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19世纪80年代的动画IP,一直延续至今,《变形金刚》系列还是贯通了很多人对它的记忆,从组装变化的玩具、大黄蜂和雪佛兰的联系,再到IMAX场景下的视听震撼。之所以要评价它,是为了这2个半小时的机会成本,既然已经变成沉默成本,不如能让其他还没看的人看见,用这个时间去做点别的。
虽然导演仍是迈克尔·贝,但编剧团已经完整地换了一批了。而评分从第一部的8.1直接下滑到这一部的4.8,确实是有很多硬伤,让人看完之后,毫无回味,甚至经常性看完片尾字幕的我,也快速地随着人流,走出了电影院。
第一,故事情节虽然完整,但没有起伏。擎天柱回老家,被控制;汽车人在垃圾场苟活着,霸天虎跟TRF(人类阵营)谈判,找到汽车人,没打过;找权杖;打架;吸啊吸;仪式被打断,结束。
第二,人物刻画非常差,而且人物之间碰撞的情节很生硬。除了男主有个给女儿打卫星电话但不能说话的20秒细节,女主有个打马球的出场,其余的角色,就出现,然后就没有了。如果说小女孩是对男主女儿的映射,那对女主家里人、英国首相、出场定格CG介绍的霸天虎成员、开场出现的3个小男孩又对表达人物特征,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就分别是大龄剩女、霍老爷子霸气、这些机器人我们不认识、小女孩猛,这样么?擎天柱从变坏到变坏,除了眼睛颜色的变化,女巫一吸,大黄蜂一说,然后就完成了。
所以到了最后,你还记得他们么?相比之下,10年前的希亚·拉博夫扮演的Sam,我们多少还是有些印象的`,刚发现变形金刚的仓皇、紧张,到后来和他们并肩作战。
唯一一次让人觉得有音效上的冲击,就是大圆盘升起时的“BASS”声。系列电影,在我看来像是一部剧。一般我会把他们分为两类,一类是看了续作,仍想翻出前作来看,比如《哈利波特5》、《指环王1、2、3》、《越狱》第一季、《广告狂人》全剧;另一类是放弃这个系列,比如《生化危机6》、《普罗米修斯》、《绯闻女友》第三季还是第四季?
无疑,《变形金刚5》属于后者。
最后的骑士读后感400字“请称呼在下为——最后的骑士。”
与他相遇是在夏末。他的头发是古树巨轮般的褐色,瞳孔是宝石般的碧绿色,即便我们之间隔着一个厚重的次元壁,我也可以感受到他眼里的温柔——对这个世界的温柔。
他总是穿着整洁的白衬衣,系一根黑色领带,手持双剑,伸张正义。
我曾十分不能理解那些热爱动漫的同龄人,不过一个虚构的世界,有必要那样向往吗?现在我才明白,有时候,那虚构出来的世界,可能会比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更加真实;那里的人们,身上会有我们难以找寻的珍贵品质;那个世界虽然是虚构的,却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很多。
而那个自称为“最后的骑士”的他——安迷修,所遵从的“骑士道”,正是我们这个世界缺少与需要的。安迷修所处的“凹凸世界”,强者大多毫无怜悯之心,弱者则会失去一切;若把那个世界比作塞外沙场,硝烟弥漫天际,那么他便是战火中矗立不倒的古树,用苍劲有力的枝干撑起头顶纯净的蓝天。
安迷修对于“骑士道”有着深深的执念。
“谦卑与正直是我的守则,怜悯与牺牲是我的灵魂,英勇和公正是我的荣耀。”即便是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也会向同行的人伸出援手。“别怕!”他的声线较低,带着令人安心的沉稳,就像参天的古树对枝头鸟雀的叮咛。安迷修经常会因为没有白马而被嘲笑,他也常常因为这而黯然神伤,但他依旧会遵守他的“骑士道”,令陷入泥沼的人看见生的希望,即便那人曾嘲笑过他。
尽管我已几月不见他的身影,他的“骑士精神”依旧被我铭记于心。我会在寒风中伸出手抵住那快要关上的大门,等待不远处的邻居从风雪中踏步而来;我会在窗前留下吃食,等待檐下鸟雀的驻足留连;我会对身边的每个人微笑,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我会对这个世界温柔,即使严冬侵袭,也要回以四月暖阳。
骑士先生的骑士宣言,是他一生的信仰。
蔚蓝天穹下,白衣骑士单膝跪地,一手握拳放在胸口,腰边双剑在阳光下散出灼目的光芒;他的碧绿眼瞳望向远方,目光中满是坚定,缓缓念出早已铭刻于心的“骑士宣言”——
“我发誓,善待弱者;
我发誓,勇敢地对抗强暴;
我发誓,抗击一切错误;
我发誓,为手无寸铁的人战斗;
我发誓,帮助任何向我求助的人;
我发誓,不伤害任何妇人;
我发誓,帮助我的兄弟骑士;
我发誓,真诚地对待我的朋友;
我发誓,将对所爱,至死不渝!”
年轻的骑士手握双剑,踏上征程。流云迁徙万里,浮光掠过,花开花落。骑士看过雨遮天穹,湿透屋檐;听过雷落九天,震动山尖;触过玄冰万里,凉透人心。他见到各种各样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他也曾迷茫,也曾徘徊在寂寥的山间幽谷。但是,他那碧绿的眸子,永远拥着一湾温柔的灵泉,他的信仰,亦不曾改变。
我温柔的骑士先生,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最后的骑士读后感400字久仰其大名,但在翻开此书前,我本以为不过是骑士英雄的传奇故事。读后心想:“还好,没让我失望。”
老绅士阿索隆·吉哈诺深受骑士小说毒害,竟化名为堂吉诃德,身披骑士甲,骑上弱不禁风的老马,踏上自己魂牵梦萦的骑士生活,一路上惩恶扬善,帮助弱小,弘扬骑士精神,他还收了一位待从桑丘,是个有趣的家伙,两人闹了不少笑话。在他自己看来,再正确不过的事,在外人看来,却都是滑稽可笑的。
可惜的是,他做得许多“好事”,最终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
期间,他又陷入疯颠,万幸,最终清醒过来,也深刻认识到了骑士小说的毒害之深。决定回到家中,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他本想隐居田园,但刚回到家,便撑不住了,立下遗嘱,与世长辞。
他绕一圈,很大一圈,回到起点。但,不是“零”,他又向前迈了一步。
作者赛万提斯·萨维德拉,本想以此书彻底终结败坏社会,毒害人心的骑士小说,殊不知从中创造出一位真正的骑士。
他对堂吉诃德又褒又贬,把他写得疯疯颠颠,滑稽可笑,却又写他的单纯善良,勇敢正义,恪守骑士的精神,尽管语言极尽挖苦讽刺,但不难看出,作者对于他的“头脑的产物”还是充满怜爱的。
本书中,堂吉诃德算是个“异类”,他太单纯了,成为了别人手中玩弄的对象,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他?我想还是为了作出对比。堂可以说是作者构想出的一种比较理想的不完美人类,作者将许多想推崇给世人的美好品质集于他一身,但是,又将许多他厌恶至极的品行强加于他。不像那些“主流”骑士小说,主角几乎完美无缺,也许作者专门加一些小毛病,来将其衬托的更加伟岸。但他们都是死的,唯有堂吉诃德这个矛盾体,从骑士的坟堆中高举起熠熠生辉的手并活了过来,因为生活中不乏有着他的影子的人。而对于堂吉诃德所年的社会环境,作者更是绞尽脑汁百般痛斥挖苦讽刺它。就如同堂初来乍到所遇的酒馆老板所代表的那些内心复杂狡滑,眼中只有世俗,以欺辱愚弄他人为乐之人;如同对童仆百般折磨,欺软怕硬,言行不一的农夫所代表的那批人,与堂吉诃德单纯得发傻,刚正不阿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小闹剧的结尾,更是充斥作者对旧社会的失望透顶深痛恶绝。在《堂吉诃德》这幅广阔的社会画卷中,处处是让人看到咬牙切齿的人渣,你会觉得,现实生活中怎么会有这种人?但转念一想,便痛苦万分了:生活中竟然处处都有这种人!这便是我们所处的社会了?但转念一想,便痛苦万分了,生活中竟然处处都有这种人!这便是我们所处的社会了,这也便是塞万提斯所处的社会了。
塞万提斯成功了,他达到目的,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这也便是本书的悲剧之处了。
随着情节发展,堂吉诃德的形象一点点改变着,起初他的荒唐举动或许引得我们忍俊不禁,但是最终我们对他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即便他遭到众人肆无忌惮的嘲弄和欺侮。这时候,我们也难免不时莞尔一笑,但同时辛酸的泪水也涌入眼眶。我们不能不为他感到惋惜:一个如此正直的汉子,居然无人赏识,更没有机会和空间去施行他的正义之举。尤其糟糕的是,他的一切高尚品格只能在一片嘲弄声中徒然耗尽。
最令我痛彻心扉的,还是堂吉诃德离世的画面。他的离去并无大碍,世界依旧转着,他一生所追求的也不过如此了。人性的冷漠,金钱的“神奇”,社会被批判得淋漓尽致。“他就这样在亲友的悲泣和泪水中飞长了,我是说:死了。”啊啊,作者究竟是用怎样的心情写下这句话的?他将堂吉诃德在终结之时捧上高高的圣堂,最后五个字,却毫不留情地,狠狠地将他踹入深不见底的深渊,五个字,便否定了他的一切!穷极一生的追寻,在百般嘲弄之后,只留下了莫大的悲哀,人性的悲哀!
我笑不出来,因为很疼;我更哭不出来,因为这疼钻进心里。
骑士道,在我心中是与士道,武士道齐名的。《堂吉诃德》中所展现的骑士道是有残损的,但却也恰是最核心的:仁爱,正义,顽强,勇敢,刚正,牺牲和荣誉……作者创造出这个角色,为的就是从人们内心深处唤起美好。
我国古代的“士”,日本古代的“武士”,欧洲古代的“骑士”,都有同一个“士”字,显然是翻译的问题。但这也恰恰反应出三者的共通之外,更说明了人类社会即使经过不同发展历程,其对于精神境界的美好追求,却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我坚信,用不了太久,这种品质能真正大范围地在人类社会中体现出来。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