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吉》观后感
在一次上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的时候,我们老师推荐了这部电影,这部全蒙语的片子最初给我带来的不是极强的吸引力,深切的代入感,而是听不懂语言的无聊与枯燥。但是,渐渐看下去,你就会发现,爱是没有语言和民族的隔阂的,一个上海的孤儿,即使听不懂蒙语,也能从蒙古额吉身上感受到爱。
爱,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古至今被人说了多少遍。但是,我想,正因为有个体的出生与逝去,人类的传承绵延,才留下千年万年都数不尽道不明的爱。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让无数人在饥饿中死去,许多孩子成为孤儿,善良的内蒙古人民为了让灾难中饥饿的孤儿活下来,从上海接来……
珍珍和雨生就是其中的两个孤儿,他们的新名字叫锡林高娃和锡林夫。他们的新母亲叫其其格玛。雨生因为被妈妈抛弃,得了梦游症。奶奶唱的劝奶歌里那种神秘的力量不仅让一只母羊接纳了一只小羊,给那只小羊喂奶,更抚慰了一个儿童破碎的心。
后来,锡林夫长大了,成为了一个健壮的青年。父亲却以保护生产队的马匹,被暴风雪夺去生命。草原上游牧生活和马背上的颠簸,使他忘却了童年的所有不幸。他初中毕业后去生产队当了一个牧马人。他酷爱写诗,他写的诗发表在报刊上,还被书记表扬。“我是牧人的儿子,生长于父亲马群的尘埃中,是果树繁生的果子,是生命传承的生命,我是牧人的儿子,生长于母亲浸着乳香的怀抱,她是我无月之夜的月亮,她是我有月之夜的太阳。”这首诗表达了锡林夫对自己作为牧人儿子的自豪,洋溢着锡林夫和养父母之间浓浓的爱。
额吉经常说“有牛粪烧着,蒙古包才不冷,有爱撑着,日子才不苦。全片没有压抑和痛苦,但却充满温馨和爱。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无比芳醇的精神体验。罗曼3000名孤儿。本就生活艰苦的牧民为了有条件收养孤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其格玛更是差点把丈夫的赛马卖掉,最后还是奶奶拿出她当年的嫁妆才解决了这个难题。善良的牧民把孩子们接进了毡房,给了这些可怜的孤儿们一个温暖的家。
二十多年过去,上海的三千名孤儿都已经长大成人,很多都找到了自己的亲人,锡林高娃被她的亲生母亲接走,开始了在上海的生活,锡林夫去探望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在他心中,苹果已经不是一个执念,是额吉用爱哺育他长大,是平凡的草原生活让他懂得许多道理。影片结尾,锡林夫说“当我回味过去,咀嚼命运的甘苦,对给予我生命的额吉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之情,我想,我会在这辽阔的草原上,和我的额吉一样,唱着古老的劝奶歌,慢慢走向人生的未来……
《额吉》观后感
《额吉》能够顺利的上映,完全是和谐社会救了这部电影!这是一部从头到尾主旋律的很彻底的电影,这很让我回忆到上世纪7、80年代那个时候在嘈杂的工人俱乐部观看的那些宽银幕电影,《额吉》绝对是一部根红苗正深受政府爱戴的宣传片样式的电影。
电影名字叫“额吉”,蒙古语就是“草原上的妈妈”的意思。所以首映那天是母亲节,我也是那天看的这个片子,已经过了有段时间了才想起要和大家扯扯关于它的故事,有点不好意。电影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3000名上海孤儿大转移到内蒙古,被草原牧民收养的故事。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全国人民都缺吃少穿,草原上人民因为畜牧民族情况比我们这些农耕民族还好些,所以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终生存的乐园。那个时期我是没有感受到过,不过听长辈们说,那个年代什么穿戴啊,娱乐啊,豆瓣啊,艳照门啊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两个字“活着”,活下去一个简单而又困难的事情,人性的大爱民族的大爱在这个电影里被无限的放大。这部电影改编自很多年前的那部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当时看的时候我还年轻呢,对扮演妈妈的演员娜仁花印象深刻,觉得这个妈妈既美丽大方又温柔坚强就是一个完美母亲的化身,我记得老妈特别爱看,每天晚上都追着看,还经常打电话和小姨探讨剧情,老妈还会义正言辞的对我说:以后可别娶了媳妇忘了娘啊,你看做妈妈的多不容易啊。我就恬着脸说:俺的亲妈啊,我怎么能忘了你啊,我还得回家让你给我做饭吃呢。
一晃10多年过去了,娜仁花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如今演绎电影里的那位母亲就更加感同身受、驾轻就熟了,这时的表演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演技成分了,自然的母爱流露恰到好处。电影中娜仁花将一位30多岁正当壮年的母亲演到60多岁白发苍苍老奶奶,一位母亲为了孩子所付出的全部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在无声的岁月里被深情的诠释。电影很多地方都是用蒙语在对白,很多观众会反映听不明白,其实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其实根本不用去听的明白,因为母爱是全世界最好的语言,妈妈对孩子的那种爱已经超出了言语所能表达的范畴,那是一种最伟大的语言。
越是民族的才是越是世界的!斯皮尔伯格把犹太人的在二战中的苦难拍成了电影《辛德勒名单》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了这个民族背负的苦难。导演宁才也深谙此道,宁才作为一个蒙古人,他觉得拍一部反应草原民族的电影,那种用心用爱去感受的电影是自己的责任也是理想,只是单纯的希望所有能看到这个电影的人心灵会受到一次震撼和洗涤,此生足矣!电影里的那个“额吉”只是这个民族的一个缩影,哪个民族没有母亲,谁人没有妈妈?用一个小我的小家来表现一种民族的大爱。我只想说导演十年磨一剑的心血没有白费,对于这个民族你已经尽力了。
1、导演宁才和主演娜仁花在现实生活里其实是一对夫妻,两个人现在的孩子已经有7岁了。说起来也巧,俩人结缘还是因为10年前的那部《静静的艾敏河》,如今二人又演起来夫妻档的《额吉》情何以堪啊!
2、里面很多对白都是蒙语,虽然主演娜仁花是蒙古人但她却不会说蒙语,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娜仁花着实苦练了一年的蒙语,电影里的额吉流利地道的蒙语实在让人不敢相信娜仁花竟然不会说蒙语。
3、这片是是内蒙影视集团改制组建后,第一部走进院线的电影。其历史意义远远要大于票房的意义。而导演宁才正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厂长,虽然没有韩三爷中影那么牛,但这也是体制走向商业的又一次历史跨越。
4、内蒙古有一句俗话:有牛粪烧着,蒙古包就不冷;有爱撑着,生活就不苦。
《额吉》观后感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祖国十分困难的时期,不必说陕西的孙少平,在《平凡的世界》中食不果腹,上海的王琦瑶,在《长恨歌》里讲述大都市的沧桑变迁,更不必说几十年后张贤亮的《绿化树》对特定年代知识分子苦难遭遇的深情对白,路遥的《在困难的日子里》的求学之路与饥饿之斗。总之,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影视作品,饥饿描写却有着独特的魅力,不仅是因为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也因为体现出反思与抗衡某种社会力量的社会意义,现实人生的苦难是滋生艺术,文学的土壤。
听着那首草原上古老的劝奶歌,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段多灾多难的岁月……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套马的汉子,3000多名来自上海的孤儿,在内蒙古同胞的爱护,额吉的慈爱善良,淳朴民风的滋润下,渐渐抚平了孤儿们幼小心灵的伤痛。
全片蒙古语对白,更令人感受到蒙古草原的牧民们收养这3000个语言不通的上海孤儿的艰难与不易。
艺术来源于生活,越是接近生活本身的艺术,便愈发真实动人,这是一部以情动人的影片,但并没有启用冲突,暴力,情色等这些吸引眼球的常规元素,而是用诗歌一样唯美纯净的镜头语言,进行着内敛深沉的情感积淀,缓慢平实。
额吉作为作为一个没有太多文化的平凡女性,极尽“固执”的善良,令这个角色从始至终闪耀着伟大母性的光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不顾丈夫反对执意领养的额吉,费了好大辛苦换来奶牛达到领养标准的额吉,朴实慈爱张开双臂向孤儿走去的额吉。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却领养了两个国家的孩子。但这并没有让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而是在额吉琪琪格玛无私爱的支撑下,两个国家的孩子在茁壮成长。看完影片,额吉这个形象却在脑海挥之不去,那一蹙一颦,微微皱起的眉头,灰色的头巾,泛黄的脸庞,捡牛粪佝偻的身形依然历历在目。全片就在平平淡淡的生活笔触下缓缓收场,如一碗甘醇且带淡淡的奶香的马奶酒。爱确实可以抚平伤痛,三年困难时期并没有压垮中国人,而是让四万万同胞更加肩并肩,手牵手,心连心。慈祥而善良的额吉,不仅仅代表了蒙古族的母亲,更是代表了当年神州大地上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却闪耀着母性光辉的母亲。是为了生活压弯了腰的,为了孩子们拼尽全力的,为新中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的母亲。她们同那些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人一样,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她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是的,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守护着这片大地,养育这方土地。
在乌达木宛如天籁的《梦中的额吉》歌声里,仿佛看到了额吉母亲渐行渐远的身影,直至消失在了草原尽头……
朦胧的迷雾中照着光芒
祈祷的时候想起母亲
向苍天献奶等着儿子
不知疲倦的盼望着远方
我远方的母亲啊
您是我挚爱的信仰
无边无际的天上云儿也会消散
祈祷的同时会想念我母亲
在炊火上做着奶茶
眼睑麻木了也盼望着远方……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