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重阳节活动的目的及意义1篇
一、活动目的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孝老爱亲、扶贫助困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引导人们在注重亲情、孝敬老人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实现我县“全市新的增长极、全省发展新亮点”的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活动时间
20xx年--月--日
三、活动主题
九九重阳,敬老孝亲
四、活动内容
1、组织老年人开展科普健康讲座
邀请志愿者为老年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使老年人更注重平时的饮食保养,做到营养平衡。同时还希望通过讲解让老人本身或者子女都了解到科学地进行家庭护理,使老年人的晚上更加健康、丰富。
2、组织道德讲堂活动
请居民向大家讲述“磐安孝子”陈先生为了照顾老年痴症、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连续几年“绑”母亲骑车上班的感人故事。
五、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广大群众不仅了解了重阳节这一中国重要传统佳节的来历及习俗,而且更懂得了尊老敬老的重要意义,并从自身做起,从帮助身边的人做起。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村里各家庭要把开展好“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文化活动作为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要与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文明行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相结合,切实抓紧抓好。要及时制定活动方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2、注重创新,做好结合。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使传统节日和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与现代人际交往相结合,与市民文化需求相吻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同时,要结合实际,把中秋节、重阳节主题文化活动与社区邻居节、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活动结合起来,有声有色地开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在村里的广播中宣传过好“重阳节”的目的和意义,加大对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的宣传力度,利用多种方式宣传介绍传统节日相关知识,积极营造尊重传统节日、热爱传统节日、参与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20xx年重阳节活动的目的及意义2篇
民俗活动
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这一风俗始于东汉。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2]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6]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登高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登高避灾之俗始于东汉,当时河南上蔡有个叫费长房的术士认为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费长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从壶公入山学仙。费长房的传奇故事,在社会上造成了影响,东汉以后,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放纸鹞
放纸鹞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鹞亦现在的风筝。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作诗、饮酒、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享宴高会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等习俗,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于是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重阳节的禁忌,也形成了不少以辟邪避祸为宗旨的风俗,包括登高望远、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其实是我国重要的祭祖节日,与清明、中元节一样,都是拜祖、祭奠先人的节日。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节日,祭祖传统一直流传至今,代表着对先人的孝敬。
重阳节选在阴历九月初九,寓意久久的意思,很多人把它赋予了长寿的意思,这一天也就被称为“老人节”,代表了小辈对老一辈的祝福和孝敬。孝道为首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所以重阳节里要孝敬长辈。
感恩。由上面讲到的祭祖和敬老孝敬可以推测到重阳节还有一层感恩的意思。感恩是人的基本准则,只要心怀感恩,生活才会变得美好。
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最大的一个数字,两个九九想重叠,寓意重九,这也是九九重阳节日期的来历。
重阳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踏秋”,汉族的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xx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xx年重阳节活动的目的及意义3篇
一、活动设计意图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也需要我们去了解和传承。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以“爱在重阳”为主题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在重阳节,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走进社区的老人们联欢,请进自己的爷爷、奶奶们亲子活动、教育教学活动中了解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开展宣传调查的实践活动等多元的形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积累重阳节的传统文化经验。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
1、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2、了解一些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3、感受爷爷、奶奶多自己的关心,自己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
4、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环境创设
(一)主题环境创设。
1、收集“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
2、和爷爷、奶奶说句悄悄话。
3、重阳美食(各种糕的展示)。
4、重阳习俗(幼儿资料收集)。
(二)区域环境创设。
1、泥塑“做重阳糕”。
2、讲讲、说说“我的爷爷、奶奶”。
3、提供有关敬老内容的图书,供幼儿阅读、讲述。
4、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为爷爷、奶奶做礼物。
5、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三)游戏环境创设。
娃娃家中提供眼镜、拐杖等材料让幼儿学习扮演爷爷、奶奶,进行游戏。
(四)家园共育创设。
1、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2、说说爷爷奶奶以前的工作、本领,激发孩子尊敬、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3、各年龄段预设主题内容。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