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叫《钱,疯狂的困兽》。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的疯狂举动。其实我记性很不好,很多看过的书都不记得,但是这本书的一些细节却还记得很清楚。书里那些“万元户”非常没有安全感,虽然他们已经富有了,但是他们害怕随时会有一场运动让他们再次失去一切,今天的富有会成为明天的罪名。于是他们就做一件事:疯狂的花钱。在高楼大厦上面抛洒人民币,同时包养母亲和女儿,还对她们进行性虐待……
那个时代,人们受到的冲击想必是非常大的吧。过去鄙视的,成为了高高在上的;过去觉得崇高的,突然一文不值。还记得我还特别小的时候,人们都在说“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母亲也跟我说过,那时候春节联欢晚会上唱“恭喜发财”,大家都觉得错愕:钱,是一件多么难以启齿的事情,怎么可以如此轻易的说出来,还要“恭喜发财”呢?
阅读《二手时间》的时候,我为我们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描绘那个时代而惋惜。现在的文学作品,大多歌颂那个时代带给人的机会、财富,描绘那种欢天喜地的拥抱,比如我今年阅读的《大江东去》。但是,那种错愕和遗憾,那种价值观的失落,我只在我小时候看过那本薄薄的小书《钱,疯狂的困兽》中看到过。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好像不存在了。那些被改革浪潮抛弃的,那些没有跟上致富步伐的普通人,他们的声音,在哪里呢。
在《二手时间》中,在其他国家人们的讲述里,我们才能够窥看到其中一角。
我觉得很值得玩味的是,《二手时间》中,有很多人羡慕中国,说“中国就是成功处理紧急状态的国家”。可是,中国也改变了啊,只不过没有那么突然,但是同样是车轮裹挟一切滚滚前进。不过,中国的改开成功确实惠及了更多中国人,而不像俄国,富了寡头,苦了百姓。
不过,历史总是由成功者书写。我们这里,非成功者书写的东西,还是太少了。《二手时间》里,那些曾经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苦寒之地的人民;那些生活在敌占区,德国人欺负,又被游击队欺负的人们;那些曾经是工程师,如今做生意又不甚成功的人们;那些为理想走上街头,却发现新世界跟他们所想的一点也不一样的人们;那些曾经亲密相处,却一夜之间因为民族互相残害对方的人们;那些曾经是苏联的一部分,如今却因为肤色和发色被莫斯科人鄙视,从事最底层劳动的人们;那些房屋被流氓所夺走,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的故事,我们不也发生过吗?可惜,我们没有写,或者写出来,也……
《二手时间》中,我印象很深的是那个从小城市来到莫斯科的女人的故事。她热爱财富,她爱富人,她也拥有了财富。这恐怕是这本书中唯一的一个成功者。她的故事在这本厚厚的书中只占一个角落,而在我们这里,每天上演的,每天反复书写的,每天歌颂的,都是这类人物的故事。我们书写的故事,都属于成功者。我们也不喜欢那些失败者的故事,我们热爱成功,即使没有成功的中国人,也坚信自己即将成功,我们全部的身心和立场,都在成功者那边。
俄罗斯人,或者说广泛的苏联人,似乎都热爱失败,咀嚼失败。也许是这种文化氛围,才造就了这样一个作家,这样一本书吧。刚开始看这本书,我就在想,怎么每个俄国人都是诗人啊,他们说的话,为什么都那么有诗意啊。即使是所谓的“成功者”,他们也在追忆,也在反思,也在遗憾。他们似乎从未真正投身于欢乐,他们永远热爱痛苦……
也许某个将来,当成功不再如此唾手可得,当盛世狂欢渐归平静,我们才能重新去翻看那些失败,重新体味那些痛苦吧。那时候,是不是我们也过上了别人的“二手时间”呢?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