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死面前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与想法,有的人死去轻于鸿毛一般,有的人死去却重于泰山。邱少云就是后者,他不像贪馆污吏因为受到惩罚而死,他也不像那些做了坏事的人而受到法律制裁而死。他的死重于泰山,他为战场上的同志们,为朝鲜人民,为战斗的胜利而死,他饿人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是他那舍己为人的品质却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记得我读过这么一首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去等于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我想,有的人的肉身已经远离我们,但是他高尚的品质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但有的人虽然还活着,但是他有恶劣的行为,没有尊严地留在人世,所以他被所以的人遗忘,被社会所抛弃。邱少云能够在烈火中纹丝不动,他在死的那一刻,他也同时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增加了一个亮点—尊严。对于邱少云的做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说他很傻,但是我不认为邱少云的做法是傻的,就算时间倒流,邱少云也会同样选择选择死亡,因为那是光荣的,就算有人说他是傻瓜,他也会愿意当这种傻瓜……
现在社会不断有人出现自杀、畏罪自杀……一些不珍惜生命的行为,那邱少云算是一冲动或不珍惜生命吗?我说不是,他已经养成一种习惯性,,对人民,他早就抱有给予其幸福生活的意念!这种鼓舞力才使他选择了牺牲……
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后,我改变了对生死的看法,生命固然可贵,但是怎样让生命的终点有价值就要靠在生命结束的时候结束得有尊严。
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精选邱少云——抗美援朝战争中平凡而又伟大的战士,在烈火中用自己宝贵的的生命,换来战争最终的胜利。
邱少云是个苦大仇深的人。他的父亲靠帮人推船为生,在邱少云9岁时,他的父亲被船老板活活砍死。他的母亲饱受苦难煎熬,病死床头。11岁的邱少云便抗起了拉扯年幼弟弟的繁重家务。为了养活弟弟,邱少云历尽千辛,饱受凌辱,心中充满不公世界的怨恨。后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他报了仇,雪了恨,邱少云一家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的日子
邱少云吃水不忘打井人。朝鲜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决然的投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中,狡猾的敌人突然向碉堡前的一片荒芜干草施放燃烧弹,烈火很快烧到邱少云潜伏的地方,并点燃了邱少云的棉衣,邱少云被烧得疼痛难忍。在他的不远处有一条小水沟,邱少云只要一个翻滚,爬进水沟就可救命。但他想到:自己只要轻轻一动,就会被敌人发现,不仅这次潜伏任务要失败,而且战友们还要面临更大的牺牲。于是,他强忍烈火燃烧的巨大痛苦,两手十指深深抓进冰冷的泥土里,就像一个铁人趴在那里一动不动,没发出一点呻吟,最终被大火活活烧死,并以此为代价,换来潜伏任务的成功,夺取了战争的伟大胜利!
坚强是你精神的补给,信念是你精神的拐杖。一个军队夺取胜利需要铁的纪律;一个学校要做到德智体劳全面发展,同样需要全校师生自觉的纪律。邱少云为了革命的成功,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成为遵守纪律的光辉榜样。我们在平日里经常遇到个人利益与全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当学习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高尚精神,以个人利益服从全体利益,自觉遵守国家和学校的纪律,把自己培养成为道德高尚的有用人才!
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精选“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我深思了好久、好久……
《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时期,一位名叫邱少云的战士在一次战斗中潜伏在草丛里,被敌人投下的燃烧弹烧着了。他为了不暴露目标,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后壮烈牺牲。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勇敢。不管在哪儿都要遵守那儿的纪律。做什么事都要想着你做这件事不仅代表你自己,而且代表着你所在的团体的名誉。
当我读到“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时,我不禁想:半个多钟头,该有多久呀!而且是被烈火烧着,这哪是平常人能忍受的痛苦啊!另一边,我则想起了不久前的一则报道:那是在公共汽车上,一名歹徒在偷一名女士的钱包,车上许多人都看见了,但他们却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害怕歹徒报复。你想:如果全车的人一起行动起来,会斗不过一名歹徒吗?这些人,缺少的不就是邱少云那种勇敢的气质吗?
而当我读到“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时,我不由地想到:邱少云这么严守纪律,他的集体观念多么强啊!接着,我想到我们的同学有时违反校规而导致班级被扣分,但他们却满不在乎的样子。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会关系到我们班在学校的名声。他们缺少的,正是邱少云那种强烈的集体观念。
我们做人,就是要像邱少云一样,勇敢,有强烈的集体观念,不是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