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我村农民农村实用知识匮乏,尤其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按照县委总体部署和安排,我村农民夜校以村为单位于20xx年11月开办,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培训农民实用技能、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精准扶贫政策(法律法规)等。目前为止,我村农民夜校共培训300余人次。农民夜校已成为向农民传播科技信息、惠民政策,开展普法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场所,对于增强群众法纪意识、培育新型农民、提高群众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主要做法
1、合理设置教学机构。建立不少于3名专(兼)职教师,同时抽调农技、畜牧、土地、司法等站(所)的干部组成农民夜校师资队伍,分成种植技术、惠民政策、实用技术等教学组。村支部成立党的理论教育组,主要开展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开展遵纪守法、习惯养成、感恩奋进三大主题教育。提高群众对党、对基层干部工作的理解和认可。
2、科学安排教学计划。结合乡上下发教学计划,我村农民夜校不统一教学时间、不统一教学内容、不统一教学进程,坚持与农事结合,与脱贫攻坚结合。
3、创新教学模式。“农民夜校”实行“送课进村入户”,把教学课堂搬下去,延伸到村组、农户以至田间地头,充分利用农闲、晚上时间进行授课。
4、对接乡上定期不定期的督察各村夜校开展情况,确保全乡各村夜校正常有序开展。
二、取得的成效
1、促进了劳务输出,增加了农民收入。以前一些外出打工农民原本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又缺乏一技之长,无法适xxx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得已又重返农村,严重制约了我村劳务输出产业的发展。 农民夜校的开办,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 更新了农民的思想观念,有力促进了劳务输出产业的发展。
2、提高了农民和村干部学科技的积极性和用科技的水平,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3、提高了农民和村干部的法律意识。利用农民夜校进行法律法规、创建“平安村”和“平安家庭”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促进了平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4、增强了干群关系的融洽度。通过习惯养成、感恩奋进的教育,群众对党的认识,对基层工作的开展多了理解,少了误会,化解了干群敌对情绪和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乡村两级干部队伍文化水平的差异,在实施教学活动中仍存在个别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群众接受难等问题。
2、由于农民夜校离村级个别农户距离较远,导致培训教育不能全覆盖,在实施产业发展过程中不理解,不支持。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