站的过电压保护原则及其设备配置要求。

4由于风电场面积较大,不同区域的地电阻率,甚至土壤的

腐蚀性均存在较大差异,以致有可能导致接地设计方案及接地材 料类型不同,因此地质勘察报告应对土壤电阻率、腐蚀性存在较 大差异时指出其初步范围,或者所属风电机组布置范围。风电场、升压变电站接地设计方案均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 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的要求及土壤腐蚀性对接地体安全 可靠与运行寿命的要求,说明接地装置设计技术原则及接地材料 选择原则,提出接地计算成果,需要采取的降阻、隔离、绝缘措 施方案及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5简述二次系统对防雷、接地的要求。

6对于已建工程进行扩建时,应充分考虑其原有设施的过电 压防护、设备接地等情况,在新建工程接入后,应校验其所有工 程区域与设备是否还能满足过电压防护与接地要求。

9.4电气二次

9.4.2应根据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报告及审查意见说明风电场调 度关系,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可以暂按周边风电场的接入电 力系统描述本风电场调度关系。

9.6集电线路

9.6.1简要说明风电场布置及集电线路布置、地质地形等概况。

9.6.2气象环境条件直接影响集电线路方案及塔型的选择,其中 如风速、覆冰等参数均应根据收集到的风电场附近气象站以及风 电场测风塔的测量资料进行认真核算,并依据风电场附近电力线 路设计参数等资料选择合适的参数,避免在后续设计阶段出现集 电线路设计条件及其造价的重大变化,以确保集电线路的安全性 与经济性。

9.6.3集电线路路径应考虑下列因素:

1说明集电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避免因某些因素没 有考虑到而导致所选路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应结合风电机组布置进行路径选择,集电线路路径选择应充 分考虑风电场区域规划、压覆矿产、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水文 气象条件、地质条件、交通条件、禁建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 和重要交叉跨越等,线路路径经济合理,容量分配满足升压变电 站电气主接线要求,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

2集电线路一般均应结合风电机组布置、升压变电站电气主 接线要求进行分组连接,并结合升压变电站站址选择进行技术经 济比较,据此提出合理的集电线路布置方案与回路数。对于一般 的风电场,集电线路回路数越少,集电线路长度越短,相应的集 电线路费用越低。

集电线路串接风电机组时,连接于每段汇集母线的风电机组 容量应与连接于该母线的主变压器容量相配合,避免有些主变压 器常年轻载,而有些主变压器经常过载。

对于气象条件比较特殊的情况,应对集电线路方案进行比选。 集电线路方案一般可以考虑架空线路、铝芯(铅合金芯)电力电 缆线路、铜芯电力电缆线路等,架空线路杆塔可以选用铁塔、预 应力混凝土杆、普通混凝土杆以及钢管杆等。这些方案各有优势, 应当依据地形地质条件、气象环境条件等经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一般架空线路相对造价低,适应于风速、覆冰厚度一般的地 区;对于风速超过35m/s或重冰地区,考虑到目前适应于这类地 区的塔型极少,且随着风速、冰厚的增加,集电线路建设费用将 明显上升,以致会超过电缆线路建设费用,此时则建议选用电缆 方案;对于地势起伏不大的荒地、戈壁滩,风速、冰厚一般时, 建议选用费用相对较低的水泥杆架空线路。

集电线路路径,如果需要,应与建设单位共同和有关部门签 订原则协议。

尤其对于大型风电场,应合理安排集电线路风电场升压变电 站侧终端杆的位置,避开各类交通道路与设施。

3风电场集电线路一般回路数比较多,对于具备条件的宜考 虑双回路、多回路布置方式,以降低集电线路造价。但是对于地 势平缓的戈壁滩类地形,一般选用造价较低的水泥杆,如果釆用 双回塔,由于水泥杆高度偏高而宜选用铁塔,从而使其造价不占 优势,在此情况下建议使用单回路水泥杆。

9.6.4集电线路连接风电机组台数是逐步增加的,因此考虑降低 集电线路造价等因素,导线、避雷线可以分段选择不同规格;由 于风电场一般均随集电线路架设有光缆,光缆型式可选用ADSS、OPGW及OPPC复合光缆。ADSS光缆一般架设在导线下方, OPGW复合光缆则一般架设在杆塔的顶部兼做避雷线使用。对于 全线架设避雷线时,釆用OPGW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雷暴日 较低,集电线路没必要全线架设避雷线,采用OPGW方案就会在 一定程度上增加集电线路成本,因此建议研究选用导线复合光缆 OPPC, 一方面可以解决ADSS光缆与导线之间距离紧张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在没必要全线架设避雷线时因使用OPGW 而全线杆顶架设(导线下方架设虽然也是可行的,但是与ADSS 问题类似,其与导线之间的距离难以保证),尤其对于中覆冰、重 覆冰地区,由于ADSS光缆弧垂对荷载的敏感性,《重覆冰架空输 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440—2022条文说明中要求不应使 用ADSS光缆。

对于普通地区,导线防振采用普通的防振金具是可行的,但 对于中覆冰、重覆冰地区,应特别分析说明导地线防振的措施, 如建议采用预绞丝护线条、不使用非固定型金具等。

9.6.5绝缘子类型有瓷绝缘子、玻璃绝缘子、复合绝缘子等,应 结合环境条件及当地电力公司的要求进行比选,并注意爬电比距、电弧距离等要求。

9.6.6需要结合规范要求、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设备技术要求 提出合理的防雷保护方式。

由于风电场面积很大,很多风电场在各区域的地电阻率差别 很大,导致不同区域的接地网设计要求差别也很大,因此一般应 要求在进行场地地勘时对每台风电机组位置进行地电阻率测量, 以利于通过对整个风电场地电阻率水平的把握,使提出的接地方 案更符合阶段设计的深度要求。

如果风电场各区域地电阻率差异明显,可以按区域提出不同 的接地方案,包括不同接地材料的选择。

9.6.7风电场集电线路杆型规划,对于某个风电场而言,一般可 以选择1种〜2种杆型或塔型,但是对于丘陵、山区风电场或存 在较大跨越时,可能有必要选用部分高电压等级的塔型,以满足 线路排杆的需要。因此在本阶段进行杆塔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风 电场地形、地质条件,以使杆型规划满足本阶段设计的深度要求。

对于特殊气象区,不一定能直接选择到合适的塔型,如釆用 某种杆塔代用时,应进行塔型应用论证与计算,列出拟釆用的杆 塔特性参数。

杆塔基础型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用,一般地区可选用的 型式有掏挖型、台阶型、板式、灌注桩、岩石基础、微型桩基础 等,其中前三种还分直柱式、斜柱式基础等。各种基础型式一般 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有些基础型式的施工方法也有差异,因 此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进行一定的基础型式比选。

11 土建工程

11.6升压变电站

11.6.2考虑到风电场的安全性,需对风电场的防洪工程进行必要 的设计论述。设计依据应参考国家相关的防洪标准。

11.6.3因风电场经常远离城镇,周边无市政供水和排水设施,其 供水和排水需自成系统,所以水质和标准对于处理工艺起决定性 作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常规情况下风电场有消防水系统,场地的冲洗与消防水系统 结合;无消防水系统时,可与生活水系统结合;因生活水系统多 数情况为地下水取水进行水处理,成本较高,所以冲洗水应优先 考虑与消防水系统结合。

风电场所处地多为缺水地区,同时考虑目前国家对于节能 减排和环保的要求,所以对风电场的雨水、污水应优先考虑收 集和回用。

12施工组织设计

12.1施工条件

12.1.1本条明确了风电场影响施工的自然条件。

12.1.2其他特殊要求可根据风电场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说明。 12.1.3项目法人对工程控制工期和总工期等的要求,应在施工总 进度章节中加以科学论证。

12.2施工总布置

12.2.1本条规定了施工总布置的设计内容。

12.2.2本条明确了施工工厂设施、仓库布置的原则要求,风电场 混凝土若采用商品混凝土,对混凝土生产系统、砂石料和12.2.6 条可不作要求。

12.2.4本条明确了施工供水、供电和通信系统的要求。

12.3交通运输

12.3.2本条明确了场外交通运输方案和路线。

12.3.3风电场工程检修道路对承载能力的要求较低,但却强调较 高的通行保障率,而施工道路对承载能力要求高却更强调短时的 可通过性和安全性。因此,有些情况下,施工道路采用临时通行 方案和措施可以大大节约投资。

12.4工程征用地

12.4.1本条明确了风电场工程征用地政策。

12.4.2征用地范围应结合风电场建筑物的组成,按国家住房和城

82

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及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22年12月24 日联合批准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规定执行。 建设征地方案中对于耕地、林地、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依法批准 的特殊保护区域,风电场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时,应尽量避开。

12.5主体工程施工

12.5.2质量控制措施包含冬季、雨季施工措施以及质量检验要 求等。

12.6施工总进度

12.6.1 > 12.6.2如何安排合理的工期,有时也存在业主对工期要 求过短,脱离工程客观实际的情况。设计人员应经过充分论证后 确认不合理的因素,并应实事求是的反应情况,提出现实合理的 工期方案。对编制施工总进度提出若干要求与原则,使设计人员 有所遵循。施工总进度编制应对控制工程总工期的工程和关键 项目作重点研究,采取有效的技术和安全措施,缩短建设周期。 升压变电站工期在工程实践中往往成为风电场是否能按时发电 的关键因素。

12.7施工资源供应

12.7.4对于大型基地集中式开发,存在钢材、水泥及砂石料等 主要建筑材料、施工所需主要机械和设备供应紧张的问题,项目 的施工资源供应应考虑大型基地在集中式开发时,整体施工资源 的供应情况。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工作范文的资讯,请访问:工作汇报范文
    下载文档

    看过《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自己乔迁之喜肯定很开心,在晚上的宴会上,我们应该怎么向到场的宾客表示感谢呢?同学们,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乔迁之喜贺词户主讲话,一起来阅读学习吧!乔迁之喜贺词户主讲话【1】大家晚上好!冬来菊花盛,客到

    社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立业观,适应市场,顺利就业。社会实践报告怎么写你知道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客服工作总结篇1  建立完善售后服务队伍,为服务油田保驾护航,客户在选购产品时,不仅注意到产品实体本身,在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相似的情况下,更加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因此,企业在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的同时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篇一  教育教

    四年级上科学学科的教学总结科学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认真做好科学课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工作,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计划顺

    1答谢宴主持词模板合集22023年关于答谢宴主持词模板二十篇3简洁新婚答谢宴主持词五篇42023年关于婚礼答谢宴主持词模板二十篇5答谢宴主持词范文6婚礼答谢宴主持词模板72023年关于答谢宴主持词模板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

    3选定的节约食物建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案对我们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案是为发起一项活动而写的一封具有号召性、公开性和命题性的特殊信函。提案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你确定你能写吗?以下是小编

    英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4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透护师工作计划⒈血透室工作人员,遵守无菌原则,进血透室时更换工作服及鞋。⒉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患者进血透室前,换托鞋。⒊血透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室内整洁、肃静。⒋区分清洁区、污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