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一帮土匪冲进圆明园内,横行霸道。而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又一帮强盗闯入了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又是一场战争,又是一场噩梦,那就是抗日战争。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讲了:一九四一年秋,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诱敌上山,顽强歼敌,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五位壮士爱国、爱人民,和他们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当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的口号声时,让我感受到了日寇的残忍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当五位壮士面对通往主力部队和不归之路时,他们毅然选择了绝路,“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士一去兮不复还。”五位壮士这回是一去不复返呀!但他们的心中没有一丝的抱怨,因为他们临死时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
谁不珍惜年轻的生命?谁不渴望自由的生活?可是,为了党,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解放,五位壮士在生与死面前,义无反顾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崇高的精神!他们的浩然正气必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二篇读完《狼牙山五壮士》,我非常痛恨那些日本军,也非常敬佩那五位勇敢而坚强不屈的壮士。读完这片这篇课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通过这篇课文所讲的英雄故事,我看到了五位壮士坚忍不拔的决心和忘我的斗争精神。
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接受了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在狼牙山区与大批敌寇浴血奋战,他们巧妙的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在完成掩护任务后壮烈跳崖。
《狼牙山五壮士》似一面明亮的镜子,使我看到了自己与抗日战争所牺牲的英雄的差距。和他们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何等的优越,然而我做的又怎样呢?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遇到一些小困难就缺乏勇敢精神,畏缩不前。
读完这篇课文,我感触颇深。我觉得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英雄却实可歌可泣,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我也感到新中国的确来之不易,空前艰巨的社会主义必将落在我们这青少年的身上,要想完成历史英雄赋于我们的崇高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积极实践,努力奋进的决心。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三篇1941年9月,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了7万余人的兵力和飞机、大炮,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秋季大扫荡。其中,3500余人分多路向xxxxxx狼牙山地区扑来。
9月25日,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2营第7连担负了分路掩护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7连6班的5名战士,担负了阻击迟滞其中一路有500多日军的追击任务。
富有战斗经验的6班,利用山区的有利地形,采取节节阻击的战术,没有损失一人、一枪,就出色地按时、按地点完成了掩护任务。
完成任务后,正当大家准备循着大部队的转移路线归建时,刚刚走过岔路口的班长马宝玉,站在岔路口旁犹豫了。副班长葛振林看出了班长的心思,主动说:“班长,你就下决心吧!”看到同样是共产党员的副班长也支持自己的想法,马宝玉就果断地说:“同志们,转移队伍中,绝大多数是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男女老少,肯定走不快,如果让鬼子跟着咱们追下去,人民群众就危险了。”
3名战士对当地的地形都很熟悉,他们心中也都十分清楚,这个岔路口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山区的纵深。走这条路,会让尾随而来的鬼子威胁到转移中的根据地军民安全。而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这是一个三面绝壁、一面陡坡的孤峰、绝地。面对选择,他们毅然决然地向班长表态:“班长,你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
就这样,在共产党员马宝玉和葛振林的带领下,6班的5个人,毫不犹豫地掉过头来,向着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攀去。
为了吸引敌人,5个人还边撤边打,给鬼子造成前面不远就是我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感觉。于是,500多名日本鬼子,在一名大佐的率领下,紧追不舍地一步步爬上了陡峭的狼牙山。
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在毙伤90多名日本鬼子后,6班5个人打光了子弹。这时,他们已经退到了棋盘坨。
他们就利用险要的地势,用石头抗击日本鬼子的进攻。最后,连山顶的石头也全扔光了。5个中华民族的优秀男儿——共产党员马宝玉、葛振林,壮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当着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日本鬼子的面,砸碎枪支,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毅然跳下了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光荣牺牲。葛振林、宋学义挂在悬崖的树上身负重伤,被老百姓救出,侥幸生存。
当1分区将1团2营7连6班5名战士的英雄事迹报到军区后,时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代主任的朱良才,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正是弘扬我党、我军为人民服务宗旨,宣传革命英雄主义,推动军民关系建设的极好机遇。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向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作了汇报,并与聂荣臻共同签署了向狼牙山五壮士学习的政治《训令》。同时,他还给1分区政治委员罗元发打电话说:“人民军队永远为人民。我们的5名战士为了人民而跳崖,我们就是再困难,也一定要把他们的英雄壮举留存下来,把他们作为榜样和典型,来鼓舞和教育我们的部队和后人。”
1942年3月,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的亲自指导下,由1分区政治部具体组织,边区军民自己带着干粮和工具(当时根本就没有工钱一说,全是自觉自愿),肩扛、身背、手提,攀山崖,翻陡壁,将一块块石料,一袋袋沙子、一筐筐灰料、一桶桶水送上了海拔1000多米高的狼牙山。在狼牙山上五壮士跳崖之处,修建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
为了宣传为了人民而毅然跳崖的五壮士,朱良才不仅亲自审定设计图纸,还专门为该塔题了一首诗,刻在塔座上。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北岳狼牙耸,边疆血火红。捐躯全大节,断后竞奇功。畴昔农家子,今朝八路雄。五人三烈士,战史壮高风。”
日本鬼子听说后,恼羞成怒,于1943年用山炮将该塔击毁。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该塔又得以重建。聂荣臻元帅特地为塔题名《狼牙山五勇士塔》。“文化大革命”中,该塔又被毁。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该塔再次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内,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成了全国小学语文课中的一篇必读课文。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教育和鼓舞了好几代人。
而更为震撼人心的是,就在“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传遍抗日根据地后的不到两年内,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又诞生了两个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模一样的英雄故事。一个发生在1942年12月,在xxxxxx曹霸岗村,在日本鬼子对我根据地发动偷袭时,一个叫李连山的副排长,奉命率领一个班掩护部队和根据地的民众撤退。当全班边打边撤,撤到鸡蛋坨时,全班只剩下李连山、王文兴、刘荣奎、宋聚奎、邢贵满5个人了。他们把最后一发子弹打完后,为了不当俘虏,就和一年多前的“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跳下了60多米的山崖,全部壮烈牺牲。1943年1月,聂荣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政治部主任朱良才,又专门为他们5个人签署了一份表彰通令。另一个发生在1943年春天,当日本鬼子发动对我晋察冀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春季大扫荡”时,在房山县十渡(今xxxxxx十渡)的老帽山,负责掩护部队主力和民众转移的八路军30多人的一个排,一直打到全排只剩6名战士时,这6名战士也在子弹打光之后,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纵身跳下悬崖,全部壮烈牺牲。而这6名同志,甚至连姓名都没能留下来,他们只是被躲在远处山洞中的老百姓看到后,辗转报告给军区的。1941年,1942年,1943年,连续三年,一年出了一个“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群体,而且还全部诞生在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既不是什么偶然,也不是什么“个例”,这是我们人民子弟兵为人民而诞生、为人民而献身最生动、最真实的写照。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