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学会看包装
1、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过买东西的经历,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里面有不少的学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买东西的学问”。(板书课题)
2、出示课件:班级要开联欢会,需要买很多东西,生活委员雯雯忙得不可开交,你来帮帮她吧。仔细看看这两种零食,哪种可以购买,哪种不可以购买呢?为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发表意见。
4、老师:我们所看到的这两张图是两种商品的包装。正规商品的包装上一般都有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等内容,这是我们了解商品的重要渠道。
5、观察下面这几种商品,完成“观察记录表”,看看同类产品有哪些共同的信息?
6、下面这三种商品标志你见过吗?在哪种商品标签上见过?他们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课件介绍)
活动二:避免购物小麻烦
1、在购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避免购物带来的麻烦和纠纷。
2、看看下面这两位同学的购物经历,你有什么建议?
3、你觉得我们在购物的时候,为了避免麻烦和纠纷,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教师总结:出示《小贴士》
5、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教师适时补充:要记得索要发票),出示《知识窗》
6、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上购物越来越多了,你对网上购物有哪些了解?
7、你觉得网上购物应该注意什么?请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8、教师总结:看来购物真的是一门学问,我们在购物时要学会通过商品的包装、标签了解商品,还要通过一些小妙招避免麻烦和纠纷,网上购物更要慎之又慎。
买东西的学问教案一、目标:
让学生知道本地的商业场所和选购商品的有关常识。
在逛商场时遇上如何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在逛商场时遇上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要这样灵活的去处理
二、难点:
如何购买商品和享有哪些权利
三、重点:
识辨购买商品的真假。
四、导入
师问:“你们自己买过东西吗”?
学生回答:“有”
师问:“买过什么东西呀!”
学生回答:“买笔、零食、笔记本、文具盒、娃娃??”
师:“你们真棒、真不错,都已经自己有买过东西的经历了,这说明了同学们已经开始接触社会生活了,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了。同学们发现没有,你们单独买过的东西,大都是一些小食品或是学习用品。而一些贵重的,花钱多的东西,家长是不放心你们自己去买的,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我们不会买东西,也不会讲价、也不知道质量好不好、
怕被人骗……”
师:“同学们都意识到了这些,你们真棒。
”是的,父母不放心我们自己去买一些贵重的,花钱多的东西,重要是怕同学们不会挑选质量好的商品、不会还价。
同学们也知道有些人很会买东西,花钱不多,可以买到物美廉价,称心如意的东西。有的人不会买东西,花了不少钱,买来的的东西质量不好,不称心。说明了买东西还真有学问。
五、进入课题:
(一)买东西的学问
同学们,我们平时无论是在商场、超市、商行、小店、摆摊买东西可是大有学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先来学习“买东西的学问”
1、你逛过哪些商场、超市、商行、小店、甚至是在摆摊,买过哪些种类物品?
2、怎样轻松愉快的购物,怎样挑选称心如意的物品呢?请你跟全班同学说一说你在那买过的商品种类,同时谈谈买东西的经验和经历。
师:买东西真的是挺有学问的,把你们的经验,,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
生:1、我在百佳汇、家旁边的商场小店买过吃的东西,也在市场和学校摆摊买过吃的。
2、我在商场、超市、商行、小店、甚至是在摆摊都有买过笔和零食。
3、在买零食吃时我会看他们的保质期
4、在买玩具和学习用品时我会看他们质量好不好.
师:同学们都自己买过了东西,这很好,也证明了你们开始一步一步的接触了社会了,你们在买东西时也都注意到了购买商品的一些常识,那么现在有个同学他要学英语了,他想买个复读机,你们帮他出出主意吧!
生:
1、要他们开发票
2、保修卡
3、听音量好不好
4、注意看有没有损坏的按键。
师:同学们都意识到了这些很好,但我们消费者在消费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无论是购买商品还是接受正当的服务,都要向经营者素要发票(信誉卡、收据)等凭证,并要仔细看清发票(凭证)内容,防止笔误;同时,还要注意查收商品包装内的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等有关手续。
2、要妥善保管购货凭证(服务单据)合同、商品保修卡等有关手续,尤其是实行“三包”的商品购物凭证和手续,避免丢失和毁损。
3、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与经营者交涉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时,都要提交由关凭证作证据,同时还应注意收集和保护现场及物证,以便查清事实,明确责任。
学生齐读:广大消费者在消费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无论是购买商品还是接受正当的服务,都要向经营者素要发票(信誉卡、收据)等凭证,并要仔细看清发票(凭证)内容,防止笔误;同时,还要注意查收商品包装内的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等有关手续。
2、要妥善保管购货凭证(服务单据)合同、商品保修卡等有关手续,尤其是实行“三包”的商品购物凭证和手续,避免丢失和毁损。
3、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与经营者交涉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时,都要提交由关凭证作证据,同时还应注意收集和保护现场及物证,以便查清事实,明确责任。
过度:如果你的妈妈做菜时没了盐巴,要你去买你应怎么看这盐巴买回来妈妈能不能做菜呢?或是你爸爸让你去买点感冒药回来,你去买时又怎样购买呢?
生:1、看保質期,生产日期。
2、学会看商标
3、厂址、厂家
师:同学们,能注意到了这些,真棒。
那么在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注意什么呢?
1、购买带有“食品标签”的食品才能保证您的安全健康。
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食品标签的主要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重量、使用方法、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质期、厂名、厂址、产品标准代号、批号等。
2、不要购买标签内容不全的食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最不能买的是三无食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的食品。发现出售伪劣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可向当地工商部门、卫生防疫站、消费者协会举报。
学生齐读: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注意什么?
1、购买带有“食品标签”的食品才能保证您的安全健康。
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食品标签的主要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重量、使用方法、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质期、厂名、厂址、产品标准代号、批号等。
2、不要购买标签内容不全的食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最不能买的是三无食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的食品。发现出售伪劣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可向当地工商部门、卫生防疫站、消费者协会举报。
总结: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的知识,放学后可以告诉你的家人及身边的朋友。
让他们也都了解一下。让我们运用购物常识,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和生活的强者。
买东西的学问教案1.知识:
(1)理解买东西需要注意的学问,识别包装上的信息。
(2)掌握商品包装的信息,商品的价格,保护自己的权益。
2.能力:
(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识别包装上的信息。
(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合理地去买东西。
(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现价格中的小秘密。
(2)感受消费者如何去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
1.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本课所带给自己的思考。
2.了解和感受我们在买东西时应该如何去做。
【教学难点】
1.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把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拓展和延伸。
2.感受消费者的自我保护。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识别包装上的信息
1.播放课件:识别包装上的信息。
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研讨:
(1)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平时购买东西时包装上有什么信息呢?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把自己讨论出的重点,记在自己的本子上。
(3)教师请班上几位同学,进行发言。
活动二:价格中的小秘密
1.播放课件:价格中的小秘密。
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研讨:
(1)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怎样去发现价格中的小秘密?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把自己讨论出的重点,记在自己的本子上。
(3)教师请班上几位同学,进行发言。
3.走入主题。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在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解释重要的概念。
活动三:消费者要自我保护
1.播放动画:消费者要自我保护。
(1)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讨论:我们在消费时,如何去保护自己的权益?
(2)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出相应的时间,针对书本的内容进行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发言。每组派代表,对书本内容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4)教师把学生的发言记录在黑板上。
2.设计。
(1)引导学生根据书本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场景进行延伸。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场景,进行设计。
3.自我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2)教师请班上的几位同学,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今天自己所学的内容。
【作业布置】
1.阅读本课内容。
2.把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和父母,朋友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买东西的学问
识别包装上的信息
价格中的小秘密
消费者要自我保护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