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左手》是美国女性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的作品,获得过星云奖和雨果奖。正是冲着这个名气翻开了这本书,但读完我却觉得不能喜欢。
“光明是黑暗的左手
黑暗是光明的右手
二为一,生与死,
象动情的爱人相拥而卧,
象紧握的双手,
象终点和道路。”
直到全书70%左右出现的这首诗,是全书第一次出现“黑暗的左手”这个短语的地方,突兀得让人惊讶,以为是小学生作文的强行点题。在这之前,我一直在猜测黑暗的左手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是小到指权力斗争中的手段?还是大到用来暗喻格森星会是相对于艾库曼的一个黑暗中伸出的左手?或者说伊斯特拉凡就是那个从格森星的黑暗中伸出的左手?直到这首诗,原来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那么,整本书是要说一个关于光明的故事咯?
不能喜欢的主要原因是这本书拿了代表科幻小说最高荣誉的星云奖和雨果奖,但是整个故事里和科幻有关的部分仅仅是设置了一个场景。假想一个冰川纪的星球,以及星球上的一切,以及雌雄同体的人类,并不能成就一本科幻小说。在这方面,《魔戒》、《权力的游戏》等等魔幻小说一样也做得很好。所以说,我并不认为需要两性繁殖的单性人比霍比特人更科幻。
整个故事的主线也和科幻无关,一个外星使者来到一个星球,希望通过一己之力实现这个星球与自己联盟的合作,一个国家说服失败后,又去另一个国家,然后发生了类似于英雄救美的事情,再一段生死未卜的两人世界的旅程,虽然没有剑与魔法与龙,但和其他quest题材的小说也相差仿佛。最后,在伊斯特拉凡的舍命帮助下,金瑞·艾完成了他的结盟任务。
幻想是很不少,那科学呢?
科幻小说,其题材应该是围绕一个由科学幻想引发的现象、问题、争论等等。空想的原生态星球以及这个星球上的原生态社会风貌,并不能算是科幻,这只是幻想。而且,书中的主要内容是2个国家的政府和1个当地人对星际来客的反应,而且除了这一个人,其他所有反应还和碰到一个人号称自己是天使下凡一样。这样一个故事,我实在无法当作科幻小说来看。
换个角度来说,抛开科幻的问题,这本小说还是写得不错的。书中对于穿越冰原的风景描写,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以及主人公在韩达拉教村落里的生活,都让人印象深刻。而全书前几章创建的扑朔迷离的局面,也让人完全无法猜测后续的故事会如何展开,充满了神秘感。可惜这种神秘感到后来被一个舍己为人的爱情故事所终结,不免让人感慨为什么又回到了世俗的老路上来。
我想,作者创造的这个雌雄同体的社会,是这本书的重点。平时没有性别差异,每个人都是同样类型的体格,接受一致的教育,形成一样的思维方式,在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分工上也同等权利。人类社会会更好吗?还是更差?或者,不去比较,而只是去区别不同点。据不可靠小道消息说,作者认为战争源自男性的攻击性和侵略性,因此构想一个没有性别差异的格森星,这里没有战争,最多小规模的打架斗殴。然而主人公跨越国境时候的场景,可不只是打架斗殴那么简单啊,那样的场景,即使放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也是拔掉了鬼子一个据点的规模了。
抛开这个点,再看看别的,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类似倾城之恋的剧情,卡亥德的朝廷斗争,欧格瑞恩的党派斗争,都和双性社会的故事没有任何不同。以至于在我看来,作者并没有能够完成这项预想的任务,因为小说给我的感受是:没有不同。
唯有一处体现区别的是宗教。不管是韩达拉教还是尧米西教,都没有政治色彩,甚至看不到仪规、代言人和崇拜对象(全书没有出现过米西的雕塑画像之类的东西,韩达拉教更像是一个修仙门派)。神话和宗教,都没有其社会的现实意义,有的只是从中衍生出来的技术。而其中的预言术,更是提出了只有你不相信预言的时候,预言才生效的原则,哦,更有几个毫无意义的预言术的故事,和阿波罗神谕差不多。
书中所写到的2个国家,卡亥德是封建社会的代表,欧格瑞恩是共产主义的代表,为什么没有资本主义的代表?不是没有,艾库曼不就是嘛。虽然书中并没有直接的评价之词,但全书的宗旨一直很明确,共产主义和封建主义都是落后的,最终都要“民主”。而不巧的是,我还有点玻璃心,1969年这个年份,你确定这2个国家是如同格森星一样编造出来的?这也是让我很不舒服的原因之二。
查看全文
false