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读后感 第一篇
很多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直接用“《XXX》读后感”或者是“读《XXX》有感”作为题目,读者看到这种题目时阅读兴趣就会减少。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给予读者的第一印象,所以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拟定一个亮眼的标题,以此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在拟定读后感的题目时我们可以采用“主标题+副标题”的模式,主标题点名文章的中心,副标题来介绍所读文章的名称。
例如,逆境,更利于成才——读《向命运挑战》有感
狭路相逢勇者胜——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读《青鸟》有感
生活的艰辛——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二、写好开头
一般情况下,在读后感的开头应该向读者表明所读的书或者文章的名字,然后简单地概括自己的感受,总结全文。也可以用一段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段落抒发自己的感想。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的读后感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生活就像一架钢琴,有的人在键盘上弹奏出了春天的希望,夏天的绿荫,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喜悦,有的人却弹奏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灼,秋天的哀愁,冬天的悲凉。琴音如何,全取决于弹奏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三、引述原文
在写好文章的开头之后,就应该围绕自己的感动地点来写原文,也就是你通过哪一部分的内容来获得这个感点的,那么在这一部分就是要阐述这一部分的内容,从而为后文的叙述做好铺垫。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在表达的过程中一定要简洁,不能够大量地摘抄原文。
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的引述部分可以这样写:
海伦她虽然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正因为有了家庭教师海伦才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是那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磨出了血。后来,又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说话,海伦在回忆自己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我每天练习,练习,练习”……
四、写明感点
在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我们会有很多的感想或者体会,这些感想和体会可以都是围绕着一个方向和中心进行阐述的,那么在写感点这一部分就要阐述自己的中心论点。
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的感点部分:
通过海伦的故事我们不由得惊叹:生命是如此伟大。这让我认识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
如何写读后感 第二篇
西风依然在
——读雪莱《西风颂》
狂暴的西风,唤醒沉睡的大地,破坏着,同时也守护着。它所过之处,一切死亡和衰朽都被永久地埋葬,而希望则永恒地闪耀。在它的身后,是冉冉升起的黎明。
但西风啊,多久不见了哟!
那些匆匆的步履,你看见了没有?争名逐利的脚步从未有半刻停顿,充斥着铜臭与喧嚣的街道上挤满了行人。日益浮躁的空气中,你是否难以立足?泛着腐臭的光鲜景象,你是否感到厌恶?声色犬马,花天酒地的人们,或在自己的世界中逍遥自在,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匆匆走过,留不下一丝涟漪。虚假的忙碌笼罩着城市和乡村,漫无目的的游荡中,还有谁会记得你的名字。西风哦,你在哪里?
那些飞溅的唾沫,你看见了没有?商人把产品描述得天花乱坠,专家把一家之言当做万世经典口喷不辍;空谈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欺诈者口吐莲花,颠倒黑白。从不说话的西风,你难道不觉得反感吗?商业欺骗、学术欺骗层出不穷,花样迭出。当人格委身于言辞,当语言胜过了行动,还有谁会记得你的缄默?西风哦,你在哪里?
多么盼望西风扫去世俗的尘埃,还一个皓皓的未来。但看不见你的身影,我又有什么能力许一个光明的前程?西风哦,你在哪里?
这时我听见最深沉的长啸,是你吗?原来你一直没有走,对吗?彳亍在茫茫人海中的我,为这突如其来的凉风撩拨起了心弦。
是的,西风依然在,正如希望。你与它本就是双生的天使啊!你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期待某个瞬间,掀起惊天的狂潮,风定之后,会是一个清新的世界。
是的,我不该如此悲观。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日又怎会遥远?
你一如往日的缄默,但藉由你的名字触及你的内心,我便确信无疑:
西风依然在。
是雪莱歌颂了你,但你属于全人类。西风仍在,希望犹在,人类终将找到曙光,在你的指引中,攘除黑暗,奔赴光明。
读《报任安书》有感
学完《报任安书》后,我对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有了更加详尽的认识。在李陵之变”后,他的人生从此便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这种始料未及的灾难毫不留情地破坏了他本可安逸的一生。
由此,我想到了转折”的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转折的实例不计其数。进攻中途岛的日本航母沉没,南北战争时期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长征时期的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转折的出现,对国家政治形势而言有巨大的冲击力,它或许成就一大强国,或许断送一个xxx的未来。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言:“呜呼!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些人不就如同司马迁一般,在命运的不断转折中,坎坷一生。有人忍辱负重苟活下来,有人就此沉沦痛不欲生。
转折的出现,将生命变得凹凸有致,许多坚忍不拔的勇者,凭着惊人的意志,写下了流芳百世的经典抑或是造福后人的丰功伟绩。转折的逼迫”,将他们的人生发挥到了极致。
平日里,枕着一缕草香徜徉在曲径通幽的羊肠小道上,每一处转弯口都会霎地显现异样的风景,令人倍感欣喜与浪漫。坐在小道边的座椅上品一本红楼,家族的兴盛在社会无情的逆流中渐渐转向没落,只留得今人为其默默叹息。回家途中,一片树叶从树枝上旋转而下,落在泥土中静息,它静静地去赴一场生命转折的葬礼。也许钻进泥土生长成养分,它的生命又将迎来新的转折。夜晚,为一部扣人心弦,一波三折的电影赚足了精神,回味无穷。
不经意间,又想到了“运动是绝对的”这一哲学思想。世界每天更新容颜,转折应运而生。我们应将它们看作一次契机,无论于自身是逆是顺,我们都乐观接受以充实自己的人生。
让转折来磨练我们的意志,凹凸我们的道路。让转折描绘一场人生如戏。
读《离骚》有感
端午节已过去好几天了,可我一直还沉浸在屈原的楚辞中,赞叹他的文才,敬佩他的人格。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想在官场上青云直上,就得阿谀奉承唯命是从,赶上改朝换代看风使舵才能明哲保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了理想和正义而终身求索的有几人?金钱物质美女的诱惑,使多少有志之士随波逐流而同流合污,不禁哀叹当官难啊,难的是不丢人格不做糊涂官,在那尔诈我虞的官场又有多少人不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而苟且偷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创作于楚怀王时期屈原遭谗被疏之时,是楚辞影响最大的作品〈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宋玉、唐勒等人都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2年)楚国人,他们作品的语言和内容都具有浓厚的楚地特色,因此被称为《楚辞》。
关于「离骚」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通行的说法大致有两种:
一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解释:「离骚者,犹离忧也。」离,是遭受的意思。离骚就是遭受忧愁。
二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的说法:「离,别也。骚,愁也。」将「离骚」解释为别愁。
二说都说得通,也都点出《离骚》即诗人抒写愁怨之作。
《离骚》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开创,其中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发展。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还是单纯的触物起兴,而在《离骚》中则形成了一个寄寓深远,绵邈优美的「香草美人」审美意象群。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乳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这种用「香草美人」托物寄兴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可谓泽被深远,形成了文学史上独特的屈骚美学意象和审美模式。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如何写读后感 第三篇
格式一般为《读xxx有感》(xxx为书名),或者直接写xxx读后感xxx也可以。
2、第一段:
3、第二段:
简述(概括)书中主要内容,注意是简述,越精炼越好,因为这个不是文章主要内容,只是为下文的感想做铺垫。不少人会觉得这很难,所以在概括前可以先阅读一下前记和后记。虽然这很难读懂,但时间久了,不仅能在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还能大大地提高阅读的能力。
4、第三段:
读了这本书的感想,这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里开头先讲一两句自己的观点或者感想,接下来的部分就围绕这句话展开讨论,这种写法很容易就是读者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5、第四段:
想让自己的观点更有真情实感,富有时代气息,就可以联系自身,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现象。这样写出的文章更真实,有说服力,也更打动读者。
6、结尾:
说一下这本书带给你的启示和对它的喜爱之情(后者可不写)
优秀范文:
《小熊维尼》读后感
《小熊维尼》里面有克利斯多夫罗宾、跳跳虎、小熊维尼、小象、小袋鼠、小猪。克利斯多夫罗宾的特点是爱护小动物,小熊维尼的特点是爱吃蜂蜜,跳跳虎的特点是爱跳,还很喜欢大叫,呵呵。小袋鼠总是爱指挥小象用鼻子吸水跟他一起玩。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爱护小动物,朋友之间相亲相爱。
《匆匆》读后感
前不久,我们有幸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它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其中:“但这不能平地,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所以,我们应该有所作为,才不会留下遗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现在的我们都娇生惯养,不会注意这些。早上的太阳公公上班时,我们都喜欢赖在床上,一日之计在于晨,无比美好的早晨又过去了。来得匆匆,去得也匆匆,一下子便没了影子——从床边过去了。匆匆吃完午饭?不是的,我们从不放过一个精彩的节目,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拿着遥控器,坐在电视机前全神贯注,饭碗一粒未动——中午又过去了,从饭碗前过去。下午应该要写作业?没有,“今天我和同学约好要去‘爬山’。”“今天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出去。”一个下午便又在玩耍时过去。晚上呢?“明天再做吧,明天比较有空,今天晚上玩会儿电脑……”一天匆匆过去了,你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有看书吗?有做作业吗?有复习或预习功课吗?没有,没有,没有。而明天却又将是如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时间过得飞快,是何等的匆忙,年少时无所事事,老来自当后悔万分。若是如此,我们还要来这世间有什么用呢?
如何写读后感 第四篇
1917年,xxx中学毕业,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筹到一笔日本留学的经费。表现了xxx是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因为xxx从小就立志读书,现任第一代总理!
本篇课文讲的就是xxx少年时代在外国租界里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里受洋人欺负,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顿时,xxx感悟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抱负和胸怀!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他的爱国心,多么强烈啊!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让我们从小立下远大的理想,刻苦学习,做一名对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
读《触摸春天》读后感
书信怎么写10-06
综述怎么写01-06
如何写读后感 第五篇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以“感”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的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如何写读后感 第六篇
我在《格林童话》里看了一篇动人的故事叫《灰姑娘》。
情节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富人的妻子得了重病,去世了。这个富人的女儿天天在母亲的坟前哭,但是她很有孝心,在大雪天她生怕母亲冷,为母亲坟上披着毛毯。春风吹来,她就为母亲坟上披着绿叶。
后来,他的爸爸又娶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有两个女儿。后妈和她的两个女儿常常欺负她,还让她住在阁楼上,但是她毫无怨言。后妈让她天天打扫,后来因为她天天满身沾灰,所以大家都叫她灰姑娘。
有一次,王子邀请灰姑娘和后妈的女儿一起参加舞会,但是后母不让灰姑娘去,还把她的请帖撕了。这时仙女出现了,她还让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去参加舞会,还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那晚王子只跟灰姑娘跳舞,别的公主想和王子跳舞,王子老是说:“我在和这位公主跳舞”。在午夜12点时,灰姑娘要走了,她在走前掉了一只水晶鞋。最后王子靠着这只水晶鞋找到了灰姑娘。两人幸福得在一起。
灰姑娘从不贪图金银财宝,父亲要出去问女儿女们要什么,后妈的女儿们要项链什么的,而灰姑娘只要第一根碰到父亲帽子的树枝。
灰姑娘善解人意……有说不完的好。
我爱看《格林童话》,更爱看里面的《灰姑娘》,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不能贪得无厌。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