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读了《她们》,被阎连科的语言所吸引,忍不住开始看《我与父辈》。作者在这本书中回忆了自己生命中十分重要的几位男性长辈——父亲、大伯和四叔。
踏实肯干的父亲,在他身上,能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对家庭的重视、对劳作的本分、对子女的付出。父爱如山,坚韧刚毅的性格影响着作者的一生。这一辈的人是真的能吃苦,在寒天冻地里蹚着冰河去捡石块,在冬季凛冽里捯饬自留地。盖房的执着,是他对家庭的承诺,和对自己人生责任的许诺并实现。
善良宽厚的大伯,即便最小的儿子惨死在异乡,仁厚的他没有想着法子报复申诉。将心比心,痛苦深得像一口深渊,然所作所为却宽阔得如田野大地。进城务工的四叔是第一个让作者思考“生活”和“日子”的长辈。但其实四叔在城里干着最苦的体力活,也在替人顶班时受伤扣罚。但善良是这一家人的底色,即便再贫穷,温情流动在每一位长辈和孩童血脉里,弘毅坚忍、正直善良。
随着长辈的相继离去,作者悟到面对生死的真谛,也感慨作为子女我们总是把父母当成三十四十的壮年看待,还将自己停留在十几二十的青年,殊不知岁月荏苒,父母长辈已步入老年的行列。我们对父爱母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贪婪希望最后不要成为不自知的悔恨。
书中的长辈更多时候像是我们每个人祖祖辈辈的缩影,寡言少语、忙忙碌碌、善待他人、疼爱小辈……代代轮回,这便是人间温情。
读《我与父辈》;心得体会《我与父辈》读后感看到书名时,我有些犹豫,担心这本书也会如回忆录般写了无数生离死别的故事而成为一本忏悔录。翻过目录,书中的两行字吸引了我:“终于就在某一瞬间里,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与病死”,正是这文字后透出质朴与真诚使我决定读读这些有关柴米油盐故事里生老病死。
和一个朋友谈起我的困惑:读书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读或者不读、多读抑或少读,似乎没什么差别,忙碌时我也曾这么功利的想过。然而朋友平淡的叙述里却道出读书最贴切的感受:“读书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读它会有什么用,可到你遇见问题、愁肠百结时,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故事、甚至书中的人物便如海水般潮你用来,为你答疑解惑、使你心明澄澈”。我相信读过的书便也如经过的事那般,虽已过去,却仍会在某个起风的日子,在你的心头萦绕徘徊。便是这样一些原因,作者有关生死、有关长辈对晚辈生命的庇护的描述,一次次浮现在脑海,再拿起这本书……
1.清欠——自我反省“恶”之所在
虽有能力让父亲看那十元一场的电影却在那时退步缩手;违背父亲意愿,执拗地服役开始逃离土地;甚至某个瞬间里的一丝恶念。作者开始剖析自己,也开始剖析人性:“人总是这样,在来不及的时候才明白,在不需要的时候才会大方和无私,在一片推让中才会无私和慷慨”。他毫无保留地坦诚内心自私想法,袒露自己捶胸顿足的悔恨,这些内心独白椎心泣血,终于使人明白要把我们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节指骨分出一节来,让他们使用和抚摸,好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他们这一生是生养过儿女的、是有着儿女的。
2.有关死亡
在《后事》《面向死亡》中,大伯的死让作者对大伯产生了敬重。大伯并非知识分子,他既没对死亡升华到学理的境界又不知晓生死转换的轮回,可就是他那死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另一个开始的简单而又模糊的想法,使得他可以平静的面对死亡。
3.故事和语言
对这本书语言的喜欢程度超过对书中故事的关注,特别是作者在《墙里墙外》中深入浅出得把祖辈对后辈生死的庇佑写的那样真切:父亲的离世在家族完整的围墙打了缺口,从那口中吹来的风不断带走剩下的生命,家族的墙便倒下了一面,从那儿望去,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死亡了。
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只有日复一日的苦难;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只有浅吟低唱的述说;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只有纯洁质朴的情感。借助巧妙的比喻,用平实的语言和真诚的记叙,作者讲述着父辈那代人活着的人生道理。
读《我与父辈》;心得体会《我与父辈》读后感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读过纸质的图书了,长时间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让我在精神食粮的获取上也开始依赖"快餐":网络图书、QQ空间、微信朋友圈……近日,孩子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家长与孩子共读阎连科的《我与父辈》,并写出读后感。当儿子拿回这个通知时,我甚感困惑。
其实我和作者是同乡,作者描写的xxx这个地方,离我并不遥远。我的家乡在洛阳,是离作者家乡最近的大城市,也是书中描绘"父亲和周围的农民们去一趟就像生命中的远足一样"的地方。儿子也去洛阳玩过几次,但在读这本书之前,他无法想像,距离这个繁华都市百里开外,曾有过那样贫困的生活。我问儿子,假如我们家也在田湖,过着那样的生活会怎样?他竟有些兴奋地回答:"那好啊!我天天生活在大山里,你跟爸爸忙于生计,就没时间管我了。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玩游戏了。"我有些愕然,也觉得好笑:"难道没人管你,你就可以无所顾忌地玩游戏吗?就是有手机,也不一定有信号啊。"这回轮到儿子愣住了,做出了沉思状。
对本书的作者阎连科,我也并不陌生。九年前,他还是原第二炮兵部队的作家,我是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的记者。有一天我去采访阎连科,当时,他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和严重的颈椎强直正在接受治疗,已经无法端坐了,只能半倚着斜靠在床上跟我们交谈。采访的很多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而他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能坐着写东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现在这样子每天只能写两千字。"
当年阎连科在国内已是知名作家,却仍笔耕不辍,并为每天只能写两千字而惋惜,真的.令我震撼。但是,我对他的这席话并没有感同身受的理解,就如同这次我不理解语文老师的做法一样。
然而,当这本书捧在手里时,我便深深被吸引了。作者文风质朴,把对父辈的怀念、对故乡的情感娓娓道来,仿佛一气呵成,却又发人深思。它一下子把我带入到20世纪那个到处是贫穷的年代,也让我认识了生活在穷乡僻壤里的父亲、大伯和四叔,了解了他们平淡而艰辛的一生。文章中多次讲到了父辈对子女那深深的爱和情感寄托:"他们自做了父亲那一日、那一时的开始,就刻骨铭心地懂得,他们最大、最庄严的职责,就是要给儿子准备盖几间房子,要给女儿准备一套陪嫁,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有志立业。这就是父亲的事业,是父亲活着的主要人生目的之一,也是他觉得必须尽力活在人世的一种实在。"
这是作者对中国式父辈的精辟归纳与总结。不仅千千万万的农民如此,城市里又何尝不是呢?因为有等待子女上大学、工作、娶妻生子这些希冀和梦想支撑着,父母穷尽了一生,为子女付出了一切。
然而,又有多少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这份情感与坚守呢?
看到儿子也开始读这本书,而且说老师要求与家长沟通,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榨了两杯新鲜果汁,拉儿子盘坐在舒适的沙发上,跟他聊起今天的幸福生活,聊起《我与父辈》,聊起我们当年的日子。尽管我家住在令阎连科全村人都艳羡的大城市,但家境并不富裕,那时家里唯一的电器只有灯泡。记得当时我一直梦想家里能有台电视机,而妈妈正计划买洗衣机。看着她满面愁容地算来数去,刚上小学五年级的我哀求说:"买电视吧,我来当咱家的洗衣机!"妈妈先是一愣,继而湿润了眼眶。第二天放学,当我和妹妹看到家中添置的黑白电视机时,不禁欢呼雀跃。后来,妈妈并没舍得让我当洗衣机,她依然常常为我们洗衣服到深夜。而电视机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让我和妹妹至今难以忘怀。
孩子的父亲家在农村,上初中时,因为交不起五块钱的学费辍学了。开学的前几天,他每天趴在窗台上,默默地看着同学们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后来,是老师拿出当月工资给他交上学费,他才有机会重返校园,聆听那久违的上课铃声。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他发奋读书,终于考上了军校,成长为共和国的一名军官。
以前,跟儿子说这些时,他总是一脸不屑,然而今天,他不仅认真地听了下去,还跟我探讨:阎连科从小就喜欢看书,是不是从那时起,就树立了自己当作家的梦想呢?
儿子的话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些时日,我正因为跟青春期的儿子无法沟通而烦恼着,手边还放了一本刚刚网购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我常常训斥儿子:为什么现在家庭条件这么优越,各种学习工具应有尽有,你却更愿意把大把的时间留给游戏。不知道成为作家的阎连科是否有过青春期的叛逆,但我知道他的父亲,是断然没有听说过"判逆"这个词汇的。他的一生,都在用无声的话语和行动,教会孩子怎么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父亲的勤劳和忍耐,给他的子女们树立着人生的榜样;母亲的节俭、贤能和终日不停歇的忙碌,让我们兄弟姐妹过早地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的艰辛和生命的世俗而美好。这成了我一生的巨大财富,也是我写作时用之不竭的情感的库房。"
我把这段话摘抄了下来。因为它让我读懂了作为父母,身教更胜于言传。只有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给子女做好榜样,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指引他人生前进的方向。正如在阎连科身上,传承了父辈的品质:感恩、进取,为梦想奋斗不息。我想,这或许就是他取书名为《我与父辈》而不是《我的父辈》的缘由吧?
此时,我才懂得了几年前采访阎连科时他为一天只能写两千字而苦恼的那番话,也才理解了老师布置这次特殊作业的良苦用心。
感谢老师,让我在匆匆地过日子中,又找回了读书的乐趣:随主人公穿越中原大地,为他们的命运跌宕起伏而喜怒哀乐;
感谢老师,让我改变了以往强势的说教式教育,学会了用一种新的方式跟儿子沟通与交流;
感谢老师,让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精神的传承。
我不知道若干年后,儿子会不会也拉着他儿子盘坐在沙发上,因为孩子贪玩不爱学习的事情跟他说起这本书。但我会保存好《我与父辈》,继续给孙子讲述里面的故事,不管爱听不爱听,我都会告诉他:苦难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
无迹方知流光短,有梦不觉人生寒。父辈的梦想在我们,我们的梦想在未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的传承,周而复始,我们才一代胜过一代,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才会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便是我读了《我与父辈》之后最大的感受。
【读《我与父辈》;心得体会《我与父辈》读后感】相关文章:
1、百年大党光辉历程读后感
3、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3篇
4、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3篇
5、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三篇
6、《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2000字
7、2022《摆渡人》读后感
8、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9、简爱小学生读后感
10、经典书籍读后感想精选
1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12、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300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