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党团范文>>公文范文>>20xx军事理论2500字论文范文

20xx军事理论2500字论文范文

标签:时间:

2017军事理论2500字论文范文

时间:2017-08-16 08:33:01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坚烘 我要投稿

  高等学校开设军事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知识与思想的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军事理论25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军事理论2500字论文篇一《论新形势下党对军队的领导》

  摘要:党的报告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志也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本文将从历史和科学两个角度诠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关键词: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历史必然性 科学真理性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长期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建军治军的历史经验,形成和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根本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其历史必然性。

  从中国近现代各种军队的发展命运看。中国近现代推动历史发展的军队有三支。一支是清末新军,一支是国民党创办的黄埔军,还有一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这之前的太平天国、义和团的武装力量,是代表着落后意识和宗教意识的武装,最终的破产和失败是必然的,也在情理之中。新军和黄埔军,虽然一个成为推翻封建清王朝的重要力量,一个成为打击军阀,进行北伐的主要力量,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离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根本价值取向?从新军来看,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领导权被割裂,四分五裂,各人筹各人的军饷,各搞各的地盘,最终沦为被人唾弃的军阀。黄埔军曾经是一支革命的军队,也曾受到人民的拥护,北伐时势如破竹,但是,由于领导权被篡夺,军队成了个人手中的工具,脱离人民,被人民所抛弃也是必然的。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始终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把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为军队建设和发展的价值追求,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新时期。从中国近现代各种军队的发展命运看,领导权掌握在谁手中,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的前途和命运。强调,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

  从我军建军历史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中国军队领导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中国军队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两点:

  一是军队由为反动政治集团服务,转变为全中国人民服务。从我军初创时期的兵员成分上看,除农民占多数以外,还有许多人是从旧军队过来的,雇佣思想、军阀思想、流寇思想非常严重,存在着保守、散漫、缺乏政治远见等弱点。为此,我们党进行了多次的斗争,提出并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用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革命真理武装官兵,有了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理性自觉,有了革命的正确方向,统一了全军的意志,解决了人民军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二是军队的枪杆子由政客或军阀的个人操纵,转变为由党的集体指挥和统领。在近现代中国史上,军队成为军阀个人统治的工具。中国共产党建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过程,也是反对军阀主义倾向斗争的过程。党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彻底消灭了一切旧式军队的消极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改变了军权私有的军事制度,使军权真正回到了人民自己的手中。

  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程看,我军始终以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形象展现在历史舞台上,党的领导使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了一支坚不可摧、无往不胜的革命军队。而最根本的变化:

  一是我军具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通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实现民族振兴,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我军始终坚持这个政治方向,成为忠实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有力工具,具有了光明的政治前途。

  二是我军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党的宗旨为宗旨,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与人民群众结成了骨肉相依的鱼水深情。我军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赢得了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坚定支持,铺就了走向胜利、迈向未来的通途。

  三是我军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人民军队从硝烟中一路走来,把听党指挥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融入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的精神血脉,成为人民军队永恒的红色“基因”,这成了形成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成了一支享誉中外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中的真理性体现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具有科学真理性。

  一方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对党与军队基本关系一般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党、国家、军队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政党是阶级的最高政治组织,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组织形式,军队是阶级的暴力工具。政党支配国家和军队,国家、军队不过是政党政治统治的两个工具。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特有现象,主导或影响着社会政治过程。军队服从政党的意识形态,军队本质上是政党实现政治诉求的推手,执党必执军,中西方国家概莫能外,军队服从政党的支配和领导,是一条基本规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体现了这一规律,它是这一规律的正确反映。当前,敌对势力宣扬的“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观点,企图拔“根”迷“魂”,用所谓的“普世价值”离间党和军队的关系,直接否认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妄图摧“营”乱“阵”,从而达到以“乱”促“变”的目的。过去我们牢牢把住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粉碎了敌人阴谋和企图,今天我们仍然要如此,才能处乱不惊,化险为夷。

  另一方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对我军建设特殊规律的客观反映。在我党历史上有三件事对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起到了警示和推动作用。

  一是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当时我们党并没有认识到独立掌握军权的重要性,所做的军事工作主要是帮助国民党建设和巩固军队。当蒋介石、汪精卫用屠刀“清共”、“分共”时,我们党根本无力制止国民党新军阀的背叛。从这个经历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了军权的重要。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说:“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用无数革命者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理性认识。

  二是1929年,我军创建以后,红军内部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争论,集中到一点,是要不要党对军队的全面领导。这年12月诞生的《古田会议决议》,正确解决了军队和党的关系问题,克服了妨碍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确保军队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使我军始终成为执行党的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三是红军长征到四川,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高原会师后,张国焘凭借人多枪多闹独立,直至宣布另立中央,发展到分裂党、分裂红军,制造了一场极其深重的党内危机。毛泽东总结张国焘事件的教训时深刻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任何人都不能破坏党的组织纪律。

  从以上几件具有重大影响的事情来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党我军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我军建设特殊规律的遵循。

  三、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适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面对国际国内风云变幻,当代革命军人要在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中廓清前进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始终坚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政治信念。

  坚持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基于对中国社会美好未来追求的理性自觉。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人民军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肩负着对外要抵御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内要防止敌对势力的颠覆破坏、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神圣职责。在党的领导下,军队要为中国人民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坚持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应对执政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客观要求。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跟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在世界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有人对党巩固执政地位要牢牢掌握军队很不理解,说过去“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今天是“选票箱里出政权”。但无论是“枪杆子”还是“票箱子”,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心向背,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支持。但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要充分认清他们“西化”、“分化”的政治企图。坚持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我们不仅要重视“票箱子”,而且也要拿稳“枪杆子”。只有紧紧依靠全国人民,牢牢掌握人民军队,才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保持军队先进性的现实需要。人民军队作为一支新型的军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打铁还得自身硬。人民军队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其先进性决定的,从根本上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保持和发挥这一先进性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军队才能在我们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始终走在前列。

  2017军事理论2500字论文篇二:《浅析军事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向前发展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军事理论教学应承担起主导性的作用。本文从民族精神、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等概念的诠释入手,论述了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并阐明了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原则。

  关键词:军事理论教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一、民族精神概述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更是民族凝聚力能够亘古长存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阐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民族精神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正确思想,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力和推动力的一种精神力量。

  2、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首先,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培育内容。

  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为抵御外族侵略、谋求民族解放、甘愿自我牺牲的优秀品格。新形势下,爱国主义已经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支撑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目标。这些优秀的民族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也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在当全球化带来的政治格局动荡中,某些国家对于我国的领土主权一再侵犯,此时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更应该被列入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的内容中。只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维护国家主权的思想和意识,才能使大学生时刻保持理智清晰的头脑去看待西方文化渗透对于我国的冲击,激发广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共同维护国家经济科技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利益,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并且以此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其次,培育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健全品格。

  团结统一体现了中华民的凝聚力,各民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无论在校园还是在社会中大学生都一定要与各民族的同学和睦相处,并且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牢牢地印在大学生们的民族意识中,使其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牢固纽带。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人民一向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谋求自身的发展,作为中国后备力量的大学生更应该将这一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加入到维护世界和平的队伍中,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破坏世界和平,时刻为世界的和平贡献自身的力量。大学生只有时刻牢记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才能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和探索,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当今激烈国际竞争中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

  1、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阵地

  20xx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核心也是爱国主义,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国家教育部《2003――20xx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指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军事理论》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

  2、军事理论教学巩固和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历史认知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们。”要让大学生拥有牢固的民族精神意识,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有高度的认知。《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五节中国国防历史,深刻阐述了中国国防的历史发展,透过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国防观念淡薄,必将危及国家的生存,必须加强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国防观念;武器装备落后是国防虚弱的表现,必须加强信息化军队的建设;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民族精神是国家兴盛的思想之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军事理论教学强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

  军事理论教学强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它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军事理论教材第三章《战略环境》,系统阐述了国际战略环境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战略形势,指明了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面临的安全形势。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系统介绍了军事高技术种类、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强化了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积极推动了中国特色军事革命。第五章《信息化战争》,崭新的战争形态拓宽了战争思维,因此,从世界范围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国际局势、意识形态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强化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应对外部挑战和压力的心理准备。

  4、军事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辩证统一

  首先,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可促进军事理论教学。民族精神是国民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面对现在这个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世界,特别是我国周边的安全情况,更需要我们用战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民族精神,从而重视爱国精神,强化国家主权意识。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军事理论教学同样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两者之间有共同的教育内容,是辩证统一的。

  其次,军事理论教学,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只有拥有强大无比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一个民族在全球舞台上,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激烈竞争中,挺起胸来,抬起头来。国家的自尊自信意识是推动人民维护国格的强大力量,也是促成国防观念形成和增强的内在动力。

  三、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原则

  1、正确导向原则

  军事理论教学必须坚持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正确导向,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问题时要入木三分,客观全面地反应现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保证学生对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我们的成就,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特别是潜在的各种矛盾,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夸大我们的优势,在成绩面前自我陶醉,这样会造成学生盲目乐观!妄自尊大缺乏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片面地强调我们的劣势,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悲观情绪。特别是对一些网络言论,比如网络上说:美国,想打谁就打谁,英国,美国打谁就跟着打谁,俄罗斯,谁打我我就打谁,日本,谁打我我就要美国打谁,朝鲜,美国打我我就打韩国,中国,谁打我我就骂谁。对这样一些网络言论,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不能人云亦云,无原则附和。

  2、居安思危原则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是中华民族的古训也是军事理论教材上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即使我们身处于和平的环境中也要想到潜藏的危险。随着国家新安全观的确立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增强忧患意识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点内容也是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关键所在,“和平与发展”仍是当前时代的主题,但是和平与发展两在主题却仍面临重大打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因素引发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仍有亿万人民处于贫困状态。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正平静过,局部地区军事安全关系紧张,地区冲突不断,军备竞赛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由来已久等等这些不安定因素一直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国防兴衰史,学生就能体会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我国国防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及潜在威胁,学生就能增强其忧患意识;掌握了未来战争的焦点、战争形态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趋势,学生就能自觉地将忧患意识转化成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自强奋进的巨大动力。把忧患意识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当中,强化他们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奋进意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关注国防、心系国防、振兴国防的队伍中来,这正是国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3、民族情感原则

  军事理论教学,要注重民族理想信念与情感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因此,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华民族命运的对比,着重突出宣传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中国武装力量的强大、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航天航空事业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理想信念与情感。

  4、核心价值原则

  党的报告指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必须体现这一原则,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影响着社会的整体风气,因此大学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引领,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提高大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把握社会主流思想,在精神上和行为上都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对人生价值作出正确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团结大众的精神动力,大学生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通过明是非而辨善恶,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为社会主义的繁荣富强贡献自身的力量。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展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使学生的正能量得到发挥,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引领社会风气、体现道德规范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许亚飞.浅析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

  [4]俞祖华、赵慧峰.中华民族精神新论[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5]孟露.论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山东:枣庄学院学报,2011(4).

  [6]刘苑.《关于民族精神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11).

  [7]赵荣、龙显清.新编军事课教程[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017军事理论2500字论文篇三:《试论民办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价值》

  摘要:民办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学由于生源素质问题,在当前的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具有更艰巨的教学任务。故笔者在民办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来分析情感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民办高校;军事理论课;情感教育;价值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无法抵抗外来的侵略,制止武装颠覆。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开设军事理论课程是国家行为,贯彻的是国家政策。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部分,其生源素质在某些方面与“一本”“二本”学校有差距,学生在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方面也存在积极性不高、思想上不重视、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情感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综合情感素质,促使他们对生活、学习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独立健全的主体性人格,从而为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人才和精神上支持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范式。

  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不断提高全民的国防教育基础,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军事素质是我们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重点,情感教育在这些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民办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是国防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行情感教育更是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来分析情感教育在民办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

  一、 情感教育的政治价值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曾指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在任何时候,军事都离不开政治,军事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

  在民办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政治引导是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尽管军事理论课教学在高校教学工作中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专业课程,但是却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育在民办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政治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协调价值”。

  所谓情感教育的“政治协调价值”,是指情感教育活动有助于处理好不同主体间的各种分歧与矛盾,从而达到平衡、和谐的关系状态。当然,在协调中,平衡只是相对的,否则就会导致死板和平庸,缺乏生机和活力。

  在民办高校中,所有学生都要缴纳高昂的学费,这会导致家庭富裕的学生和家庭贫困的学生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加大。情感教育是融洽人际关系天然的“润滑剂”,情感教育具有调整、维系人际和谐的功能,通过其特有的感染、交流等方式来促进人与人之间思想和情感的理解和沟通,可以提高他人对个体言行的可接受性,形成和谐的情感氛围,进而增强对他人的亲近感、社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为社会的政治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情感教育帮助民办高校在校学生克服心理偏差,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通过沟通、感化、说服等方式,使大家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超越本位的利益。从全局的角度、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树立起获取利益合理、公正的观念,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另外,情感教育本身具有感染的功能。人是有理想、有感情的,人的真情和热忱可以被激发、被引导,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民办高校学生的工作学习中,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用逻辑的力量说服人,就会让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诉求表达出来,增进彼此交往的良性循环,缓冲其对社会的冲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 情感教育的经济价值

  民办高校的在校学生,虽然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不是直接进行社会生产,但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马上将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故其自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不容我们忽视。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情感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其本身并不具备生产力的性质,但它具有生产力的潜能,由潜能可以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这种转化将通过两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情感教育将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则传递给作为主体的人,影响主体的情感、意志的生成,激发其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直接地作用于主体的人而产生的精神价值。

  第二步,作为主体的人在这种情感教育的激发下,将热情变成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劳动和生产,产生了物质价值。从而实现了一种间接的经济价值转化,通过这种转化,原有的精神价值就转化成了物质生产力。

  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主体的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只有作为主体的人才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能够将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自觉的能动性动物,而这种能动性发挥得如何主要取决于人所受到的教育。情感教育正是通过提高人的情感素质,激发人的热情,从心灵深处点化、渗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之中,在生活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情感教育,来让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更高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最终来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三、 情感教育的文化价值

  世上有一种东西,比历史更悠久,比权力更威严,比磐石更坚固,改朝换代剥蚀了它的容颜,却从不能折损它的傲骨。它就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意义十分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的意思是用“人文”去“化育”人群,用精神、理论、制度、法令、条理、习俗等去感化、教育社会与人群。泰罗(E.B.TyLor)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情感教育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的文化价值,指的是情感教育活动对于人们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对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一般来说,这种满足是通过文化传播、文化的过滤选择以及文化创造来体现的。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其接受的文化冲击纷繁复杂、良莠并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情感教育不可能将之完全兼收并蓄,而是依据一定社会、时代的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价值甄别与筛选过滤,然后将与情感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便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情感能力、情感意识、情感价值等的文化因子,以积极的姿态加以吸取,编撰至情感教育的体系。反之,如果一定的文化因子与情感教育的目标不一致,甚至相违背,情感教育则会对其消极的因子进行排斥和扬弃。在当前信息社会,民办高校学生接触的文化良莠不齐,情感教育的这种文化过滤价值将比教师和家长被动的说教更有实际意义。

  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激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一,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思维。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曾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创造思维是现代人类智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创造思维的作用。因此,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二,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激情。通过情感教育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社会,主动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从鲜活的人和事例中感受创造的巨大魅力,激活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创造情感,从而点燃发自内心的创造激情火花。

  其三,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精神,情感本是主体内在的一种综合体验。这种综合性的体验必然包含着情感上的追求和变化。通过不同形式的体验,人的一切外在现实主体化、内在化,成为人内在生活的有机成分,主体和客体融为一体,生命进入新的境界。生活得到创造的洗礼,于是创造的精神应运而生。

  其四,情感教育还能在微观上为创造个性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发展个体的创造意识,培育个体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坚强的意志与刻苦钻研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勇于挑战的气度等,达到个体创造性的激发。 军事理论课教学由于在高校中受重视的程度不够,因此课时有限。军事理论课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众多的军事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艰巨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方面为我们解决了难题。我们在平时的军事理论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使用情感教育过程来完成对于学生个体创造性的激发,最终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四、结语

  情感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民办高校军事理论课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有积极性。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自觉性、学习能力方面和“一本”“二本”的学生有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注意使用情感教育来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德顺.关于价值和“人的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4(05).

  [2]韩东屏.“价值是人”及其意蕴[J].哲学研究,1993(11).

  [3]何爱霞.情感教育价值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02).

  [4]沈嘉祺.基础性道德情感的教育价值及其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0(02).

  [5]徐梅荣.论知识转型期情感教育的价值[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6]邓伟志,等.当代中国家庭的变动轨迹[J].社会科学,2000(10).

  [7]李德民.读“辛酸父亲的来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1-29(06).

  [8]宋斌.“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1994(05).

  [9]尤建兴.情感教育的尝试[J].小学教学参考,2005(15).

  [10]王玉梁.客体主体化与价值哲学的本质[J].哲学研究,1992(07).

想了解更多党团范文的资讯,请访问:公文范文
下载文档

看过《20xx军事理论2500字论文范文》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1  做一名营业员容易,但要做一名合格的营业员就不容易了。以前我是做机线工作的,跟营业岗位繁重的工作量比起来,真是相差太多了。我知道,熟练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是衡量一个营业员是否合格

个人原因离职申请书1尊敬的___________领导:感谢领导对我的栽培,很遗憾,我在这个时候提出辞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本来我想在培养我的______________公司里工作

数据质量管理(DataQualityManagement),是指对数据从计划、获取、存储、共享、维护、应用、消亡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里可能引发的各类数据质量问题,进行识别、度量、监控、预警等一系列管理活

工作方案是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做了最佳安排,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导性粗线条的筹划,是应用写作的计划性文体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七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预

作为面试必答问题、演讲者必备技能、自我品牌传播的必要手段。“自我介绍”无疑是一个人向他人展示和说明自己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进行完美的自我介绍呢,我们不妨看看以下范文。  会计应聘自我介绍篇一敬爱的自我介绍

韶羞法师和紫羊绒哪个贵?下面是大家创业网为大家带来的[标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韶羞法师和紫羊绒哪个贵紫羊绒更贵,韶羞法师普遍价格在5-20元,紫羊绒价格在20-40元韶羞法师和紫羊绒哪个贵紫阳绒和韶

班级风格是指一个班级具有自身特点的稳定的集体风格。这是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思考等方面的共同趋势。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班风建设主题班会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班风建设主题班会篇1教学目标:1、做好学

四年级寒假作文(3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寒假作文(3篇),给大家参考!第一篇家家户户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商店里的商品竞相打折降价,这家“让利”,那家“亏本&rdq

校庆的邀请函(26篇)校庆的邀请函篇1亲爱的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友:躬逢盛世庆华诞,继往开来谱新篇。x年金秋,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喜迎60华诞。在此,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校友致以最诚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