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模拟)
地理杜淑丹2010040292 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假设
1.1问题的提出
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无论是地理事物还是地理规律,都具有空间分布特征。如何更好培养高中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呢?其中有一种提法是"构建和运用心理地图",要求学生将地理事实、地理规律等对应到基础的心理地图上,将零散的知识构建在具体的地理空间上,形成新的心理地图,以达到知识构建与整合的目的。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这种方法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测量这个作用呢?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地理成绩来反馈。
1.2研究的假设
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笔者对此作出假设,即运用心理地图后,对学生本人的地理成绩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成绩提高很大。
1.3选题的由来
在思考选题方向时,我原来的选题为:地图教学对提高学生地理成绩的影响,在中国期刊网输入"地图教学"后,出现61篇文章,主要集中在地图教学的作用及操作运用。其中一篇文章是南通西藏民族中学的李志红写的《地图教学在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方式和角色转变中的运用》,这个题目启发了我,我想到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中国期刊网输入"地图学习",出现6篇文章,其中一篇文章是湖南xxx第一中学江新平等老师写的《心理地图:一种地图学习的重要模式》让我眼前一亮,我又输入"心理地图",出现了22篇文章,他们主要写"心理地图"的构建和运用,因此我确定选题为"心理地图的运用对高中生地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文献有JONES RM写的《Geography》[1]。
2.2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文献较多研究心理地图的构建和运用,例如西南师范大学的李红梅的《高考复习中学生心理地图的构建与运用》[2],上海特级教师黄昌顺编著的《高中地理怎样学》[3]中第9到第14章主要讲各种地图图像的学习方法。
2.3文献综述小结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总的看来,当前对于心理地图的研究,多数是一些个人的经验总结与主观分析,较少关注心理地图的运用对提高学生地理成绩的影响的研究。因此有待研究者对此开展研究与讨论,提出有力的证据,引起地理教学界的关注。
3.研究的提纲与研究思路
3.1研究的提纲
前言
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假设
2.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研究结果与讨论
附录:参考文献…
3.2研究思路
[1]JONES RM.Geography「M」.New Yoke;McCraw Hill Book Company,1975.[2]李红梅.高考复习中学生心理地图的构建与运用「J」.文教资料,2008(1):137-138.[3]黄昌顺.高中地理怎样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