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一词在普通人心中常是神秘、生涩的代表。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我认真读过的第一本哲学书。(妈妈问:《苏菲的世界》不算吗?嘉说:感觉那不能算是一本哲学书)。作者艾思奇用直白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哲学世界的概况。
作者首先讲了世界观的两大类:唯心论和唯物论。这两种世界观的基础都是构成世界的两大要素:主观的精神与客观的物质。唯心论主张精神是世界的主体,物质是精神衍生出来的;唯物主义正好相反,主张物质世界是独立运行的,精神才是派生的。由此,艾思奇得出一个结论:唯心论是通向宗教迷信的桥梁。探究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有学习神学、哲学和科学三种。通常我们可以认为哲学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哲学的世界观分为唯心论和唯物论,如果说唯心是通向神学的桥梁,那么它就是哲学中偏向神学的部分。所以,我们能不能说唯物论是通向科学的桥梁,且是哲学中偏向科学的部分呢?
唯心论分为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前者认为人的精神主导一切,后者认为有一个“绝对”精神在主导一切。而神学认为有一个上帝在主导一切。两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且,这相似之处在于对世界的看法上的相似。所以我们也可以从认识世界的角度去考量唯物论和科学的关系。
首先是认识物质运行的规律。唯物论的基础就是物质独立存在,独立运行。机械唯物论认为事物的变化只是机械变化,即数量变化与位置变化。但唯物论的辩证法道出物质的变化更多的是物质内部的变化,兼以外力的作用,且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外力下会有不同的变化结果。科学中也是如此。比如水凝结成冰,就既不是数量变化也不是位置变化,而是它本身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实际上也是它受到的热量减少,运动变慢,受到相互作用,从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变成冰。所以从这点来看,唯物论和科学是紧密联系的。
可供讨论的还有认识方法。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唯物论的认识是累积感性认识,加以分析,达到理性认识,总结出真理。而科学也是如此。
如此看来,唯物论和科学确实有密切联系,既然科学是我们要坚持的原则,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辩证唯物论就需要我去好好学习。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