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业局水源环境调查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现将20xx年度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和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根据文件要求,我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相关股室为成员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小组,落实具体经办人员对全县13个乡镇饮用水展开调查。
二、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情况
全县13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依法划定了保护区,并通过《州人民政府关于县城及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予以批复。
(二)水质状况
按照《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的函》要求,通过政府采购,委托省天晟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对我县13个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开展20xx年度水质监测,监测频次为半年一次,监测指标28项,监测结果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ш类标准。
(三)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及水源地保护情况
我县13个乡镇均已规范化设立了饮用水保护标志标牌。
(四)制定应急预案
按照《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完善并印发了《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为妥善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积累经验,提供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一)设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与群众生产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我县环境容量有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后,使保护区范围内的群众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群众利益与水源保护矛盾日趋凸显。
(二)水资源安全意识不到位
对《环境保护法》、《水法》、《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水十条》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教育不够,公众自觉参与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饮用水消毒净化设施不完善
部分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为农村安全用水工程,建有取水坝、沉淀池等净水设施,但由于资金缺乏及房屋分散未建设供水厂,采用自流饮水,无消毒设施,未建设水质指标检测设备、水质化验室,水源净水设施覆盖率低。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饮水安全意识
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水法》、《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的宣传,促进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法律观念,自觉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
(二)加强定期监测,确保水体水质质量
充分发挥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职能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共同责任管理机制,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确保饮用水质量,避免公共安全事故发生。
(三)加大管理力度,排除水源安全隐患
进一步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源,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建立风险源名录,夯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基础工作健全,完善饮用水水源应急监督体系,从源头控制隐患。
(四)加大执法力度,定期不定期对乡镇饮用水源地进行执法监察,依法处置违法行为
禁止养殖业、工业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水体活动;严厉打击、坚决取缔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五)加大投入力度,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栽植水源涵养林,加强水源地周边村镇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控制水源污染。
第二篇:林业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管理得力
林业植物检疫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根本手段,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在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中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此次专项行动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植检站、森林公安、造林股、资源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植检执法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严格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
二、强化宣传,大力营造执法声势
为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顺利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调查摸底期间,对光、电缆盘和重点建设工程大型机械设备使用企业及木材加工企业等涉木企业发放松材线虫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50余份,出动执法车15台次,执法人员40人次。在执法过程中,坚持边执法、边宣传,将宣传工作贯彻到专项行动的始终。
三、扎实摸底,严格执法
通过此次执法专项行动,检查组对县境内的通信、电力、建材、木材加工、机械包装材料等涉木经营使用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登记造册,掌握了木材产品经营加工使用单位和个人的木质产品的存放地点、数量及销售的去向等信息。
经统计我县共有涉木企业20个,本年度共使用光、电缆盘154个,均具备检疫手续。另详细检查了木材加工厂,本年度运输木材47.2立方米,具备详细调运检疫证书。通过复检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及拟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
此次执法专项行动在各个涉木单位的积极配合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经此次林业检疫执法专项行动调查,我县境内未发现使用松材线虫病或其他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疫木及其制品的情况。
通过开展此次专项执法行动,有效的防止了松材线虫病传入我县,确保了我县松林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我县苗木产地检疫合格证制度、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范责任书制度的实施规范,以及木质材料调运检疫签证制度的实施秩序;宣传了森林植物检疫法规,全县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范意识有了较大提高;林业检疫法制意识得到普遍加强和普及,木材流通管理和检疫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生态安全。
第三篇:林业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局按照中央、省、州、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相关要求,抓实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任务。现就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夯实组织架构,落实精准扶贫
一是健全机制,层层落实责任。成立了以环林局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场、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下设精准扶贫办公室,由局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精准扶贫的各项日常工作。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推动会,把精准扶贫工作当作我局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方案措施。环林局围绕生态建设大局,结合林业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生态建设扶贫专项20xx年实施方案》,明确落实了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及保障措施,为后期生态建设扶贫工作推进打好基础。
三是成立驻村工作小组,扎实开展走村入户。为打好精准扶贫的攻坚战,环林局组织全局党员成立了7个驻村工作组,实行两个“一对一”,以主要领导干部为组长带队,一个组走访一个村;一个党员对接走访一个贫困户或2个非贫困户。截止目前,环林系统走村入户达到50余次。
四是积极配合工作,派驻“第一书记”。积极派出三名年轻有能力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配合乡镇开展好驻村帮扶各项工作。
二、立足生态建设发展,以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一)实施林业产业扶贫
1.实施区对口帮扶涉林项目。实施区对口帮扶花椒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拟定新造花椒1350亩,计划专项资金投资217万元。乡村450亩,已完成花椒栽植,进入管护;乡村花椒栽植300亩,其中100亩农户栽植完成,200亩集体经济用地为基本草原保护区,不能进行栽植乡人民政府于7月6日申请调剂,村200亩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明年开春栽植;乡细口村300亩,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暂停施工;三龙乡卓吾寨村100亩,已完成栽植工作,进入管护阶段,准备验收工作。
2.实施20xx年第一批下达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项目。20xx年度安排财政资金146.16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为:在3个乡镇4个贫困村新建花椒基地,后因项目实施建设具体情况调整方案,进行资金调减工作,20xx年安排投入140.93万元。目前已支付资金105.51万元,支付比例达到75%。
(1)水草坪基地提灌站维修18万元,该项目已完成80%工程量,目前已进入报账程;
(2)利里村高山花椒栽植项目100亩,该村已完成场地平整并栽植苗木38.4亩,剩下61.6亩栽植在十月底完成栽植。根据验收结果,为推进资金支付进度,已支付1.5206万元合格面积资金,剩余资金待项目实施完成后兑现2.4394万元;
(3)村花椒种植项目6000株,该村村两委积极落实项目,按照每户补贴100株规划开展项目实施,并在环林局验收组验收前提前进行了自查验收。通过验收组实地核查,该村实际栽植花椒5879株,栽植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根据实施方案,已支付3.5274万元;
(4)村花椒种植项目5000株,通过验收,该村实际栽植4250株,栽植成活率达到85%以上,根据实施方案已支付资金2.55万元;
(5)村花椒种植项目3.5万株,通过验收组核查,该村实际栽植株树为14077株,栽植成活率达到85%以上,按照该村实施方案,已支付资金2.8154万元;
(6)环林局核桃苗木种植基地项目100亩,已完成工程量99.94%,支付项目资金49.9724万元;
(7)环林局花椒苗木种植基地项目100亩,已完成工程量90%,支付项目资金45.12万元,剩余资金4.88万元为剩下3个月管护资金;
(8)村机房及花椒烘干机2套,机房修建已完成并通过验收,正在准备相关报账资料;
(9)乡村花椒种植150亩,已调剂。
(二)惠农政策及项目落实到位
1.森林管护。落实国有森林资源管护面积189.86万亩,投入资金794万元。覆盖32个贫困村,通过森林管护,老百姓拥有了美丽的森林资源,松坪沟4a景区就是国有林管护结出的硕果。带动当地老百姓发展农家乐、森林康养宾馆等,极大地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收入。
2.集体公益林补偿。完成189.274万亩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工作,兑现资金2789万元。全县受益贫困户676户,2327人,涉及资金90.11万元,其中20xx年30个贫困村全覆盖,受益贫困农户146户,541人,涉及资金20.78万元。
3.生态护林员。根据省、州统筹安排,在县委、县政府指导落实下,将全县121个村253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转为生态保护人员,投资190万元。其中涉及20xx年脱贫30个村覆盖25个,72户,257人,每年每户平均获得收入7500元。目前,已兑现管护工资158.15万元,预计10月完成本年度支付。
4.退耕还林。工程面积12.26万亩,计划投资3187万元,其中涉及贫困户226户,821人,涉及资金35.91万元。目前,正在兑现剩余50%的补助资金。
5.高半山植被恢复。工程面积2.79万亩,计划投资726万元,受益贫困户285户,997人。其中20xx年退出的30个贫困村涉及12个,受益贫困农户111户,389人,涉及资金22.56万元。目前,正在开展乡镇自查,预计年底完成兑现。
6.干旱河谷治理。在乡村实施干旱河谷生态治理面积2000亩,资金600万元,苗木栽植和管护由综合林场组织村当地农户实施。其中苗木栽植、后期管护可带动村获得劳务收入约60万元,目前项目已全面完成,进入管护阶段。
(三)人居环境改善项目落实到位。岷江流域上游沿线场镇+集中安置点污染治理工程:主要对岷江流域沿江沿河区域部分乡镇所在村庄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进行污染治理,包括污水管网的建设和修复、污水处理站建设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日处理污水585立方米,受益人口5303人,项目总投入资金2000万,项目实施时间为20xx年到20xx年。目前,渭门已全面完成,南新完成95%工程量,预计十月底全面完成。
三、做好部门帮扶,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一)扎实开展走村入户,为贫困户排忧解困。
1.加强政策宣传,做好群众思想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关心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积极宣传国家政策方针、林业惠农政策和国家扶贫政策,帮助脱贫户树立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在春节前夕到乡五个帮扶村为每户贫困户送去200-300元慰问金共计1.54万元;深入村、村,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为贫困户送去了大米、清油、面粉及被盖等慰问品和慰问金,鼓励他们战胜困难,重树生活的信心。
2.结合扶贫政策,因人施计。通过走村入户工作的开展,收集了解贫困户基本信息和致贫原因及困难,并建立台账制定帮扶措施。为村两户贫困户解决房屋改造资金1万元,现这两户贫困户的房屋已改造完成;为村解决一台抽水泵,供6户贫困户使用,解决农田灌水困难问题;给6户贫困户发放花椒苗1200株;为村2户贫困户解决危房改造物资价值1.02万元,帮助贫困户完成房屋改造;为4户贫困户解决水管2400米,方便农田灌溉;为1户养蜂贫困户解决4桶蜂种费用2000元,目前该贫困户养蜂数量达18桶。
3.开展部门实用农技培训。结合“农民夜校”开展干果栽植、管理技术培训;邀请专业农业技术骨干或其他乡镇果树修剪技术能手到现场开展技术培训;邀请县畜牧中心农技站、农广校专家到村董家组和马桑坪组50余户村民开展特色水果栽培技术和特色水果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宣讲;20xx年,在县就业局、农劳办的支持下,2年共完成了60名羌绣绣娘技艺提升培训,4月7日成立了乡羌绣产品城乡加工基地,并与羌绣合作社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实现了“培训+订单”和“公司+农户”的模式。
(二)部门及时对接帮扶,增强贫困村脱贫致富动力。
1.深入乡镇村,协助各村开展工作。包村领导多次到村入户走访,了解贫困村基本情况,组织村两委、第一书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指导帮扶方案的制定和扶贫工作的开展。
2.结合工作实际,解决贫困村困难。
(1)村:解决物资资金2.52万,购买水泥49吨,小鸡200余只,为老百姓解决房屋修建和排水沟疏通等困难。
(2)村:筹措物资资金2.3万,购买引水管道、水泥等物资解决灌溉水渠修建;筹资金6万元帮助村上修建田间作业道,2万元帮助沙坝组水沟治理,为当地农户提供便利,目前项目已完工。
(3)村:环保中心为董家组筹措资金0.6万元,修建20立方米蓄水池一口,解决该组人畜引水和灌溉困难问题;为村组田间道建设解决还缺口资金1万元,现已建成近5公里的田间道毛路。
(4)村:为确保老百姓的饮水安全,环保中心特向州环保局争取经费10万元用于村饮用水水源点污染治理工程。此项目已全部完工。该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村三个村民小组的农村饮用水取水点面源污染问题,确保该村111户400余人饮水安全。完善村村两委办公室基础设施建设。为村两委办公室配备文件柜4个、板凳8个、2个办公桌、1个会议桌、电脑4台、照相机8台、打印机2台。
(5)乡: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经费,解决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乡位于东部,与县和安县接壤,是涪江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地。该乡辖6个行政村27个村民小组,有1165户4887人口。5.12地震后,全州工业北迁,乡成立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目前已达4家。由于就业人口猛增,对周边环境及河道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也对涪江上游造成了一定的面源污染。为全面清理并有效遏制涪江上游面源污染,解决乡环境脏、乱、差问题,环保中心特向州环保局争取经费10万元用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程。
虽然我局林业扶贫项目和惠农政策都得到有效落实,但是在面对精准脱贫要求和众多新政策、新机制,还习惯于用老思维、老办法考虑、解决新问题,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不足,扶贫帮扶工作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工作中一是主动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对干部职工开展针对性培训,积极探索创新,提高整体实力;二是强力督促项目规划实施、规范项目档案等,确保帮扶各项措施落实有力;三是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做到工作层层落实,确保按时完成精准扶贫任务。
第四篇:林业局党风廉政工作总结报告
(一)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各项任务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的重要制度保障。环林局领导班子在落实责任制过程中,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司其责,形成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工作日程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结合实际,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反腐倡廉建设重大决策、决定和措施,全力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
(二)强化监督管理,狠抓制度落实
强化落实党内监督。围绕行政执法、项目评审、项目竣工验收等易产生腐败行为的关键工作环节,进一步完善廉洁自律承诺、重大事项报告、民主集中、述廉等各项廉政机制,每个干部对本单位负责的政务活动做出廉洁从政承诺,从源头上切断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三)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全体干部勤政廉政意识
环林局始终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贯彻渗透到全的其他各项工作中。一是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州政府“八条意见”及县委政府“八条意见”、《党章》、《廉政准则》、《基层党员干部公务行为规范》、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等知识,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学习形式上,采取组织人员集中学习、自学、定期检查学习笔记、交流学习心得、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质量,巩固学习效果。二是借助各种载体,寓教于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学习党史的主动性。
(四)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防治商业贿赂
环林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和工作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针对环境保护和林业项目审批、评价、验收、费用征收、执法、资金使用、物资购置,项目建设,人事变动等重大事项,建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公开透明监督机制,切实解决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源头防止商业贿赂,规范从政行为。
(五)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
半年来,环林局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州政府“八条意见”及县委政府“八条意见、《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和林业法、全国环保系统六项禁令,带头改进工作作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同时,主要领导就廉政建设签订承诺书,认真做好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工作总结。
(六)抓好构建惩防体系工作,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产生
为了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环林局把构建防治腐败体系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半年来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构建工作:一是成立构建惩防体系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二是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构建惩防体系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宣传发动,组织学习。增强监督意识和纪律观念,打牢防腐的思想基础。四是调查摸底,对照检查。结合行风评议活动,以走访服务对象、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七)切实落实“三公”管理有关规定
环林局认真开展了五项经费的自查,对本部门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和差旅费等五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涉及自查的五项费用均严格按照州相关费用管理办法执行,无超标准、超规格报销差旅费、培训费、接待费现象发生。部门公车使用均严格按照《自治州机关公务用车经费管理办法(暂行)》执行。
(八)继续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制度
环林局全面清理检查了20xx年1月1日至今经费预(决)算管理等项目情况。经查环林局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执行,没有擅自改变支出内容,没有未经批准随意调整的现象;没有挤占或挪用公用经费、工会经费、集体福利费、其他专项经费,没有以其他名目乱发钱物。无存在虚列支出;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经费的审批报销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政单列、部门申请、审核支付”的会议费管理要求,无虚列会议经费;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规定,公务用车加油、公务出差住宿费、公务接待费等基本实行了公务卡支付。
(九)、做好环境信访维稳工作。一是认真办理办结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信访部门的转办信访案件以及群众的来信来访案件。上半年共受理4起投诉。
(十)、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为杜绝在脱贫工作中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良问题,环林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一是健全机制,层层落实责任。成立了以环林局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场、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下设精准扶贫办公室,由局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精准扶贫的各项日常工作。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推动会,把精准扶贫工作当作我局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方案措施。环林局围绕生态建设大局,结合林业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生态建设扶贫专项20xx年实施方案》,明确落实了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及保障措施,为后期生态建设扶贫工作推进打好基础。三是成立驻村工作小组,扎实开展走村入户。为打好精准扶贫的攻坚战,环林局组织全局党员成立了7个驻村工作组,实行两个“一对一”,以主要领导干部为组长带队,一个组走访一个村;一个党员对接走访一个贫困户或2个非贫困户。截止目前,环林系统走村入户达到30余次。四是积极配合工作,派驻“第一书记”。积极派出两名年轻有能力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配合乡镇开展好驻村帮扶各项工作。
第五篇:林业局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根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全面深化改革20xx年半年工作总结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我局开展“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改革事项
(一)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两权”改革试点,积极推动林权抵押贷款。
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的集体林地面积240.94万亩;(其中:确权到村的林地面积234.42万亩,确权到户的自留山面积6.52万亩;集体商品林面积48.5354万亩,林权改革涉及21个乡镇、145个村。2018-20xx年度共办理林权流转23起,流转面积9.87万亩,流转金额1501.92万元,流转用于生态旅游的林地面积8.52万亩,用于林下种养殖业的林地面积1.35万亩。其中20xx年流转集体林地2起,流转面积2500亩,1500亩用于实施岷江河两岸干旱河谷地带植被修复项目,1000亩由建卡贫困户流转用于林下种植中药材。二是林权抵押贷款。在20xx年州上要求在汶川进行试点工作,目前,未接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通知。
(二)启动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一是林权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在20xx年启动于20xx年建设完成,目前全面进入使用阶段;二是成立机构、规范林权流转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启动后,成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办公室,负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日常工作及林改后的后续政策落实。保证了林改工作有序、稳步、全面、持续开展和全面完成了林改工作任务;三是林权管理严格规范。我县认真贯彻执行《省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同时,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及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了我县林权流转程序和经营利用的相关规定;充分体现“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调动广大群众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产业,释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活力,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区和谐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改革做法
(一)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在“依法、自愿、有偿”和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通过依法流转林地,参与到林业生产经营中来,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逐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放活生产经营权,有力推进了我县森林资源经营向资产、资本经营转变,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合理分类,依法管理。我县按照商品林、生态公益林合理分类,依法加强经营管理。对商品林的经营管理,农民可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自留山的经营管理需报村委会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审批、林业局备案。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在保护好生态公益林的前提下,遵循不破坏生态功能和 “非木质利用为主”的原则,正确处理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发挥生态公益林的多功能性,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态公益林林地和景观资源,发展林下种养殖业和旅游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经营者的收益。
三、主要改革成效
林权改革工作的开展加快了流转,盘活了森林资源。例如 九鼎山国际高山滑雪场以租赁的形式流转南新镇安乡村集体林地7.14万亩,利用流转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公司每年支付16.9万元林地流转费,使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05元,通过林权流转,实现了林地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各种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活了资产,富了群众,稳定了社会,发展了林业。
该项目在州委、州政府及县委、县政府、项目建设指挥部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九鼎山国际高山滑雪场(一期)建设项目已运营五个雪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项目的建成正在成为州、乃至于全省冬季旅游业的一张新名片。带动并引导当地居民多元化产业发展,引导居民从事冬季旅游服务工作,促进了原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同时,运营期间提供数百个冬季农闲时的短期务工岗位,数十个正编管理岗位编制,真正实现了创业、就业双赢局面。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如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续配套政策,盘活确权到户的自留山及集体统一经营的商品林,在平衡生态保护和林地经营利用矛盾的基础上怎样合理利用林地,发展林下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缺乏地方规范性、指导性的文件。
(二)地处岷江上游,属于生态脆弱区,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如何把握林地流转后的经营利用,在经营利用过程中必然会修建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道路等需按照征占用林地报批还是在县级部门备案,缺乏相关文件依据。
(三)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尚未启动,虽然省出台了《省林权抵押贷款管理试行办法》,但林权抵押贷款涉及林业、财政、金融等部门通力配合,没有部门牵头开展此项工作,拟定地方《林权抵押贷款实施细则》,贷款难的问题是制约了我县林业可持续发展,许多合作组织只能维持现有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水平,难以发展壮大。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