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专家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名词,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专家。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学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学问全境就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与追求,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政治学由政治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经济学由经济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凡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有哲学家之实。他们是专家,但又超过专家;他是通人。这一点总是为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家的人所忽略。
⑵假定某人为考据专家,对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详述原委,作一篇考证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两三倍;但对今日政治经济社会的局面完全隔阂,或只有幼稚的观感,对今日科学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对于历史文化的整个发展丝毫不感兴趣。这样一个人,只能称为考据匠,若恭维一句,也不过是“专家”而已。又如一个科学家,终日在实验室与仪器及实验品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这样一个人,可被社会崇拜为大科学家,但实际并非一个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残废就与身体上之足跛耳聋没有多少分别。
⑶再进一步。今日学术的专门化,并不限于科门之间,一科之内往往又分化为许多的细目,各有专家。例如一个普通所谓历史专家,必须为经济史专家,或汉史专家,甚或某一时代的经济史专家,或汉代某一小段的专家。太专之后,不只对史学以外的学问不感兴味,即对所专以外的史学部分也渐疏远,甚至不能了解。此种人或可称为历史专家,但不能算为历史家。片段的研究无论如何重要,对历史若真欲明了,却非注意全局不可。
⑷今日学术界所忘记的,就是一个人除作专家外,也要作“人”,并且必须作“人”。一个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讲,是“全人”,由学术的立场讲,是“通人”。我们时常见到喜欢说话的专家,会发出非常幼稚的议论。这就是因为他们只是专家,而不是通人,一离本门,立刻就要迷路。他们对于所专的科目在全部学术中所占的地位完全不知,所以除所专的范围外,若一发言,不是幼稚,就是隔膜。
⑸学术界太专的趋势与高等教育制度有密切的关系。今日大学各系的课程,为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舍本逐末,基本的课程不是根本不设,就是敷衍塞责,而外国大学研究院的大部课程在我们只有本科的大学内反倒都可以找到。学生对本门已感应接不暇,当然难以再求旁通。一般的学生,因根基的太狭太薄,真正的精通()谈不到,广泛的博通()无从求得;结果各大学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识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专门研究,又不能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近年来教育当局与大学教师,无论如何的善于自辩自解,对此实难辞咎。抗战其间,各部门都感到人才的缺乏。我们所缺乏的人才,主要的不在量,而在质。雕虫小技的人并不算少。但无论做学问,或是做事业,所需要的都是眼光远大的人才。
⑹凡人年到三十,人格就已固定,难望再有彻底的变化,要做学问,二十岁前后是最重要的关键,这正是大学生的在校时期。品格、风趣、嗜好,大半要在此时来作最后的决定。此时若对学问兴趣立下广泛的基础,将来的工作无论如何专精,也不至于害精神偏枯病。若在大学期间,就造成一个眼光短浅的学究,将来若要再作由专而博的功夫,其难真是有如登天。今日各种的学术都过于复杂深奥,无人能再望作一个活的百科全书的亚里士多德。但对一门精通一切,对各门略知梗概,仍当是学者的最高理想。二十世纪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最有趣的时代,今日求知的时会也可谓空前;生今之世,而甘作井底之蛙,岂不冤枉可惜?因为人力之有限,每人或者不免要各据一井去活动,但我们不妨时常爬出井外,去领略一下全部天空的伟大!
《大公报》(重庆版)1940年2月4日“星期论文”专栏
小题1:第⑴段中“死抱一隅之见的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下列对第⑶段中画线句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表明作者在这之前已经从另外一个方面或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B.过渡到下文从学科内部细分的现状这一角度论证专家要注意全局。
C.提示下文对专家在学科研究中要注重全局的论证深入了一个层次。
D.强调作者对“历史专家”与“历史家”的区分,进一步反对只专一门。
小题3:第⑸段中作者认为造成“学术界太专的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联系上下文,为第⑸段画线句选项填空,简述理由。(3分)
⑴也更⑵既又
小题5:联系全文,概述培养“通人”的重要性。(4分)
小题6: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分析他为什么是通人。(不超过45字)(3分)
鲁迅朱光潜马克思爱因斯坦
试题答案:
小题1:只关注自己的研究方向、方法与立场的人(程度1分,关注点1分)
小题2:D
小题3:大学轻基本课程,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一点1分)
小题4:⑵“真正的精通”与“做深刻的专门研究”照应,“广泛的博通”与“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照应,根据后者的并列关系可以判定;作者主张要“广泛的博通”,“真正的精通”虽然程度较深,却不是作者要强调的,据此判断。(选项1分,答对一点理由即得2分)
小题5:培养“通人”,有利于追求学问的全境,有利于做一个“十足的人”,有利于青年的长远发展,也符合二十世纪的时代需求。(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小题6:鲁迅在我们中国文坛、教育乃至革命上,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所以说他是“通人”。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哲学领域有杰出贡献,在数学等领域也有独到发现,所以说他是“通人”。(任选一个人物,涉及一个领域2分,涉及两个领域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从原文“学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很容易从反面推断出“死抱一隅之见的人”具体指的是“只关注自己的研究方向、方法与立场的人”。
小题2:
试题分析: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准确地把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综合分析理解在四项选择中选出一项符合题意的选项。从原文“今日学术的专门化,并不限于科门之间,一科之内往往又分化为许多的细目,各有专家。例如一个普通所谓历史专家……此种人或可称为历史专家,但不能算为历史家。片段的研究无论如何重要,对历史若真欲明了,却非注意全局不可”看,“再进一步”是从结构上更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而“‘历史专家’与‘历史家’”只是作者证明观点所举的一个例子,应从论证层次分析,而D项分析的是例子的具体内容,根本与要求不搭界。故选D。
小题3:
试题分析: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从原文“今日大学各系的课程,为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舍本逐末,基本的课程不是根本不设,就是敷衍塞责,而外国大学研究院的大部课程在我们只有本科的大学内反倒都可以找到”可筛选整合出,“为”是标志,后是答案。主语是“大学”,所以为“大学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轻视(不重视)基本课程”。
小题4:
试题分析:在两项中选出一项并进行分析,这是关联词语在一定语境中的运用。从后文“结果各大学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识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专门研究,又不能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可推断出,是并列关系。画线句中“真正的精通”与下文“做深刻的专门研究”照应,“广泛的博通”与下文“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照应,根据后者是并列关系可以判定应选并列关系的⑵;作者主张要“广泛的博通”,“真正的精通”虽然从字面上程度较深,却不是作者要强调的,作者强调的是大学生这两方面都不行,据此判断。理由答对一点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对原文充分阅读,分别找出作者说明培养“通人”的重要性。先写“培养‘通人’”,然后找“重要性”,从⑶中“片段的研究无论如何重要,对历史若真欲明了,却非注意全局不可”可概括出“有利于追求学问的全境”,从⑷中“今日学术界所忘记的,就是一个人除作专家外,也要作‘人’,并且必须作‘人’。一个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讲,是‘全人’,由学术的立场讲,是‘通人’”可概括出“有利于做一个‘十足的人’”,从⑸中“雕虫小技的人并不算少。但无论做学问,或是做事业,所需要的都是眼光远大的人才”可概括出“有利于青年的长远发展”,从⑹中“但对一门精通一切,对各门略知梗概,仍当是学者的最高理想……但我们不妨时常爬出井外,去领略一下全部天空的伟大”可概括出“符合二十世纪的时代需求”。
小题6:
试题分析:首先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在对原文的理解基础上,运用文中作者对“通人”的表述,概述该人在各个领域的成就,最少两个领域,不然不能说是“通人”。写完理由之后,记住最后要写“所以说他是‘通人’”。
专家与通人文章分析⑴丰富多彩的节日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也引发了我们许多的联想。
⑵节者,接也。事物都是接续前进的,有节有序,走走停停,走过一节,再拔一节,这是一个生命动态的过程。这首先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因所处位置不同,就分出二十四个节气。从春到冬节节递进,就这样走过了一年。人的成长也有“节”,从孩童时节、学生时节、工作时节、直到退休后的晚年时节,所以社会规定了儿童节、青年节、老人节,从小到老就这样一节一节度过了一生。植物的生长也有“节”,最典型的是竹子,竹管中空外直,美则美矣,但每隔尺许必得有一停顿,然后接着长,是为一节,如果一直到顶,就不成材,就不堪为用。务过农的人都知道玉米拔节,夏季的夜晚浇过一场透水,你在玉米地旁听吧,劈啪作响,那是田野里生命的交响。
⑶节者,结也。古人在无文字之前就发明了结绳记事。顺顺溜溜的绳子上打了一个结,必是有事要记住,平平常常的日子里规定了一个节日,必是有事值得纪念。值得纪念的有好事也有坏事,好事如“八一五”日寇投降纪念日,坏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好事纪念,是为发扬光大;坏事不忘,是为警惕小心。节是一个社会运行中的坐标。一个国家规定国庆节,是让国民知道立国不易,忘了国庆日就是忘国;一个民族用最典型的风俗礼习来过自己的节,是提醒同胞不要忘祖。节,是在时间的长绳上打了几个结,叫我们一步一回头,积累过去,创造未来。
⑷节者,截也。它专截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再以这日子为旗帜,去选择截取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人群,从而强化生活中不同的个性。青年人有青年节,老年人有老人节,妇女有妇女节,基督徒有自己的圣诞节。节有最小者是每个人自己的生日,最大者是全地球人每365天过一个元旦节。我有时突发奇想,现在人们还没有找到宇宙大爆炸诞生的那一日,如果找到了那一天,又找到了外星人,大家同庆宇宙的元旦节,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⑸知道了节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就会格外地珍惜它。节既是时间的概念,就是在提醒我们生命的流失。我曾发问,是谁发明了“年”这个东西,直将我们的生命寸寸地剁去。我们一方面要节约生命,勿使岁月空度;另一方面又要承认节序难违,不强挽流水,而要重在享受生命的过程。节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就是要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群、多少民族、国家和组织就有多少个节日,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生日。它提醒我们每当节日来临时不要忘了相互庆贺,邻国国庆要发个贺电,亲友生日要送束鲜花,青年人不要忘了父亲节、母亲节和重阳节。节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互相联系的纽带,是一个爱的纽结。
(选自《先方后圆》,有改动)
问题:
9.文章第⑵段是从哪三个方面阐明“节者,接也”的。(4分)
答:
10.请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对“结”和“截”进行解释。(4分)
示例:节者,接也。是连接的意思。指事物都是接续前进的。
答:节者,结也。节者,截也。
1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第⑸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剁”的妙处。(4分)
答:
12.请根据文中“节的联想”三个方面的内涵解读“端午节”。(4分)
答:
答案:
9.宇宙运行的规律;人的成长也有“节”;植物的生长也有“节”。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筛选。完成此题时,要先标语序,然后再进行筛选概括。通过分析,3、4句是围绕“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展开的;第5句是围绕“人的成长也有‘节’”展开的。6、7句是围绕“植物的生长也有‘节’”展开的。
10.示例:是打结的.意思。指记住值得纪念的日子。是截取的意思。指选择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日子。解析:此题既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又考查仿写。完成时,应先分析示例的句式。
11.“剁”是一个动词,将“年”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无法挽回。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和把握。说明文的语言分为“生动形象”和“准确平实”两种。而这个“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完成时,可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思考。
12.端午节是我国农历的5月5日,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纪念这个节日是让人们发扬光大屈原的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有着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色彩。(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和把握。完成此题,必须正确理解“接也”“节也”“截也”这三个词语。
专家与通人文章分析专家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名词,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专家。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学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学问全境就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与追求,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政治学由政治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经济学由经济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凡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有哲学家之实。他们是专家,但又超过专家;他们是通人。这一点总是为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家的人所忽略。
假定某人为考据专家,对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详述原委,作一篇考证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两三倍;但对今日政治经济社会的局面完全隔阂,或只有幼稚的观感,对今日科学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对于历史文化的整个发展丝毫不感兴趣。这样一个人,只能称为考据匠,若恭维一句,也不过是“专家”而已。又如一个科学家,终日在实验室与仪器及实验品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这样一个人,可被社会崇拜为大科学家,但实际并非一个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残废就与身体上之足跛耳聋没有多少分别。
再进一步。今日学术的专门化,并不限于科门之间,一科之内往往又分化为许多的细目,各有专家。例如一个普通所谓历史专家,必须为经济史专家,或汉史专家,甚或某一时代的经济史专家,或汉代某一小段的专家。太专之后,不只对史学以外的学问不感兴味,即对所专以外的史学部分也渐疏远,甚至不能了解。此种人或可称为历史专家,但不能算为历史家。片段的研究无论如何重要,对历史若真欲明了,却非注意全局不可。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