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自我鉴定>>毕业生自我鉴定>>乡村振兴战略论文(通用8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通用8篇)

标签:
时间:

 纸是一个中文单词,拼音是Lù西北和埃库特n、 “论文”一词常用于古典文学,意思是对话用语或思想交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的文章8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振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讨论了推进“农业+互联网”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分析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强化农业信息的数据库建立,做到资源共享,强化教育扶贫工作,并结合当地特色加大对农产品推广力度等解决对策,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业;互联网;乡村振兴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农业也要与“互联网+”经济增长相结合,让电子商务的重心逐步转移到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因此,“农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农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1“农业+互联网”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传统的农业作业和销售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智能,自动滴灌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智能电力温控技术等的普及让农作物的生长更为科学,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了产量。在农业收割方面,卫星导航定位收割机让传统的收割有了根本改变,收割的时间精确,路径明晰,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提高了收割工作效率。

   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科学种植的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农产品的销售升级换挡。传统的农业模式中,农民无法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对市场进行准确判断导致农产品价格模糊,市场售价远远高于农民卖价,电子商务的兴起有效的改变了这种困境,让农产品销售更加便捷,让农户与客户沟通更加容易,价格更加透明,在解决了销售流向后可促使农产品的品牌化生产。农村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让偏远山区的优质农产品还有了走出深山的机会[1]。

   2“农业+互联网”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业+互联网”的模式为农村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基础设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农业大数据的不健全让部分数据分割严重,无法真正的为农户提供帮助。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产业程度不高,偏远地区农户对于互联网的需求度不高,农业经营组织体系不完善,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运输等环节没有良好的衔接,农业活力不足,农户自身文化程度限制也导致农户无法与高度智能化的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农户对于品牌建设没有良好的认知,无法形成良好的产业链。

   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季节性较强,水果等产品容易腐坏,欠发达的物流让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严重,导致一些偏远山区中的优质农产品无法找到更好的销路。虽然各地大力发展“农业+互联网”的振兴模式,但是从人才角度出发,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农村地区由于条件艰苦难以留住互联网人才,而农户们又对互联网一知半解,缺乏应用能力,导致“农业+互联网”模式推广困难[2]。

   不仅如此,运营商近年来的价格竞争也让“农业+互联网”模式陷入困境,地方政府对于自身农产品定位不准,盲目上线也让“农业+互联网”模式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的为农户带来利润。

   除此以外,政府的认知偏差也是“农业+互联网”模式无法良性发展的原因之一,有的地方政府急于求成,在对市场估计不足的情况下急切的鼓励农户参与项目,造成资源浪费。

   3“农业+互联网”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

   为解决上述问题,“农业+互联网”模式首先要解决平台问题,政府要强化农业信息的数据库建立,做到资源共享,价格透明,强化平台建设,为农户提供更好的营销环境,形成良性竞争的好环境。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让农户享受更好的网络设施,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户提供基础培训,鼓励政府对农户进行帮扶,让农户认识到“农业+互联网”模式的优势。同时,随着手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也可以引导农户应用手机来了解市场需求,学习新技术,让传统农业与“农业+互联网”模式更好的进行衔接。

   不仅如此,政府要有效进行教育扶贫工作,让教育与扶贫工作形成有效的融合,让农户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到互联网的作用,移动终端的作用,在提高农户水平的同时,让“农业+互联网”的经营模式深入人心,在农户水平有了长足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简化农业经营组织办理的手续,在严格审核的同时加快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让负责人在有效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更加科学的组织农户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加工,最终形成固有的农产品品牌,有效提高销售能力,政府要加大路桥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帮助农户有效完善冷链运输,提高运输能力,让农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在降低销售成本的同时提高农产品销售量[3]。

   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特色进行农产品推广,对农业项目不盲目跟风,避免资源浪费,同时,政府要切实了解农户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种植农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带动农户对农产品的种植热情,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扩大农产品宣传,让市场对农产品有更好的接受度,从而有效提高农产品销量,避免农户的损失,让“农业+互联网”模式真正的发挥其在市场上的作用,为农户带来实际利益的同时让乡村走上振興的道路。

   4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农业+互联网”的发展也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必然,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互联网让农业产品更好的走出去,但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政策等各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所以,各级政府部门要配合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新型农业发展的规模,更加准确的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更为高效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孙亚君.浅谈互联网下农业合作社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J].山西农经,2020(07):68+70.

   [2]赵佳.“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探究——评《现代农业与互联网电子商务》[J].中国蔬菜,2020(04):120.

   [3]薛晓燕.“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驱动因素及优化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06):215-217+237.

第2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近期,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乡村振兴,我村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各村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一起商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村庄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从商讨的结果来看,很大一部分村庄只是提出一些近期工作任务,根本谈不上乡村振兴策略。因此,我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有了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形成乡村振兴合力,培养新农人队伍。农民是勤劳能干的农民,但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农耕上。换句话说,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很多农民的思想跟不上当下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方针为要求,把各行业中热爱“三农”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充实农村工作队伍,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乡村振兴合力,通过培养新农人队伍和解放思想,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人才和思想基础。

  给村干部以适当压力、发挥村民主人翁精神。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干部作为全村发展的带头人,必须要有与时俱进、居安思危的精神状态。如果一个村的村干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那么这个村庄的发展也就止步于当下,落后于未来。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制定振兴战略时,要以村民愿不愿意,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为尺度。只有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才会关心村里的乡村振兴战略,把它当成自己的事。因此,党委政府要给村干部以压力,使村干部有紧迫感,紧跟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带领村民致富,同时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精神,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在实处。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正确引导和带领下,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绘制出蓝图,把工作落实到位,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同时,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党的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因此,乡村振兴需要继续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各种资源配置的投入向农村倾斜,为实现农村振兴打好政策和设施基础。

第3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摘要:特色产业小镇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各地区的发展实践中,特色产业小镇体现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特别是在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进程中,特色产业小镇通过推动乡村产业融合、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乡村就业渠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考量,分析了产业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以xxx喀左县紫陶特色产业小镇为例,阐述了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产业小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特色小镇;资源优势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增强乡村地区发展活力,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整体实力指明了正确方向,具有战略性作用。特色产业小镇的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利抓手。乡村振兴的核心所在即为产业兴旺,因此产业小镇的建设能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挖掘特色资源,吸引各类要素和资本集聚到乡村,推动农业兴旺、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真正为“三农”问题贡献力量。

  一、发展特色产业小镇的积极影响

  (一)特色产业小镇是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大部分产业小镇的建设多是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优势,通过实现产业提质和转型等途径,不断增强产业小镇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效率,实现产业小镇的高质量发展。产业小镇通常在建设的过程中,一般会将现代农业、科技制造、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休闲观光、物流运输等产业逐步融合,推动三次产业及多种业态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原有乡村产业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二)特色产业小镇是建设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动力产业升级、产业链延长是特色产业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构建特色产业小镇的过程中,通过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培育产业集群,国内发达地区的很多特色小镇通过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为核心构建产业体系,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主题”类产业小镇,推动产业小镇产业链和供应链延长,因此有效带动了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三)特色产业小镇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的深度整合产业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乡村的产业体系,同时能够有效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直接的方式就是产业小镇能够为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就业,确保农民有收入,特别是在近两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能更有效保证脱贫的人口不致二次返贫,实现脱贫攻坚真正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喀左县紫陶特色产业小镇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现状及优势1.喀左紫陶历史悠久。xxxxxx所辖喀左县的制陶文化历史悠久,曾在东山嘴古人类遗址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裸体孕妇陶塑像,考古学家曾誉为“东方维纳斯”。辽金时期,喀左县的陶制品工艺已经非常精美,发展规模已经较大,在南哨镇梁家营子村的龙窑窑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瓷残片及垫圈残块,瓷片的釉色有白、黑酱釉等,器形以碗、盘、碟等日用品居多。我国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便对该地区的多种产品进行了评估,并将部分特色产品纳入出口的优质产品系列,并得到很多国家以及地区的喜爱和支持。现在的紫砂工艺品、日用品在北京、沈阳及东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荣富陶瓷、天王星陶瓷生产的高档瓷砖出口到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2.喀左县紫砂作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广泛分布在该地区,而且储量十分丰富,目前,已经探明有十二个乡镇发现并开发了紫陶矿产,根据专家预估,其远景储量超过十万吨。此外,通过化学测试发现,该矿产资源的铁含量高达10%上下,在烧制紫砂工艺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工艺原材料。3.紫陶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近几年紫陶文化产业初见规模,紫陶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从一百多个增加为四百余种。种类有艺术紫陶、日用紫陶和建筑紫陶三大系列产品。艺术紫陶中紫砂壶已经演变出“花鸟源头”系列,反映其产品的地域特征;红山文化系列,反映其产品的文化特征;蒙古族系列,反映了该地区工艺产品的民族特征。喀左县目前逐步打造了比较完善的紫陶工艺体系,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培育了超过两百家的企业和作坊,并引入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以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为整个紫陶工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极大扩展了整个产业的规模。喀左县以紫陶工艺而名闻国内外,拥有“北方紫陶之都”的美誉,“喀左紫砂”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xx年,“喀左紫砂壶”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银奖,20xx年,喀左县南哨街道被确定为“xxx紫砂特色小镇”;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朝阳紫砂”被列为xxx四大特色文化产业之一,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当前发展瓶颈问题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自身产业发展升级瓶颈,紫陶小镇特色产业也面临着一些亟须突破的问题:一是紫陶土矿产资源存在无序和过度开采情况,使有限的稀缺的资源没有发挥最大价值;二是人才流失严重,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薪资待遇、疫情带来的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从业人员由2500多人减少到至今不足200多人,由最多的引进外地人才60多人,到现在的不足5人;三是现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很多紫陶高端技艺均由外地制作大师创作,没有形成小镇只有的产品设计资源储备,现有工人以制作大路货为主,企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三、推动喀左县紫陶特色产业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做大与扶小并重要加快培育紫陶文化产业专业市场,政府应注重发挥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大力开拓和引进市场主体、市场经营者开拓经营三方作用,积极培育专业市场上规模、上水平,努力推动大型市场走专业化、品牌化道路。围绕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实力,以政策效应和政府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研发、人才培训、对外宣传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坚持提升企业和品牌形象。建立对重点企业帮扶制度,在土地政策、资源要素、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企业倾斜支持。对于适应市场发展的小规模工作室政府应根据实际需要,帮助企业包装项目,在市场低迷期引导企业研究相关政策支持,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和效益,政府制定出台各类奖励政策,鼓励培育小企业稳定市场份额。

  (二)创新与传承兼容一方面紫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将这样的“老字号”地理标志招牌传承辖区,需要企业大力发扬传统的工匠精神,讲求精益求精,培养紫陶产业手工技艺传承人,坚持专注提高品质,做强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和知名度。另一方面,紫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实施“大学进园区进企业”,积极和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开展紫陶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建立紫砂产品创意设计储备库,使产品从研发设计到上市销售时间真正缩短。探索紫陶产业化道路,针对消费者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强化数字赋能,通过创意改造,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渠道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三)文化与时尚元素交融加强对紫砂矿产资源的管理,杜绝资源的浪费和外流,对全县紫陶文化企业进行匹配性原料供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制定前瞻性的资源开采计划和市场开拓规划,将紫陶原料进行类别细分,围绕高档原料要注重从提升工艺上下功夫,使原材料与技艺达到完美结合。积极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利用喀左县红山、暴龙等历史元素、蒙古族文化元素及辽青瓷文化元素,研发新产品,通过视觉艺术和手法的创新,为紫陶产品注入喀左元素,展现喀左特点,打造喀左特色产业品牌,展现喀左紫陶制品独有的文化魅力;针对中档材料以及低档材料的开发,必须立足其基本属性,充分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以及艺术风格,将文化砖、外墙砖等作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建筑以及工业类陶瓷工业的建设,建立更大规模的装饰材料产业集群,并将建筑陶瓷作为主打产品,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四)招商与引才并举一是积极进行产业招商,近年来南方地区如江苏宜兴和福建晋江等紫陶文化企业,由于本地原材料供应不足,产业升级需要等因素正在外迁,喀左应积极进行对接,通过商会引荐,召开招商项目推介会等,承接产业转移。二是积极培育本土人才,发挥相关专业机构的培训优势,为整个特色产业小镇的发展提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大紫砂艺术、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训课程,探索推行从业职业资格制度,提高紫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三是引进域外人才。制定紫陶人才引进计划,在宜兴、景德镇、德化等地区引进一批紫陶工匠;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一批高学历技术人才。建立健全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将这些人培养成本地紫陶高端技术人员,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为紫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加强宣传与政策服务共同保障要加大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对外宣传上,积极与央视和相关省份的主流媒体进行对接,对喀左县紫陶文化产业进行推介;积极与外地交通部门联系,利用高铁、飞机、公交车、火车站、京沈高速路口等手段,在人群密集地段进行集中宣传推介。要积极筹建举办“紫陶文化艺术节”“创意大赛”等形式,扩大“北方紫陶之都”影响力。进一步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并严格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打造政策洼地。与金融机构协调对接,帮助解决紫砂企业资金及信用问题,支持紫陶文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紫砂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喀左紫陶品牌在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梁彬.xxx旅游特色小镇资源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

  [2]成海燕.特色小镇发展机制探讨——基于中国国情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学术论坛,2018(01).

  [3]xxx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与路径研究[J].王玮,黄春晓.江苏农业科学.2018(12).

  作者:李宝玲单位:中共xxx委党校

第4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根本,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关键。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仍面临政治素养不过硬、思想认识不到位、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不充足等挑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切实把政治领导放在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最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的队伍结构、注重人才培育等方法,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水平,落实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引领乡村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

  一、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国家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人才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乡村振兴,没有人才带头不行。需要挖掘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让人才引领和推动乡村的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其他关于农村发展的论述中也多次强调,要造就懂农业、爱农村和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一要求对乡村振兴人才也同样适用,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基层干部只有懂农业,才能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农村发展才有保障,这也是“三农”队伍的必备素养。“三农”队伍作为农村基层业务的实际开展者,必须了解农村农业状况、领悟和熟悉国家政策、熟悉农业有关业务、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熟悉农业农村市场规律,这是农村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基本要求。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和关键性产业,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和人民生活的保障。“三农”队伍必须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农村现状、农民基础,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对当地的发展建设作出合理且科学的规划设计并大力推动,充分整合各项有利资源,努力实现建设目标。爱农村,体现的是使命担当,是“三农”队伍的首要特征,也是顺利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必备的思想依据。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各类人才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必然可以有更大的作为。“三农”队伍要做产业兴旺的推动者、生态宜居的爱护者、乡风文明的引领者、治理有效的贡献者、生活富裕的促进者。要立足于农村实际状况,深刻领会政策,坚定发展农村信念,坚持从地方特点出发,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不畏艰难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爱农民,即为农民谋幸福,是“三农”队伍的基本要求。此外,农村干部还要要深入群众之中,听群众的“心里话”、拨群众的“心头雾”、做群众的“奔康事”。与农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质量兴农、绿色富农、品牌强农建设建言献策,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见效,造福广大农民群众。要与农民群众交朋友,把农民群众视为亲人朋友,作农民群众农务耕作的勤务员、农业产品的推销员、品牌建设的培育员、乡村振兴的引领员、脱贫攻坚的工作员、农民困惑的化解员。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农村基层队伍,关键在农村基层组织引领。

  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政治素养不过硬影响了基层组织的领导力政治素养是每一个基层干部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一定要把政治领导放在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最首要的位置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在各方面、各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效果。但在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组织上,政治素养不够硬的问题依旧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在一些农村基层尤为突出。这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政治意识淡漠、理想信念不坚定、不守党纪国法、为政不廉、为政不为等问题市场表现在实际的工作中。个别农村基层干部无视自身责任,罔顾党纪国法,肆意侵吞国家资源、集体利益和群众财产,对农村的宗族力量没有很好地引导,甚至加以放任,使得宗族力量成了乡村的一种势力,控制着一个村的资源,影响了农村农业的和谐有序发展。更有甚者,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仅纵容黑恶势力,有的则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或本身就是黑恶势力的代表,与黑恶势力为伍,截取大量非法利益,将农村基层作为党纪国法的真空地带。在工作表现方面,有的农村基层干部不敢担当、不会担当、不愿作为,怀着无为而治的理念,浪费和错失了发展的大好时机;有的基层干部则是置法律法规于脑后,利用职权乱作为,将权利作为替少部分人截取利益的工具;有的则是缺乏引领能力,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缺乏进取动力和开拓创新意识,工作推进缓慢;有的基层干部群众意识和法治观念淡薄,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主观的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敷衍了事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化解矛盾和纠纷不是运用法律和政策去调解,而是以势压人,以权欺人,失去群众的信任,导致工作推进愈发艰难。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造成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政治不够过硬,难以有效贯彻落实党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治领导。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引领力乡村振兴需要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创新能力顽强、敢担当、勇进取、协作好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引领群众共同推进。但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没有把乡村振兴战略与“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联系起来,没有认识到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梦”重要的一环。当然也有一些基层干部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多、参悟不透,政策水平不高,使得依法依规开展说服教育不到位,而且影响凝聚民心作用,进而失去群众信任与拥护;面对村庄现状、资源状况、产业特色、发展优势和短板没有很好地去了解把握,全凭个人主观臆断和猜想;服务群众意识薄弱,对群众的诉求无动于衷,对群众子女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问题关心帮助不够;对与群众利益的有关的事项不能实行有效和合理的监督,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没有维护好群众的正当权益;个别视野狭窄、盲目自大、保守自负,工作方法守旧单一,对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没有新方法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不强,习惯于沿用老经验、老办法、想当然的解决新问题;在面对乡村振兴中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的需求把握不准,引领文明乡风建设、特色乡土文化建设的成效不显著,使得群众心无所寄、没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队伍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品质优秀、结构合理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当前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出现了一些结构不合理、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干部年龄结构上,目前二、三产业高度聚集于城市和城市集群化发展的背景下,大批中青年农民长期在外经商务工,农村普遍缺乏新生力量,大批青壮年移民导致农村基层组织普遍存在党员老化、干部年龄偏大的现象正在逐步加剧。后备力量青黄不接,参差不齐人,基层农村组织亟须有效补充年富力强又敢于担当的干部;在学历结构上,经过多次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结构逐步得到了优化,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但总体结构还不够理想。据报道,截至20xx年底,我国有54.4万名村党组织书记,但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17.4%;抽样数据调查显示,截至20xx年底,我国农村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仅有13.9%。显然,村党组织书记这一特定群体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的比例与全国人口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的平均水平相比也高不了多少,人才水平的结构和层次明显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在干部类型结构上,乡村人才持续流失的情况也有日趋严重化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大量迁徙,导致乡村出现人才“荒芜化”的现象,既懂农业、懂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这严重削弱了基层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

  (四)后备力量不充足影响了组织带头人的选拔根据人口统计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xx年底,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为813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2049万人,城镇人口占比为58.52%。城镇常住人口的提高,显然是乡村人口流入所致,这导致了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劳动力缺失。据统计,目前中国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只有1690多万人,仅占农村劳动力的3.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人才总量不足,农村人才总量和结构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也导致了农村基层组织普遍呈现党员老化、干部年龄偏大的现象,后备力量青黄不接,参差不齐,选人难和选优秀的人才更难现象的产生。目前农村人才的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服务、支撑与引领带动作用。

  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提升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基层组织的领导力实现乡村振兴,农村基层组织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力也是关键之一。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地提升基层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领导力的核心作用,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力,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齐头并进。一是强化对基层干部的理论教育学习,深刻且积极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维护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纯洁性;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下的各项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党员党性和积极性。三是强化党组织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融合起来,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明确农村“两委”职责,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农村“两委”共同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强战斗组织。

  (二)组织学习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把其纳入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夯实基础,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引领乡村的全面振兴。培训中,一要完善培训内容,针对地方特点设计培训课程。根据地方实际,积极开展理想信念、群众观念、群众工作方法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增强政治觉悟,筑牢农村基层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分级分类培训与乡村振兴工作实际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题培训,为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添砖加瓦。二要改进培训方法,针对学员特点设计培训方式。培训中要注重能力的提高,积极探索干部培训的新方法,使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在学习中增强,观念在学习中更新,技能在学习中掌握。通过形式方法多样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引领和处理事务的能力与水平。三要加强实践体验锻炼,开拓学员视野。学习培训中注重先进典型的借鉴和引领作用,通过安排农村基层干部到先进示范村参观学习、培训交流、帮扶挂职,让他们在交流学习中借鉴成功的先进经验开拓视野,找到本村的优势、特色和与先进典型的差距,切实提升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能力。

  (三)改善队伍结构,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科学、合理、完整的干部队伍,是农村工作能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更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得以落实和推动的客观需求。改善队伍结构,一要持续优化干部年龄结构。破除唯年龄、唯资历倾向,鼓励不拘一格,大力选拔优秀年轻人才。对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要勇于打破条条框框,敢于善于提拔任用。把年轻干部选出来,培养出来,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在设定干部队伍各年龄段组成比例时,要合理且科学地安排使用各年龄段的优秀干部,不仅注重干部“年轻化”,而且体现干部队伍“老中青”模式的合理搭配,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最佳效能,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二要持续优化干部学历结构。开展干部学历提升工程,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学历提升,有助于他们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贡献者、科技兴农的带头人、先进文化的领航员,从而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学历提升,提高他们综合素质。通过正规化学习,让他们学习农村实用科学技术,增强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统领和指导农村工作的本领。学历提升,促使他们进一步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清形势,查清问题,明确方向,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同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三要持续优化干部类型结构。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优化农村基层干部的人才类型结构,坚持依事择人,多渠道、多领域选拔使用不同类别干部。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突破地域、行业、身份等界限,坚持内选与外引结合,积极探索不同地域、行业、身份优秀人员的交流任职模式,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加入农村基层组织,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四)注重人才培育,充实后备人才库的储备人才作为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注重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必须探索和建立对农村干部的长期培养机制,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储备,为乡村振兴的更好实施做好充足准备。做好人才的长期培养机制,要持续完善、优化和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后备人才库,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培养,加大从后备人才中选拔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的力度。做好人才培养,一是要坚持科学选拔,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吸收各路优秀人才。对内要拓宽人才准入门槛、广纳贤士、转变观念、革除旧弊,要善于把政治思想素质强,事业心强,具有责任感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和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人员吸收到后备干部队伍。对外可以从农村致富能人、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中积极选拔和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后备干部,从而打破地域、区位的限制,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二是要强化培养锻炼人才机制,通过人才机制的优化,积极有效的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提升学历、岗位培训、强化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后备干部的学历,提高后备干部农业经济、乡村治理、党纪国法、政策措施、乡村振兴、廉政建设等方面知识的认识,帮助其早日适应农村工作环境,为今后工作打好夯实的基础。三是要做好科学合理考核,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不仅要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动态管理,常态化做好后备干部储、备干部的日常管理和跟踪培养工作,还要实行动态化管理,坚持优胜劣汰,保持人才合理高效的流动,始终保持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充足、素质较好、结构合理,对优秀的后备干部按程序及时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班子队伍中,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为后备干部的成长搭建好舞台,做到真正让后备干部有盼头、有望头、有劲头。

  参考文献

  [1]耿蕾,李乐.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农村基层干部主动性[J].人民论坛,2018(22):48-49.

  [2]张艺博.农村基层党建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思考——基于xxxxxx基层联合党支部建设的调查研究[J],中共xxx委党校学报,2018(3):61-65.

  [3]周晓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瓶颈及对策建议[J].世界农业,2019(4):32-37.

  [4]张鹏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J].现代企业文化,2018(34):110-111.

  [5]夏玲.农民大学生学习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7):102-103.

  [6]过倩如.大数据时代农村基层干部的经济风险及其防控研究[J].农业经济,2020(09):69-71.

  [7]周楠.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实现路径[J].学习论坛,2019(11):60-64.

  [8]贺雪峰.论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基层中坚干部[J].湖湘论坛,2018(05):43-50+2.

  [9]聂继红,吴春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J].江淮论坛,2018(5):39-43.

  作者:林月丹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第5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近期,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乡村振兴,我村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各村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一起商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村庄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从商讨的结果来看,很大一部分村庄只是提出一些近期工作任务,根本谈不上乡村振兴策略。因此,我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有了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形成乡村振兴合力,培养新农人队伍。农民是勤劳能干的农民,但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农耕上。换句话说,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很多农民的思想跟不上当下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方针为要求,把各行业中热爱“三农”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充实农村工作队伍,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乡村振兴合力,通过培养新农人队伍和解放思想,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人才和思想基础。

  给村干部以适当压力、发挥村民主人翁精神。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干部作为全村发展的带头人,必须要有与时俱进、居安思危的精神状态。如果一个村的村干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那么这个村庄的发展也就止步于当下,落后于未来。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制定振兴战略时,要以村民愿不愿意,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为尺度。只有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才会关心村里的乡村振兴战略,把它当成自己的事。因此,党委政府要给村干部以压力,使村干部有紧迫感,紧跟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带领村民致富,同时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精神,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在实处。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正确引导和带领下,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绘制出蓝图,把工作落实到位,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同时,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党的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因此,乡村振兴需要继续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各种资源配置的投入向农村倾斜,为实现农村振兴打好政策和设施基础。

第6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加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乡村文化自信的缺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文化自信、乡村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要解决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缺失、承载资源退化、主流价值观念弱化等现实难题,需要在主体维度吸引乡村文化建设多元主体的参与,在载体维度坚持守正创新,在价值维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文明乡风。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①,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定贯彻实施的战略之一。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②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农民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良好的乡村文化、文明的乡风不仅能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而且能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风尚、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将文化建设纳入新时代乡村建设蓝图之中,把握乡村振兴视阈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客观分析我国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积极探求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事关如何消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课题。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的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总体战略的关键一环,是乡村振兴之魂,起着精神保障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文化生态,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推动下,即便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实现了经济上的脱贫,但精神上的贫困只能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来消解。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优化乡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利用乡村特色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传承等优秀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改变乡村传统以养殖、种植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注重发展文旅融合的第三产业,通过“互联网+文化+产业”模式,能够将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乡村文化建设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引领

  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强势城市文化与弱势乡村文化的“文化势差”,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大。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中留存文脉,得以传承和弘扬。首先,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聚集多元的文化参与主体,留住新鲜血液,让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到乡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乡村文化的优势,在乡村物质和文化建设中,培育文化自信。其次,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能够实现文化软实力向物质硬实力转变。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阵地,兴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经济基础,能够实现文化惠民,实际的激发村民文化自觉,由文化自觉达成文化自信。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主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队伍缺失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大多数村民涌入城市谋求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缺失。一方面,乡村社会空心化严重。生长于农村的青壮年群体选择进城务工,逐渐向城市迁移,为村庄考量的公共意识有所下降。此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回农村,倾向于留在城市生活、学习,加剧了乡村社会空巢化、空心化的趋势。乡村留守的妇幼、老弱群体因为受自身的教育程度、年龄、能力、价值观念等影响,难以担当乡村文化振兴的大任,这造成了乡村文化自我建设的主体缺失。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较大。难以逆转的人口外流趋势不仅造成了人口结构的空心化,更造成了乡村精神文化的空心化,随之大量人才资源流向城市,导致乡村地区人才供应短缺,传统乡村文化、非遗传承队伍后继乏人,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困境。

  (二)载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承载资源退化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需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来具象化。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普遍存在利用率低、建设失衡、缺乏乡土特色等问题。首先,在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层面,乡村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价值取向,极大的忽视了乡村地区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乡村文化活动场所也存在着场所设施陈旧、管理缺失和利用率低等问题,许多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摆设。另外,村民们对承载乡村传统文化的文物古迹保护意识淡薄,而且对民间技艺的传承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乡村文化的物质承载资源。其次,在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识载体层面,表现在村民对文化建设重视不足,重经济而轻文化,乡村文化发展欠缺活力,且由于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构成的冲击,物质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上的认同,村民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价值困境:传统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弱化

  城市文化、市场经济趋利的价值导向、经济理性对乡村社会的强势介入,导致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在交流碰撞中处于弱势地位。首先,随着大众媒体在乡村社会的普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给乡村传统价值观念带来一定冲击,造成村民普遍出现价值困惑和信仰迷失。一是价值观念泛化,传统优秀美德、乡规民约受到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一些地方普遍出现诚信缺失、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现象。二是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到市场经济趋利导向的影响,村民出现片面追求物质功利主义思想和工具化价值思想,对原有的乡村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理想信念模糊和信仰迷失。其次,村民缺乏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教育引导学生以“走出农村”为学习目标,学校教育日常给学生灌输的城市价值取向,造成乡村学生对城市生活更加向往而对乡村文化更加漠视的价值逆差。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主体培育: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多元主体的参与

  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人”,加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参与,鼓励农民、乡贤、它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之中,凝聚不同主体的作用,搭建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格局,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首先,基层政府和机关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扶持,完善相关政策,发展文化产业与乡村支柱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在乡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农民返乡就业。此外,要完善用人机制,借助“选调生“、”三支一扶“等国家政策吸引人才回流,补充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其次,发挥乡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乡贤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精英力量,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故土的有效载体,能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发挥乡贤的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力。最后,鼓励其它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社会各界都应该支持乡村公共文化的建设,建立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结对帮扶机制,加强城乡互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强扶弱的局面。鼓励高校、企业、社会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引进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智力、文化资源,对接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科研等活动,将先进文化观念、教育理念引入乡村之中,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守正创新:坚持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并举

  我国乡村社会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于承载乡村记忆的物质文化遗产,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摸底和普查工作,将承载传统文化的农业遗迹和文物古迹纳入保护名单,划好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对于民间零散的的多种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制定科学化的保护措施。对于承载着着核心技艺和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抓好传承人的培养,同时积极探索其经济价值,以达到村民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双重满足。其次,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结合当地特色,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浓厚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此外,要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旅融合的新型文化产业,将艺术设计、资金、技术融入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之中,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及消费”,以达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良性互动。

  (三)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文明乡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有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创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第一,依托阵地进行宣传,在村镇文化宣传栏、公共交通站点等常规化宣传阵地设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宣传图文材料。第二,深入基层,运用文艺节目进行宣传。在村居社区文化场所开展文艺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编排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娱乐中营造向善向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履。第一,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评选身边的道德模范、文明公民标兵、孝老敬老等典型,通过榜样激励来感召、增强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内化为情感认同,外化为行为习惯。第二,加强村镇之间文化联系,结成文明共建帮扶对子。推动经济共谋发展、“美丽乡村”共建等活动,促进村民团结和谐,形成共建文明乡风的强大合力。

  作者:徐文静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7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提要]发展乡村全域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选择xxxxxx为案例研究,从全域视角出发,总结分析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特色不明、效益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政府主导规划、突出特色主题、打造智慧平台、完善交通系统等四个方面策略,以便统筹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增加农民创收,助推松阳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农民创收

   本文为20xx年12月5日xxx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xx年xxx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打造全域旅游,推进“三旅”融合——以xxx为例”(项目编号:LC201823)

   中圖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xx年2月4日

   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顺应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展旅游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方法。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和模式。发展全域旅游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有效载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新型模式和路径。

   xxx是xxx建制最早的县,是xxx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前松阳已在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根据“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目标要求,举全县之力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域视角探索松阳乡村旅游业发展一方面可推动当地产业融合升级,增加农民创收,另一方面也希望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丽水建设大花园,把握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机遇,实现“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提供助力。

   一、松阳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松阳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近年来,xxx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立足超优生态优势和古村人文特色,大力发展高品质生态农业、旅游业和创意文化产业,以做强百亿茶业、复活百座古村、建设百里绿道、办好百场节会、打造百个艺术家工作室的“五个百”工程,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xx年的12,039元增加到20xx年的17,546元,年均增长9.9%,其中20xx年增幅居全省第三位。乡村旅游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松阳依托传统村落特色优势打造高端精品民宿,目前全县共建成民宿(农家乐)500余家,20xx年接待游客252.3万人次,经营收入1.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6%,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迎来春天。

   (二)松阳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松阳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依然尚未成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从顶层设计看,缺乏乡村旅游统一规划,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占大多数,投入少、规模小、分布散、品牌效应差,整体呈现出“小、乱、散”的发展局面。

   2、从产品内容看,旅游产品单一,形式简单,同质化竞争严重,民宿发展仍停留在农家乐水平上,未能充分发挥乡村超优生态和地域文化底蕴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

   3、从产业配套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依然有待强化和提升,接待能力低。农村交通条件差,民宿客房数量少且档次不高,卫生设施简陋,极大影响了游客体验感。休闲娱乐服务项目缺乏,内容较为单一,趣味性不高,没有形成完善的养、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

   4、从人才支撑看,松阳乡村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对旅游创意设计、规划管理、宣传营销等各方面专业人才吸引力较弱,同时乡村人口流失严重,当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和锻炼,服务和管理专业水准都有待提升。

   (三)小结。松阳乡村旅游在村景数量、地域分布和农民创收上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特色不明、效益不高的问题,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瓶颈制约。在此背景下,发展全域旅游将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出路,把乡村列入全域旅游的范畴,从全域的视角统筹乡村以及城乡发展,最终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

   二、以全域视角统筹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策略

   (一)政府主导,构建乡村全域旅游规划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构建乡村全域空间规划体系,实施差异化的乡村旅游规划导向,完善全域旅游的规划和实施机制,推广基于新技术的乡村规划管理模式。

   1、政府部门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根据各个村庄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准确定位乡村的发展方向和旅游主题,科学制定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既不盲目开发又不浪费资源,合理布局旅游要素,做到“处处皆是景”,实现景点全域化。

   2、加大力度增加财政投入,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向乡村旅游发展倾斜的配套优惠政策,比如加大对农民自主创业建设经营民宿、种植农产品等的财政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全域建设乡村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实现资源全域化。

   3、强化政府在乡村旅游品牌营销、宣传推广等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为乡村旅游从业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指导制定科学、先进、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千年xxx,田园松阳”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有效的旅游人才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服务水准,为乡村全域旅游保证人才输入,实现人才全域化。

   (二)因地制宜,完善特色主题旅游产品体系。因地制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原则。松阳田园风光资源丰富、民俗传统保存完整、生态环境优良,要着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民俗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绿色健康旅游等。作为名副其实的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样板、“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阳超优生态环境和独领风骚的农耕文明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其境域内各个乡村因其地理位置、生态资源、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特色不一,大体分为景村共生型、景区依托型、资源活化型、潜力挖掘型四种类型村庄,要分类施策,科学整合,形成特色主题系列产品。景村共生型村庄资源丰富且周边有景区,乡村旅游相对成熟,但同质化竞争严重,景观条件下降,这类村庄要突出产品特色,避免同质,提高娱乐休闲体验,着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景区依托型村庄自身无明显特色资源但周边有景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对景区依赖性强,这类村庄要加强与景区的沟通联系,完善交通设施,实现“村景贯通”,努力发展新业态。资源活化型村庄自身特色明显但周边无景区,这类村庄要坚持保护自身特色,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有规划地开发,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上。潜力挖掘型村庄自身缺乏特色资源且周边无景区,这类村庄可以从文化产品培育角度入手,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打造文创产品特色品牌,促进文旅融合。(三)协同推进,打造全域旅游智慧平台体系。松阳智慧旅游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信息化建设,将智慧旅游作为全县重点推进的旅游工作列入“十三五”规划。一要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充实全县门户网站上的旅游专题网站,结合两微一博公众号平台,完善全方位宣传体系。二要加强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后台实时监控统计客流量、游客咨询、酒店民宿入住率及旅游收入等数据,整合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并科学调整分配。三要构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为端口,向游客开放景区介绍及门票购买、周边餐饮及预定、实时交通、医疗配套等旅游管理服务,构建集个性定制和金融支付于一體的全域化、综合性旅游交易服务平台。四要探索乡村旅游线上营销模式,构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全域民宿线上预定及管理平台、农产品销售平台等,为游客提供旅游OTO服务。

   (四)内外连接,完善全域交通网络系统。交通网络是全域旅游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发达的全域交通网络将为全域旅游打通发展的血脉。近年来虽然金丽温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衢丽铁路都进一步完善了松阳交通网络系统,但复杂的山区地形仍制约着乡村旅游点的交通条件。一要构建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网络,争取早日开通高铁、机场等大型交通系统,全面完善大路网格局。二要完善农村公路网建设,加强乡村与城市、乡村与乡村之间的道路交通衔接,设立交通枢纽,建起全域旅游的“微循环”。三要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完善旅游交通专线、自驾风景道、慢行休闲绿道等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形成覆盖全域的“慢行交通体系”。松阳大木山骑行茶园是中国首个骑行茶园景区,目前已建有休闲健身骑行环线8.3公里,专业越野赛道7公里,有效串联中国绿茶第一镇——新兴镇和卯山国家森林公园、松阴溪景观带等旅游资源。可借鉴大木山骑行绿道成功案例,结合自然资源条件,打造“松阳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走廊”——特色绿道观光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项晓艳.全域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江南论坛,2019(11).

   [2]李汉勤.松阳:以“五个百”工程助推乡村振兴[J].政策瞭望,2019(2).

   [3]莫艳恺.xxx乡村旅游转型提升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11(2).

   [4]杨冬琳.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研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2018.

   [5]何跃武.东部落后地区智慧旅游发展研究——以浙江丽水为例[J].延边党校学报,2018.34(2).

第8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摘要:促进乡村振兴,是加速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核心内容,也是衡量“三农”工作质量的参考标准。因此,需要对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机制进行分析,优化当前的投融资机制,从而提升资金投入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加速实现。

   关键词: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分析

   我国乡村经济建设一路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受自身基础等诸多因素影响,与城市相比,以及存在明显差距,其滞后性也随之暴露出来。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性胜利,势必要消除城乡差距,促进乡村振兴,为广大农民同胞提供更加平等社会待遇,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利好。但是从农村资金供给机制可以了解到,当前乡村投融资机制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尝试分析当前乡村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优化现有融资渠道机制,促进乡村振兴。

   一、乡村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土地产权不明确影响资金支持

   我国土地长期执行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承包结合的双向经营方式,从而规定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与承包权,这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同胞的积极性,还推动了我国农业的有效发展,带动的农村经济提升。但是由于国家政策规定,农民没有资格抵押土地,而农民自身的资产并不充足,导致农民在需要金融信贷时,难以获得资金的支持。加之我国社会的保障体制与承包权利不集中,将其他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银行方面支持力度不大。

   (二)融资渠道十分有限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主要的资金来源都依赖中央财政拨款与地方资金,但是由于地方财政支付能力有限,很多配到资金难都没有是按拨付到位。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始终是我国农村建设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持。因此,农业与农村投资问题会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产生影响,从而对乡村振兴带来影响。由于资金安全保证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贷款存在惜贷想象,贷款比例并不乐观。在土地产权与经营规模的限制与影响下,农业难以获得来自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投入[1]。

   二、优化当前投融资机制,实现乡村经济振兴

   (一)提升财政资金落实能力

   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发展始终予以大力支持,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用于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与农村始终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分析来看,国家对农业与农村的资金支持程度,与实际情况依旧存在明显差距。自20xx年开始,中央已经下达文件明确提出,财政支出倾向与农业、农村、农民,从而保证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任务具有一致性。因此,未来中央财政部门会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财政资金问题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二)推进农村土地出让实现收益下乡

   长久以来,在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低价征用农村土地,转手以高价卖给地产开发商的行为,这种丰厚的报酬收益几乎不需承担任何风险。而这背后利益的来源是农村的耕种土地,但耕地并没有发挥出建设农村的作用,而是为城市建设发展添砖加瓦,从而形成了这种农村资源用于城市建设的畸形的现象。因此,在振兴乡村经济的关键时刻,势必要杜绝类似农村土地收益没有用于农村建设,或者是只有少部分用于农村建设的现象,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将农村土地获得的收益主要用于农村与农业发展上,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三)吸引更多资金用于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形成各项资金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发展方式。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进一步改进并完善财政资金引导政策,从而满足社会资本对风险的规避心理,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的追求,从而提高社会资本在农业与农村投资中取得的收益,促进金融与社会资本在投资农业、农村、农民时,所存在的缺乏动力问题。促使更多的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实现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多元投融资有机相结合的发展格局[2]。

   (四)金融机构进行创新,支持乡村振兴

   经过近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在支持“三农”贷款方面已经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与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目标依旧存在明显差距。为此,金融机构需要与乡村振兴深入结合,强化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在农村金融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勢必要将乡村振兴与全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基础,不断壮大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合作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建设发展。将政府猜中与金融机构构建联动机制,从而为金融支农提供弥补。

   三、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机制创新

   首先,要做到创新融资方式,我们要意识到乡村振兴并未单单是乡村自己的任务,是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事情。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时机,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在融资方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基础建设项目都会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增土地与政府占补平衡指标,例如:集中土地、土地治理等。在这些城乡建设增减挂钩指标与新增土地方面,可以在金融市场中进行融资抵押,从而支持乡村振兴。其次,要做好创新运行模式,不论乡村振兴如何开展与实施,最终都要保证农民收益有所提升,农村文明建设有所成效上。农民是乡村振兴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势必要以农民的全面参与为资金运作的基础原则。在保证农民全面参与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各项乡村振兴项目的部署与开展,提高融资效率及吸引投资建设。确保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运作与使用,并取得显著的效率[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财政资金具有领导性与带头性。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下,要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金等多元资金投入,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持续稳健进行,为之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让乡村振兴进入良性轨道运行中。

   参考文献:

   [1]杨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挑战和对策——基于xxx的调查与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9(02):60-64.

   [2]董翀.乡村振兴投融资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12(04):119-127.

   [3]李少民,张静.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和模式探索——基于国家开发银行在xxx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的投融资实践[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9(02):80-89.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自我鉴定的资讯,请访问:毕业生自我鉴定
    下载文档

    看过《乡村振兴战略论文(通用8篇)》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班主任兵法(十九):天时篇许多班主任,工作非常努力,可就是成功不了,心情沮丧;还有些班主任,想努力,却不知道怎么努力,干着急。急是没有用的,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要考虑很多其它

    学生感谢信集锦三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书信吧,书信具有明确而特定的用途和接受对象,并有固定的或惯用的格式。你知道书信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感谢信5篇,欢迎阅

    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深化卫生改革,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促进全镇卫生工作全面发展。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医院副院长述职述廉报告1  大家好!  20xx

    篇一:房地产销售学习心得  在房地产业待了这么长时间一直在销售的岗位上渐渐熟悉项目情况,学习项目知识和接待技巧。前期的续水到后期的成功销售,整个的销售过程都开始熟悉了。在接待客户当中,自己的销售能心得体会

    教师工作失误万能检讨书范文是关于工作检讨书怎么写的精选内容,内容包含了与教师工作失误万能检讨书范文相关的经典语句以及工作检讨书怎么写大全、工作检讨书怎么写范文、工作检讨书怎么写

    成长总会遇到一些挫折,而正是这些挫折,使我们不断蜕变…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感悟蜕变的演讲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感悟蜕变的演讲稿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记得小学的那段日子

    中等生评语(14篇)中等生评语篇11、在美国社会中流转着一句名言: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自已,谁还会信任你呢?老师想把这句话送给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启示,其实你是个很不错的孩子,要对自己有信心,大胆

    培训通知10篇培训通知10篇培训通知10篇培训通知篇1全区各学校、幼儿园: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努力提高我区学校管理人员、保健人员传染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训

    旷课迟到检讨书600字是关于工作检讨书怎么写的精选内容,内容包含了与旷课迟到检讨书600字相关的经典语句以及工作检讨书怎么写大全、工作检讨书怎么写范文、工作检讨书怎么写模板等相

    寒假生活周记时间是箭,去来迅疾,转眼一周又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周记里。可是怎样写周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寒假生活周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寒假生活周记1美下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