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的建设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各科教师、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者。班主任的工作就性质而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管理。那么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要“教育为主,严格管理”,即“恩威并施”,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教”是目的,“管”是手段
“管”和“教”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着的方面。“教”是目的,“管”是手段,班主任通过大量的、日常的管理工作诱导和教育学生、寓“教”于“管”之中。然而这种管教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一些班主任勤恳地工作,一心扑在班级管理工作上,效果却因人而异。如果过分强调管教的功能,忽视被管教者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只能事倍功半,会感到很累。有人对于班级管理,行政管理的成分多,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成分少,教师总要求学生这样那样,完全按班主任的意愿去干,很少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这其实是以班主任为中心,把学生放在从属地位,这是一个认识误区。这是由于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找到恰当的工作方法。在班级管理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引导,敢于放手,逐步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地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十分有利于班级管理。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工程,除要讲究技巧外,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师生间一旦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班级管理就会变得得心应手。
敏锐观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
洞悉不同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在施教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班主任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及时帮助“清理路障”;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时,班主任及时帮助排忧解难。班主任应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班主任,哪里就有班主任的身影。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班主任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事无巨细,时无长短,只要是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班主任都应该主动地去关心去做。中学生由于阅历浅、经验少,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我们应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班主任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唯有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沟通。人们常说“理解万岁”,理解是宽容的体现,是情感的贴近,是心与心的碰撞。理解能避免疏远、对立,理解能化解矛盾。理解是粘合剂,将师生之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善用批评技巧,贴近学生心灵
批评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批评的难处常常不在于内容的尖刻,而在于形式的巧妙。为达到既教育好学生,又不伤害师生间的感情的目的。我们应注重批评的技巧。批评并非需要大声呵斥,它可以是微笑的,也可以是和颜悦色的,重要的是达到预期的结果。
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把教师的肯定看作一种精神需要,一种上进的动力。我们应力求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具体方法有:第一,通过给学生传小纸条的书面形式,或个别谈话等形式,悄悄地批评教育学生。一般情况下,不把学生请出教室、带到人多的地方训斥,更不应动不动就把学生请到学校领导的办公室。第二,不在家长面前痛陈学生的不足之处。面对学生家长,应先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轻轻带出学生美中不足的地方,紧接着与家长一同商讨教育方案。这样做既不损家长的面子,也调动了家长的教育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认为教师够朋友,心甘情愿地听从教师的教导。
班级管理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感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充分发挥出自主的创造性,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劳动、生活中去。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