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也能折射阳光。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变迁,我和父亲有着深切的体验。
父亲出生于1945年,1966年高中毕业回家务农,当他背起铺盖准备和村里的小青年外出做泥瓦匠时,村支书找到了他,让他在村里做教书先生。父亲一人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兼职给大家上美术课。
那是一座泥土筑成的学校。房子是土的,操场是土的,课桌是土的,通往村外的路是土的,就连学生娃娃也是满脸泥土……父亲做梦都想在亮堂的教室上课,有光洁的墙壁、黑亮的黑板、明亮的窗户,但梦想就像是水中月、镜里花,让人无限憧憬却又遥不可及。
虽然环境差,父亲的人生在当上了教书先生后却出现了勃勃生机。他手把手带的学生有的考上了中专,有的考上了师范学院,女儿也考上了卫校……忽如一夜春风来,恢复高考后从村里走出的第一批优秀人才,像接连投出的石子,在村人的心湖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涟漪。父亲频频被邀请出席村里大大小小的婚宴、酒席、满月酒……他的尊敬以前只来自于学生和学生家长,现在更来自于整个村子。
国家政策的利好让父亲也有了新梦想。他开始着手复习功课,积极备考。数学老师自然不惆怅数学,语文和政治却要下功夫。每天和学生们一起做题、一起背诵。天遂人愿,父亲考上了民师班,成了一名事业单位的公办教师。
那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秋天!草丛里,蟋蟀低沉地哼着秋歌,两只美丽的彩蝶收起翅膀,停驻在青色的槐树枝上。琅琅的读书声早已飘散在校园秋天的暮色中。父亲微闭双眼,倚在一棵开满金色桂花的树干上,他蓦然感觉,一道金黄色的霞光,拨开沉沉的暮色,照进了心田。
从民师班毕业后,父亲因为工作出色,被任命为中学校长。我们家虽然贫寒,但孩子个个争气——二姐通过自学拿到电大文凭,三姐和我先后考上大学,哥哥取得了全国通用医师证,后来开了一家诊所。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今年74岁的父亲总是告诫我们姊妹五人,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是一个内向的人,这也注定了我只会埋首做事,而所谓的圆滑、谄媚、世故,在我这里难有容身之所。工作若干年来,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我只坚信一点——撸起袖子加油干,总会发光。
我可以说是赌赢了,因为我的确收获了认可。也许于我而言,这些年来收获最大的就是这一份沉甸甸的归属感。
现在,我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书。这对于有些虚荣的我,多少有点自卑。因为我的师范同学都在城里教书,而无任何人脉的我只有留守乡村。可是自从我开始发表作品,逐渐接受当地一些媒体的采访后,我才真正认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含义。
命运从来垂青有准备的人。我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面对帮助我的恩师、朋友,我永远心存感激。当有幸被任命为当地作协副主席时,有人问我用了什么办法?我说其实什么办法也没用。当凝聚着心血的诗歌、散文,在全国各地的报刊发表;当我教的学生成绩有了提高,家长有了笑靥;我内心的满足感超过任何形式的奖励,那种至高无上的精神信仰,让我信心大增。
风雨70载,祖国记录了父辈和我的足迹,引领着我的成长道路。每当我身处困顿时,总有一缕霞光照耀。我像小小的一滴水,融入了祖国建设的洪流,虽然很不起眼,但我却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我与我的祖国征文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新中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伟大领袖毛主席庄严的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全国上下一片欢呼。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我的祖国地大物博,富饶辽阔!发展迅速,欣欣向荣!从古至今,中国有多少祖先留下的奇迹:宛如巨龙的万里长城,高耸挺立的东方明珠,蜿蜒起伏的京杭运河……还有多少美丽的风光:杭州的西湖、黄山的青松、台湾的蝴蝶谷、桂林的山水……
20xx年8月8日,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迈出了精彩的一步。举世瞩目的开幕式盛典,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自豪,我也不例外。开幕式上,当那幅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就仿佛把我带入了过去的时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一一展现在我眼前。当一个个精彩绝伦的表演和动感灯光、字幕效果在我眼前闪现的时候,我想说——祖国,我为你骄傲!20xx年9月25日,中国在航天历史上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神七成功飞天,中国第一次有自己的宇航员穿着自己研制的宇航服出舱活动。当我坐在电视机前,看见翟志刚叔叔漫步于太空,用手中的国旗向我们致意时候,我的心无比激动,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我想说——祖国,好样的!
时间快速的过去,一眨眼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0华诞了,在这60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身为新中国的小学生,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无比自豪,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骄傲。我立志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与我的祖国征文今天的中国人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以及高度经济成长所带来的物质生活,这是老一辈们梦寐以求的。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我,亲眼见证着我的祖国强大起来,改变着我的生活,改变着成长的足迹。
1986年出生在江苏宿迁的我是家里的老大,家中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和一个从小就寄养在我家的表妹。小时候常听爷爷说起,他的老家原来在河南鹤壁,上世纪50年代,因爷爷的家人无法继续养活家中的孩子们,在他12岁时就被卖到江苏。虽从河南到了江苏,但还是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一句“一家饱暖十家怨”道出了当时的窘境。后来爷爷成了家,当上了村里的会计,爸爸也成了乡里的老师。虽成了老师,但是当时这份工作却没有较高的报酬,工资少的可怜,只能维持我们兄妹四人的正常上学而已,吃好饭依旧是我们家的一大困扰。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了,除了人多热闹,最重要的原因是过年就意味着终于有肉吃了。但是人多肉少啊,记得一次,我弟弟因多抢吃了一块大一点的猪肉,我们几个孩子却为了这一块大一点的肉引发了不小的“内战......大人们也就当是过家家一样一笑而过了,弟弟吃了肉的满足感依旧会在我的脑中闪过。现在说给我儿子听,他问:为什么不多买点肉啊?我竟一时无法对答。现在吃肉讲究肥瘦,讲究吃法,讲究花样,但在那时能吃上几顿饺子和几斤肉都是奢侈的事情。
后来,爸爸通过函授、考试正式成为了一名在编的教师,到镇上去教书了,工资也稍微高了点,于是家人商量着买了辆自行车。妈妈说,那时候爸爸追求妈妈的时候,每次去妈妈家都是借有钱朋友家的自行车,自己家实在买不起。现在爸爸说他考上了想买自行车骑车上班,而那时全庄也找不到一辆自行车。买自行车还得找关系,通过外公的关系,我家有了第一辆自行车——“长征”牌子的自行车,那时候最好的牌子是“永久”牌的,不过这“长征”牌自行车在当时成为了家中的宝贝啊,每天爸爸都早早起床,上班前用抹布把它擦得干干净净,下班回来第一件事情也是把它擦的一尘不染……而今满大街的小汽车成了代步工具,速度和舒适度是自行车不可比拟的。
妈妈说她嫁给爸爸的时候,住的是低矮简陋的茅屋,屋顶上有缝隙,天晴还好,一到下雨天,屋子就开始漏水,常常是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我小时候也住过那屋,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傍晚,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眼看就要下雨了,全家就开始行动,爷爷到处找木棍,爸爸东家西家借梯子,妈妈屋内屋外找塑料纸,我们这些孩子也帮忙递家伙,费了一段时间,我们才勉强在大雨来临之前把屋顶盖上,虽然仍有些许滴落在凳子和桌子上,但是我们已经感觉很幸运了,至少那晚我们睡得很香,被子也是干干的。而今我家的房子在镇中心的小区,买的三楼,装修风格选的是北欧风,家具是现场打的,好不惬意。
想想昔日,看看今朝,天壤之别。偶尔我会和5岁儿子说起姥爷辈、爷爷辈、爸爸辈的事情,每每回忆,我都是感慨万千,从自行车出行到小汽车代步,从“屋漏偏逢连夜雨”到“家家户户有新房”,生活的变化不是一点点,是巨大的。广袤的农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的心里到人的脸上,吃穿住行玩乐用样样都有大变化,越变越好,这都得益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我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跟着祖国的步伐长大,我的家也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发生着变化,日子越过越甜,生活越过越美了。相信祖国的崛起,相信我的孩子们也会越来越好!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