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在参加培训之前,我对“英特尔未来教育”基本没什么了解,以为就是一般的电脑技术方面的学习。甚至在参加培训的第一天不知道到底学的什么?头脑中没有清晰的思路,带着种种疑问在学习。直到通过经过老师不断地讲解,我的认识才逐渐明朗。原来“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以教法革新为特色,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研究型学习、反思型学习、面向作品的评价等特点。这次培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想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短短几天的培训,对英特尔从以前的闻所未闻到深入领会,这样的过程相信每一位与我有相似经历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英特尔未来教育”,就像几句宋词里描述到的,经历了起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走过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终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时候,回首学习之路,其中的滋味,真的就像一句广告词中说的: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这一次有幸参加在海口举行的省骨干教师第九期“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感受颇多。几天紧张培训学习经历,我只能用“严格,务实,交流,收获”概括。
一.说“务实”。
所有学员都能按教师的要求,自己动手动脑,不抄袭不做假。为了不拖沓,做到不懂就问,互学互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给我们上课的郑海涛老师更是尽职尽责,所有的讲义和课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对学员不懂的地方总是有问必答,不仅百问不烦,而且是百般耐心。我觉得是在尽“心”呀!他为学员的这种学习精神感动!
二.说“交流”。
本次学习又一亮点就是注重学员交流。通过反复交流可以解乏,还能够激发灵感。虽然只有短短几天学习,但是制作的课件却是容量较大,每一名学员作业质量高;搜集的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学习效果明显。我们的老师又好像回到儿时读书的那一时刻,交流时总是少不了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这时候同样感受到我们自己教的学生——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无知时的尴尬或许还有一丝勇气。要说交流学习是学生的需求,但也是我们这些正在接受“充电”老师面对的交流更多。
三.言“收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本次不单是学会了“单元计划、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网站”等。而是懂得了一种理念: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是教师必修课程。未来的教育少不了电教媒体的参与,电教媒体的运用需要教育者的精心组织……
回想这次学习的始终,其过程也突出了另外一种理念——教师角色必须转变。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部分教师很难快速转变这种角色。所以在设计学生演示文稿和制作学生网站时未达到预期效果,走了不少弯路。其实“教师角色转变”早在新课程改革中就提出过,不过确实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适应。虽然说英特尔未来教育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们有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因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教育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快学习步伐。我在想,因为中国教师从来就是爱学习、肯钻研、不甘落后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肯定会一路顺风走向教育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篇二
因特尔培训将我生活状态拉入了“xxx速度”学习的状态。六天,平均每日在网时间达十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人,累垮了,站起来摇摇晃晃。持续几夜加班,过度用脑,几个晚上都失眠了,满脸写着疲倦。去医生那开了点药,状况终于好转。
苦中有乐。这短短六天,我在电脑操作的道路上蹒跚学步,技术终于从“幼儿园水平”上升到“一年级水平”。进步虽小,乐趣却无穷。
因特尔培训对课堂教学大有裨益。备课时,教师由点入面,一个单元学习之前,要设计好这个单元的单元计划。在计划中,列出本单元的框架问题、单元概述,以及课程设计的依据,然后再设计教学过程。这样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端。
因特尔培训打破了传统备课只备教材的狭隘模式。教师扮演双重角色。一篇课文,首先要考虑学生怎么学。学生怎样才能掌握知识,以及如何运用拓展开去?其次再考虑怎么教。你打算运用什么方法帮学生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演示文稿、教师演示文稿、学生支持材料、教师支持材料,将学和教的过程做了详细叙述。
最大的收获是如何创建网站。以前打开别人建的网站,顺着小手的就来到不同网页,我觉得神奇万分。曾以为设计网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没想到短短一天,我居然建立了一个小网站,我的网页中也出现了可爱的小手!尽管小网站很简单,相信不断摸索,我一定会创建出水平更高的网站。
因特尔培训让我懂得了学习要勇于尝试。尝试,就会有收获!
因特尔培训,痛苦并快乐着……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