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说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宗旨:那么我们的宗旨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谋取利益、与员工共同发展、推动行业进步、服务社会大众。
2、如果说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行为准则。我们的准则就是“企业意识、职业道德、绩效文化、品质追求”。
3、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就是“反对官本位的价值观,是追求职业价值与股东利益的和谐最xx”。
4、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定的员工政策。我们的政策就是就是用开放的心胸、开放的体系,聚集优秀的人才,在简单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化的工作环境的大平台上,去创造价值、追求卓越。
5、如果说企业文化是管理人员身体力行的规范,且把这些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的行为规范。我们的行为规范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创新、强调的责任、强调的勤奋;强调的品质、强调的合作、强调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6、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方法论:我们的方法论就是:知行合一。
7、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座右铭:
我们的座右铭就是:知行合一,从今天开始;万里长城,从脚下出发。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
“企业文化”在我国起步较晚,许多人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上存在误区。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主要体现在过于讲究形式,追求华丽的外表,忽视企业个性和创新等方面。
首先,有些企业将企业文化简单地认为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或在员工大会上高喊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等宽泛的口号。把开联谊会、企业内部的文体活动当成是企业文化。在企业面临困境,产品在市场上无法打开销路时,不是从深层次挖掘原因,改进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而是简单地寄希望于一句口号、几个标语,浅显地认为只要导入这些企业文化,就能使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地仅注意到了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了企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这一内涵。只有将这些价值观和理念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有些企业认为别的成功企业用一两句话就高度概括了企业文化,以为企业文化是靠专家设计出来的。于是花费巨资聘请各种管理和营销专家,费时费心费力地生硬“打造”企业文化,其结果是最终印刷出包装精良,措辞华丽的企业文化手册,以为这样就建设了企业文化,事实上这样设计纸上谈兵的企业文化是错误的。企业文化反映的是已经渗透沉淀在企业中的那些约定俗成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而不是那些企业外专业人士设计出来的蓝图。企业文化一定要大家共同接受,而不需要管理专家刻意“打造”。积淀在员工心中的价值观才能起到指导和约束员工的作用,才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再次,当前企业文化存在雷同相似的趋势。企业文化反映企业的特色和个性,是企业内最具内在恒定特征的优秀品格,是其他企业无法复制,不能购买,窃取不走的,是企业的一种宝贵资源。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照搬照抄搞拿来主义,也不能像对待经验和技术那样简单“嫁接”、“引进”,企业文化是群体文化,应由企业决策者倡导、群众参与、专业部门、人员归纳、提炼、升华而成并被广大职工认同的具有本企业共性和区别其他企业(行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部环境等众多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在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的构成成份不同,发展目标不同,所处环境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矛盾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所以企业应重新为自己定位,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迎合时尚,发掘自身独特的个性,找到能够体现自身特色的文化风格,从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来张扬这种个性,突出这种风格。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国内企业界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用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来促进企业发展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企业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这支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塑造知识型职工,培育奉献精神,为提高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因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发挥的程序最好,最终取决于文化是否能够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并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解决好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为职工服务的问题。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们凝聚到先进文化建设上来。
企业文化的树立,不仅仅是一种公司的宣传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实下去,让公司里面的每一名员工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最终的效果。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般都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诚然,利润不可少,但它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事业经营谋求提高人类共同生活,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我想像松下、迪斯尼等这样的国际公司全球化操作、本地化运作贡献社会的思维来给企业文化定位是比较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并获得合法的利润才是正确的,如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就可能出现非法人头传销诈取利益等此类恶性事件,这样的企业是不能生存的,也是为人们所痛恨的。
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一个只知道做鞋的企业充其量只是一个鞋匠,要知道文化力的竞争是深层次的,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科学,它在一个企业一旦形成定势,这个企业就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对内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使得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施,对外可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中国是企业文化的发源地,但企业文化枝干长在日本,理论研究之花又开在美国,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深入研究和不断努力实践。
要想行动落实到实处,教育监督必须要跟上,一个好的企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谓的‘铁打的营盘’就是企业文化,兵呢就要不断受到磨炼才能成才,因为人都有惰性和懒散的特点,要想把书面的理想、愿景和使命,变成日常的务实、沟通和信仰,就必须要加强教育和监督,具体来说就是要认清企业文化的含义并改变固有的
观点和习惯,严格执行企业的制度和企业文化等,当然每个企业有不同的贯彻落实方式,相同的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对人的持续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努力积累的过程,通过共同价值的不断引导来塑造员工,潜移默化地使员工接受本企业的文化,逐渐发展成具有下列精神的企业,就是:咬定发展、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科技领先、事争一流的争先精神;严细管理、开拓市场的求实精神;率先垂范、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心系企业的主人翁精神。
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再训练有素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员工手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使能高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