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第二十五回,有这样一则故事:倪霜峰,南京人,住在水西门,有六个儿子,家境贫穷,靠着自己为人修理乐器挣得微薄的一点收入,过着食不饱腹的生活。鲍文卿也是南京人,家乡也是在水西门,他的老爷是当官的,而他家境很是宽裕,因鲍文卿的老爷病故,鲍文卿也就回到了南京的水西门,在自己的家乡做起了生意。 一天,鲍文卿的乐器坏了,正好在门口遇到了一个修补乐器的人,于是,让他来修,后来知道那人就是倪霜峰。时间一长,两人就彼此有些熟悉了,倪霜峰知道自己的生意不够养活六个儿子,就忽然有了要把自己的小儿子倪延玺卖给鲍文卿的念头,鲍文卿因膝下无儿一听这一消息,开心极了,当即答应倪霜峰待事成之后,会叫人给他送去二十两银子,并当场立了过继文书,以便以后双方都不得反悔。倪延玺从此也换了姓氏,变成了鲍延玺,倪霜峰因此也得到了那二十两卖儿的银子。 这则故事里,我仿佛看到了倪霜峰是那么的无奈和无助,为了区区二十两银子,不得已把自己的亲生骨肉忍痛卖给了一个才刚刚相识的人,一纸过继书文成了倪延玺的卖身契。看了这则故事,我忽然想到了《绍兴晚报》在XX年8月30日第7版上的一则报道:河南“四胞胎”北京乞讨,引来众人相助,特别是绍兴酒老板的一纸协议捐助,让四胞胎从此不再乞讨回到了家,一方有难,百方相助,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体现出来的优越性。想想倪霜峰的卖儿和倪延玺被卖的遭遇,实在是觉得同情和怜悯,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感叹:倪延玺,你真是生不逢时啊!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