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从来就没有赢家。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号召青年从军,国民政府曾经提出过“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保家卫国的生死存亡之战。无数青年才俊在前线捐躯赴国难,也正印证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抵御外侮时的同仇敌忾。然而如果不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这些本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是可以有更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的。因为战争,一切都变了。
小说的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在中学校长“爱国主义”的教育下,稀里糊涂地就和同学们一起走上了前线。只不过他们参加的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性质的战争,因此他们注定会发现以往接受的“神圣责任”“英雄气概”等口号的洗礼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这些学生受别人的蛊惑而卷入战争,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这场战争的目的性和正义性。作者通过冷静客观的笔触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一一展现,在书中多次采用倒叙手法,主人公及其同伴们的今昔截然不同的心境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强烈谴责和反思。
除了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非正义性的控诉,作者还试图直接从最底层的视角(普通战士的视角)逼真再现战争上的死亡问题。在猛烈的炮火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无助和可怜。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萌生于战场、成长于炮火之下的人道主义情怀的难能可贵。主人公的同学在医院临终之前慷慨赠送了自己的所有财产,他们同一连队的战士在战场上的互相掩护等等,这些闪烁的人性之美都代表了作者对人道主义价值的肯定。
“自从我们来到这里,之前的生活被彻底切断,战争将我们横扫一空。”这场战争对于年轻的士兵来说是生命的转折点,战争摧毁了他们内心对于和平的信念和曾经对于人生的积极理想。书中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那些大肆宣扬爱国主义的班主任和校长们,却反而在后方苟且偷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南开师生的允公允能。从创始之初的老校长张伯苓,到近代的校长杨石先,无数的前辈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从来都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正所谓“将有必死之心,士无偷生之意”,正是这种上下一心、三军用命的众志成城,才保证了南开在无数次的战火中得以延续,中国在危机中屹立不倒。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